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緊抓住生態建設不放鬆 為碧水藍天豎起綠色屏障

環境保護 環境汙染 時政 光明網 2017-06-14

本報評論員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把不損害生態環境作為發展的底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習近平總書記這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歷史和現實意義,為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指明瞭方向和路徑。

近年來,盟委、行署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提出的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和改革方面要先行先試的指示精神,根據我盟實際,在全區乃至全國率先從生態文明建設行政體制改革入手,並配套實施了系列改革,以“兩大沙地綜合治理、四個水系保護、四個重點區域綠化、三個產業區開發建設”為重點,將生態建設各項工作統籌兼顧、全力推進,初步形成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錫林郭勒模式。

生態保護紅線是維護生態安全的“警戒線”、維護公眾健康的“生命線”、促進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線”。為進一步加強草原生態保護力度,我盟將全盟基本草原、林地、水域、沙地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和生態敏感區、脆弱區等劃入生態紅線,佔全盟國土面積的85%,實行環保剛性約束,努力從源頭上保護好草原生態環境。

烏拉蓋水系水源涵養林建設工程是全盟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一個縮影,正是因為多年來我盟一代一代草原人的不懈努力,才換來了我盟生態環境的整體好轉。

“綠”,是錫林郭勒人對“生態環保”理念的執著追求。和諧處理好綠色與發展二者的關係,正是盟委、行署和錫林郭勒盟各族人民的奮鬥目標。在實現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上,錫林郭勒盟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讓錫林郭勒各族人民共享碧水藍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