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黃鶴心不死,不見官才不掉淚”的由來(民間故事)

黃鶴 黃鶴樓 斑竹 施禮 七彩風箏 七彩風箏 2017-10-16

夏口鎮,大江南北的龜蛇二山隔江相望,山上的樹木四季蔥鬱,江邊碼頭上商賈雲集.白天,腳伕,搬運工的吆喝聲,騾馬的嘶鳴聲,蹄聲,雙輪大車,單輪小車木軸發出的古怪響聲,船上船下的對話聲,討價還價的爭執聲,亂嘈嘈的響成一片.糧食,茶麻,木材山貨,以及陶器,瓷器等等,車這裡不斷上上下下,說得上是熱鬧非凡,傍晚時分,這裡就漸漸地靜謐下來.大船小船順流而泊,個個落帆聳檣,在波浪的推搡下,彼此輕輕的摩擦,撞擊,高矮各異的桅杆,不倒翁似的左右幌悠,最後的一抹殘陽,把個江面渡得金波碧燦,再看時,船上的炊煙早已相繼飄繞,好一幅"江山群舟圖"。

這夏口鎮上,住著一戶地位顯赫,家道富足的官宦人家,戶主姓黃,早年在朝庭為官,品及侍郎,後還鄉,鄉人都慣稱侍郎爺.這侍郎爺居住深宅大院,主房為二層樓閣,青磚飛簷,雕樑畫棟,高大的圍牆院落,院裡院外,蘭桂芬芳.

侍郎爺緣何無子,都不得而知.直至老年尚才喜得一女,由妾所生,閤家上下十分高興,侍郎爺吩咐家人,快備祭祀之物,速去寺廟敬香佈施,祈求神明格外保佑.另外,因居住在蛇山之首,所生小女地支為寅虎,按八字排合.小姐屬相與宅地相剋.侍郎爺差人找來本地最有名氣的道長,請其為小姐解衝,道長掐指推算好一會,建議只能在小姐的名字上做文章,經過幾位高士反覆合謀,決定給小姐取名為鶴,即--黃鶴.因蛇相大克虎,鶴能敵蛇.如此之後,侍郎爺這才安心,不提。

黃鶴小姐自幼十分聰慧伶俐,二老自然是十分喜愛.轉眼到了十二三歲,黃家特意找來個精明能幹,知書達理的姑娘在樓上專事陪侍.這丫環比黃鶴大幾歲,生得十分標緻,因臉色總是紅撲撲的。故喚名胭脂.平時,兩個姑娘在樓上習些琴棋書畫,做些編織刺繡等手工,也常到樓上樓下,院裡院外到處走走.

一晃又是三五年光景,黃鶴小姐更是出落得像枝出水的芙蓉.這天傍晚,正置仲春時節,黃鶴小姐與胭脂姑娘沐浴後在樓臺上倚欄遠望,觀賞江面船檣漁火,院裡院外,白蘭花,桅子花香成一片,綠柳輕搖,春風撲面,兩個姑娘都沉浸在無限的遐想中,忽然,從江邊的一條大船上傳出陣陣悠揚的蕭管聲.這簫聲充滿了哀怨惋約情調,如訴如泣,彷彿在訴說春閨生活裡的無限惆悵。

此刻,黃鶴小姐完全被這動聽的聲樂所陶醉.一連幾天,天天如此,漸漸的黃鶴小姐便顯得有些心神不寧,飲食漸減,白天坐在樓上時常發呆.

這天,胭脂上樓來,見黃鶴小姐在發呆,跟她說話也是愛理不理,但打趣的說:"哎,妹妹,你怎麼這此時鍥<吃>也不想鍥,活<喝>也不想活<喝>,莫不是有麼心事吧?"一句玩笑話把個黃鶴小姐說得滿臉通紅.黃鶴意識到有些失態,立刻反守為攻道:"哎,個瘋婆子,哪個不鍥<吃>不喝<喝>唦,莫瞎款啊,再瞎款小心我打你啊--如此真真假假的戲言一通後,又都靜了下來,過了一會兒,胭脂又討好的說:"哎,明兒我非要到江邊上盍<去>看哈<下>子到底是哪個能<人>代<在>吹簫?"黃鶴小姐一臉關切的問:"那你是麼樣盍<去>咧?"我當然有辦法盍<去>唦!"胭脂毫不躑躅的說.

第二天上午,過了早<吃早餐>胭脂說是要為小姐買抹頭髮的蕉油,<古人用五月端午節這天採集的美人蕉葉泡治清油>便出門上街了,在街上買了些脂粉膏油等女人用品後,在街上晃了幾晃,徑直去了江邊.經過仔細辨認,胭脂很快找到了那條大船,從跳板走上船頭,打聽吹簫人,這時,船倉裡站起一個後生來,約摸二十四五歲,見來者是一位年青的富家姑娘,不敢馬虎,忙拱手施禮,胭脂看到,這位年青公子生得眉清目秀,舉止溫雅,算得上是位非常體面的男人,忙上前還了個萬福道:"敢問公子姓甚名誰,哪裡人氏?"公子說:"小生姓官名才,簫湘岳陽人,今隨叔父商船遊學於此,不知姑娘有何見教,但說無妨,胭脂說:"是這樣的,我屋地小姐咧,蠻喜歡聽你吹簫,對你十分仰慕,我是特地跑來看哈<下>,如果可以的話,最好跟我屋地小姐見一哈<下>子."官才聽後,喜出望外,連聲說:"要得,要得囉--"

胭脂姑娘認為,小姐的心病是由此而生,讓他們見見面,說說話,總題就會解決的,殊不知,禍事就從此開始。

回去後,胭脂把見到官才的情況以及人品等,一五一十的說給小姐聽了,小姐對官才公子便越發的動心了.要胭脂想辦法,她要與公子見面.

過了沒有多久,黃鶴小姐與胭脂姑娘藉故來到後山,在山上的亭臺下與官才公子相見,大家見面後,雙方都被對方的品貌驚喜不已.如此一來二去,轉眼就又過了些日子.這天,黃鶴對官才講:"公子,我們這樣來往不太好,你回去把這事跟大人講清白,早些託媒人到我屋地來求婚."官才說:"我叔父就可以當家料理此事,只要小姐不嫌棄,回去我就給稟報,冇得問題囉."

當天晚上,黃鶴就把事情的前前後後給母親說了,夫人聽後是又驚又氣,後一想既然是女兒喜歡的郎君,況且年齡早已及笄,事已至此,也就沒有過多的責備,爾後,將此事慢慢的就與侍郎爺知曉,侍郎爺老年得一掌上明珠,只要女兒情願,自然也就無話可說了。

這邊,官才回到船上後,晚飯時,不斷的為叔父斟酒.叔父笑道:"侄兒幾時學了孝道,今日卻如此過起細來?"官才就把與小姐相逢相戀的經過一一向叔父稟告,聽到這樣的喜事,叔父自然是十分的高興,次日便著人上岸操辦彩禮,託媒奉獻,不在話下.

經過媒人多次傳遞,按當地風俗,黃府於農歷四月十八這天,請公子上門相親,以便讓黃家的至親好友,上下人等,對這位未來的姑爺,進行初步的目測.

到了農曆四月十八這天,官才便早早的起床,梳洗完畢,換了一身上好布料的新衣,隨媒人及家僕,帶上禮品,興致勃勃的向黃府走來.黃府的家僕早就迎候在大門外,客人一到便接進大廳,閤府上下,真個是喜氣洋洋。

時置春末夏初時節,夏口這地方早已有些炎熱,古時人衣服大都是長袖長衫,官才原本就高興激動,加上隨媒人一道走了些路,臉上身上早已滲出些汗來,進入大廳後,在媒人的介紹下,官才依序從侍郎爺到大小太太,以及三姑六姨,八姐九妹等,一一拜見,最後在主人的安排下,依次落坐,接著就有丫環端上香茶,還未喝兩口又有僕人端來一盆清水,遞過毛巾請客人擦洗.喜形於色的官才公子,一邊接毛巾,一邊用眼睛在堂上上下打量,屋裡屋外,上上下下、煞是氣派,上面坐的是未來的岳父岳母,左右坐的是三姑六姨,個個都是滿面春風一式的微笑,還有個把兩個丫環,眼睛珠子恰似死魚一般的瞅著公子,即將坐上黃府乘龍快婿交椅的官才,像中了頭等大獎似的,不僅高興,而且還有些緊張.用毛巾在臉上擦過之後,又把毛巾伸上去,想把後脖子也擦擦,毛巾擦汗往往是重複往返的運動,不慎把頭上的頭巾帽弄歪了,媒人看見了,怕影響官公子形象,忙用手去扶,手剛捏住帽頂,恰遇官才低頭彎腰搓毛巾,正好把個帽子像揭鍋蓋似的提了起來,官才急忙用手來捂,哪裡捂得住呢?然而一切都晚了,帽子揭開後,堂上所有的人無不目瞪口呆,尤其是幾個女人,皺的皺眉,捂的捂鼻,扭的扭腰,拂的拂袖,局面簡直是萬般難堪.

原來,那官才雖生得儀表儒雅,卻生了一頭的癩痢瘡,近期因頻繁與小姐相會,越發把個頭巾帽捂得嚴實,加上天氣熱,火氣大,可憐那一頭癩痢如同開了花,紅的像腐魚,白的像爛蝦,汗水;汽水;癩痢水,渾在一起直往下流.黃家二老見了這般模樣,直差沒有吐出來,侍郎爺把袖子甩得老高,吩咐家人陪坐,自己只管往後廳走去,眾人也紛紛散去,只剩下個挑水劈柴的粗僕"苕貨",連坐也沒坐,前挽雙臂,站在那裡陪著.官才看了看媒人,媒人低頭不語,唉聲嘆氣,好生無奈.官才只得簡略告辭,隨同一干人等失魂落魄般的返回.

自那以後,黃鶴小姐萬分懊惱,成天憂鬱不樂,不幾天便病臥不起,不吃不喝,不言不語,不哭不笑,兩眼直瞪瞪的朝天,黃府上下急得不可開交,侍郎爺找遍名醫妙藥,均無奏效,為此全家人都非常傷心和著急。

說那官才,當天在黃府眾人面前底子掉空了後,極好的美事就泡湯,又急又氣,又羞又愧,回到船上,氣火攻心,也是一病不起,不幾天奄奄一息,其叔父亦是打探神醫仙方,均告迴天無力,於是急得焦頭爛額.幾天後,眾人看公子呼吸早已停止,脈象全無,身體僵硬冰涼,看似魂靈早已歸西.說來也怪,官才看似死狀,間或中,胸部偶爾有些細微的跳動,其叔父不忍心就此安葬,希望能起死回生.

這天,後山下來一位修行的道長,一手託只缽盂,一手持道扶,邊走邊唸唸有詞,直向官家大船走來.官才的叔父忙上前迎接,求道長救侄兒一命,道長唸了一聲:"善哉",道"大千萬物,凡是因緣,視是,而非,視非,而是也!吾今到來,亦是因緣,救,是不救,不救,是救也!"言畢,走進船倉內,拿出那根簫,只見那簫通體沉黃色,帶有稀疏的斑點,製作十分精美.道長講"此物乃洞庭湖君山湘妃竹,斑點為湘妃奔喪時淚灑所致."說完,口裡唸了些咒語,把簫往天上一扔,瞬間化為一隻黃色的飛鶴,在空中飛旋一陣後,便無蹤無影了.道長唸了一聲"善哉",轉身又進倉內,看了看官才,用缽盂取了些清水,在官才身上晃了幾晃,唸了些咒語,起身便向黃府走去——

侍郎爺聽說有道長上門,不敢怠慢,上前欲行大禮,道長忙扶起,道:“善哉,凡與道門有慧緣之人,劫難之時,自然能得道法化解。令愛有先世孽緣在身,今時盡緣,陽身在劫,陰命有凶,為此,老道特來化解,請施主帶路。”

道長隨侍郎爺來到小姐樓上,只見黃鶴小姐死不死,活不活的躺在床上,不言不語,不理不睬,兩眼直楞楞的望著床頂。道長走近前去,彎下腰,細細的說了些話語,一會兒,小姐的眼睛就動了起來,慢慢地把頭轉過來,道長繼續話語,小姐長長的嘆了口氣,夫人忙把小姐扶著坐起來,道長把缽盂伸過去,讓黃鶴小姐往缽盂裡看。小姐看過以後,先是一驚,連忙把臉轉向一邊,不敢再看,也不想再看,情不自禁的落下許多淚來。

道長忙將缽盂收回,疾步走出屋外,把缽盂裡的水朝空中一灑,唸了些咒語後,由侍郎爺陪去用齋去了。

原來,這黃鶴小姐往缽盂裡看時,見那水裡竟是官才死後的情景,因心裡一酸,便落下許多淚來,落完淚後,心中彷彿輕鬆了許多。後在家人的精心照料和開導下,逐漸恢復健康,從那以後,除家裡人外,從不跟任何人見面。再說那官才,由法師將魂靈裝進缽盂帶到黃府見過黃鶴最後一面後,心臟才徹底死去。

道長用完齋飯後,轉頭來到官家的船上,對官家的叔父說:“公子現已歸西,天氣炎熱,屍身不便帶回故里,為了成全他的來生良緣,務必將公子安葬在蛇山以南的山上。”說完,把道拂一揮,深深的唸了一聲“善哉,施主好自為之”,便匆匆上山去了。

官家叔父按照當地習俗,請了風水師看了一座山,擇了一管地,全部按當地的地價買了下來。又請木匠,選用上好的木材,做了一副盛殮屍體的木匣。因官才公子與黃鶴小姐的愛情故事影響頗大,死得悽婉,出喪那天看的人就特別多。有些不知情的人想打聽一下,便問:“搞麼事啊”?知情的人便簡單的答:“抬官才盍(去)埋。”問的人自言自語道:“哦,是官才。”久而久之,這種被南方稱匣子,北方人稱“壽木”的東西,一時又稱作“棺材”

後來,埋葬官才的那無名小山,因官家出錢買下了,而且又埋有官才,因此人們才把此山稱為官家山,久而久之,又演變成現在的官山---關山。

黃鶴小姐自那以後,落下嚴重的抑鬱症,不出門,不見人,不談婚論嫁,侍郎爺為讓女兒開心,花巨資在後山上建了一座樓,一則讓女兒在靜修靜養,二則也為鎮山之用,故題名為“黃鶴樓”。

從那以後,人們制蕭,一般不用湘妃竹,改用紫竹或天竹。原先是豎著吹蕭,後來在藝匠的創造下,改制成橫吹的笛,因此,直到近代,湖北一帶的老年人,一般不讓自己的後人們學吹蕭,即便要吹,萬不可夜深人靜在水邊吹,問為什麼?老人們會說,晚上在水邊吹蕭容易逗鬼,究竟是為什麼,他們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