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數猛增觀影人銳減1億人次:院線補貼“斷奶”後中小影院走向何處

銀幕數猛增觀影人銳減1億人次:院線補貼“斷奶”後中小影院走向何處

見習記者 姚露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金曉巖 北京報道

6月23日,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下稱“電影資金辦”)發佈票房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內地票房突破300億大關,這個速度比2018年6月16日突破300億晚了一週時間。

下游影院票房不佳,上游的影視製作也遇到困難,近日,《八佰》、《少年的你》臨時撤檔,《偉大的願望》突然更名為《小小的願望》,動盪的暑期檔缺失了這些重頭影片,業內人士稱票房產出可能遭到腰斬。

市場萎縮的同時,大批影院還面臨著為期3年的政府補貼到期,大量中小新建影院開始虧錢,只好依靠提高票價來彌補損失……

線下影院的生死大考

2016年3月財政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合頒佈了《中央級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預算管理辦法》(簡稱“預算管理辦法”)中提到,對新建影院的補貼“每家影院不高於300萬元”。

當時,國資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稱,“對符合條件的新建影院予以一次性資助,支持其運營發展及放映設備更新。資助金額根據影院運營狀況、票房情況核定,每家影院不高於300萬元。”據瞭解,資助範圍為中部地區縣(縣級市),以及西部地區(含國務院規定全面比照享受西部開發政策的地區)省會城市以外的市、縣(縣級市)的新建影院。

按照“先建後補”的政策,國補一般在影院落成開業後兩年內陸續到賬,而地補多數持續三年。也就是說,2019年3月開始,一批新建影院即將面臨補貼“斷奶”的問題。

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新增影院1200餘家,新增銀幕8035塊,而2016年1-6月就新增了1230家,新增熒幕達到7153張與上年全年幾乎持平。

但隨著市場建設的擴增,市場卻受優質內容供給不足、票補減少以及政策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票房增長降速已經持續了好幾年。

在此之前有不少業內人士預測,在政策紅利的刺激下,2016年票房有望突破600億。而事實是,2016年全國票房近492億,與期望相差一百多億的距離。

銀幕數增長了,票房卻縮水了,這就意味著每塊銀幕的產出大幅下降。這樣的情況持續到了現在。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影院數達到10463家,銀幕數達到61071張,相比2017年的50776塊銀幕數,增幅達20%。然而,根據藝恩數據,單影院年均票房和單熒幕年均產出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單影院年均票房540.4萬,同比下降20.3萬,近三年年均下降17.5萬。單銀幕年均產出92.6萬,同比下降6.5萬,近三年年均下降6.1萬。

與此同時,2019年分賬票房和觀影人數出現了近8年來的首次下降。

據貓眼數據,2019年1-5月,中國電影分賬票房(不含服務費)累計249.41億元,同比下降6.35%;觀影人數僅為6.89億人次,比2018年1-5月少了1億人次。這是自2011年以來,票房、觀影人次增速首次出現下降。

除此之外,電影市場下沉得越深,票房下滑得越嚴重。從城市等級來看,一線城市下滑幅度最小,2019年1-5月分賬票房(不含服務費)近下滑0.65%。二、三、四線城市同期票房降幅分別為4.52%,5.07%和7.55%。

市場增速正在放緩已毋庸置疑,與此同時一大批影院還將面臨著為期3年的政府補貼到期困境。《華夏時報》記者從國內一知名影院相關負責人處瞭解到,大批三四線城市為了度過補貼到期、影院虧錢的困境,不得已需要依靠提高票價來減少虧損,但高票價同時也會流失一定的用戶,進退兩難。

與此同時,持牌的院線也同樣面臨著業績問題。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48家院線中,有8家院線年票房收入不過億。

2018年底,國家電影局發佈《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打破“院線”牌照經營的鐵飯碗,開放新院線審批,同時鼓勵行業兼併。業內人士分析,線下影院即將面臨新一輪的洗牌,虧損者賣身求存將會是新的趨勢。

上游影視生產資本市場遇冷

一位熟悉影視行業的投資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影視行業在2018年已經能明顯看出遇冷徵兆,和下游院線一樣,上游院線在內容產出上也出現了瓶頸。

同花順數據顯示,2018年25家影視類上市公司中,僅有光線傳媒、中國電影、當代明誠、北京文化等4家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上漲,其餘21家公司淨利潤均同比下跌,淨利下跌的公司佔比達到84%。

其中虧損最為眼中的是華錄百納,其公司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虧損34.17億元,而上年度公司淨利潤為1.1億元。除此之外,包括唐德影視、慈文傳媒等11家公司均在2018年由盈轉虧。其中,唐德影視、華誼兄弟均為上市以來首次虧損。

唐德影視和慈文傳媒的境況大致可以反應影視製作公司當前的境遇——受政策和輿論影響,資本態度日漸趨冷,市場環境到達冰點。

院線遇冷,看電影的人少了,最根本原因還是來自好的電影不多。

從消費端來看,大製作、大流量電影在2018年的收效甚微,《阿修羅》、《戰神紀》等均不過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邪不壓正》等均慘淡收場。

相對而言,能撐起票房的反而是口碑好的作品。從年初的《無問西東》到春節檔的《紅海行動》,再到暑期檔的《我不是藥神》等。無論什麼檔期,口碑好的作品幾乎都能收穫不錯的票房。

《華夏時報》記者統計瞭解到,2017年總票房排名前十位的電影豆瓣評分平均分為7.02分,2018年為7.11分。

總體來看,2017年的票房靠前的電影既有《戰狼2》這樣的高口碑電影,也有被輿論評為“好萊塢爛片”代表的《變形金剛5》。相對而言,2018年的票房則更為平均地分佈給《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等口碑大片。這與2016年以《盜墓筆記》等低分高票房影片主流的市場已經有所區別。

業內人士分析表示,隨著消費者逐漸成熟,他們的消費行為也更為理性。消費者的行為取向反向也刺激上游影視製作端,促使供給端洗牌。

目前國內有超一萬家影視公司,僅2016年一年就誕生了4000多家影視公司。業內人士預測,未來一年內,會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公司退出或者基本退出這個行業。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