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澤米吉斯2000年執導的《荒島餘生》由美國著名演員湯姆·漢克斯主演,在湯姆的職業生涯中,他始終都在挑戰不同類型的角色,這是他一生中彌足珍貴的演出經歷,為此他不惜減重20多公斤,這本身很具勵志效果,而《荒島餘生》也是荒島文學很成功的影視化改編

荒島文學《魯濱遜漂流記》與影視作品《荒島餘生》時間價值觀比較

整部影片用了一年的時間拍攝,沒有任何特效鏡頭,用真實的鏡頭記錄了一名平凡普通的聯邦快遞員的四年生活,也折射出美國社會“時間至上、效率為王”的價值觀以及對親情、友情、愛情的反思。

荒島文學《魯濱遜漂流記》與影視作品《荒島餘生》時間價值觀比較

在題材選擇上,《荒島餘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經典名著《魯濱遜漂流記》,在小說中,18世紀20年代的主人公魯賓遜·克魯索與電影中查克·諾蘭同為中產階級的代表,魯濱遜雖然出生在英國中下層家庭,可是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在海上的商務交易活動積累了原始財富,卻由於遭遇海盜劫持發生不幸,之後經過重重困難又在巴西種植菸草、甘蔗發家,小說的主線是這樣的:不斷拼搏-遭遇挫折-繼續奮鬥-遭遇不幸,可以說魯濱遜是美國夢的實現者。他同樣注重時間效率,可是在因風暴而漂流到荒島之後,他的心態是輕鬆自在的,所以他能在島上生活了28年之久。

荒島文學《魯濱遜漂流記》與影視作品《荒島餘生》時間價值觀比較

《荒島餘生》故事則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冷戰格局剛剛結束,互聯網方興未艾,全球一體化速度加快,經濟的蓬勃發展催生了人們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追求的不對等,按照主人公查克·諾蘭的話說就是“時間對我們毫不留情,它不管你是健康還是生病,忍飢挨餓還是酩酊大醉,它也不管你是俄國人還是美國人,它就像一團火,能把你燒死也能烤得你暖融融。”對於時間與人生意義的探討至始至終隱含在影片的情節敘述之中。

荒島文學《魯濱遜漂流記》與影視作品《荒島餘生》時間價值觀比較

影片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利用了多重反差來進行現實映射,以美國聯邦快遞這份光鮮亮麗而對時間有著精準要求的職業為背景,鮮明體現出查克富有激情的管理才能和以身作則的職業操守。

荒島文學《魯濱遜漂流記》與影視作品《荒島餘生》時間價值觀比較

美國國父本傑明· 富蘭克林曾講過“你熱愛生命嗎?那麼請別浪費時間,因為生命是由時間組成的”。查克對時間的掌控幾近苛刻。他給未婚妻凱麗打電話會計算她走到電話的時間;與家人團聚時,他不停地看時間,連牙痛這種痛心棘手的問題都沒有時間解決。在機場與凱麗分別時,他把求婚戒指作為聖誕禮物,這所有的一切行為都指向一點:對時間的珍惜。

荒島文學《魯濱遜漂流記》與影視作品《荒島餘生》時間價值觀比較


荒島文學《魯濱遜漂流記》與影視作品《荒島餘生》時間價值觀比較

他對時間的重視程度超過了對家人的溫情、愛人的浪漫、朋友的關懷,而這恰恰是美國的主流價值觀:時間就是金錢,甚至超越生命本身!查克由此轉化為美國主流價值觀的代言人。

荒島文學《魯濱遜漂流記》與影視作品《荒島餘生》時間價值觀比較

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當查克因空難降臨到杳無人煙的荒島時,時間似乎凝固了,現代化高節奏的工作方式在這裡變為毫無生趣的艱難求生,而時間固定在了凱麗送給查克的那隻懷錶上,恰恰是這隻懷錶構成了查克活下去的精神寄託,隱喻出情感對於人的重要性

荒島文學《魯濱遜漂流記》與影視作品《荒島餘生》時間價值觀比較

四年時間並不算短,查克由脂肥體胖的中年油膩男變成了身形矯健、體態輕盈的“原始人”。他學會了生火、捕魚、抵抗風暴等必備技能。而支撐他活下去的並不是時間本身,在這裡,時間成為了不生不滅、漫長而毫無意義的參考線,是衡量現代社會和原始生活的分界線。

荒島文學《魯濱遜漂流記》與影視作品《荒島餘生》時間價值觀比較

查克對於時間的領悟無疑是深刻的,他體會到了愛情、友誼、家庭的寶貴,在應對災難時,構建良好的生存價值觀尤為重要,排球“威爾森”成為查克除懷錶外的第二個精神寄託,他迷茫孤獨絕望時,是“掌痕狀”的威爾森一直陪伴著他,這隻排球被充分人格化,在迎接海浪、尋求解脫時,是威爾遜堅定了查克的內心,讓他突破了自我,而在威爾遜不慎飄走時,我們看到如同喪失摯友般痛苦的查克,在他內心世界中,威爾遜已經遠遠超過了朋友,而成為了永遠銘刻在心中的信仰。


荒島文學《魯濱遜漂流記》與影視作品《荒島餘生》時間價值觀比較

在《魯濱遜》中,魯濱遜同樣有個夥伴星期五,魯濱遜甚至教會了星期五英語,這裡強調了人類交際的本能和精神的追求。而在《荒島》中,信仰的支撐無疑是他重返現代文明的最強大支撐。

荒島文學《魯濱遜漂流記》與影視作品《荒島餘生》時間價值觀比較

面對災難,採用何種狀態克服是本片探討的一個主題,查克說“太陽每一天都是新的”,這表現出時間的周而往復,同時也告訴觀眾不要放棄生存的希望,而促使查克轉變並堅持到底的代表就是象徵愛情的懷錶和象徵友情的威爾森。

荒島文學《魯濱遜漂流記》與影視作品《荒島餘生》時間價值觀比較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查克沒有拆最後一個包裹,因為上面有一雙天使翅膀,那是上帝的象徵,於是他在內心掙扎下做出了衝出海島的計劃,在“帆船”的風帆上,他也畫上了一對天使翅膀,這是他精神世界的寄託。

荒島文學《魯濱遜漂流記》與影視作品《荒島餘生》時間價值觀比較

在影片結尾處,這個翅膀同樣出現在了收件人的車尾部,告訴我們永不放棄的重要性。而讓查克站在現實的十字路口處徘徊,意味著他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包含對時間概念的顛覆,還包括對愛情的珍視和美好生活的嚮往。

荒島文學《魯濱遜漂流記》與影視作品《荒島餘生》時間價值觀比較


荒島文學《魯濱遜漂流記》與影視作品《荒島餘生》時間價值觀比較

《荒島餘生》不同於《魯濱遜》的荒島文學,它採用了神話架構的迷失、流浪、迴歸母體,既讓觀眾在充分感悟查克精神空虛的同時,增強了影片的敘述特點,採用環形結構將主線充分突出,荒島在魯濱遜中是改造社會的一種途經,而到查克這兒就成為了價值觀重塑的工具。

荒島文學《魯濱遜漂流記》與影視作品《荒島餘生》時間價值觀比較

雖然主人公改變了對時間價值的觀念,但是對責任使命的觀念依然存在,他將那個唯一沒有拆開的包裹送到了客戶手中,雖然遲到了1500天,但是“使命必達”的責任感和客戶至上的信條依然沒有改變,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荒島生活更像是一種意志的磨練,想要表達的是“快就是慢”的哲學思想,不同維度下欣賞的景色、輕鬆的心態以及待人出事的方式都會有不同的轉變。

荒島文學《魯濱遜漂流記》與影視作品《荒島餘生》時間價值觀比較

《荒島》與《魯濱遜》都是生存智慧,前者帶來的是查克對於荒廢時間的思考,後者則是安於現狀、以逸待勞的智慧,時間並不單純是人生的刻度尺,反而成為精神富足的象徵。在物質生活如此富足的當下,讓精神世界與物質追求相匹配更具有深刻的涵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