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社區發展權衡機制研究項目技術交流會在嶽西舉行

環境保護 經濟 大別山 時政 嶽西熱線 2017-06-13

6月6-9日,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社區發展權衡機制研究項目技術交流會在嶽西舉行。國家環保部環境規劃院、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國醫堂、貴州省環保廳、河北省圍場縣、黑龍江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復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相關專家學者參加會議。會議期間,縣領導江春生、徐昭、魯虹會見了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研究員張麗榮一行。副縣長董偉出席會議。

會上,與會人員觀看了大別山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大別山植物園)總體規劃初步方案視頻。副縣長董偉致歡迎辭並介紹了嶽西的基本情況。國家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研究員張麗榮介紹“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社區發展權衡機制研究”項目的背景與進展和國家重大項目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的設計與管理的情況;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風春介紹“中國生物多樣性價值評估與主流化示範研究”項目的背景與進展情況;國醫堂副主任醫師夏夢以生物醫藥為例介紹了替代生計模式下的社區發展思路;復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專家王偉介紹保護區環境監測手段與經驗。

會上,還就一系列相關問題展開討論。與會人員充分肯定了嶽西在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產業發展上取得的成效。一致認為,嶽西環境優美,物種豐富,是發展生態旅遊、科研考察的好地方。希望嶽西利用好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同時建立健全生態保護的各項機制,保護好這片綠水青山。

據悉,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減貧的雙贏一直是國際上的熱點與重點任務,也是中國政府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中的優先行動之一。但如何實現這種雙贏,卻是國內外共同面臨的巨大挑戰。根據“中挪生物多樣性價值評估及主流化項目”的設計和2017年工作計劃,擬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社區發展的權衡機制分析案例研究”,旨在通過對所選區域內的社區經濟活動的效益與生多保護效益之間的分析,從經濟角度探索社區經濟發展選擇與生多保護措施的和得失,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減貧(社區發展)的雙贏戰略制定和決策提供數量化的依據和建議。本次技術交流會調研組深入嶽西縣鷂落坪、古井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別針對保護區管理者以及周邊社區居民進行訪談和調研,瞭解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政策措施給社區發展帶來的影響,社區居民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現階段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社區協同發展存在的問題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