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城區市中街道城管推行“口頭書面誠信檔案”模式

環境汙染 社會 濱州網 2017-06-02

濱州日報·濱州網5月31日濱城訊近期,濱城區市中街道城管執法隊員,每天20人分成4個小組,一條街一條街地檢查,一家店面一家店面地指導,用腳步丈量城市,用行動傳播文明。

“為加大單位時間內的執法人數,我們將原有五個中隊重新劃分為兩個大組,每個大組分成4個小分隊,分兩個時間段進行全天候市容環境檢查整治。”談起今年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採取的措施,市中街道辦事處副主任丁雲霄介紹說。

市中街道位處老城區的商業中心,老舊小區多、流動商販多,佔道經營、亂扔垃圾等現象嚴重影響著城市形象,給城管執法增加了難度。

為實現城市的精細化管理,高效推進創城工作,市中街道城管執法大隊將現有執法隊員40名、執法車輛2輛、宣傳車3輛,進行精細分組,建立巡查小分隊,並聯合社區精幹力量,誓將“實幹+巧幹”進行到底。

面對創城面廣量大的整治任務,該大隊發揚實幹精神,加大巡查治理力度,以管理促文明。平均每天車輛巡查至少繞轄區5遍近110公里,每天執法隊員步行執法30餘公里。同時,街道不定期聯合公安、食藥、工商、衛生等部門開展多次聯合執法行動,對轄區內流動攤點、亂貼亂畫、佔道經營、噪音汙染等亂象實行零容忍。僅在4月25日開展的集中行動,規範勸導戶外廣告50餘起,清理窗貼、廣告牌、燈箱等100餘處,有效整治了商戶經營秩序以及路面環境衛生。

在城市難題整治上,該大隊在“巧幹”上做文章。針對黃河二路電動車市場的歷史遺留問題,在補好部分經營業戶文明意識缺失這堂“理論課”的同時,創新試點“口頭書面誠信檔案”模式。對不規範經營業戶先進行口頭勸解,口頭勸解拒不整改的下達書面整改通知書,書面通知後仍不改正的,將其列入誠信經營“黑名單”,並在一定期限內限批甚至不批其沿街宣傳活動。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抄報工商管理部門,對其營業資格從嚴把關,實行動態管理。“通過創新管理措施,做到‘因案施策,精細管理’,避免了問題反彈,工作重複,破解了轄區內管理的難點問題。”市中街道城管大隊大隊長鄭義介紹說。

為實現城管執法更加精準高效,在主次幹道及路段治理上,該大隊探索實施“城管+社區”模式。由城管執法大隊與社區協同作戰,轄區每個路段都安排一名執法隊員和兩名社區工作人員“包保”管理,利用手機、對講機、執法記錄儀等設備,實現工具共用、信息共享,共同服務與管理。“下一步,街道將佔道經營、地面破損、亂擺亂放、亂貼亂畫、違規窗貼和道旗等問題按照空間位置分為地面問題、牆體問題、空中問題等三大類,打造成地牆空三維立體式精細化管理模式,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鄭義說。

截至目前,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行動中,市中街道開展專項整治40餘次,清理地面垃圾1200餘處,拆除違規牆體廣告及窗貼1000餘處,清理佔道燈箱、廣告牌1000餘處、清理亂掛條幅500餘條,規範勸導不文明行為600餘人次,有效整治了轄區環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