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

“沒有人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正年輕”,青春片概念在國內電影市場誕生已有6年,但直到今年仍舊有人在創造新的歷史,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至理名言。

"

“沒有人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正年輕”,青春片概念在國內電影市場誕生已有6年,但直到今年仍舊有人在創造新的歷史,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至理名言。

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在沒有大牌明星擔綱主角、沒有知名導演背書的情況下,影片《最好的我們》創造了自2016年以來校園青春片的票房新高。在這部看上去“相貌平平”的作品背後,隱藏著一個並不平凡的項目團隊。

"

“沒有人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正年輕”,青春片概念在國內電影市場誕生已有6年,但直到今年仍舊有人在創造新的歷史,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至理名言。

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在沒有大牌明星擔綱主角、沒有知名導演背書的情況下,影片《最好的我們》創造了自2016年以來校園青春片的票房新高。在這部看上去“相貌平平”的作品背後,隱藏著一個並不平凡的項目團隊。

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尤其是這部影片的製片人黃斌。在娛樂圈,黃斌的名字並不陌生。曾有媒體這樣評論道:“在這個斜槓青年崛起的時代,他橫跨藝人經紀,新銳導演,製作人,娛樂營銷等眾多領域,並都取得不凡成就。而他本身就是一個努力向上的行走勵志體。”

在黃斌身上,始終存在著屬於青年人特有的好奇心與質疑的態度,他笑稱自己是一個沒有長大和不願意長大的孩子,“希望到50歲、60歲依然是擁有青春期的成年人”。

黃斌憑藉記者出身積累的跨界能力,涉獵各類內容形態,深諳熱門綜藝與爆款劇集,這令他非常理解網生時代年輕用戶的心智模式和內容需求。對於電影,他也有自己的法則,“做電影不是精算,不是數學模型,而是必須得有一點點奮不顧身,有一點點赤子之心。而好的電影,也一定會讓所有人產生共鳴”。

“電影的神奇之處在於,

可以帶領所有人重返十七歲”

“時間和生命不可逆,電影的神奇之處在於,可以帶領所有人重返十七歲,去重逢青春裡的希望與勇氣,去溫暖一些不快樂的人,撫平一些焦慮的心”,黃斌說道。

"

“沒有人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正年輕”,青春片概念在國內電影市場誕生已有6年,但直到今年仍舊有人在創造新的歷史,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至理名言。

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在沒有大牌明星擔綱主角、沒有知名導演背書的情況下,影片《最好的我們》創造了自2016年以來校園青春片的票房新高。在這部看上去“相貌平平”的作品背後,隱藏著一個並不平凡的項目團隊。

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尤其是這部影片的製片人黃斌。在娛樂圈,黃斌的名字並不陌生。曾有媒體這樣評論道:“在這個斜槓青年崛起的時代,他橫跨藝人經紀,新銳導演,製作人,娛樂營銷等眾多領域,並都取得不凡成就。而他本身就是一個努力向上的行走勵志體。”

在黃斌身上,始終存在著屬於青年人特有的好奇心與質疑的態度,他笑稱自己是一個沒有長大和不願意長大的孩子,“希望到50歲、60歲依然是擁有青春期的成年人”。

黃斌憑藉記者出身積累的跨界能力,涉獵各類內容形態,深諳熱門綜藝與爆款劇集,這令他非常理解網生時代年輕用戶的心智模式和內容需求。對於電影,他也有自己的法則,“做電影不是精算,不是數學模型,而是必須得有一點點奮不顧身,有一點點赤子之心。而好的電影,也一定會讓所有人產生共鳴”。

“電影的神奇之處在於,

可以帶領所有人重返十七歲”

“時間和生命不可逆,電影的神奇之處在於,可以帶領所有人重返十七歲,去重逢青春裡的希望與勇氣,去溫暖一些不快樂的人,撫平一些焦慮的心”,黃斌說道。

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雖然《最好的我們》在票房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項目立項之初也面臨種種壓力。黃斌坦言,當時《最好的我們》網劇已經大獲成功,在這個基礎上做電影版改編口碑上有很高的風險,“劇中的人物已經深入人心了,大家對電影版的期待會非常高”。抱持著對青春片的鐘愛以及對市場需求的預判,黃斌還是決定全力以赴操盤這個項目。

《最好的我們》從小說到電影有近十年的時間跨度。“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校園青春片,目標受眾明確,最核心的是如何體現當下年輕人的青春”。最終,黃斌主張啟用19歲的陳飛宇和何藍逗,將《最好的我們》帶向“正青春”的方向。

確定了演員,還要為《最好的我們》找尋到契合的情感點和話題點。“我們想賦予這部影片一定的‘功能性’,這個‘功能’就是讓當下的年輕人和這部電影有互動”。讓黃斌感到慶幸的是,觀眾非常準確的捕捉到了影片中預埋的互動點、分享點,並且願意把這些內容在社交平臺上分享出來。尤其是結尾情緒高點的插曲《耿》和片尾的文案式彩蛋,讓影片點映後迅速在抖音等平臺形成了熱議。

"

“沒有人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正年輕”,青春片概念在國內電影市場誕生已有6年,但直到今年仍舊有人在創造新的歷史,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至理名言。

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在沒有大牌明星擔綱主角、沒有知名導演背書的情況下,影片《最好的我們》創造了自2016年以來校園青春片的票房新高。在這部看上去“相貌平平”的作品背後,隱藏著一個並不平凡的項目團隊。

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尤其是這部影片的製片人黃斌。在娛樂圈,黃斌的名字並不陌生。曾有媒體這樣評論道:“在這個斜槓青年崛起的時代,他橫跨藝人經紀,新銳導演,製作人,娛樂營銷等眾多領域,並都取得不凡成就。而他本身就是一個努力向上的行走勵志體。”

在黃斌身上,始終存在著屬於青年人特有的好奇心與質疑的態度,他笑稱自己是一個沒有長大和不願意長大的孩子,“希望到50歲、60歲依然是擁有青春期的成年人”。

黃斌憑藉記者出身積累的跨界能力,涉獵各類內容形態,深諳熱門綜藝與爆款劇集,這令他非常理解網生時代年輕用戶的心智模式和內容需求。對於電影,他也有自己的法則,“做電影不是精算,不是數學模型,而是必須得有一點點奮不顧身,有一點點赤子之心。而好的電影,也一定會讓所有人產生共鳴”。

“電影的神奇之處在於,

可以帶領所有人重返十七歲”

“時間和生命不可逆,電影的神奇之處在於,可以帶領所有人重返十七歲,去重逢青春裡的希望與勇氣,去溫暖一些不快樂的人,撫平一些焦慮的心”,黃斌說道。

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雖然《最好的我們》在票房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項目立項之初也面臨種種壓力。黃斌坦言,當時《最好的我們》網劇已經大獲成功,在這個基礎上做電影版改編口碑上有很高的風險,“劇中的人物已經深入人心了,大家對電影版的期待會非常高”。抱持著對青春片的鐘愛以及對市場需求的預判,黃斌還是決定全力以赴操盤這個項目。

《最好的我們》從小說到電影有近十年的時間跨度。“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校園青春片,目標受眾明確,最核心的是如何體現當下年輕人的青春”。最終,黃斌主張啟用19歲的陳飛宇和何藍逗,將《最好的我們》帶向“正青春”的方向。

確定了演員,還要為《最好的我們》找尋到契合的情感點和話題點。“我們想賦予這部影片一定的‘功能性’,這個‘功能’就是讓當下的年輕人和這部電影有互動”。讓黃斌感到慶幸的是,觀眾非常準確的捕捉到了影片中預埋的互動點、分享點,並且願意把這些內容在社交平臺上分享出來。尤其是結尾情緒高點的插曲《耿》和片尾的文案式彩蛋,讓影片點映後迅速在抖音等平臺形成了熱議。

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實際上,後續的項目覆盤也論證了這一系列動作的有效性。上映前一週,《最好的我們》在各大平臺想看榜、熱議榜的排名都不容樂觀,但在小範圍點映當天、影片上映前三天時,各個榜單迅速攀升到了第一位。黃斌表示,“看過全片的觀眾對片中的情感點有更深的感觸,而觀眾真實的感觸能夠吸引更多觀眾走進電影院”。正是因為情感點的契合,《最好的我們》上映兩週後一直維持在熱映榜首,這為影片最終帶來了更長尾的票房表現。

讓微峰永遠“年輕”

“如果你去仔細覆盤市場,會發現每年都會有一部青春片,從《致青春》《同桌的你》到《快把我哥帶走》、《悲傷逆流成河》”,這意味著,青春片在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類型,有固定的需求群體。黃斌告訴記者,在《最好的我們》之後,微峰娛樂已經開始籌劃下一部電影作品《暗戀》。

"

“沒有人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正年輕”,青春片概念在國內電影市場誕生已有6年,但直到今年仍舊有人在創造新的歷史,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至理名言。

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在沒有大牌明星擔綱主角、沒有知名導演背書的情況下,影片《最好的我們》創造了自2016年以來校園青春片的票房新高。在這部看上去“相貌平平”的作品背後,隱藏著一個並不平凡的項目團隊。

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尤其是這部影片的製片人黃斌。在娛樂圈,黃斌的名字並不陌生。曾有媒體這樣評論道:“在這個斜槓青年崛起的時代,他橫跨藝人經紀,新銳導演,製作人,娛樂營銷等眾多領域,並都取得不凡成就。而他本身就是一個努力向上的行走勵志體。”

在黃斌身上,始終存在著屬於青年人特有的好奇心與質疑的態度,他笑稱自己是一個沒有長大和不願意長大的孩子,“希望到50歲、60歲依然是擁有青春期的成年人”。

黃斌憑藉記者出身積累的跨界能力,涉獵各類內容形態,深諳熱門綜藝與爆款劇集,這令他非常理解網生時代年輕用戶的心智模式和內容需求。對於電影,他也有自己的法則,“做電影不是精算,不是數學模型,而是必須得有一點點奮不顧身,有一點點赤子之心。而好的電影,也一定會讓所有人產生共鳴”。

“電影的神奇之處在於,

可以帶領所有人重返十七歲”

“時間和生命不可逆,電影的神奇之處在於,可以帶領所有人重返十七歲,去重逢青春裡的希望與勇氣,去溫暖一些不快樂的人,撫平一些焦慮的心”,黃斌說道。

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雖然《最好的我們》在票房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項目立項之初也面臨種種壓力。黃斌坦言,當時《最好的我們》網劇已經大獲成功,在這個基礎上做電影版改編口碑上有很高的風險,“劇中的人物已經深入人心了,大家對電影版的期待會非常高”。抱持著對青春片的鐘愛以及對市場需求的預判,黃斌還是決定全力以赴操盤這個項目。

《最好的我們》從小說到電影有近十年的時間跨度。“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校園青春片,目標受眾明確,最核心的是如何體現當下年輕人的青春”。最終,黃斌主張啟用19歲的陳飛宇和何藍逗,將《最好的我們》帶向“正青春”的方向。

確定了演員,還要為《最好的我們》找尋到契合的情感點和話題點。“我們想賦予這部影片一定的‘功能性’,這個‘功能’就是讓當下的年輕人和這部電影有互動”。讓黃斌感到慶幸的是,觀眾非常準確的捕捉到了影片中預埋的互動點、分享點,並且願意把這些內容在社交平臺上分享出來。尤其是結尾情緒高點的插曲《耿》和片尾的文案式彩蛋,讓影片點映後迅速在抖音等平臺形成了熱議。

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實際上,後續的項目覆盤也論證了這一系列動作的有效性。上映前一週,《最好的我們》在各大平臺想看榜、熱議榜的排名都不容樂觀,但在小範圍點映當天、影片上映前三天時,各個榜單迅速攀升到了第一位。黃斌表示,“看過全片的觀眾對片中的情感點有更深的感觸,而觀眾真實的感觸能夠吸引更多觀眾走進電影院”。正是因為情感點的契合,《最好的我們》上映兩週後一直維持在熱映榜首,這為影片最終帶來了更長尾的票房表現。

讓微峰永遠“年輕”

“如果你去仔細覆盤市場,會發現每年都會有一部青春片,從《致青春》《同桌的你》到《快把我哥帶走》、《悲傷逆流成河》”,這意味著,青春片在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類型,有固定的需求群體。黃斌告訴記者,在《最好的我們》之後,微峰娛樂已經開始籌劃下一部電影作品《暗戀》。

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暗戀》是八月長安‘振華三部曲’的另一部。坦白說,這個故事比《最好的我們》更早打動我。‘暗戀’是很私密卻又很共通的情感,卑微又偉大”,黃斌表示。與主打校園青春題材的《最好的我們》相同,《暗戀》也將目標受眾聚焦於年輕人,“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是故事的主角,內心暗湧又時刻小心翼翼,可以愛到刻骨銘心卻又無人知曉。這是許多人青春裡必定會歷經的一場愛的修煉”,《暗戀》也是微峰在青春愛情類題材的繼續探索和深耕。

在黃斌看來,青春片需要不斷進化,尤其是要貼合當下市場的需求,賦予同一個主題不同的時代性和新鮮感。未來,微峰娛樂將深耕青年文化,專注地做好青春片市場。“只有聚焦才能產生自己”,黃斌說道。

據黃斌透露,目前微峰旗下已有多部聚焦於青年文化的作品正在鋪設開,除《暗戀》外,80後才女作家張悅然,書寫一代人愛與痛的故事《大喬小喬》也即將進行影視作品的開發。“特定年代裡,一對親姐妹兩種迥然不同的命運。雙生花的角色很出彩,相信也是很多女演員期許遇見的挑戰”。與《暗戀》所主張的暗潮湧動的情愫不同,《大喬小喬》是帶著疼痛的青春成長。

"

“沒有人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正年輕”,青春片概念在國內電影市場誕生已有6年,但直到今年仍舊有人在創造新的歷史,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這句至理名言。

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在沒有大牌明星擔綱主角、沒有知名導演背書的情況下,影片《最好的我們》創造了自2016年以來校園青春片的票房新高。在這部看上去“相貌平平”的作品背後,隱藏著一個並不平凡的項目團隊。

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尤其是這部影片的製片人黃斌。在娛樂圈,黃斌的名字並不陌生。曾有媒體這樣評論道:“在這個斜槓青年崛起的時代,他橫跨藝人經紀,新銳導演,製作人,娛樂營銷等眾多領域,並都取得不凡成就。而他本身就是一個努力向上的行走勵志體。”

在黃斌身上,始終存在著屬於青年人特有的好奇心與質疑的態度,他笑稱自己是一個沒有長大和不願意長大的孩子,“希望到50歲、60歲依然是擁有青春期的成年人”。

黃斌憑藉記者出身積累的跨界能力,涉獵各類內容形態,深諳熱門綜藝與爆款劇集,這令他非常理解網生時代年輕用戶的心智模式和內容需求。對於電影,他也有自己的法則,“做電影不是精算,不是數學模型,而是必須得有一點點奮不顧身,有一點點赤子之心。而好的電影,也一定會讓所有人產生共鳴”。

“電影的神奇之處在於,

可以帶領所有人重返十七歲”

“時間和生命不可逆,電影的神奇之處在於,可以帶領所有人重返十七歲,去重逢青春裡的希望與勇氣,去溫暖一些不快樂的人,撫平一些焦慮的心”,黃斌說道。

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雖然《最好的我們》在票房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項目立項之初也面臨種種壓力。黃斌坦言,當時《最好的我們》網劇已經大獲成功,在這個基礎上做電影版改編口碑上有很高的風險,“劇中的人物已經深入人心了,大家對電影版的期待會非常高”。抱持著對青春片的鐘愛以及對市場需求的預判,黃斌還是決定全力以赴操盤這個項目。

《最好的我們》從小說到電影有近十年的時間跨度。“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校園青春片,目標受眾明確,最核心的是如何體現當下年輕人的青春”。最終,黃斌主張啟用19歲的陳飛宇和何藍逗,將《最好的我們》帶向“正青春”的方向。

確定了演員,還要為《最好的我們》找尋到契合的情感點和話題點。“我們想賦予這部影片一定的‘功能性’,這個‘功能’就是讓當下的年輕人和這部電影有互動”。讓黃斌感到慶幸的是,觀眾非常準確的捕捉到了影片中預埋的互動點、分享點,並且願意把這些內容在社交平臺上分享出來。尤其是結尾情緒高點的插曲《耿》和片尾的文案式彩蛋,讓影片點映後迅速在抖音等平臺形成了熱議。

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實際上,後續的項目覆盤也論證了這一系列動作的有效性。上映前一週,《最好的我們》在各大平臺想看榜、熱議榜的排名都不容樂觀,但在小範圍點映當天、影片上映前三天時,各個榜單迅速攀升到了第一位。黃斌表示,“看過全片的觀眾對片中的情感點有更深的感觸,而觀眾真實的感觸能夠吸引更多觀眾走進電影院”。正是因為情感點的契合,《最好的我們》上映兩週後一直維持在熱映榜首,這為影片最終帶來了更長尾的票房表現。

讓微峰永遠“年輕”

“如果你去仔細覆盤市場,會發現每年都會有一部青春片,從《致青春》《同桌的你》到《快把我哥帶走》、《悲傷逆流成河》”,這意味著,青春片在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的類型,有固定的需求群體。黃斌告訴記者,在《最好的我們》之後,微峰娛樂已經開始籌劃下一部電影作品《暗戀》。

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暗戀》是八月長安‘振華三部曲’的另一部。坦白說,這個故事比《最好的我們》更早打動我。‘暗戀’是很私密卻又很共通的情感,卑微又偉大”,黃斌表示。與主打校園青春題材的《最好的我們》相同,《暗戀》也將目標受眾聚焦於年輕人,“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是故事的主角,內心暗湧又時刻小心翼翼,可以愛到刻骨銘心卻又無人知曉。這是許多人青春裡必定會歷經的一場愛的修煉”,《暗戀》也是微峰在青春愛情類題材的繼續探索和深耕。

在黃斌看來,青春片需要不斷進化,尤其是要貼合當下市場的需求,賦予同一個主題不同的時代性和新鮮感。未來,微峰娛樂將深耕青年文化,專注地做好青春片市場。“只有聚焦才能產生自己”,黃斌說道。

據黃斌透露,目前微峰旗下已有多部聚焦於青年文化的作品正在鋪設開,除《暗戀》外,80後才女作家張悅然,書寫一代人愛與痛的故事《大喬小喬》也即將進行影視作品的開發。“特定年代裡,一對親姐妹兩種迥然不同的命運。雙生花的角色很出彩,相信也是很多女演員期許遇見的挑戰”。與《暗戀》所主張的暗潮湧動的情愫不同,《大喬小喬》是帶著疼痛的青春成長。

對話製片人黃斌,永遠“年輕”的微峰娛樂,想帶領所有人重回17歲

而改編自法國作家馬克·李維的《偷影子的人》,會順延原著中所彰顯的溫情與治癒。“這是一部令人動容的溫情療愈小說,講的是一個小男孩擁有‘偷別人影子’的能力,能聽見人們不願說出口的祕密,於是他藉助這種超能力去幫助別人”。黃斌也尤其看中這部作品中存在的奇幻性與當代性,“微峰是希望給青年人表達一些關懷的,尤其是在這樣一個高壓快節奏的時代環境下”。

除此之外,微峰正在搭建一套屬於自己的青春類型內容管理體系。“這個管理體系包括IP運營、內容研發、衍生開發、攝製製作,甚至是最後的宣傳發行,等等”。黃斌表示,通過這套內容管理體系,微峰娛樂可以更大程度的實現項目精細化運作,在商業回報上獲得更多保障。

黃斌告訴記者,“我希望未來微峰做的項目,可以將每個環節都做到相對可控”,可控意味著在諸多市場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因素,從而降低項目風險。雖然《最好的我們》是一部小成本電影,但聲音指導王丹戎、藝術指導奚仲文、音樂總監陳建騏都是各領域最專業的人士,“我希望以此保證這部影片的完整性”。

“電影不是賭場,而是踏實、堅定的做自己認為準確的東西”。在採訪最後,黃斌和我們分享了他對電影的態度。“我做電影最大的願景和初心,是希望能夠影響更多的人。我們埋下一粒種子,這粒種子可能是自己的喜好,品味,以及對世界的看法。當這粒種子開始在更多人心中發芽,就是電影人最大的驕傲和滿足”,他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