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常年混跡在國產片浪潮的邊緣人,看多了自然對各種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極度感興趣。

看過了盲井盲山的窮山惡水出刁民,也看到了天註定和光棍兒的無奈與抗爭。

農村的愚昧導致的各種扭曲也更多的在國產電影中體現,雖然落後愚昧,但畢竟是延續了上千年的價值觀下的規則。

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會下劣凶殘到這地步。

直到我看了這部電影《光榮的憤怒》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曹保平導演的《光榮的憤怒》很自然的能跟前幾年比較火的忻鈺坤的《心迷宮》、甯浩的《瘋狂的石頭》聯繫在一起。

它們同樣是農村題材,同樣是黑色戲劇,同樣是投資不高但口碑極好的小成本電影。

可不同的是,兩部電影都以300萬投資收穫十倍的票房,而《光榮的憤怒》同樣是300萬,卻連成本都難以收回。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現階段,中小成本電影作為中國電影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自籌資金,甚至自己編寫劇本,自己擔任導演。

拍出了許多與商業電影截然不同的思想性強的電影,被人們稱為“獨立電影”。

無奈的是長期被大片淹沒和掩蓋,被所謂的“粉絲經濟”吞噬,他們的作品在電影這個大眾媒介面前為何顯得那麼無人問津?

這些電影並不缺乏精湛的電影技法,他們痛擊社會,直面現實。

為何我們不去電影院花錢買票支持一下呢?難道僅僅只是因為電影宣傳力度不夠嗎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可以說,中國電影市場的日趨強大,這與第六代電影導演群體特殊條件下創作的作品密不可分。

如張元的《媽媽》、王小帥的《東宮西宮》、管虎的《頭髮亂了》等。

到後來,甯浩的《瘋狂的石頭》,賈樟柯的家鄉三部曲《小武》《站臺》《任逍遙》、李揚的《盲井》、曹保平的《光榮的憤怒》等相繼問世。

這些獨立電影導演們一路走來,無覷各大國際電影節大獎。

這些小成本電影雖然沒有商業大片在各院線熱映的光鮮亮麗,但這些電影為中國電影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他們的成就深深烙在了中國電影的榮譽柱上,他們的電影語境與關注點,是獨特的,是犀利的,是劃時代的。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作為中國第六代導演,曹保平很好地繼承了前幾代導演的寫實風格。

同時不失時機地加入了更多的人文關懷及拍攝手法上的創新。

其中,要屬《光榮的憤怒》尤為典型,它由曹保平自籌資經,自編自導完成,可以說是一部貨真價實的獨立電影。

它有明顯的實驗色彩,譬如字幕推進劇情的方式、手提攝影的鏡頭跟拍等等。

不過,相比於技術的創新,這部電影大膽反映的中國現狀似乎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光榮的憤怒》是一個對中國社會現狀帶有犀利批判色彩的電影。

甚至很多觀眾在看過這部電影后,一直都在懷疑,這樣一部敢迎面痛擊社會詬病的作品是怎麼通過審查的?

事實上,《光榮的憤怒》確實廣電審查時六七次沒通過,修改意見多達幾十條。

影片在上映前的幾年便已經拍攝完成,可由於題材太悖於創建和諧社會之主旋律,影片一直苦於找不到發行渠道。

幾經周折與妥協,到後來,曹保平甚至細緻到打電話問,“拿多少根棍子打行不行”。

這才得以上映與我們見面。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提起曹保平導演,大家應該都不陌生。

曹保平是黑色犯罪類型電影領軍人物,因其導演作品捧出多位影帝,被媒體譽為“影帝制造機”。

經他手的電影,捧紅了鄧超、劉燁、周迅、段奕宏等一線明星。

這十多年來,他只拍了5部電影,劇本多改編自真實案件,有一種血淋淋的真實的好看。

《狗十三》《追凶者也》《烈日灼心》《李米的猜想》《光榮的憤怒》哪一部不是經典

曹保平愛拍犯罪片,是因為他喜歡研究人在極致情緒下爆發出的那種狀態。

這是最真實的狀態 ,因此,也最能撼動人心。

觀眾愛看,但自然容易被廣電腫局“閹割”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壓迫與反抗是貫穿整部影片的基調。

如果說大城市代表了中國的輝煌,農村則代表了中國的真實。

導演因此將影片拍攝地選在了雲南山村裡,演員有一半以上是當地村民,人物對白全部為雲南方言。

電影由“達康書記”吳剛、王硯輝、李曉波、朱義、孔慶三等聯合主演。

片名「光榮的憤怒」“光榮”一詞正是達康書記飾演的村支書葉光榮一角。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光榮的憤怒》向觀眾展現了一個惡霸橫行、無法無天的農村世界。

該片對中國農村的現狀做出了出色描繪,讓觀眾深刻認識到農村惡霸的囂張和弱勢群體的悲慘。

導演曹保平藉助黑色幽默的荒誕表現形式,用一個村莊的故事,隱喻了整個中國最基本的社會現實。

如果只是寓言和諷喻,或許並不足以讓人動心,讓觀眾更加驚喜的是,電影的細節同樣精彩。

劇情引人入勝,剪輯凌厲,敘事推進極富節奏感。

個性鮮明的人物,迭出不窮的笑料,急速推進的劇情發展,整部電影看下來叫人容不得半點的歇息和分神的機會。

從這個角度看,這是一部節奏緊湊、懸念層層、引人深思的優質通俗娛樂電影。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光榮的憤怒》劇情並不複雜,主要講述了村霸熊家四兄弟對村民的壓迫,以及以村支書葉光榮為首的村民的反抗的故事。

熊家四兄弟與村民的矛盾是影片劇情的主要推力。

與《心迷宮》中各人物以忍耐逃避解決矛盾的方式不同,《光榮的憤怒》中的村民採取了一種更加激進的暴力手段來解決矛盾。

然而影片告訴我們,無論採用何種方式都無法解決問題。村民們反抗的力量是如此微弱。

深受熊家四兄弟壓迫蹂躪的他們面對“報仇”的大好機會,表現出的卻是奴隸般的猶疑與惶恐。

這種奴性和墮性是中國傳統封建社會的糟粕產物。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某縣柳鎮的上街村裡有四個無惡不作的熊家四兄弟霸佔黑井村。

這四人以公謀私、橫行霸道,已成為當地的一股團伙惡勢力。

村民們雖然對其所作所為恨之入骨,但是又沒有人敢招惹他們,只能忍氣吞聲。

老大脾氣火爆當治安主任,夥同幾個人把剛被撤掉治安主任的來家討說法的卵打一頓。

老二精於算計當會計,卸一車鹽巴在門口抵掉在土瓜飯店裡賒欠的飯錢,嚇的土瓜趕緊說再也不提要錢了只求把鹽拉走。

老三隱忍有城府有手段當村長,強拆村民房子也是有原則按規劃的。

老四好色在自己的村辦工廠裡和大旺老婆搞運動,被大旺抓現形卻恐嚇的大旺只敢拿自己老婆撒氣。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當書記的葉光榮把這一切看在眼裡,明面上和四兄弟稱兄道弟點頭哈腰,卻一直在醞釀推翻四人幫。

機會來自土瓜看到四兄弟帶了兩個外地女人,光榮決定依次為契機抓到熊家拐賣人口強姦婦女的現形。

於是召集土瓜大旺水根,讓他們發展可靠群眾,兵分四路,圍剿四兄弟。

無奈鎮政府領導也與四兄弟勾結,村民又不敢輕舉妄動。

卻不知土瓜已當了叛徒,四兄弟手下的人將參與的村民打得遍體鱗傷,落荒而逃。

而老葉卻無能為力。絕望的老葉只能傻傻的站在一旁。

但最終縣公安從天而降,一錘定音。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結局美好,但我認為這個結局是為了影片審核而妥協的。

現實中,熊家四兄弟常有,但縣公安不常有。更讓人心寒的,是影片表現出來的農民的麻木 軟弱自私。

影片極力要還原一個真實的農村原始的生活狀態,影像的風格讓我想起了杜琪峰的《黑社會》。很冷峻,很真實。

操著雲南方言,音效可以用嘈雜來形容。

敘事單純,一條線索貫穿,帶出了各色人等,或綿裡藏針,或外強中乾,或唯唯諾諾,或心狠手辣。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這是一個典型的小人物大使命的故事。

葉光榮並不是一個很有組織才能的領導者,搶班奪權的原始衝動和倉促上陣時的手忙腳亂都註定了這是一場有心無力的“政變”。

他一本正經的策劃到真正與惡勢力交鋒的時候顯得如此的不堪一擊。

強迫一個狗熊作英雄,是一個很痛苦又很滑稽的過程。

影片將這一過程展現得很殘酷也很有喜劇效果,也許由此去聯想到官逼民反的農民起義有點不妥。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但影片最終展現給我們的就是一場佔山為王的狂歡式的暴民騷亂。

最具典型意義的就是炫耀武力並被一鍋狗肉誘惑壞了事的狗卵,直到到後來被熊老大一舉放翻並慘遭蹂躪。

一個活生生的劉宗敏式的草莽武夫。

其實這裡影片應該也沒有要探討中國農民小農意識劣根性的野心,這畢竟是和諧社會。

一個阿Q式的農村二流子在“同去同去”的感召下,只是企圖在運動中撈一把改善一下生活,是代表不了廣大辛勤勞作的農民的。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有這樣的劇情鋪墊,《光榮的憤怒》並不需要上升到官逼民反的強烈角度。

不用明眼人就能看出影片盡是赤裸裸的諷刺。

完全可以想象它背後的艱難以及讓步,畢竟中國的體制與環境並不是中小成本電影成長的沃土。

基於這點,理解《光榮的憤怒》就變得很簡單了。

在情節上,它甚至比《瘋狂的石頭》來得更猛烈,有著中國傳統底層的逼迫反抗。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所謂超越時代堪稱偉大的文藝作品,是撲面而來的生活真實或巧奪天工的寓言佳構。

要想生命力更持久,就得生長在石縫中、倒掛在懸崖上。

審查的越嚴厲越畸形,和諧的越較真越囧然。

在這種嚴酷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文藝作品越能脫胎換骨、掙脫侷限從而獲得旺盛的戰鬥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就連導演自己也說,“其實這部電影的故事很簡單,情節單純,推進直接,雖然非常緊張,但這只是表層,並不是我想要講的東西。

我感興趣的是一種狀態。一種渺小的個體在強勢壓迫下掙扎時,所呈現出來的那種狡頡、猶疑、張惶、乃至悲壯的狀態。

這種狀態非常的生動,我喜歡,因為它有質感、真實!”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好看”這概念並不是需要清一色的火爆刺激,如何警醒深刻而是提醒觀眾別忘記了現實。

大不了想下現實中國中有多少潛伏的或實際存在的村匪惡霸,可以肯定說絕對不在少數。

不過,這樣也不能讓《光榮的憤怒》與現實政治體制有過多牽連,否則它就是難產相。

並且吐槽最多的結尾的轉折介入會被放大到失敗的妥協角度上。

所以從這一點上看,諸如這樣的諷刺電影還真是不好拍。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很多人知道喬治·奧威爾很大程度上源於他那本充滿著政治寓言性質的小說《一九八四》。

而他另一部名作《動物莊園》同樣是一部貌似輕鬆實則沉重異常的政治預言。

而《光榮的憤怒》多少有點“動物莊園”的感覺。

村長熊老三與村支書葉光榮:

一個橫行無忌、魚肉百姓的囂張與被侮辱被損害後的敢怒不敢言的憋屈。

欺男霸女的惡勢力與委與虛蛇的正義感,這正是《動物莊園》中壓迫動物象徵著舊勢力的人類,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而敢怒不敢言的黑井村民在實質上又與農場裡那些動物們何其相似。

但《光榮的憤怒》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

如同李楊的《盲山》的結尾警察重天而降一樣,

《光榮的憤怒》中種種尖銳的社會問題再次匪夷所思的回到了歌頌黨和政府的主旋律調子上來,讓人徒增遺憾。

但拋開審查體制催生出的這樣一個被閹割的結局來說,

曹寶平特意安排的那場周而復始,又回到原點的飯桌上的村委會更有其值得觀眾們揣摩的地方。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而這個充滿著暗示性的“飯桌會議”的四位與會者,不就是動物莊園中那位對動物們形成了新的壓迫的統治者嗎?

影片最後一個鏡頭,葉光榮對著鏡頭充滿暗示性的一笑,我不知道他到底在笑什麼。

但這一笑,超越了權力鬥爭,甚至超越了政治本身。

如果我們只是把這部片子看成是一場正義與邪惡的角力的話,那麼我們就太低估曹保平的野心了。

他要表達的,遠不止這些。那場荒誕不經的“捉姦政變”更是以戲謔般將影片黑色幽默推至頂峰。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再回到片中,“光榮”這個詞是經不起推敲的。

在許多情況下,它會被罪惡的思想所利用,於是本片的主人公起名叫“葉光榮”顯然有雙重的意義。

其一自然是導演評判的帶入,一種嘉許,那種對惡勢力不屈敢於做鬥爭的行為當然稱得稱道。

而另一層含義是導演通過故事而進行的反思,憤怒本身的光榮卻沒得到應該成功的目標,那麼這種光榮是否真的存在呢?

對光榮的質疑顯然是由於對整個事件的黑色性的質疑,對這個人性荒謬性的質疑。

客觀地說,導演是清醒的,只是這清醒由於各種原因只能以含糊的手法表現出來。

挺可悲的一件事,但荒謬的根源無法解決,這種可悲會繼續下去,版本不同,情節卻是一樣的。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在這個簡單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發現許多現實中的近況。

魚肉鄉間、與上層有染、甚至是村民自發的先斬後奏等等

這些問題都被包裝在一種黑色幽默的演繹氛圍內,但其內在張力是十分強悍的。

幾乎每一個問題單拎出來都可以擴大地發展下去,以最簡單的故事承載著最廣角的社會問題,

這是本片最大的優點,也是口碑為什麼那麼好的原因。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影片是由雲南作家闕迪偉的《鄉村行動》小說改編,小說為電影的情節發展打下了極其堅實的基礎。

當所有問題都呈現出來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導演對這些問題的演繹手法是極其幹練的,在情節的把握上是別具一格的。

通過多種演繹的方法,通過一件事將熊家四人的惡行都雜糅在裡面,或者以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分別演繹四人的惡行...

但導演卻採取了最普通的方式,即順次交待,將四人的惡行雜糅在一件事中。

而平行蒙太奇的拍攝手法分別演繹四人惡行的手法無疑會加快影片節奏,並且使得影片在視覺上更為好看。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導演採用了最簡單也是最現實的順次,每一個情節交待得很短,但衝擊力極大。

無論是劇情本身還是角色演繹都給觀眾留下了強烈的印象。

的確,本片不求精緻,只展現出了粗糙與簡單,這是一種風格,更是一種講述故事的方式。

當黑井村這個無人知曉的地方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時候,當所有人幾乎都只有一根筋的時候,

還有什麼比粗糙簡單的影像風格更能還原農村故事本身的真實感呢?

導演無論從人物還是從情節上,都尋求的是那種憤怒的粗糙與簡單,甚至手提的攝像與剪輯的跳躍也是簡單的。

當然這也是曹保平導演拍攝風格一貫的特色。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光榮的憤怒》表現了一群很渺小的人,但壓迫與被壓迫的方式並不渺小。

《光榮的憤怒》的風格會看起來就非常凌厲,因此在鏡頭上我們放棄了那種刻意的精緻。

轉而求其糙糲,包括大量的手提攝影,逼近的畫面,乾淨冼煉的剪輯方式,以及刻不容緩的敘事。

而且通篇看下來通過一連串刺激的劇情不給觀眾喘息的機會,這種妙處就是透過這種壓迫感讓觀眾去體味那種被壓迫的感覺。

而這恰恰就是傳達這部影片思想的最好方式。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毫無疑問,一部好電影的簡單與粗糙是有其內在邏輯的。

但此片若都是通俗卻無法體顯出悲劇的色彩來,於是距離與平靜還在糅在了這簡單之中。

當光榮家幾個人興奮地聚在一起的時候,特寫將他們的臉部表情都放大了,這是故事的主線。

黑色的轉折卻是來自於副線,縣委書記、公安局長,甚至那兩個被綁架的女人以及那個做生意的外鄉人,他們與觀眾是有距離的。

不但是鏡頭遠近,景別大小的問題,更是攝像機的穩定以及光榮的主觀視角帶來的距離感。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熊家“四人幫”的倒掉不是由於葉光榮的憤怒,而是這些距離的原因間接導致的。

對於老百姓來講,葉光榮謊報得到上級指示,才能讓村民加入進來,和《讓子彈飛》裡張麻子斬了替身。

緊接著老百姓才敢跟著打黃四郎碉樓有異曲同工之妙,你贏了老百姓才會站在你這邊。

但這種距離感卻直接影響著事件的結果,說它諷刺也好,說其黑色也罷,這種距離卻是難以跨越的。

當然,距離產生美,或距離產生了模糊感,於是這條真正的控制線便在影片中被淡化了,甚至有種交待不清的感覺。

但對於百姓來說,誰又能看得清楚呢?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正像葉光榮似的,他看到熊老三與縣委書記,與公安局長說話,他真的看清了嗎?

影片是黑色幽默,是戲劇色彩強烈衝突的,但現實卻如石頭一樣堅硬,簡單甚至平淡。

光榮的憤怒在黑色中被消解,而憤怒本身的確是光榮的。

導演只能說到這裡,剩下的我們其實都懂。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最後詼諧的電影結局,扮演河南買傢俱的臥底滑稽的突然出現突然跌倒。

武警包圍熊老三,張書記變身正義大背景,原本皆大歡喜,但最後讓人更加心悸的是:

電視報道之所以抓熊家是因為他們在外省的命案,也就是說,如果他們沒在外省搞出這個事,依然沒人在意黑井村發生的一切。

光榮行動失敗,大旺水根等被狠打,秀鳳被老四霸佔直到厭惡而拋棄發瘋的她,熊家依然霸佔黑井村。

而黑井村的人,依然要過自己的生活。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總的來說,電影既有農村的寫實,也有電影的方式,那種故事的代入感絕無僅有。

就算是小格局農村題材,鏡頭語言和緊張節奏不亞於好萊塢商業大片,何況還是農村題材本土戲,絕對的良心之作。

儘管結局有妥協的意思,但並不影響《光榮的憤怒》在我心中是數一數二的國產佳片。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同時,再反觀我國這幾年的商業電影頻繁迸發,而那些牽扯到社會或者政治,關係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話題會因為種種限制而被扼殺掉,實在是可悲

那些新晉導演,只有小心翼翼地生活在夾縫中,惟恐觸及政治或者社會的敏感帶,而導致不測。

以前是根本沒人敢說,現在是有些人敢說,但是戴個棉紗或者削去重點,讓人看著不倫不類好矇混過關。

不過,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多到廣,這畢竟需要個過程...

電影《光榮的憤怒》作為這麼個領頭羊,還是讓人慶幸的。

修改了十幾次才過審,達康書記主演的這部電影,誰再說國產無好片

通過《光榮的憤怒》和《李米的猜想》編劇出身的、會說故事的曹保平導演找到了他的第三條道路...

讓我們共同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