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5攝曝光,16攝LG被曝,華為三星跟風多攝,我們真需要嗎?

華為手機 華為Mate LG 華為榮耀 諾基亞 互聯東東 2018-12-12

LG手機16攝像頭專利曝光

近日,有媒體曝光LG 申請手機 16 攝像頭專利的消息,那密如多管火箭炮的造型看起來十分誇張。雖說這只是個專利圖,手機廠商們也還沒到拼多攝像頭拼到如此瘋狂的地步。

諾基亞5攝曝光,16攝LG被曝,華為三星跟風多攝,我們真需要嗎?

Nokia 9配置5個攝像頭

更早之前,疑似 Nokia 9 真機圖在網上曝光,配置先不說,背後5個攝像頭就足夠震撼,雖然暫時還不知道效果如何,但眼球上已經被牢牢抓住,加上閃光燈和對焦模塊已經和七個葫蘆娃不相上下了。

諾基亞5攝曝光,16攝LG被曝,華為三星跟風多攝,我們真需要嗎?


不過,從今年華為、LG、三星等手機廠商的步伐來看,未來手機市場邁入三攝像頭、四攝像頭乃至更多後置攝像頭的進程似乎不可避免。

三星 Galaxy A9s :採用豎排四攝像頭設計

Galaxy A9s採用豎排四攝像頭設計,從上至下依次是800萬像素120°超廣角攝像頭、1000萬像素2倍光學變焦長焦攝像頭、2400萬像素F1.7大光圈主攝像頭、500萬像素虛化攝像頭。強悍的智能攝像頭系統在不同場合下都能提供符合需求的拍攝功能。其實那一顆景深鏡頭可有可無,多少有點爭奪營銷噱頭的味道了。

諾基亞5攝曝光,16攝LG被曝,華為三星跟風多攝,我們真需要嗎?

華為Mate 20 Pro:新一代徠卡三攝像頭

華為Mate20pro搭載了新一代徠卡三攝像頭,主攝像頭採用4000萬像素傳感器,副攝像頭採用了一顆2000萬像素16mm廣角鏡來替代以往的黑白鏡頭,第三攝像頭則是一枚800萬像素變焦鏡。值得一提的是,這枚廣角攝像頭實現了超微距功能。

諾基亞5攝曝光,16攝LG被曝,華為三星跟風多攝,我們真需要嗎?

2016 年以前,市面上的智能手機大多還以單攝像頭為主,但也不乏一些異類:比如 2011 年 HTC 推出的 EVO 3D 和 LG 推出的 Optimus 3D。

HTC EVO 3D:視差原理拍攝合成3D照片或視頻

在當時 D技術火熱浪潮下,手機廠商試圖推出相應產品在營銷上蹭一波熱度,這兩款手機的後置雙攝便是利用視差原理來拍攝合成3D照片或視頻,不過當時的技術還很粗糙,最後3D技術也不溫不火,這兩款機型的雙攝更多也就成了噱頭。

諾基亞5攝曝光,16攝LG被曝,華為三星跟風多攝,我們真需要嗎?

HTC One M8:依託鏡頭視差拍攝背景虛化照片

又如2014 年HTC推出的One M8,408萬像素Ultra Pixel主鏡頭與一顆景深鏡頭組合,依託鏡頭視差用於拍攝背景虛化照片,還提供改變對焦點的功能,在當時可以說是一大創新。

諾基亞5攝曝光,16攝LG被曝,華為三星跟風多攝,我們真需要嗎?

榮耀 6 Plus:後置 800 萬像素“平行雙攝”

華為則推出了榮耀 6 Plus,這款手機後置了 800 萬像素“平行雙攝”,據稱兩顆攝像頭能通過合成帶來更高的進光量,同時雙攝也能達成類似 M8 那樣的背景虛化效果。

諾基亞5攝曝光,16攝LG被曝,華為三星跟風多攝,我們真需要嗎?

2016 年,雙攝在手機上的運用全面鋪開,並發展出了多種流派。

華為 P9 為代表:黑白 + 彩色雙攝

一是以華為 P9 為代表的黑白 + 彩色雙攝,其利用黑白鏡頭沒有拜耳濾鏡、能夠帶來更高進光量及成像細節的特點,在與彩色鏡頭的色彩信息進行算法合成之後,得到一張具有更高細節表現力及更高畫面亮度的照片。

諾基亞5攝曝光,16攝LG被曝,華為三星跟風多攝,我們真需要嗎?

iPhone 7 Plus 為代表:標準廣角 + 長焦的雙攝設計

二是以 iPhone 7 Plus 為代表的標準廣角 + 長焦的雙攝設計,主攝為 28mm 標準廣角焦段,與一般手機單攝並無區別;副攝為 56mm 長焦焦段,用於模擬兩倍光學變焦,同時藉助其接近 50mm 人像黃金焦段的特點在主攝的測距輔助下拍攝人像虛化照片。這種變焦雙攝方案的思路本質上是通過增加不同焦段的鏡頭來增加相機的玩法,這一方案也被目前多數雙攝手機所採用。

諾基亞5攝曝光,16攝LG被曝,華為三星跟風多攝,我們真需要嗎?

三則是 HTC M8 的思路延續,即主攝 + 景深鏡頭拍攝背景虛化照片,但因為副鏡頭除了輔助虛化之外再無其它玩法,也被一部分人認為是“醬油雙攝”。

LG G5還有獨具特色的超廣角雙攝,即標準廣角鏡頭 + 超廣角鏡頭,超廣角鏡頭主要用於應付大視野的拍攝場景,對於拍風景照有不小用處。但從思路上講,LG 與蘋果的雙攝一樣,都是通過增加鏡頭拓寬玩法路徑。

諾基亞5攝曝光,16攝LG被曝,華為三星跟風多攝,我們真需要嗎?

還有一加 5T 靠 2000 萬像素副攝,在弱光下像素四合一合成 500 萬像素照片,以彌補主攝夜拍實力不足的方案。

當然,也有在多攝潮流中巋然不動的,如谷歌Pixel 3,人像背景虛化通過相位對焦測距+機器學習摳圖,模擬變焦直接採樣多張合成。由於所有成像都依託一顆攝像頭完成,也帶來了一個好處:不會像多攝手機那樣在弱光條件下出現副攝成像效果差的缺陷。

諾基亞5攝曝光,16攝LG被曝,華為三星跟風多攝,我們真需要嗎?

如今手機廠商前赴後繼地朝著多攝方向前進,讓人產生一個疑問:手機真的需要那麼多攝像頭嗎?

這其實涉及到拍照在用戶體驗當中的權重問題。智能手機集萬千功能於一身,拍照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當初風靡是因為它創造性的交互方式和引人入勝的應用體驗,而不是因為拍照特性。

其實,拍照在許多用戶的日常使用中佔到的權重很低,而用到這些多攝功能的機會則更少,拍照只要達到一定的水平就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諾基亞5攝曝光,16攝LG被曝,華為三星跟風多攝,我們真需要嗎?

手機再怎麼依靠多攝尋求突破,受限於機體大小,不可能在成像效果,包括畫面細節、虛化效果等超越相機。

站在手機廠商的角度,手機能夠搞出新意的點其實就那麼幾個,相機必然是其中一個,在手機機體無法容納相機那樣可伸縮鏡頭模組的前提下,配備不同焦段的多攝是提升相機實力的一種“曲線救國”式解決方案。

諾基亞5攝曝光,16攝LG被曝,華為三星跟風多攝,我們真需要嗎?

此外,發力多攝像頭雖然用戶未必真的需要,但攝像頭的增加一定是用戶可以感知到的產品點,秉承著“大就是好,多就是美”的想法,很容易就形成了一種線性思維。

這種線性思維在多年前手機處理器的“核戰”,以及手機攝像頭像素一再猛增的競賽中都可以看到,最後也不得不迴歸到了理性的平衡。

如今的多攝潮流究竟會不會演變成一種非理性的線性競爭還值得繼續觀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