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1973年至今中國顆粒物標準加嚴近30倍'

""生態環境部:1973年至今中國顆粒物標準加嚴近30倍

導 讀

生態環境部7月26日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司長別濤介紹了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標準建設的有關情況。

目前,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現行的有效法律共計13部、行政法規30件、部門規章92件。別濤介紹,十九大以來,生態環境部門配合立法機關,已完成了10部法律法規制修訂工作。其中,環境部配合立法機關制定出臺了《土壤汙染防治法》、《核安全法》等兩部新的法律。《海洋環境保護法》與《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正在研究修改與修訂。

《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已報國務院審議通過後,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別濤介紹稱,2019年6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已進行初次審議,現在正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關於《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的進展和亮點,別濤稱,修訂後的固廢法草案完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監督管理制度,例如引入信用記錄制度,將違法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並予以公示,明確國家逐步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生態環境部:1973年至今中國顆粒物標準加嚴近30倍

導 讀

生態環境部7月26日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司長別濤介紹了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標準建設的有關情況。

目前,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現行的有效法律共計13部、行政法規30件、部門規章92件。別濤介紹,十九大以來,生態環境部門配合立法機關,已完成了10部法律法規制修訂工作。其中,環境部配合立法機關制定出臺了《土壤汙染防治法》、《核安全法》等兩部新的法律。《海洋環境保護法》與《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正在研究修改與修訂。

《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已報國務院審議通過後,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別濤介紹稱,2019年6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已進行初次審議,現在正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關於《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的進展和亮點,別濤稱,修訂後的固廢法草案完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監督管理制度,例如引入信用記錄制度,將違法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並予以公示,明確國家逐步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生態環境部:1973年至今中國顆粒物標準加嚴近30倍

同時,新修訂的固廢法草案加大了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大家知道最近有幾個法律對法律責任要求是比較嚴厲的,例如《疫苗管理法》,提出了非常嚴厲的有創新性的處罰措施。《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時,我們也借鑑引入相關的機制。”別濤介紹。

此外,別濤表示,目前的草案明確提出生活垃圾的分類制度,要求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制度,同時還針對大中建築垃圾、快遞包裝垃圾、餐廚垃圾等作出新的、有針對性的規定。

在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層面,別濤表示,環境部已向國務院保送了排汙許可管理條例草案,配合有關部門出臺了《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修訂了《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目前正在研究起草生態環境監測等領域的行政法規。

在規章層面,共涉及12件規章,其中9件已經制定出臺,包括排汙許可管理、農用地汙染防治、汙染場地、建設用地環境管理等方面的規章,還有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分類管理名錄等3件規章已經完成部務會審議程序,即將發佈。

“自2016年以來,生態環境部還完成了1400餘件/次行政行政性規範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處理了一部分與上位法不一致或者有衝突,或者影響市場準入等方面的問題,提高了規範性文件的質量,保障法制統一。”別濤介紹。

而對於環保標準而言,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副司長王開宇表示,目前中國的環保標準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健全的標準體系。以大氣汙染控制來說,環保工作從1973年開始到現在,實際上對於顆粒物的控制要求已經加嚴了20-30倍,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控制要求加嚴了10倍左右。

"生態環境部:1973年至今中國顆粒物標準加嚴近30倍

導 讀

生態環境部7月26日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司長別濤介紹了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標準建設的有關情況。

目前,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現行的有效法律共計13部、行政法規30件、部門規章92件。別濤介紹,十九大以來,生態環境部門配合立法機關,已完成了10部法律法規制修訂工作。其中,環境部配合立法機關制定出臺了《土壤汙染防治法》、《核安全法》等兩部新的法律。《海洋環境保護法》與《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正在研究修改與修訂。

《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已報國務院審議通過後,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別濤介紹稱,2019年6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已進行初次審議,現在正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關於《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的進展和亮點,別濤稱,修訂後的固廢法草案完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監督管理制度,例如引入信用記錄制度,將違法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並予以公示,明確國家逐步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生態環境部:1973年至今中國顆粒物標準加嚴近30倍

同時,新修訂的固廢法草案加大了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大家知道最近有幾個法律對法律責任要求是比較嚴厲的,例如《疫苗管理法》,提出了非常嚴厲的有創新性的處罰措施。《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時,我們也借鑑引入相關的機制。”別濤介紹。

此外,別濤表示,目前的草案明確提出生活垃圾的分類制度,要求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制度,同時還針對大中建築垃圾、快遞包裝垃圾、餐廚垃圾等作出新的、有針對性的規定。

在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層面,別濤表示,環境部已向國務院保送了排汙許可管理條例草案,配合有關部門出臺了《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修訂了《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目前正在研究起草生態環境監測等領域的行政法規。

在規章層面,共涉及12件規章,其中9件已經制定出臺,包括排汙許可管理、農用地汙染防治、汙染場地、建設用地環境管理等方面的規章,還有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分類管理名錄等3件規章已經完成部務會審議程序,即將發佈。

“自2016年以來,生態環境部還完成了1400餘件/次行政行政性規範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處理了一部分與上位法不一致或者有衝突,或者影響市場準入等方面的問題,提高了規範性文件的質量,保障法制統一。”別濤介紹。

而對於環保標準而言,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副司長王開宇表示,目前中國的環保標準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健全的標準體系。以大氣汙染控制來說,環保工作從1973年開始到現在,實際上對於顆粒物的控制要求已經加嚴了20-30倍,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控制要求加嚴了10倍左右。

生態環境部:1973年至今中國顆粒物標準加嚴近30倍

此外,別濤同樣介紹了生態環境部與最高檢等部門在汙染防治方面開展相關合作工作的情況。2018年為例,全國生態環境部門向公安、檢察機關移送涉嫌環境汙染犯罪的案件2574件,是兩高2013年發佈關於環境汙染犯罪司法解釋時的3.7倍。全國檢察機關批捕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犯罪15095人,比2017年上升了51.5%;起訴42195人,比2017年上升了21%。

別濤還介紹,生態環境部目前正積極推進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入法,同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將納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繼續深化生態環境損害改革,特別是在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中,督促各地加強案件辦理,同時就實踐中發現的案件啟動情形不明確、磋商效率不高、修復效果後評估不規範等問題,聯合有關部門,起草索賠工作的指導意見。

-THANKS FOR READING-

來源 | 界面新聞

“中國標準化”

「中國標準化」旗下刊物

《中國標準化》

《中國標準化》海外版

《標準科學》

《標準生活》

《產品安全與召回》

"生態環境部:1973年至今中國顆粒物標準加嚴近30倍

導 讀

生態環境部7月26日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司長別濤介紹了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標準建設的有關情況。

目前,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現行的有效法律共計13部、行政法規30件、部門規章92件。別濤介紹,十九大以來,生態環境部門配合立法機關,已完成了10部法律法規制修訂工作。其中,環境部配合立法機關制定出臺了《土壤汙染防治法》、《核安全法》等兩部新的法律。《海洋環境保護法》與《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正在研究修改與修訂。

《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已報國務院審議通過後,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別濤介紹稱,2019年6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已進行初次審議,現在正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關於《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的進展和亮點,別濤稱,修訂後的固廢法草案完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監督管理制度,例如引入信用記錄制度,將違法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並予以公示,明確國家逐步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生態環境部:1973年至今中國顆粒物標準加嚴近30倍

同時,新修訂的固廢法草案加大了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大家知道最近有幾個法律對法律責任要求是比較嚴厲的,例如《疫苗管理法》,提出了非常嚴厲的有創新性的處罰措施。《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時,我們也借鑑引入相關的機制。”別濤介紹。

此外,別濤表示,目前的草案明確提出生活垃圾的分類制度,要求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制度,同時還針對大中建築垃圾、快遞包裝垃圾、餐廚垃圾等作出新的、有針對性的規定。

在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層面,別濤表示,環境部已向國務院保送了排汙許可管理條例草案,配合有關部門出臺了《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修訂了《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目前正在研究起草生態環境監測等領域的行政法規。

在規章層面,共涉及12件規章,其中9件已經制定出臺,包括排汙許可管理、農用地汙染防治、汙染場地、建設用地環境管理等方面的規章,還有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分類管理名錄等3件規章已經完成部務會審議程序,即將發佈。

“自2016年以來,生態環境部還完成了1400餘件/次行政行政性規範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處理了一部分與上位法不一致或者有衝突,或者影響市場準入等方面的問題,提高了規範性文件的質量,保障法制統一。”別濤介紹。

而對於環保標準而言,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副司長王開宇表示,目前中國的環保標準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健全的標準體系。以大氣汙染控制來說,環保工作從1973年開始到現在,實際上對於顆粒物的控制要求已經加嚴了20-30倍,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控制要求加嚴了10倍左右。

生態環境部:1973年至今中國顆粒物標準加嚴近30倍

此外,別濤同樣介紹了生態環境部與最高檢等部門在汙染防治方面開展相關合作工作的情況。2018年為例,全國生態環境部門向公安、檢察機關移送涉嫌環境汙染犯罪的案件2574件,是兩高2013年發佈關於環境汙染犯罪司法解釋時的3.7倍。全國檢察機關批捕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犯罪15095人,比2017年上升了51.5%;起訴42195人,比2017年上升了21%。

別濤還介紹,生態環境部目前正積極推進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入法,同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將納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繼續深化生態環境損害改革,特別是在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中,督促各地加強案件辦理,同時就實踐中發現的案件啟動情形不明確、磋商效率不高、修復效果後評估不規範等問題,聯合有關部門,起草索賠工作的指導意見。

-THANKS FOR READING-

來源 | 界面新聞

“中國標準化”

「中國標準化」旗下刊物

《中國標準化》

《中國標準化》海外版

《標準科學》

《標準生活》

《產品安全與召回》

生態環境部:1973年至今中國顆粒物標準加嚴近30倍

關注「中國標準化 」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標準化重要信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