華澤退上演悲情“告別秀”股價下跌7.5%流通市值跌破1億

7月8日,上市公司“華澤退”迎來了在A股市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公司在當天股價下跌7.5%,截至收盤流通市值已經跌破億元大關,僅為9554萬元。

公司於1997年實現A股首發上市,在完成借殼重組後曾經歷年盈利2.18億元和股價暴漲的輝煌,後期卻因母公司賬面資金僅餘53元而被戲稱為“A股史上最窮公司”,最後以被終止上市的結局而黯然收場。

華澤退的經歷勾勒出了一幅企業興衰史,同時再度給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們帶來啟示。“退市制度的真正執行將有利於A股優勝劣汰、保持‘活水市場’狀態。對於投資者來說,傳統的‘搏消息’‘搏散’方式在未來會越來越不適用,應該將關注點集中到企業的基本面和真正投資價值上。”上海金曠投資管理合夥企業的投資總監張海東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最後交易日

成交額達1066萬元

從盤面來看,在7月8日這個最後的交易日裡,華澤退早盤以0.39元/股小幅低開,盤中圍繞股價漲跌線展開了一波拉鋸走勢。儘管其股價在當天一度站上0.42元/股的階段高位,但最終仍以翻綠報收。截至收盤,公司股價收於0.37元/股,跌幅7.5%,當日成交26.66萬手,成交額1066萬元。《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該公司最終的流通市值定格於9554萬元,已不足1億元。

龍虎榜信息顯示,7月8日,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求是路證券營業部買入華澤退200.97萬元,中信證券(山東)有限責任公司青島標山路營業部、廣發證券雲浮浩林東路證券營業部、華泰證券南京浦泗路證券營業部、長江證券荊門天山路營業部分別買入100.23萬元、42.85萬元、42.41萬元和39萬元,當日買入金額最大的前5名共計買入425.46萬元。而賣出金額最大的前5名當日合計賣出179.37萬元。買入金額顯著大於賣出金額。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在今年5月27日進入退市整理期後,華澤退的股價雖然經歷了多番跌停,但成交量並不十分冷清。在6月25日、7月1日和7月5日,公司股價甚至分別上漲了4.88%、2.63%和8.11%。

在公司退市已經板上釘釘的背景下,為何還有投資者交易買入?對此,有分析指出,買入公司股票的或為機構投資者。而張海東認為,“一方面,總歸有一部分人還存在賭一下的心理;另一方面,可能有部分投資者買入公司股票造成虧損,想要通過近期的交易來降低自身的成本價。他們都寄望於公司在未來能夠重返A股”。

投資者應關注

企業基本面與投資價值

華澤退的公司全名為“成都華澤鈷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一家主營有色金屬的上市公司,華澤退近年來在企業規範治理方面暴露出不少短板,同時,公司因大股東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資金、年報虛假記載等問題飽受質疑。

根據公司披露的退市公告,華澤退因2015年、2016年、2017年連續三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為負值,2016年、2017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自2018年7月13日起暫停上市。而由於期未能在法定期限內(2019年4月30日前)披露暫停上市後的首個年度報告(即2018年年報),觸及了《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11月修訂)》第14.4.1條第(一)項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深交所決定公司股票終止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7月5日,深交所因為華澤退“未能在2019年4月30日前披露2018年年度報告和2019年第一季度季度報告”事宜對其給予了公開譴責處分。由於未在相關年報中披露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資金及相關的關聯交易情況,以及2013年年報、2014年年報和2015年半年報存在虛假記載等情況,中國證監會於2018年初宣佈對時任華澤鈷鎳董事長王濤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此外,由於涉嫌構成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等違法犯罪行為,中國證監會已於2018年7月份將華澤鈷鎳相關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帶著違規違法等犯罪行為的“汙點”,華澤退摘牌退市的結局被認為彰顯了監管部門維護證券期貨市場秩序的決心。張海東認為,以華澤退等公司退市為代表,退市制度的真正執行將有利於A股市場優勝劣汰,保持“活水市場”狀態,在此背景下,整個資本市場的運行和資產配置將更加有效,有利於真正的好公司更好的融資,同時,也有利於國內A股市場更加接近國外先進市場水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