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9月1日刊 |總第1886期

暑期檔剛剛落下帷幕,國慶檔又燃起了“戰火”。

距離國慶節還有一個月時間,可國慶檔電影已經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片也自然成為了這個檔期的主角。

"

2019年9月1日刊 |總第1886期

暑期檔剛剛落下帷幕,國慶檔又燃起了“戰火”。

距離國慶節還有一個月時間,可國慶檔電影已經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片也自然成為了這個檔期的主角。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作為中國電影獨有的門類,獻禮片或可追溯至1959年的獻禮展播,那一年全國熱映的《青春之歌》《五朵金花》等影片,如今已是留名影史的經典之作。獻禮片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演進,也成為如國慶檔電影市場的保留節目。

這60年來獻禮片在發展中不斷變化,站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盤點其發展歷程,就會發現1999、2009以及2019年的獻禮片顯得格外突出。這三個“十年大典”的獻禮片風格和方向,代表了近三十年獻禮片的發展趨勢。

1999年獻禮片

主人公身份轉換,商業元素初試啼聲

自1959年國慶獻禮片誕生以來,重大革命歷史事件一直都是各重大時間節點獻禮片中的重頭戲,像《大決戰》這樣的系列電影,將宏大戰爭敘事提高到後人幾乎無法超越的地步。而塑造英雄人物,樹立典型這類的獻禮片更是從多種角度得到了充分挖掘。但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市場環境的變化讓大部分獻禮片開始失去觀眾群,叫好不叫座的困境顯露出來,獻禮片急需打開創作新空間。

新變化發生在世紀之交的1999年,那一年是新中國成立50週年。

相比之前緊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做法,這一年的獻禮片開始另闢蹊徑。變化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電影主人公由革命領袖、英雄模範轉變為更貼近觀眾的平民化英雄;二是開始對商業片的元素進行借鑑。

其實早在1989年,這類擺脫“高大全英雄”“宏大場面”的探索就已初露端倪。《開國大典》《百色起義》等一批獻禮片不再神化偉人,拉近領袖和普通人的距離,由此激發觀眾的共鳴,這樣的經驗被1999年的獻禮片繼承和發揚。

"

2019年9月1日刊 |總第1886期

暑期檔剛剛落下帷幕,國慶檔又燃起了“戰火”。

距離國慶節還有一個月時間,可國慶檔電影已經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片也自然成為了這個檔期的主角。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作為中國電影獨有的門類,獻禮片或可追溯至1959年的獻禮展播,那一年全國熱映的《青春之歌》《五朵金花》等影片,如今已是留名影史的經典之作。獻禮片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演進,也成為如國慶檔電影市場的保留節目。

這60年來獻禮片在發展中不斷變化,站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盤點其發展歷程,就會發現1999、2009以及2019年的獻禮片顯得格外突出。這三個“十年大典”的獻禮片風格和方向,代表了近三十年獻禮片的發展趨勢。

1999年獻禮片

主人公身份轉換,商業元素初試啼聲

自1959年國慶獻禮片誕生以來,重大革命歷史事件一直都是各重大時間節點獻禮片中的重頭戲,像《大決戰》這樣的系列電影,將宏大戰爭敘事提高到後人幾乎無法超越的地步。而塑造英雄人物,樹立典型這類的獻禮片更是從多種角度得到了充分挖掘。但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市場環境的變化讓大部分獻禮片開始失去觀眾群,叫好不叫座的困境顯露出來,獻禮片急需打開創作新空間。

新變化發生在世紀之交的1999年,那一年是新中國成立50週年。

相比之前緊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做法,這一年的獻禮片開始另闢蹊徑。變化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電影主人公由革命領袖、英雄模範轉變為更貼近觀眾的平民化英雄;二是開始對商業片的元素進行借鑑。

其實早在1989年,這類擺脫“高大全英雄”“宏大場面”的探索就已初露端倪。《開國大典》《百色起義》等一批獻禮片不再神化偉人,拉近領袖和普通人的距離,由此激發觀眾的共鳴,這樣的經驗被1999年的獻禮片繼承和發揚。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1999年的《沖天飛豹》,以人民解放軍空軍兩代試飛員的視角,講述了他們如何完成中國第一架國產戰鬥機“飛豹”的試飛任務。在影片對於飛行員的人物塑造上,可以看出其對好萊塢電影《壯志凌雲》的借鑑。

"

2019年9月1日刊 |總第1886期

暑期檔剛剛落下帷幕,國慶檔又燃起了“戰火”。

距離國慶節還有一個月時間,可國慶檔電影已經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片也自然成為了這個檔期的主角。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作為中國電影獨有的門類,獻禮片或可追溯至1959年的獻禮展播,那一年全國熱映的《青春之歌》《五朵金花》等影片,如今已是留名影史的經典之作。獻禮片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演進,也成為如國慶檔電影市場的保留節目。

這60年來獻禮片在發展中不斷變化,站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盤點其發展歷程,就會發現1999、2009以及2019年的獻禮片顯得格外突出。這三個“十年大典”的獻禮片風格和方向,代表了近三十年獻禮片的發展趨勢。

1999年獻禮片

主人公身份轉換,商業元素初試啼聲

自1959年國慶獻禮片誕生以來,重大革命歷史事件一直都是各重大時間節點獻禮片中的重頭戲,像《大決戰》這樣的系列電影,將宏大戰爭敘事提高到後人幾乎無法超越的地步。而塑造英雄人物,樹立典型這類的獻禮片更是從多種角度得到了充分挖掘。但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市場環境的變化讓大部分獻禮片開始失去觀眾群,叫好不叫座的困境顯露出來,獻禮片急需打開創作新空間。

新變化發生在世紀之交的1999年,那一年是新中國成立50週年。

相比之前緊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做法,這一年的獻禮片開始另闢蹊徑。變化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電影主人公由革命領袖、英雄模範轉變為更貼近觀眾的平民化英雄;二是開始對商業片的元素進行借鑑。

其實早在1989年,這類擺脫“高大全英雄”“宏大場面”的探索就已初露端倪。《開國大典》《百色起義》等一批獻禮片不再神化偉人,拉近領袖和普通人的距離,由此激發觀眾的共鳴,這樣的經驗被1999年的獻禮片繼承和發揚。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1999年的《沖天飛豹》,以人民解放軍空軍兩代試飛員的視角,講述了他們如何完成中國第一架國產戰鬥機“飛豹”的試飛任務。在影片對於飛行員的人物塑造上,可以看出其對好萊塢電影《壯志凌雲》的借鑑。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如果說《沖天飛豹》的借鑑稍顯保守,那麼《黃河絕戀》的嘗試則顯得格外大膽。這部電影有了西方視角,以一位盟軍飛行員歐文的遭遇展開故事,歐文因為飛機迫降被八路軍救下,在長期的相處中歐文愛上了八路軍女軍醫安潔,譜寫了一段戰火中的跨國之戀。

片中對於東西方價值觀碰撞的展現,對於戰爭與愛情元素的處理,即使放在今天來看依舊有著諸多可以借鑑之處。特別是《黃河絕戀》中女軍醫安潔在壺口瀑布面前張開雙臂的場面,配合著夕陽和音樂,成為了獻禮片中令觀眾難以忘懷的經典場面。可見商業元素的加入,讓獻禮片在拓展觀眾群上有了新的“武器”。

"

2019年9月1日刊 |總第1886期

暑期檔剛剛落下帷幕,國慶檔又燃起了“戰火”。

距離國慶節還有一個月時間,可國慶檔電影已經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片也自然成為了這個檔期的主角。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作為中國電影獨有的門類,獻禮片或可追溯至1959年的獻禮展播,那一年全國熱映的《青春之歌》《五朵金花》等影片,如今已是留名影史的經典之作。獻禮片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演進,也成為如國慶檔電影市場的保留節目。

這60年來獻禮片在發展中不斷變化,站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盤點其發展歷程,就會發現1999、2009以及2019年的獻禮片顯得格外突出。這三個“十年大典”的獻禮片風格和方向,代表了近三十年獻禮片的發展趨勢。

1999年獻禮片

主人公身份轉換,商業元素初試啼聲

自1959年國慶獻禮片誕生以來,重大革命歷史事件一直都是各重大時間節點獻禮片中的重頭戲,像《大決戰》這樣的系列電影,將宏大戰爭敘事提高到後人幾乎無法超越的地步。而塑造英雄人物,樹立典型這類的獻禮片更是從多種角度得到了充分挖掘。但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市場環境的變化讓大部分獻禮片開始失去觀眾群,叫好不叫座的困境顯露出來,獻禮片急需打開創作新空間。

新變化發生在世紀之交的1999年,那一年是新中國成立50週年。

相比之前緊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做法,這一年的獻禮片開始另闢蹊徑。變化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電影主人公由革命領袖、英雄模範轉變為更貼近觀眾的平民化英雄;二是開始對商業片的元素進行借鑑。

其實早在1989年,這類擺脫“高大全英雄”“宏大場面”的探索就已初露端倪。《開國大典》《百色起義》等一批獻禮片不再神化偉人,拉近領袖和普通人的距離,由此激發觀眾的共鳴,這樣的經驗被1999年的獻禮片繼承和發揚。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1999年的《沖天飛豹》,以人民解放軍空軍兩代試飛員的視角,講述了他們如何完成中國第一架國產戰鬥機“飛豹”的試飛任務。在影片對於飛行員的人物塑造上,可以看出其對好萊塢電影《壯志凌雲》的借鑑。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如果說《沖天飛豹》的借鑑稍顯保守,那麼《黃河絕戀》的嘗試則顯得格外大膽。這部電影有了西方視角,以一位盟軍飛行員歐文的遭遇展開故事,歐文因為飛機迫降被八路軍救下,在長期的相處中歐文愛上了八路軍女軍醫安潔,譜寫了一段戰火中的跨國之戀。

片中對於東西方價值觀碰撞的展現,對於戰爭與愛情元素的處理,即使放在今天來看依舊有著諸多可以借鑑之處。特別是《黃河絕戀》中女軍醫安潔在壺口瀑布面前張開雙臂的場面,配合著夕陽和音樂,成為了獻禮片中令觀眾難以忘懷的經典場面。可見商業元素的加入,讓獻禮片在拓展觀眾群上有了新的“武器”。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與此同時,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獻禮片依然佔有一席之地。講述中國原子彈研發過程的電影《橫空出世》,展現巴黎和會上中國遭受屈辱對待的電影《我的1919》,都取得了不錯的評價。

2009年獻禮片

深度融合類型片元素,大製作的商業化探索

2002年,隨著新的《電影管理條例》的出臺,中國電影行業對民間資本放寬,電影對於市場越來越重視,這也影響了獻禮片的創作,2009年的獻禮片正是其中的典型。

在與類型元素的結合上,《風聲》尤其具有代表性,這部主打諜戰元素的獻禮片,從另一個視角反映了革命的歷史。此前同類題材的獻禮片,有1979年的《保密局的槍聲》,但這部影片過於臉譜化的人物和不完整的故事情節,讓它難稱藝術精品。

"

2019年9月1日刊 |總第1886期

暑期檔剛剛落下帷幕,國慶檔又燃起了“戰火”。

距離國慶節還有一個月時間,可國慶檔電影已經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片也自然成為了這個檔期的主角。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作為中國電影獨有的門類,獻禮片或可追溯至1959年的獻禮展播,那一年全國熱映的《青春之歌》《五朵金花》等影片,如今已是留名影史的經典之作。獻禮片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演進,也成為如國慶檔電影市場的保留節目。

這60年來獻禮片在發展中不斷變化,站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盤點其發展歷程,就會發現1999、2009以及2019年的獻禮片顯得格外突出。這三個“十年大典”的獻禮片風格和方向,代表了近三十年獻禮片的發展趨勢。

1999年獻禮片

主人公身份轉換,商業元素初試啼聲

自1959年國慶獻禮片誕生以來,重大革命歷史事件一直都是各重大時間節點獻禮片中的重頭戲,像《大決戰》這樣的系列電影,將宏大戰爭敘事提高到後人幾乎無法超越的地步。而塑造英雄人物,樹立典型這類的獻禮片更是從多種角度得到了充分挖掘。但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市場環境的變化讓大部分獻禮片開始失去觀眾群,叫好不叫座的困境顯露出來,獻禮片急需打開創作新空間。

新變化發生在世紀之交的1999年,那一年是新中國成立50週年。

相比之前緊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做法,這一年的獻禮片開始另闢蹊徑。變化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電影主人公由革命領袖、英雄模範轉變為更貼近觀眾的平民化英雄;二是開始對商業片的元素進行借鑑。

其實早在1989年,這類擺脫“高大全英雄”“宏大場面”的探索就已初露端倪。《開國大典》《百色起義》等一批獻禮片不再神化偉人,拉近領袖和普通人的距離,由此激發觀眾的共鳴,這樣的經驗被1999年的獻禮片繼承和發揚。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1999年的《沖天飛豹》,以人民解放軍空軍兩代試飛員的視角,講述了他們如何完成中國第一架國產戰鬥機“飛豹”的試飛任務。在影片對於飛行員的人物塑造上,可以看出其對好萊塢電影《壯志凌雲》的借鑑。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如果說《沖天飛豹》的借鑑稍顯保守,那麼《黃河絕戀》的嘗試則顯得格外大膽。這部電影有了西方視角,以一位盟軍飛行員歐文的遭遇展開故事,歐文因為飛機迫降被八路軍救下,在長期的相處中歐文愛上了八路軍女軍醫安潔,譜寫了一段戰火中的跨國之戀。

片中對於東西方價值觀碰撞的展現,對於戰爭與愛情元素的處理,即使放在今天來看依舊有著諸多可以借鑑之處。特別是《黃河絕戀》中女軍醫安潔在壺口瀑布面前張開雙臂的場面,配合著夕陽和音樂,成為了獻禮片中令觀眾難以忘懷的經典場面。可見商業元素的加入,讓獻禮片在拓展觀眾群上有了新的“武器”。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與此同時,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獻禮片依然佔有一席之地。講述中國原子彈研發過程的電影《橫空出世》,展現巴黎和會上中國遭受屈辱對待的電影《我的1919》,都取得了不錯的評價。

2009年獻禮片

深度融合類型片元素,大製作的商業化探索

2002年,隨著新的《電影管理條例》的出臺,中國電影行業對民間資本放寬,電影對於市場越來越重視,這也影響了獻禮片的創作,2009年的獻禮片正是其中的典型。

在與類型元素的結合上,《風聲》尤其具有代表性,這部主打諜戰元素的獻禮片,從另一個視角反映了革命的歷史。此前同類題材的獻禮片,有1979年的《保密局的槍聲》,但這部影片過於臉譜化的人物和不完整的故事情節,讓它難稱藝術精品。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在《風聲》中,敵我之間的鬥智鬥勇,故事情節的反覆波折,複雜程度和懸疑感遠非此前的反特電影可比,對類型片元素的深度結合引人入勝,也助力這部電影的票房超過2億。

《建國大業》是2009年獻禮片中當之無愧的壓軸之作。影片雲集了百餘位華語影壇明星,開啟了“全明星、大製作”的獻禮片風潮,並以3.93億的票房刷新了當年的國產電影紀錄。《建國大業》和此後的《建黨偉業》《建軍大業》合稱“建國三部曲”,在後兩部電影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此類大製作獻禮片關於商業化探索的傳承。

"

2019年9月1日刊 |總第1886期

暑期檔剛剛落下帷幕,國慶檔又燃起了“戰火”。

距離國慶節還有一個月時間,可國慶檔電影已經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片也自然成為了這個檔期的主角。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作為中國電影獨有的門類,獻禮片或可追溯至1959年的獻禮展播,那一年全國熱映的《青春之歌》《五朵金花》等影片,如今已是留名影史的經典之作。獻禮片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演進,也成為如國慶檔電影市場的保留節目。

這60年來獻禮片在發展中不斷變化,站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盤點其發展歷程,就會發現1999、2009以及2019年的獻禮片顯得格外突出。這三個“十年大典”的獻禮片風格和方向,代表了近三十年獻禮片的發展趨勢。

1999年獻禮片

主人公身份轉換,商業元素初試啼聲

自1959年國慶獻禮片誕生以來,重大革命歷史事件一直都是各重大時間節點獻禮片中的重頭戲,像《大決戰》這樣的系列電影,將宏大戰爭敘事提高到後人幾乎無法超越的地步。而塑造英雄人物,樹立典型這類的獻禮片更是從多種角度得到了充分挖掘。但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市場環境的變化讓大部分獻禮片開始失去觀眾群,叫好不叫座的困境顯露出來,獻禮片急需打開創作新空間。

新變化發生在世紀之交的1999年,那一年是新中國成立50週年。

相比之前緊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做法,這一年的獻禮片開始另闢蹊徑。變化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電影主人公由革命領袖、英雄模範轉變為更貼近觀眾的平民化英雄;二是開始對商業片的元素進行借鑑。

其實早在1989年,這類擺脫“高大全英雄”“宏大場面”的探索就已初露端倪。《開國大典》《百色起義》等一批獻禮片不再神化偉人,拉近領袖和普通人的距離,由此激發觀眾的共鳴,這樣的經驗被1999年的獻禮片繼承和發揚。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1999年的《沖天飛豹》,以人民解放軍空軍兩代試飛員的視角,講述了他們如何完成中國第一架國產戰鬥機“飛豹”的試飛任務。在影片對於飛行員的人物塑造上,可以看出其對好萊塢電影《壯志凌雲》的借鑑。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如果說《沖天飛豹》的借鑑稍顯保守,那麼《黃河絕戀》的嘗試則顯得格外大膽。這部電影有了西方視角,以一位盟軍飛行員歐文的遭遇展開故事,歐文因為飛機迫降被八路軍救下,在長期的相處中歐文愛上了八路軍女軍醫安潔,譜寫了一段戰火中的跨國之戀。

片中對於東西方價值觀碰撞的展現,對於戰爭與愛情元素的處理,即使放在今天來看依舊有著諸多可以借鑑之處。特別是《黃河絕戀》中女軍醫安潔在壺口瀑布面前張開雙臂的場面,配合著夕陽和音樂,成為了獻禮片中令觀眾難以忘懷的經典場面。可見商業元素的加入,讓獻禮片在拓展觀眾群上有了新的“武器”。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與此同時,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獻禮片依然佔有一席之地。講述中國原子彈研發過程的電影《橫空出世》,展現巴黎和會上中國遭受屈辱對待的電影《我的1919》,都取得了不錯的評價。

2009年獻禮片

深度融合類型片元素,大製作的商業化探索

2002年,隨著新的《電影管理條例》的出臺,中國電影行業對民間資本放寬,電影對於市場越來越重視,這也影響了獻禮片的創作,2009年的獻禮片正是其中的典型。

在與類型元素的結合上,《風聲》尤其具有代表性,這部主打諜戰元素的獻禮片,從另一個視角反映了革命的歷史。此前同類題材的獻禮片,有1979年的《保密局的槍聲》,但這部影片過於臉譜化的人物和不完整的故事情節,讓它難稱藝術精品。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在《風聲》中,敵我之間的鬥智鬥勇,故事情節的反覆波折,複雜程度和懸疑感遠非此前的反特電影可比,對類型片元素的深度結合引人入勝,也助力這部電影的票房超過2億。

《建國大業》是2009年獻禮片中當之無愧的壓軸之作。影片雲集了百餘位華語影壇明星,開啟了“全明星、大製作”的獻禮片風潮,並以3.93億的票房刷新了當年的國產電影紀錄。《建國大業》和此後的《建黨偉業》《建軍大業》合稱“建國三部曲”,在後兩部電影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此類大製作獻禮片關於商業化探索的傳承。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所長丁亞平在談到《建國大業》的獨特意義時表示,肯定了這部表現真人真事的獻禮片,能夠高揚商業手法的顛覆意義。2009年的獻禮片用事實證明了獻禮和票房並不衝突。

2019年獻禮片:史上最強獻禮檔

圍繞民族自豪感和情感慰藉做文章

今年的國慶節,適逢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片依然是市場的重頭戲,但是今年的獻禮片無論參演陣容還是影片類型,都遠比過往豐富,可以說是“史上最強獻禮檔期”。

論陣容,《我和我的祖國》堪稱今年國慶檔獻禮片的扛鼎之作。此片集結了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等優秀導演,這其中既有戛納金棕櫚獎的得主,又有近年來票房和口碑雙贏的創作者,而參演演員包括了黃渤、張譯、葛優、宋佳等幾十位明星。

"

2019年9月1日刊 |總第1886期

暑期檔剛剛落下帷幕,國慶檔又燃起了“戰火”。

距離國慶節還有一個月時間,可國慶檔電影已經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片也自然成為了這個檔期的主角。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作為中國電影獨有的門類,獻禮片或可追溯至1959年的獻禮展播,那一年全國熱映的《青春之歌》《五朵金花》等影片,如今已是留名影史的經典之作。獻禮片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演進,也成為如國慶檔電影市場的保留節目。

這60年來獻禮片在發展中不斷變化,站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盤點其發展歷程,就會發現1999、2009以及2019年的獻禮片顯得格外突出。這三個“十年大典”的獻禮片風格和方向,代表了近三十年獻禮片的發展趨勢。

1999年獻禮片

主人公身份轉換,商業元素初試啼聲

自1959年國慶獻禮片誕生以來,重大革命歷史事件一直都是各重大時間節點獻禮片中的重頭戲,像《大決戰》這樣的系列電影,將宏大戰爭敘事提高到後人幾乎無法超越的地步。而塑造英雄人物,樹立典型這類的獻禮片更是從多種角度得到了充分挖掘。但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市場環境的變化讓大部分獻禮片開始失去觀眾群,叫好不叫座的困境顯露出來,獻禮片急需打開創作新空間。

新變化發生在世紀之交的1999年,那一年是新中國成立50週年。

相比之前緊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做法,這一年的獻禮片開始另闢蹊徑。變化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電影主人公由革命領袖、英雄模範轉變為更貼近觀眾的平民化英雄;二是開始對商業片的元素進行借鑑。

其實早在1989年,這類擺脫“高大全英雄”“宏大場面”的探索就已初露端倪。《開國大典》《百色起義》等一批獻禮片不再神化偉人,拉近領袖和普通人的距離,由此激發觀眾的共鳴,這樣的經驗被1999年的獻禮片繼承和發揚。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1999年的《沖天飛豹》,以人民解放軍空軍兩代試飛員的視角,講述了他們如何完成中國第一架國產戰鬥機“飛豹”的試飛任務。在影片對於飛行員的人物塑造上,可以看出其對好萊塢電影《壯志凌雲》的借鑑。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如果說《沖天飛豹》的借鑑稍顯保守,那麼《黃河絕戀》的嘗試則顯得格外大膽。這部電影有了西方視角,以一位盟軍飛行員歐文的遭遇展開故事,歐文因為飛機迫降被八路軍救下,在長期的相處中歐文愛上了八路軍女軍醫安潔,譜寫了一段戰火中的跨國之戀。

片中對於東西方價值觀碰撞的展現,對於戰爭與愛情元素的處理,即使放在今天來看依舊有著諸多可以借鑑之處。特別是《黃河絕戀》中女軍醫安潔在壺口瀑布面前張開雙臂的場面,配合著夕陽和音樂,成為了獻禮片中令觀眾難以忘懷的經典場面。可見商業元素的加入,讓獻禮片在拓展觀眾群上有了新的“武器”。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與此同時,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獻禮片依然佔有一席之地。講述中國原子彈研發過程的電影《橫空出世》,展現巴黎和會上中國遭受屈辱對待的電影《我的1919》,都取得了不錯的評價。

2009年獻禮片

深度融合類型片元素,大製作的商業化探索

2002年,隨著新的《電影管理條例》的出臺,中國電影行業對民間資本放寬,電影對於市場越來越重視,這也影響了獻禮片的創作,2009年的獻禮片正是其中的典型。

在與類型元素的結合上,《風聲》尤其具有代表性,這部主打諜戰元素的獻禮片,從另一個視角反映了革命的歷史。此前同類題材的獻禮片,有1979年的《保密局的槍聲》,但這部影片過於臉譜化的人物和不完整的故事情節,讓它難稱藝術精品。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在《風聲》中,敵我之間的鬥智鬥勇,故事情節的反覆波折,複雜程度和懸疑感遠非此前的反特電影可比,對類型片元素的深度結合引人入勝,也助力這部電影的票房超過2億。

《建國大業》是2009年獻禮片中當之無愧的壓軸之作。影片雲集了百餘位華語影壇明星,開啟了“全明星、大製作”的獻禮片風潮,並以3.93億的票房刷新了當年的國產電影紀錄。《建國大業》和此後的《建黨偉業》《建軍大業》合稱“建國三部曲”,在後兩部電影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此類大製作獻禮片關於商業化探索的傳承。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所長丁亞平在談到《建國大業》的獨特意義時表示,肯定了這部表現真人真事的獻禮片,能夠高揚商業手法的顛覆意義。2009年的獻禮片用事實證明了獻禮和票房並不衝突。

2019年獻禮片:史上最強獻禮檔

圍繞民族自豪感和情感慰藉做文章

今年的國慶節,適逢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片依然是市場的重頭戲,但是今年的獻禮片無論參演陣容還是影片類型,都遠比過往豐富,可以說是“史上最強獻禮檔期”。

論陣容,《我和我的祖國》堪稱今年國慶檔獻禮片的扛鼎之作。此片集結了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等優秀導演,這其中既有戛納金棕櫚獎的得主,又有近年來票房和口碑雙贏的創作者,而參演演員包括了黃渤、張譯、葛優、宋佳等幾十位明星。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大導演+全明星”的組合模式,在《我和我的祖國》中又一次得到了創新展現。因為其主創團隊幾位導演的年齡,覆蓋了從50年代到80年代這一區間,因此影片總導演陳凱歌表示這可以看作是中國電影人給新中國的一次集體獻禮。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一直是獻禮片的主要素材來源,在今年的國慶檔依舊如此。

李少紅導演的《解放了》,取材於解放戰爭中的平津戰役;劉偉強導演的《中國機長》,是根據2018年川航3U8633航班成功備降改編;而李仁港導演的《攀登者》故事內容則源於1975年中國登山隊攀登珠峰的壯舉……

"

2019年9月1日刊 |總第1886期

暑期檔剛剛落下帷幕,國慶檔又燃起了“戰火”。

距離國慶節還有一個月時間,可國慶檔電影已經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片也自然成為了這個檔期的主角。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作為中國電影獨有的門類,獻禮片或可追溯至1959年的獻禮展播,那一年全國熱映的《青春之歌》《五朵金花》等影片,如今已是留名影史的經典之作。獻禮片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演進,也成為如國慶檔電影市場的保留節目。

這60年來獻禮片在發展中不斷變化,站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盤點其發展歷程,就會發現1999、2009以及2019年的獻禮片顯得格外突出。這三個“十年大典”的獻禮片風格和方向,代表了近三十年獻禮片的發展趨勢。

1999年獻禮片

主人公身份轉換,商業元素初試啼聲

自1959年國慶獻禮片誕生以來,重大革命歷史事件一直都是各重大時間節點獻禮片中的重頭戲,像《大決戰》這樣的系列電影,將宏大戰爭敘事提高到後人幾乎無法超越的地步。而塑造英雄人物,樹立典型這類的獻禮片更是從多種角度得到了充分挖掘。但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市場環境的變化讓大部分獻禮片開始失去觀眾群,叫好不叫座的困境顯露出來,獻禮片急需打開創作新空間。

新變化發生在世紀之交的1999年,那一年是新中國成立50週年。

相比之前緊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做法,這一年的獻禮片開始另闢蹊徑。變化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電影主人公由革命領袖、英雄模範轉變為更貼近觀眾的平民化英雄;二是開始對商業片的元素進行借鑑。

其實早在1989年,這類擺脫“高大全英雄”“宏大場面”的探索就已初露端倪。《開國大典》《百色起義》等一批獻禮片不再神化偉人,拉近領袖和普通人的距離,由此激發觀眾的共鳴,這樣的經驗被1999年的獻禮片繼承和發揚。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1999年的《沖天飛豹》,以人民解放軍空軍兩代試飛員的視角,講述了他們如何完成中國第一架國產戰鬥機“飛豹”的試飛任務。在影片對於飛行員的人物塑造上,可以看出其對好萊塢電影《壯志凌雲》的借鑑。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如果說《沖天飛豹》的借鑑稍顯保守,那麼《黃河絕戀》的嘗試則顯得格外大膽。這部電影有了西方視角,以一位盟軍飛行員歐文的遭遇展開故事,歐文因為飛機迫降被八路軍救下,在長期的相處中歐文愛上了八路軍女軍醫安潔,譜寫了一段戰火中的跨國之戀。

片中對於東西方價值觀碰撞的展現,對於戰爭與愛情元素的處理,即使放在今天來看依舊有著諸多可以借鑑之處。特別是《黃河絕戀》中女軍醫安潔在壺口瀑布面前張開雙臂的場面,配合著夕陽和音樂,成為了獻禮片中令觀眾難以忘懷的經典場面。可見商業元素的加入,讓獻禮片在拓展觀眾群上有了新的“武器”。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與此同時,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獻禮片依然佔有一席之地。講述中國原子彈研發過程的電影《橫空出世》,展現巴黎和會上中國遭受屈辱對待的電影《我的1919》,都取得了不錯的評價。

2009年獻禮片

深度融合類型片元素,大製作的商業化探索

2002年,隨著新的《電影管理條例》的出臺,中國電影行業對民間資本放寬,電影對於市場越來越重視,這也影響了獻禮片的創作,2009年的獻禮片正是其中的典型。

在與類型元素的結合上,《風聲》尤其具有代表性,這部主打諜戰元素的獻禮片,從另一個視角反映了革命的歷史。此前同類題材的獻禮片,有1979年的《保密局的槍聲》,但這部影片過於臉譜化的人物和不完整的故事情節,讓它難稱藝術精品。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在《風聲》中,敵我之間的鬥智鬥勇,故事情節的反覆波折,複雜程度和懸疑感遠非此前的反特電影可比,對類型片元素的深度結合引人入勝,也助力這部電影的票房超過2億。

《建國大業》是2009年獻禮片中當之無愧的壓軸之作。影片雲集了百餘位華語影壇明星,開啟了“全明星、大製作”的獻禮片風潮,並以3.93億的票房刷新了當年的國產電影紀錄。《建國大業》和此後的《建黨偉業》《建軍大業》合稱“建國三部曲”,在後兩部電影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此類大製作獻禮片關於商業化探索的傳承。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所長丁亞平在談到《建國大業》的獨特意義時表示,肯定了這部表現真人真事的獻禮片,能夠高揚商業手法的顛覆意義。2009年的獻禮片用事實證明了獻禮和票房並不衝突。

2019年獻禮片:史上最強獻禮檔

圍繞民族自豪感和情感慰藉做文章

今年的國慶節,適逢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片依然是市場的重頭戲,但是今年的獻禮片無論參演陣容還是影片類型,都遠比過往豐富,可以說是“史上最強獻禮檔期”。

論陣容,《我和我的祖國》堪稱今年國慶檔獻禮片的扛鼎之作。此片集結了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等優秀導演,這其中既有戛納金棕櫚獎的得主,又有近年來票房和口碑雙贏的創作者,而參演演員包括了黃渤、張譯、葛優、宋佳等幾十位明星。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大導演+全明星”的組合模式,在《我和我的祖國》中又一次得到了創新展現。因為其主創團隊幾位導演的年齡,覆蓋了從50年代到80年代這一區間,因此影片總導演陳凱歌表示這可以看作是中國電影人給新中國的一次集體獻禮。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一直是獻禮片的主要素材來源,在今年的國慶檔依舊如此。

李少紅導演的《解放了》,取材於解放戰爭中的平津戰役;劉偉強導演的《中國機長》,是根據2018年川航3U8633航班成功備降改編;而李仁港導演的《攀登者》故事內容則源於1975年中國登山隊攀登珠峰的壯舉……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雖說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但是這些影片各自的類型細分更為明確。

如果說《我和我的祖國》是主打全民記憶的一種群像表達,那麼其他電影的類型元素則十分明顯。《解放了》的戰爭片背景、《中國機長》的災難片元素、《攀登者》的傳記片元素,都是有著明確目標受眾的。可見“最強獻禮檔期”的鑄就,離不開市場垂直細分的助推,唯有豐富多樣的獻禮片,才能真正打動觀眾。

近年來中國電影已經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經驗,特別是在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提供情感慰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績。

從《戰狼2》到《紅海行動》,商業大片主旋律化,通過電影工業的進步實現了對於中國當代軍事力量的展示,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族自豪感,激發了民族自信心。這樣的影片由此帶來了一種對於國家的認同,滿足了眾多觀眾在這方面的渴求。

"

2019年9月1日刊 |總第1886期

暑期檔剛剛落下帷幕,國慶檔又燃起了“戰火”。

距離國慶節還有一個月時間,可國慶檔電影已經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片也自然成為了這個檔期的主角。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作為中國電影獨有的門類,獻禮片或可追溯至1959年的獻禮展播,那一年全國熱映的《青春之歌》《五朵金花》等影片,如今已是留名影史的經典之作。獻禮片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演進,也成為如國慶檔電影市場的保留節目。

這60年來獻禮片在發展中不斷變化,站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盤點其發展歷程,就會發現1999、2009以及2019年的獻禮片顯得格外突出。這三個“十年大典”的獻禮片風格和方向,代表了近三十年獻禮片的發展趨勢。

1999年獻禮片

主人公身份轉換,商業元素初試啼聲

自1959年國慶獻禮片誕生以來,重大革命歷史事件一直都是各重大時間節點獻禮片中的重頭戲,像《大決戰》這樣的系列電影,將宏大戰爭敘事提高到後人幾乎無法超越的地步。而塑造英雄人物,樹立典型這類的獻禮片更是從多種角度得到了充分挖掘。但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市場環境的變化讓大部分獻禮片開始失去觀眾群,叫好不叫座的困境顯露出來,獻禮片急需打開創作新空間。

新變化發生在世紀之交的1999年,那一年是新中國成立50週年。

相比之前緊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做法,這一年的獻禮片開始另闢蹊徑。變化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電影主人公由革命領袖、英雄模範轉變為更貼近觀眾的平民化英雄;二是開始對商業片的元素進行借鑑。

其實早在1989年,這類擺脫“高大全英雄”“宏大場面”的探索就已初露端倪。《開國大典》《百色起義》等一批獻禮片不再神化偉人,拉近領袖和普通人的距離,由此激發觀眾的共鳴,這樣的經驗被1999年的獻禮片繼承和發揚。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1999年的《沖天飛豹》,以人民解放軍空軍兩代試飛員的視角,講述了他們如何完成中國第一架國產戰鬥機“飛豹”的試飛任務。在影片對於飛行員的人物塑造上,可以看出其對好萊塢電影《壯志凌雲》的借鑑。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如果說《沖天飛豹》的借鑑稍顯保守,那麼《黃河絕戀》的嘗試則顯得格外大膽。這部電影有了西方視角,以一位盟軍飛行員歐文的遭遇展開故事,歐文因為飛機迫降被八路軍救下,在長期的相處中歐文愛上了八路軍女軍醫安潔,譜寫了一段戰火中的跨國之戀。

片中對於東西方價值觀碰撞的展現,對於戰爭與愛情元素的處理,即使放在今天來看依舊有著諸多可以借鑑之處。特別是《黃河絕戀》中女軍醫安潔在壺口瀑布面前張開雙臂的場面,配合著夕陽和音樂,成為了獻禮片中令觀眾難以忘懷的經典場面。可見商業元素的加入,讓獻禮片在拓展觀眾群上有了新的“武器”。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與此同時,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獻禮片依然佔有一席之地。講述中國原子彈研發過程的電影《橫空出世》,展現巴黎和會上中國遭受屈辱對待的電影《我的1919》,都取得了不錯的評價。

2009年獻禮片

深度融合類型片元素,大製作的商業化探索

2002年,隨著新的《電影管理條例》的出臺,中國電影行業對民間資本放寬,電影對於市場越來越重視,這也影響了獻禮片的創作,2009年的獻禮片正是其中的典型。

在與類型元素的結合上,《風聲》尤其具有代表性,這部主打諜戰元素的獻禮片,從另一個視角反映了革命的歷史。此前同類題材的獻禮片,有1979年的《保密局的槍聲》,但這部影片過於臉譜化的人物和不完整的故事情節,讓它難稱藝術精品。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在《風聲》中,敵我之間的鬥智鬥勇,故事情節的反覆波折,複雜程度和懸疑感遠非此前的反特電影可比,對類型片元素的深度結合引人入勝,也助力這部電影的票房超過2億。

《建國大業》是2009年獻禮片中當之無愧的壓軸之作。影片雲集了百餘位華語影壇明星,開啟了“全明星、大製作”的獻禮片風潮,並以3.93億的票房刷新了當年的國產電影紀錄。《建國大業》和此後的《建黨偉業》《建軍大業》合稱“建國三部曲”,在後兩部電影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此類大製作獻禮片關於商業化探索的傳承。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所長丁亞平在談到《建國大業》的獨特意義時表示,肯定了這部表現真人真事的獻禮片,能夠高揚商業手法的顛覆意義。2009年的獻禮片用事實證明了獻禮和票房並不衝突。

2019年獻禮片:史上最強獻禮檔

圍繞民族自豪感和情感慰藉做文章

今年的國慶節,適逢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片依然是市場的重頭戲,但是今年的獻禮片無論參演陣容還是影片類型,都遠比過往豐富,可以說是“史上最強獻禮檔期”。

論陣容,《我和我的祖國》堪稱今年國慶檔獻禮片的扛鼎之作。此片集結了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等優秀導演,這其中既有戛納金棕櫚獎的得主,又有近年來票房和口碑雙贏的創作者,而參演演員包括了黃渤、張譯、葛優、宋佳等幾十位明星。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大導演+全明星”的組合模式,在《我和我的祖國》中又一次得到了創新展現。因為其主創團隊幾位導演的年齡,覆蓋了從50年代到80年代這一區間,因此影片總導演陳凱歌表示這可以看作是中國電影人給新中國的一次集體獻禮。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一直是獻禮片的主要素材來源,在今年的國慶檔依舊如此。

李少紅導演的《解放了》,取材於解放戰爭中的平津戰役;劉偉強導演的《中國機長》,是根據2018年川航3U8633航班成功備降改編;而李仁港導演的《攀登者》故事內容則源於1975年中國登山隊攀登珠峰的壯舉……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雖說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但是這些影片各自的類型細分更為明確。

如果說《我和我的祖國》是主打全民記憶的一種群像表達,那麼其他電影的類型元素則十分明顯。《解放了》的戰爭片背景、《中國機長》的災難片元素、《攀登者》的傳記片元素,都是有著明確目標受眾的。可見“最強獻禮檔期”的鑄就,離不開市場垂直細分的助推,唯有豐富多樣的獻禮片,才能真正打動觀眾。

近年來中國電影已經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經驗,特別是在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提供情感慰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績。

從《戰狼2》到《紅海行動》,商業大片主旋律化,通過電影工業的進步實現了對於中國當代軍事力量的展示,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族自豪感,激發了民族自信心。這樣的影片由此帶來了一種對於國家的認同,滿足了眾多觀眾在這方面的渴求。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攀登者》圍繞著中國人登上珠峰做文章,陣容強大,題材特殊,可以激發觀眾內心的民族自豪感。很多人看好《攀登者》,將其視為國慶檔獻禮片的種子選手,正是基於這樣的理由。

除了民族自豪感的提升之外,觀眾還是需要一種情感上的慰藉和觸動。在這方面消防題材的《烈火英雄》做得很好,目前該片已經拿到16.25億的票房。作為一部以消防員為主要對象的電影,在表現消防員的英勇事蹟上充滿催淚效果,這和在電影市場屢屢創造高票房的“哭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2019年9月1日刊 |總第1886期

暑期檔剛剛落下帷幕,國慶檔又燃起了“戰火”。

距離國慶節還有一個月時間,可國慶檔電影已經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片也自然成為了這個檔期的主角。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作為中國電影獨有的門類,獻禮片或可追溯至1959年的獻禮展播,那一年全國熱映的《青春之歌》《五朵金花》等影片,如今已是留名影史的經典之作。獻禮片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演進,也成為如國慶檔電影市場的保留節目。

這60年來獻禮片在發展中不斷變化,站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盤點其發展歷程,就會發現1999、2009以及2019年的獻禮片顯得格外突出。這三個“十年大典”的獻禮片風格和方向,代表了近三十年獻禮片的發展趨勢。

1999年獻禮片

主人公身份轉換,商業元素初試啼聲

自1959年國慶獻禮片誕生以來,重大革命歷史事件一直都是各重大時間節點獻禮片中的重頭戲,像《大決戰》這樣的系列電影,將宏大戰爭敘事提高到後人幾乎無法超越的地步。而塑造英雄人物,樹立典型這類的獻禮片更是從多種角度得到了充分挖掘。但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市場環境的變化讓大部分獻禮片開始失去觀眾群,叫好不叫座的困境顯露出來,獻禮片急需打開創作新空間。

新變化發生在世紀之交的1999年,那一年是新中國成立50週年。

相比之前緊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做法,這一年的獻禮片開始另闢蹊徑。變化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電影主人公由革命領袖、英雄模範轉變為更貼近觀眾的平民化英雄;二是開始對商業片的元素進行借鑑。

其實早在1989年,這類擺脫“高大全英雄”“宏大場面”的探索就已初露端倪。《開國大典》《百色起義》等一批獻禮片不再神化偉人,拉近領袖和普通人的距離,由此激發觀眾的共鳴,這樣的經驗被1999年的獻禮片繼承和發揚。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1999年的《沖天飛豹》,以人民解放軍空軍兩代試飛員的視角,講述了他們如何完成中國第一架國產戰鬥機“飛豹”的試飛任務。在影片對於飛行員的人物塑造上,可以看出其對好萊塢電影《壯志凌雲》的借鑑。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如果說《沖天飛豹》的借鑑稍顯保守,那麼《黃河絕戀》的嘗試則顯得格外大膽。這部電影有了西方視角,以一位盟軍飛行員歐文的遭遇展開故事,歐文因為飛機迫降被八路軍救下,在長期的相處中歐文愛上了八路軍女軍醫安潔,譜寫了一段戰火中的跨國之戀。

片中對於東西方價值觀碰撞的展現,對於戰爭與愛情元素的處理,即使放在今天來看依舊有著諸多可以借鑑之處。特別是《黃河絕戀》中女軍醫安潔在壺口瀑布面前張開雙臂的場面,配合著夕陽和音樂,成為了獻禮片中令觀眾難以忘懷的經典場面。可見商業元素的加入,讓獻禮片在拓展觀眾群上有了新的“武器”。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與此同時,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獻禮片依然佔有一席之地。講述中國原子彈研發過程的電影《橫空出世》,展現巴黎和會上中國遭受屈辱對待的電影《我的1919》,都取得了不錯的評價。

2009年獻禮片

深度融合類型片元素,大製作的商業化探索

2002年,隨著新的《電影管理條例》的出臺,中國電影行業對民間資本放寬,電影對於市場越來越重視,這也影響了獻禮片的創作,2009年的獻禮片正是其中的典型。

在與類型元素的結合上,《風聲》尤其具有代表性,這部主打諜戰元素的獻禮片,從另一個視角反映了革命的歷史。此前同類題材的獻禮片,有1979年的《保密局的槍聲》,但這部影片過於臉譜化的人物和不完整的故事情節,讓它難稱藝術精品。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在《風聲》中,敵我之間的鬥智鬥勇,故事情節的反覆波折,複雜程度和懸疑感遠非此前的反特電影可比,對類型片元素的深度結合引人入勝,也助力這部電影的票房超過2億。

《建國大業》是2009年獻禮片中當之無愧的壓軸之作。影片雲集了百餘位華語影壇明星,開啟了“全明星、大製作”的獻禮片風潮,並以3.93億的票房刷新了當年的國產電影紀錄。《建國大業》和此後的《建黨偉業》《建軍大業》合稱“建國三部曲”,在後兩部電影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此類大製作獻禮片關於商業化探索的傳承。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所長丁亞平在談到《建國大業》的獨特意義時表示,肯定了這部表現真人真事的獻禮片,能夠高揚商業手法的顛覆意義。2009年的獻禮片用事實證明了獻禮和票房並不衝突。

2019年獻禮片:史上最強獻禮檔

圍繞民族自豪感和情感慰藉做文章

今年的國慶節,適逢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片依然是市場的重頭戲,但是今年的獻禮片無論參演陣容還是影片類型,都遠比過往豐富,可以說是“史上最強獻禮檔期”。

論陣容,《我和我的祖國》堪稱今年國慶檔獻禮片的扛鼎之作。此片集結了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等優秀導演,這其中既有戛納金棕櫚獎的得主,又有近年來票房和口碑雙贏的創作者,而參演演員包括了黃渤、張譯、葛優、宋佳等幾十位明星。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大導演+全明星”的組合模式,在《我和我的祖國》中又一次得到了創新展現。因為其主創團隊幾位導演的年齡,覆蓋了從50年代到80年代這一區間,因此影片總導演陳凱歌表示這可以看作是中國電影人給新中國的一次集體獻禮。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一直是獻禮片的主要素材來源,在今年的國慶檔依舊如此。

李少紅導演的《解放了》,取材於解放戰爭中的平津戰役;劉偉強導演的《中國機長》,是根據2018年川航3U8633航班成功備降改編;而李仁港導演的《攀登者》故事內容則源於1975年中國登山隊攀登珠峰的壯舉……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雖說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但是這些影片各自的類型細分更為明確。

如果說《我和我的祖國》是主打全民記憶的一種群像表達,那麼其他電影的類型元素則十分明顯。《解放了》的戰爭片背景、《中國機長》的災難片元素、《攀登者》的傳記片元素,都是有著明確目標受眾的。可見“最強獻禮檔期”的鑄就,離不開市場垂直細分的助推,唯有豐富多樣的獻禮片,才能真正打動觀眾。

近年來中國電影已經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經驗,特別是在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提供情感慰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績。

從《戰狼2》到《紅海行動》,商業大片主旋律化,通過電影工業的進步實現了對於中國當代軍事力量的展示,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族自豪感,激發了民族自信心。這樣的影片由此帶來了一種對於國家的認同,滿足了眾多觀眾在這方面的渴求。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攀登者》圍繞著中國人登上珠峰做文章,陣容強大,題材特殊,可以激發觀眾內心的民族自豪感。很多人看好《攀登者》,將其視為國慶檔獻禮片的種子選手,正是基於這樣的理由。

除了民族自豪感的提升之外,觀眾還是需要一種情感上的慰藉和觸動。在這方面消防題材的《烈火英雄》做得很好,目前該片已經拿到16.25億的票房。作為一部以消防員為主要對象的電影,在表現消防員的英勇事蹟上充滿催淚效果,這和在電影市場屢屢創造高票房的“哭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99、09、19:三代“十年大典”獻禮片的進化論

市場已經證明,能夠帶給觀眾情感觸動的獻禮片,往往會取得較高的票房。《我和我的祖國》主打的“歷史瞬間、全民記憶、迎頭相撞”,就很有希望帶動觀眾的情感,引起共鳴。基於人性的表達,提供情感的慰藉,同樣會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獻禮片的創作思路。

縱觀1999、2009、2019三個“十年大典”中獻禮片的形態變化,可以看到,為了兼顧社會影響和市場效益,獻禮片的類型化與情緒情感敘事已經成為創作主流。像《戰狼2》《紅海行動》等泛主旋律影片的成功,也證明了在中國濃郁的愛國文化、英雄文化氣氛中,獻禮片的市場儲量上不設限。只要貼近觀眾和時代,獻禮片一定能在市場票房和社會效益之間取得平衡和更大的成功。

【文/忠犬七公】

本文為作者 影視獨舌 分享,影視工業網鼓勵從業者分享原創內容,影視工業網不會對原創文章作任何編輯!如作者有特別標註,請按作者說明轉載,如無說明,則轉載此文章須經得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影視工業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 https://107cine.com/stream/115172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