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目前確定10月1日國慶檔上映的大片裡,有一部影片非常硬氣,那就是《我和我的祖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應該是迄今主創陣容最為強大的華語影片,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七位導演共同執導。其中年紀最長的陳凱歌導演生於1952年,是帶領中國電影最早享譽國際的“第五代”導演,年紀最輕的文牧野生於1985年,憑藉現象級影片《我不是藥神》獲得認可。影片的主演陣容也不可小覷,包括黃渤、葛優、宋佳、張譯、劉昊然、陳飛宇等。 □倪自放

大題材,大導演,強大的明星陣容,這部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大片,並沒有選擇宏大敘事的方式來講述。從目前瞭解到的情況看,《我和我的祖國》以普通人為經,以故事為緯,把小人物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之中。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中國影人不忘初心,用普通人的史詩,喚醒全球華人深埋心中的共同記憶。影片此前發佈“啟程”版預告,不少網友看過預告後深受觸動,紛紛回憶、講述自己與祖國的故事,真情實感地評論道:“預告片看完,我眼裡滿含淚水,我愛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目前看,《我和我的祖國》將由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影片最新發布的七張“瞬間”版海報,讓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所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正式揭曉,同時也勾起了無數觀眾的好奇和熱議。這樣的定位,之前影片的總製片人黃建新已經總結為“歷史瞬間、全民記憶”,聚焦重大歷史事件下普通人和國家命運相連接的故事,是觸動我們每一個人心靈深處的感受和故事。

展現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歷史時刻的《前夜》,由管虎執導,黃渤等人主演。從海報看,戴著眼鏡的黃渤在影片中的角色依然不甚明朗。

"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目前確定10月1日國慶檔上映的大片裡,有一部影片非常硬氣,那就是《我和我的祖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應該是迄今主創陣容最為強大的華語影片,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七位導演共同執導。其中年紀最長的陳凱歌導演生於1952年,是帶領中國電影最早享譽國際的“第五代”導演,年紀最輕的文牧野生於1985年,憑藉現象級影片《我不是藥神》獲得認可。影片的主演陣容也不可小覷,包括黃渤、葛優、宋佳、張譯、劉昊然、陳飛宇等。 □倪自放

大題材,大導演,強大的明星陣容,這部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大片,並沒有選擇宏大敘事的方式來講述。從目前瞭解到的情況看,《我和我的祖國》以普通人為經,以故事為緯,把小人物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之中。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中國影人不忘初心,用普通人的史詩,喚醒全球華人深埋心中的共同記憶。影片此前發佈“啟程”版預告,不少網友看過預告後深受觸動,紛紛回憶、講述自己與祖國的故事,真情實感地評論道:“預告片看完,我眼裡滿含淚水,我愛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目前看,《我和我的祖國》將由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影片最新發布的七張“瞬間”版海報,讓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所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正式揭曉,同時也勾起了無數觀眾的好奇和熱議。這樣的定位,之前影片的總製片人黃建新已經總結為“歷史瞬間、全民記憶”,聚焦重大歷史事件下普通人和國家命運相連接的故事,是觸動我們每一個人心靈深處的感受和故事。

展現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歷史時刻的《前夜》,由管虎執導,黃渤等人主演。從海報看,戴著眼鏡的黃渤在影片中的角色依然不甚明朗。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目前確定10月1日國慶檔上映的大片裡,有一部影片非常硬氣,那就是《我和我的祖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應該是迄今主創陣容最為強大的華語影片,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七位導演共同執導。其中年紀最長的陳凱歌導演生於1952年,是帶領中國電影最早享譽國際的“第五代”導演,年紀最輕的文牧野生於1985年,憑藉現象級影片《我不是藥神》獲得認可。影片的主演陣容也不可小覷,包括黃渤、葛優、宋佳、張譯、劉昊然、陳飛宇等。 □倪自放

大題材,大導演,強大的明星陣容,這部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大片,並沒有選擇宏大敘事的方式來講述。從目前瞭解到的情況看,《我和我的祖國》以普通人為經,以故事為緯,把小人物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之中。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中國影人不忘初心,用普通人的史詩,喚醒全球華人深埋心中的共同記憶。影片此前發佈“啟程”版預告,不少網友看過預告後深受觸動,紛紛回憶、講述自己與祖國的故事,真情實感地評論道:“預告片看完,我眼裡滿含淚水,我愛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目前看,《我和我的祖國》將由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影片最新發布的七張“瞬間”版海報,讓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所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正式揭曉,同時也勾起了無數觀眾的好奇和熱議。這樣的定位,之前影片的總製片人黃建新已經總結為“歷史瞬間、全民記憶”,聚焦重大歷史事件下普通人和國家命運相連接的故事,是觸動我們每一個人心靈深處的感受和故事。

展現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歷史時刻的《前夜》,由管虎執導,黃渤等人主演。從海報看,戴著眼鏡的黃渤在影片中的角色依然不甚明朗。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在張一白執導的《相遇》中,與張譯等人飾演的角色有何種關聯?海報裡,戴著口罩、眼含熱淚的張譯成為這個經典瞬間的參與者之一,而張嘉譯飾演的角色說,“我們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暗示張譯飾演的角色是一個普通的參與者。這個歷史性的瞬間,也存在於七大導演心目中最難忘的經典瞬間裡,《我和我的祖國》總導演陳凱歌說,“當這個消息(原子彈爆炸成功)被宣佈出來的時候,北京滿街都是人。我那天流鼻血了,所以我仰著頭看著天,在天上我看見什麼?就是無數的人民日報的號外,就是說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了。這個景象,我到現在都難以忘卻,這是我一生中所經歷的最大的一次激動。那個景象太難忘了。”

由徐崢執導的《奪冠》中,劉濤等人飾演的角色在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時發生了怎樣的故事?這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第三個瞬間。

當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杜江等人飾演的角色在薛曉路執導的《迴歸》中,有怎樣不為人知的經歷?從預告片看,杜江是香港迴歸儀式上的一名升旗手。在這一段落,任達華飾演的普通人坐著公交車一閃而過。

"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目前確定10月1日國慶檔上映的大片裡,有一部影片非常硬氣,那就是《我和我的祖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應該是迄今主創陣容最為強大的華語影片,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七位導演共同執導。其中年紀最長的陳凱歌導演生於1952年,是帶領中國電影最早享譽國際的“第五代”導演,年紀最輕的文牧野生於1985年,憑藉現象級影片《我不是藥神》獲得認可。影片的主演陣容也不可小覷,包括黃渤、葛優、宋佳、張譯、劉昊然、陳飛宇等。 □倪自放

大題材,大導演,強大的明星陣容,這部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大片,並沒有選擇宏大敘事的方式來講述。從目前瞭解到的情況看,《我和我的祖國》以普通人為經,以故事為緯,把小人物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之中。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中國影人不忘初心,用普通人的史詩,喚醒全球華人深埋心中的共同記憶。影片此前發佈“啟程”版預告,不少網友看過預告後深受觸動,紛紛回憶、講述自己與祖國的故事,真情實感地評論道:“預告片看完,我眼裡滿含淚水,我愛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目前看,《我和我的祖國》將由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影片最新發布的七張“瞬間”版海報,讓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所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正式揭曉,同時也勾起了無數觀眾的好奇和熱議。這樣的定位,之前影片的總製片人黃建新已經總結為“歷史瞬間、全民記憶”,聚焦重大歷史事件下普通人和國家命運相連接的故事,是觸動我們每一個人心靈深處的感受和故事。

展現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歷史時刻的《前夜》,由管虎執導,黃渤等人主演。從海報看,戴著眼鏡的黃渤在影片中的角色依然不甚明朗。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在張一白執導的《相遇》中,與張譯等人飾演的角色有何種關聯?海報裡,戴著口罩、眼含熱淚的張譯成為這個經典瞬間的參與者之一,而張嘉譯飾演的角色說,“我們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暗示張譯飾演的角色是一個普通的參與者。這個歷史性的瞬間,也存在於七大導演心目中最難忘的經典瞬間裡,《我和我的祖國》總導演陳凱歌說,“當這個消息(原子彈爆炸成功)被宣佈出來的時候,北京滿街都是人。我那天流鼻血了,所以我仰著頭看著天,在天上我看見什麼?就是無數的人民日報的號外,就是說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了。這個景象,我到現在都難以忘卻,這是我一生中所經歷的最大的一次激動。那個景象太難忘了。”

由徐崢執導的《奪冠》中,劉濤等人飾演的角色在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時發生了怎樣的故事?這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第三個瞬間。

當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杜江等人飾演的角色在薛曉路執導的《迴歸》中,有怎樣不為人知的經歷?從預告片看,杜江是香港迴歸儀式上的一名升旗手。在這一段落,任達華飾演的普通人坐著公交車一閃而過。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目前確定10月1日國慶檔上映的大片裡,有一部影片非常硬氣,那就是《我和我的祖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應該是迄今主創陣容最為強大的華語影片,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七位導演共同執導。其中年紀最長的陳凱歌導演生於1952年,是帶領中國電影最早享譽國際的“第五代”導演,年紀最輕的文牧野生於1985年,憑藉現象級影片《我不是藥神》獲得認可。影片的主演陣容也不可小覷,包括黃渤、葛優、宋佳、張譯、劉昊然、陳飛宇等。 □倪自放

大題材,大導演,強大的明星陣容,這部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大片,並沒有選擇宏大敘事的方式來講述。從目前瞭解到的情況看,《我和我的祖國》以普通人為經,以故事為緯,把小人物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之中。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中國影人不忘初心,用普通人的史詩,喚醒全球華人深埋心中的共同記憶。影片此前發佈“啟程”版預告,不少網友看過預告後深受觸動,紛紛回憶、講述自己與祖國的故事,真情實感地評論道:“預告片看完,我眼裡滿含淚水,我愛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目前看,《我和我的祖國》將由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影片最新發布的七張“瞬間”版海報,讓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所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正式揭曉,同時也勾起了無數觀眾的好奇和熱議。這樣的定位,之前影片的總製片人黃建新已經總結為“歷史瞬間、全民記憶”,聚焦重大歷史事件下普通人和國家命運相連接的故事,是觸動我們每一個人心靈深處的感受和故事。

展現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歷史時刻的《前夜》,由管虎執導,黃渤等人主演。從海報看,戴著眼鏡的黃渤在影片中的角色依然不甚明朗。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在張一白執導的《相遇》中,與張譯等人飾演的角色有何種關聯?海報裡,戴著口罩、眼含熱淚的張譯成為這個經典瞬間的參與者之一,而張嘉譯飾演的角色說,“我們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暗示張譯飾演的角色是一個普通的參與者。這個歷史性的瞬間,也存在於七大導演心目中最難忘的經典瞬間裡,《我和我的祖國》總導演陳凱歌說,“當這個消息(原子彈爆炸成功)被宣佈出來的時候,北京滿街都是人。我那天流鼻血了,所以我仰著頭看著天,在天上我看見什麼?就是無數的人民日報的號外,就是說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了。這個景象,我到現在都難以忘卻,這是我一生中所經歷的最大的一次激動。那個景象太難忘了。”

由徐崢執導的《奪冠》中,劉濤等人飾演的角色在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時發生了怎樣的故事?這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第三個瞬間。

當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杜江等人飾演的角色在薛曉路執導的《迴歸》中,有怎樣不為人知的經歷?從預告片看,杜江是香港迴歸儀式上的一名升旗手。在這一段落,任達華飾演的普通人坐著公交車一閃而過。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由甯浩執導的《北京你好》中,葛優飾演的出租車司機意外獲得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門票。在預告片裡,葛優開著車喊著“今兒真高興”,說自己的門票是薩馬蘭奇送的,還打電話向一個朋友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給藝謀提提,到時候給咱掃一鏡頭?”

由文牧野執導的《護航》中,宋佳、佟麗婭等人飾演的女飛行員如何參與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式?這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第六個瞬間。關於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式,導演管虎有過講述,“真正給我印象最深的跟國家命運牽連的,我覺得是在我父親93歲、我46歲那一天,那個事件就是2015年9月3日的大閱兵。那一天我真正地瞭解了我的父親,我跟他(父親)一起看電視,我沒有意識到電視裡這個方陣是原八路軍115師番號,這麼過去的時候,我回頭看老爺子,老淚縱橫。”管虎的父親,曾是115師的一名老兵。

當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時,劉昊然與陳飛宇飾演的鄉村流浪兒,在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中如何與其邂逅?這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第七個瞬間。

大國的經典瞬間裡,有一個小小的我,這應該是《我和我的祖國》的故事脈絡。正如影片總導演陳凱歌所強調的,“活躍在這7個片子中間的普通中國人的個體,一旦和燦爛的歷史瞬間相遇的時候,所綻放出來的能量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七位導演從時代大潮中擷取七則各不相同的歷史大事件,並分別以其中的小人物為落筆點,展現了普通人與大時代同頻共振的命運關聯,用樸素的情感折射時代洪流與國人的共同記憶,這也是現實主義的表達手法。

從《戰狼2》《紅海行動》到《我不是藥神》,現實主義題材國產大片進一步成為市場主力,一大批引發觀眾共鳴的國產大片取得口碑和票房雙贏。《我和我的祖國》的七個瞬間,聚焦平凡而偉大的中國人民,從“小我”的真實感受,追憶群體的共同記憶,重現每一個普通人的成長曆程。

這樣的瞬間與“小我”的結合,或許能夠讓更多人與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產生共鳴,也更能明白歌曲《我和我的祖國》歌詞的含義,“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目前確定10月1日國慶檔上映的大片裡,有一部影片非常硬氣,那就是《我和我的祖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應該是迄今主創陣容最為強大的華語影片,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七位導演共同執導。其中年紀最長的陳凱歌導演生於1952年,是帶領中國電影最早享譽國際的“第五代”導演,年紀最輕的文牧野生於1985年,憑藉現象級影片《我不是藥神》獲得認可。影片的主演陣容也不可小覷,包括黃渤、葛優、宋佳、張譯、劉昊然、陳飛宇等。 □倪自放

大題材,大導演,強大的明星陣容,這部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大片,並沒有選擇宏大敘事的方式來講述。從目前瞭解到的情況看,《我和我的祖國》以普通人為經,以故事為緯,把小人物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之中。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中國影人不忘初心,用普通人的史詩,喚醒全球華人深埋心中的共同記憶。影片此前發佈“啟程”版預告,不少網友看過預告後深受觸動,紛紛回憶、講述自己與祖國的故事,真情實感地評論道:“預告片看完,我眼裡滿含淚水,我愛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目前看,《我和我的祖國》將由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影片最新發布的七張“瞬間”版海報,讓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所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正式揭曉,同時也勾起了無數觀眾的好奇和熱議。這樣的定位,之前影片的總製片人黃建新已經總結為“歷史瞬間、全民記憶”,聚焦重大歷史事件下普通人和國家命運相連接的故事,是觸動我們每一個人心靈深處的感受和故事。

展現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歷史時刻的《前夜》,由管虎執導,黃渤等人主演。從海報看,戴著眼鏡的黃渤在影片中的角色依然不甚明朗。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在張一白執導的《相遇》中,與張譯等人飾演的角色有何種關聯?海報裡,戴著口罩、眼含熱淚的張譯成為這個經典瞬間的參與者之一,而張嘉譯飾演的角色說,“我們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暗示張譯飾演的角色是一個普通的參與者。這個歷史性的瞬間,也存在於七大導演心目中最難忘的經典瞬間裡,《我和我的祖國》總導演陳凱歌說,“當這個消息(原子彈爆炸成功)被宣佈出來的時候,北京滿街都是人。我那天流鼻血了,所以我仰著頭看著天,在天上我看見什麼?就是無數的人民日報的號外,就是說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了。這個景象,我到現在都難以忘卻,這是我一生中所經歷的最大的一次激動。那個景象太難忘了。”

由徐崢執導的《奪冠》中,劉濤等人飾演的角色在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時發生了怎樣的故事?這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第三個瞬間。

當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杜江等人飾演的角色在薛曉路執導的《迴歸》中,有怎樣不為人知的經歷?從預告片看,杜江是香港迴歸儀式上的一名升旗手。在這一段落,任達華飾演的普通人坐著公交車一閃而過。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由甯浩執導的《北京你好》中,葛優飾演的出租車司機意外獲得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門票。在預告片裡,葛優開著車喊著“今兒真高興”,說自己的門票是薩馬蘭奇送的,還打電話向一個朋友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給藝謀提提,到時候給咱掃一鏡頭?”

由文牧野執導的《護航》中,宋佳、佟麗婭等人飾演的女飛行員如何參與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式?這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第六個瞬間。關於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式,導演管虎有過講述,“真正給我印象最深的跟國家命運牽連的,我覺得是在我父親93歲、我46歲那一天,那個事件就是2015年9月3日的大閱兵。那一天我真正地瞭解了我的父親,我跟他(父親)一起看電視,我沒有意識到電視裡這個方陣是原八路軍115師番號,這麼過去的時候,我回頭看老爺子,老淚縱橫。”管虎的父親,曾是115師的一名老兵。

當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時,劉昊然與陳飛宇飾演的鄉村流浪兒,在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中如何與其邂逅?這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第七個瞬間。

大國的經典瞬間裡,有一個小小的我,這應該是《我和我的祖國》的故事脈絡。正如影片總導演陳凱歌所強調的,“活躍在這7個片子中間的普通中國人的個體,一旦和燦爛的歷史瞬間相遇的時候,所綻放出來的能量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七位導演從時代大潮中擷取七則各不相同的歷史大事件,並分別以其中的小人物為落筆點,展現了普通人與大時代同頻共振的命運關聯,用樸素的情感折射時代洪流與國人的共同記憶,這也是現實主義的表達手法。

從《戰狼2》《紅海行動》到《我不是藥神》,現實主義題材國產大片進一步成為市場主力,一大批引發觀眾共鳴的國產大片取得口碑和票房雙贏。《我和我的祖國》的七個瞬間,聚焦平凡而偉大的中國人民,從“小我”的真實感受,追憶群體的共同記憶,重現每一個普通人的成長曆程。

這樣的瞬間與“小我”的結合,或許能夠讓更多人與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產生共鳴,也更能明白歌曲《我和我的祖國》歌詞的含義,“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目前確定10月1日國慶檔上映的大片裡,有一部影片非常硬氣,那就是《我和我的祖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應該是迄今主創陣容最為強大的華語影片,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七位導演共同執導。其中年紀最長的陳凱歌導演生於1952年,是帶領中國電影最早享譽國際的“第五代”導演,年紀最輕的文牧野生於1985年,憑藉現象級影片《我不是藥神》獲得認可。影片的主演陣容也不可小覷,包括黃渤、葛優、宋佳、張譯、劉昊然、陳飛宇等。 □倪自放

大題材,大導演,強大的明星陣容,這部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大片,並沒有選擇宏大敘事的方式來講述。從目前瞭解到的情況看,《我和我的祖國》以普通人為經,以故事為緯,把小人物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之中。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中國影人不忘初心,用普通人的史詩,喚醒全球華人深埋心中的共同記憶。影片此前發佈“啟程”版預告,不少網友看過預告後深受觸動,紛紛回憶、講述自己與祖國的故事,真情實感地評論道:“預告片看完,我眼裡滿含淚水,我愛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目前看,《我和我的祖國》將由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影片最新發布的七張“瞬間”版海報,讓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所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正式揭曉,同時也勾起了無數觀眾的好奇和熱議。這樣的定位,之前影片的總製片人黃建新已經總結為“歷史瞬間、全民記憶”,聚焦重大歷史事件下普通人和國家命運相連接的故事,是觸動我們每一個人心靈深處的感受和故事。

展現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歷史時刻的《前夜》,由管虎執導,黃渤等人主演。從海報看,戴著眼鏡的黃渤在影片中的角色依然不甚明朗。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在張一白執導的《相遇》中,與張譯等人飾演的角色有何種關聯?海報裡,戴著口罩、眼含熱淚的張譯成為這個經典瞬間的參與者之一,而張嘉譯飾演的角色說,“我們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暗示張譯飾演的角色是一個普通的參與者。這個歷史性的瞬間,也存在於七大導演心目中最難忘的經典瞬間裡,《我和我的祖國》總導演陳凱歌說,“當這個消息(原子彈爆炸成功)被宣佈出來的時候,北京滿街都是人。我那天流鼻血了,所以我仰著頭看著天,在天上我看見什麼?就是無數的人民日報的號外,就是說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了。這個景象,我到現在都難以忘卻,這是我一生中所經歷的最大的一次激動。那個景象太難忘了。”

由徐崢執導的《奪冠》中,劉濤等人飾演的角色在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時發生了怎樣的故事?這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第三個瞬間。

當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杜江等人飾演的角色在薛曉路執導的《迴歸》中,有怎樣不為人知的經歷?從預告片看,杜江是香港迴歸儀式上的一名升旗手。在這一段落,任達華飾演的普通人坐著公交車一閃而過。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由甯浩執導的《北京你好》中,葛優飾演的出租車司機意外獲得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門票。在預告片裡,葛優開著車喊著“今兒真高興”,說自己的門票是薩馬蘭奇送的,還打電話向一個朋友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給藝謀提提,到時候給咱掃一鏡頭?”

由文牧野執導的《護航》中,宋佳、佟麗婭等人飾演的女飛行員如何參與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式?這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第六個瞬間。關於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式,導演管虎有過講述,“真正給我印象最深的跟國家命運牽連的,我覺得是在我父親93歲、我46歲那一天,那個事件就是2015年9月3日的大閱兵。那一天我真正地瞭解了我的父親,我跟他(父親)一起看電視,我沒有意識到電視裡這個方陣是原八路軍115師番號,這麼過去的時候,我回頭看老爺子,老淚縱橫。”管虎的父親,曾是115師的一名老兵。

當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時,劉昊然與陳飛宇飾演的鄉村流浪兒,在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中如何與其邂逅?這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第七個瞬間。

大國的經典瞬間裡,有一個小小的我,這應該是《我和我的祖國》的故事脈絡。正如影片總導演陳凱歌所強調的,“活躍在這7個片子中間的普通中國人的個體,一旦和燦爛的歷史瞬間相遇的時候,所綻放出來的能量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七位導演從時代大潮中擷取七則各不相同的歷史大事件,並分別以其中的小人物為落筆點,展現了普通人與大時代同頻共振的命運關聯,用樸素的情感折射時代洪流與國人的共同記憶,這也是現實主義的表達手法。

從《戰狼2》《紅海行動》到《我不是藥神》,現實主義題材國產大片進一步成為市場主力,一大批引發觀眾共鳴的國產大片取得口碑和票房雙贏。《我和我的祖國》的七個瞬間,聚焦平凡而偉大的中國人民,從“小我”的真實感受,追憶群體的共同記憶,重現每一個普通人的成長曆程。

這樣的瞬間與“小我”的結合,或許能夠讓更多人與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產生共鳴,也更能明白歌曲《我和我的祖國》歌詞的含義,“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樂隊的夏天》躁起來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樂隊的夏天》應該就是中國樂隊的那股東風,在此之前,是樂隊的冬天。《樂隊的夏天》開始了,眼瞅著樂隊的春天就要來了。

在愛奇藝播出的《樂隊的夏天》具有足夠的啟示性,它將樂隊這個被人忽視的音樂群落和樂隊所代表的獨立音樂呈現在大眾眼前,叫醒了觀眾的耳朵。近日,《樂隊的夏天》總製片人牟頔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專訪,暢談了節目背後的故事以及在節目之外的思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雨涵

音樂“小白”闖入樂隊圈

乍一看《樂隊的夏天》,觀眾會以為自己走錯了片場,五彩繽紛(花裡胡哨)的視覺風格,馬東和高曉鬆的搭檔組合,這難道不是《奇葩說》的場子嗎?不是,但是它的幕後操刀團隊確實來自《奇葩說》。

關於《樂隊的夏天》的創意來源,製片人牟頔講了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有個女孩來他們團隊面試,要求一週只工作5天、一年只工作11個月,因為她需要時間玩樂隊,這讓團隊對樂隊產生了興趣。

"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目前確定10月1日國慶檔上映的大片裡,有一部影片非常硬氣,那就是《我和我的祖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應該是迄今主創陣容最為強大的華語影片,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七位導演共同執導。其中年紀最長的陳凱歌導演生於1952年,是帶領中國電影最早享譽國際的“第五代”導演,年紀最輕的文牧野生於1985年,憑藉現象級影片《我不是藥神》獲得認可。影片的主演陣容也不可小覷,包括黃渤、葛優、宋佳、張譯、劉昊然、陳飛宇等。 □倪自放

大題材,大導演,強大的明星陣容,這部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大片,並沒有選擇宏大敘事的方式來講述。從目前瞭解到的情況看,《我和我的祖國》以普通人為經,以故事為緯,把小人物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之中。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中國影人不忘初心,用普通人的史詩,喚醒全球華人深埋心中的共同記憶。影片此前發佈“啟程”版預告,不少網友看過預告後深受觸動,紛紛回憶、講述自己與祖國的故事,真情實感地評論道:“預告片看完,我眼裡滿含淚水,我愛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目前看,《我和我的祖國》將由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影片最新發布的七張“瞬間”版海報,讓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所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正式揭曉,同時也勾起了無數觀眾的好奇和熱議。這樣的定位,之前影片的總製片人黃建新已經總結為“歷史瞬間、全民記憶”,聚焦重大歷史事件下普通人和國家命運相連接的故事,是觸動我們每一個人心靈深處的感受和故事。

展現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歷史時刻的《前夜》,由管虎執導,黃渤等人主演。從海報看,戴著眼鏡的黃渤在影片中的角色依然不甚明朗。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在張一白執導的《相遇》中,與張譯等人飾演的角色有何種關聯?海報裡,戴著口罩、眼含熱淚的張譯成為這個經典瞬間的參與者之一,而張嘉譯飾演的角色說,“我們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暗示張譯飾演的角色是一個普通的參與者。這個歷史性的瞬間,也存在於七大導演心目中最難忘的經典瞬間裡,《我和我的祖國》總導演陳凱歌說,“當這個消息(原子彈爆炸成功)被宣佈出來的時候,北京滿街都是人。我那天流鼻血了,所以我仰著頭看著天,在天上我看見什麼?就是無數的人民日報的號外,就是說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了。這個景象,我到現在都難以忘卻,這是我一生中所經歷的最大的一次激動。那個景象太難忘了。”

由徐崢執導的《奪冠》中,劉濤等人飾演的角色在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時發生了怎樣的故事?這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第三個瞬間。

當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杜江等人飾演的角色在薛曉路執導的《迴歸》中,有怎樣不為人知的經歷?從預告片看,杜江是香港迴歸儀式上的一名升旗手。在這一段落,任達華飾演的普通人坐著公交車一閃而過。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由甯浩執導的《北京你好》中,葛優飾演的出租車司機意外獲得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門票。在預告片裡,葛優開著車喊著“今兒真高興”,說自己的門票是薩馬蘭奇送的,還打電話向一個朋友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給藝謀提提,到時候給咱掃一鏡頭?”

由文牧野執導的《護航》中,宋佳、佟麗婭等人飾演的女飛行員如何參與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式?這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第六個瞬間。關於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式,導演管虎有過講述,“真正給我印象最深的跟國家命運牽連的,我覺得是在我父親93歲、我46歲那一天,那個事件就是2015年9月3日的大閱兵。那一天我真正地瞭解了我的父親,我跟他(父親)一起看電視,我沒有意識到電視裡這個方陣是原八路軍115師番號,這麼過去的時候,我回頭看老爺子,老淚縱橫。”管虎的父親,曾是115師的一名老兵。

當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時,劉昊然與陳飛宇飾演的鄉村流浪兒,在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中如何與其邂逅?這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第七個瞬間。

大國的經典瞬間裡,有一個小小的我,這應該是《我和我的祖國》的故事脈絡。正如影片總導演陳凱歌所強調的,“活躍在這7個片子中間的普通中國人的個體,一旦和燦爛的歷史瞬間相遇的時候,所綻放出來的能量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七位導演從時代大潮中擷取七則各不相同的歷史大事件,並分別以其中的小人物為落筆點,展現了普通人與大時代同頻共振的命運關聯,用樸素的情感折射時代洪流與國人的共同記憶,這也是現實主義的表達手法。

從《戰狼2》《紅海行動》到《我不是藥神》,現實主義題材國產大片進一步成為市場主力,一大批引發觀眾共鳴的國產大片取得口碑和票房雙贏。《我和我的祖國》的七個瞬間,聚焦平凡而偉大的中國人民,從“小我”的真實感受,追憶群體的共同記憶,重現每一個普通人的成長曆程。

這樣的瞬間與“小我”的結合,或許能夠讓更多人與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產生共鳴,也更能明白歌曲《我和我的祖國》歌詞的含義,“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樂隊的夏天》躁起來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樂隊的夏天》應該就是中國樂隊的那股東風,在此之前,是樂隊的冬天。《樂隊的夏天》開始了,眼瞅著樂隊的春天就要來了。

在愛奇藝播出的《樂隊的夏天》具有足夠的啟示性,它將樂隊這個被人忽視的音樂群落和樂隊所代表的獨立音樂呈現在大眾眼前,叫醒了觀眾的耳朵。近日,《樂隊的夏天》總製片人牟頔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專訪,暢談了節目背後的故事以及在節目之外的思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雨涵

音樂“小白”闖入樂隊圈

乍一看《樂隊的夏天》,觀眾會以為自己走錯了片場,五彩繽紛(花裡胡哨)的視覺風格,馬東和高曉鬆的搭檔組合,這難道不是《奇葩說》的場子嗎?不是,但是它的幕後操刀團隊確實來自《奇葩說》。

關於《樂隊的夏天》的創意來源,製片人牟頔講了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有個女孩來他們團隊面試,要求一週只工作5天、一年只工作11個月,因為她需要時間玩樂隊,這讓團隊對樂隊產生了興趣。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目前確定10月1日國慶檔上映的大片裡,有一部影片非常硬氣,那就是《我和我的祖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應該是迄今主創陣容最為強大的華語影片,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七位導演共同執導。其中年紀最長的陳凱歌導演生於1952年,是帶領中國電影最早享譽國際的“第五代”導演,年紀最輕的文牧野生於1985年,憑藉現象級影片《我不是藥神》獲得認可。影片的主演陣容也不可小覷,包括黃渤、葛優、宋佳、張譯、劉昊然、陳飛宇等。 □倪自放

大題材,大導演,強大的明星陣容,這部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大片,並沒有選擇宏大敘事的方式來講述。從目前瞭解到的情況看,《我和我的祖國》以普通人為經,以故事為緯,把小人物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之中。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中國影人不忘初心,用普通人的史詩,喚醒全球華人深埋心中的共同記憶。影片此前發佈“啟程”版預告,不少網友看過預告後深受觸動,紛紛回憶、講述自己與祖國的故事,真情實感地評論道:“預告片看完,我眼裡滿含淚水,我愛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目前看,《我和我的祖國》將由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影片最新發布的七張“瞬間”版海報,讓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所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正式揭曉,同時也勾起了無數觀眾的好奇和熱議。這樣的定位,之前影片的總製片人黃建新已經總結為“歷史瞬間、全民記憶”,聚焦重大歷史事件下普通人和國家命運相連接的故事,是觸動我們每一個人心靈深處的感受和故事。

展現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歷史時刻的《前夜》,由管虎執導,黃渤等人主演。從海報看,戴著眼鏡的黃渤在影片中的角色依然不甚明朗。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在張一白執導的《相遇》中,與張譯等人飾演的角色有何種關聯?海報裡,戴著口罩、眼含熱淚的張譯成為這個經典瞬間的參與者之一,而張嘉譯飾演的角色說,“我們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暗示張譯飾演的角色是一個普通的參與者。這個歷史性的瞬間,也存在於七大導演心目中最難忘的經典瞬間裡,《我和我的祖國》總導演陳凱歌說,“當這個消息(原子彈爆炸成功)被宣佈出來的時候,北京滿街都是人。我那天流鼻血了,所以我仰著頭看著天,在天上我看見什麼?就是無數的人民日報的號外,就是說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了。這個景象,我到現在都難以忘卻,這是我一生中所經歷的最大的一次激動。那個景象太難忘了。”

由徐崢執導的《奪冠》中,劉濤等人飾演的角色在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時發生了怎樣的故事?這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第三個瞬間。

當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杜江等人飾演的角色在薛曉路執導的《迴歸》中,有怎樣不為人知的經歷?從預告片看,杜江是香港迴歸儀式上的一名升旗手。在這一段落,任達華飾演的普通人坐著公交車一閃而過。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由甯浩執導的《北京你好》中,葛優飾演的出租車司機意外獲得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門票。在預告片裡,葛優開著車喊著“今兒真高興”,說自己的門票是薩馬蘭奇送的,還打電話向一個朋友提出要求,“你能不能給藝謀提提,到時候給咱掃一鏡頭?”

由文牧野執導的《護航》中,宋佳、佟麗婭等人飾演的女飛行員如何參與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式?這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第六個瞬間。關於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式,導演管虎有過講述,“真正給我印象最深的跟國家命運牽連的,我覺得是在我父親93歲、我46歲那一天,那個事件就是2015年9月3日的大閱兵。那一天我真正地瞭解了我的父親,我跟他(父親)一起看電視,我沒有意識到電視裡這個方陣是原八路軍115師番號,這麼過去的時候,我回頭看老爺子,老淚縱橫。”管虎的父親,曾是115師的一名老兵。

當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時,劉昊然與陳飛宇飾演的鄉村流浪兒,在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中如何與其邂逅?這是《我和我的祖國》的第七個瞬間。

大國的經典瞬間裡,有一個小小的我,這應該是《我和我的祖國》的故事脈絡。正如影片總導演陳凱歌所強調的,“活躍在這7個片子中間的普通中國人的個體,一旦和燦爛的歷史瞬間相遇的時候,所綻放出來的能量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七位導演從時代大潮中擷取七則各不相同的歷史大事件,並分別以其中的小人物為落筆點,展現了普通人與大時代同頻共振的命運關聯,用樸素的情感折射時代洪流與國人的共同記憶,這也是現實主義的表達手法。

從《戰狼2》《紅海行動》到《我不是藥神》,現實主義題材國產大片進一步成為市場主力,一大批引發觀眾共鳴的國產大片取得口碑和票房雙贏。《我和我的祖國》的七個瞬間,聚焦平凡而偉大的中國人民,從“小我”的真實感受,追憶群體的共同記憶,重現每一個普通人的成長曆程。

這樣的瞬間與“小我”的結合,或許能夠讓更多人與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產生共鳴,也更能明白歌曲《我和我的祖國》歌詞的含義,“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樂隊的夏天》躁起來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樂隊的夏天》應該就是中國樂隊的那股東風,在此之前,是樂隊的冬天。《樂隊的夏天》開始了,眼瞅著樂隊的春天就要來了。

在愛奇藝播出的《樂隊的夏天》具有足夠的啟示性,它將樂隊這個被人忽視的音樂群落和樂隊所代表的獨立音樂呈現在大眾眼前,叫醒了觀眾的耳朵。近日,《樂隊的夏天》總製片人牟頔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專訪,暢談了節目背後的故事以及在節目之外的思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雨涵

音樂“小白”闖入樂隊圈

乍一看《樂隊的夏天》,觀眾會以為自己走錯了片場,五彩繽紛(花裡胡哨)的視覺風格,馬東和高曉鬆的搭檔組合,這難道不是《奇葩說》的場子嗎?不是,但是它的幕後操刀團隊確實來自《奇葩說》。

關於《樂隊的夏天》的創意來源,製片人牟頔講了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有個女孩來他們團隊面試,要求一週只工作5天、一年只工作11個月,因為她需要時間玩樂隊,這讓團隊對樂隊產生了興趣。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七大導演闡述七個經典瞬間?聚焦的七個歷史瞬間?

更深層的創作動機,也許源於團隊的危機感和倦怠感。牟頔說,“《奇葩說》的危機感一直存在,對於一個內容公司來說,原創和創新的能力很重要,不能說只依靠一個成功的IP。”當時擺在團隊面前的有兩個策劃項目,一個是他們熟悉的語言喜劇節目,一個是他們完全外行的音樂節目,他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正如節目嘉賓喬杉所說,“一群不是搞搖滾的人一起做一件推廣搖滾樂的事兒,這件事就挺搖滾的。”

即使作為節目總製片人的牟頔,在最終敲定參加節目的31支樂隊裡,也只聽說過兩三支樂隊。“從音樂的層面講,我們確實是‘小白’,所以在這個節目的初期,大家就扎進去了解基本的樂隊音樂知識,聽海量的樂隊的歌,去live house和音樂節觀察現場。”牟頔介紹說,節目組導演提前半年就去跟拍了參賽樂隊的日常排練、演出,和他們一起跑通告,打成一片。在長時間的相處中彼此建立了信任感和熟悉感,導演們也逐漸摸清了樂隊的個性和邊界,“這個過程後面證明非常重要。”

《樂隊的夏天》製作團隊沒有迴避自己在音樂上的外行屬性,反倒變劣勢為優勢,還加入了馬東這個五音不全的“超級音痴”,“樂隊懟馬東”成了節目的特色包袱。“坦白說,最開始沒想過要讓馬老師參與這個節目。但後來決定他作為主持人,最重要的作用是代表大多數普通觀眾向樂隊提問,搭建起觀眾和樂隊之間的橋樑。最後在錄製過程中,樂隊們喜歡懟馬老師,也出了有趣的衝突效果。”

外行玩音樂免不了有玩脫靶的時候,牟頔說在第一期節目中,他們用了自認為很朋克的方式來給觀眾展現什麼是朋克音樂風格,結果招來了資深搖滾樂迷的diss。“大家罵我們誤讀了朋克,所以我們就明白過來,可能是團隊自嗨了。”

年輕樂隊成為黑馬

摩登天空CEO、草莓音樂節創始人沈黎暉做了一個比喻,他把音樂行業比作“種樹”,把綜藝節目比作“摘果子”,“有人種樹,有人摘果子,這樣才是一個循環。”好在《樂隊的夏天》這顆果子長勢喜人。截至第10期節目播出,《樂隊的夏天》共收穫全網熱搜熱榜195個,其中微博熱搜49個。新褲子樂隊的《你要跳舞嗎》、《花火》(改編),痛仰樂隊改編王菲的《我願意》,盤尼西林演繹《New Boy》,海龜先生和薛凱琪的合作等都登上微博熱搜,甚至連“陳輝是怎麼保養的”“彭磊吐槽李誕是網生藝人”這樣的話題,都成為網友熱議的興趣點。

《樂隊的夏天》豆瓣評分也實現了大幅度逆襲,從開播時的7.2分飆升到現在的8.7分。圈內還出現了一批大咖級的“自來水”,李健在微博上說他為新褲子改編的《花火》熱淚盈眶兩次,老狼說自己一看《樂隊的夏天》就失眠。更有瘋狂的節目鐵粉甚至將節目logo文在了自己的手臂上。新褲子樂隊的官微粉絲從起初的十多萬,到第10期節目結束之後成功突破了百萬大關,雖然這是節目組導演當初的一個玩笑,但也反映了樂隊成功吸引到了新的群體。沈黎暉還遇到了讓他啼笑皆非的事情,“我一個朋友突然給我轉了一萬塊錢,讓我轉給彭磊(新褲子樂隊主唱),說他太不容易了,我說你知道他一年賺多少錢嗎?”已經是樂隊頂流的新褲子現在的出場費又漲了12%。

作為創作者,牟頔也感受到了節目給樂隊帶來的變化。“比如說新褲子,一開始他們根本不在意比賽,覺得只是來玩一下,結果受到了巨大壓力,代入進去了,就開始非常拼命地準備每一場比賽。比如說刺蝟樂隊,來節目以前,樂隊幾個人快要玩不下去了,但在節目過程中重新找到了最初聚在一起玩樂隊的熱情和激情。”

“中國的樂隊就是太懶了。”沈黎暉進行了無情的吐槽,他認為能夠出現一檔綜藝節目來“壓榨”一下樂隊是個好事,“往常樂隊創作的頻次和工作頻次是按年的,綜藝節目的邏輯是按周,所以樂隊完全沒有在綜藝節目這樣高工作節奏裡幹過事,像關在監獄裡面一樣。”

大張偉在節目裡說,“我以為現在年輕人沒有玩樂隊的了。”彭磊說,本以為樂隊早就斷了香火。而在《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Click#15等連圈內人都少有耳聞的年輕樂隊成了黑馬。就像刺蝟樂隊在《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裡最後唱的——“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樂隊的夏天》讓觀眾看到了中國樂隊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樂隊的黑色幽默和直來直去成為節目在音樂之外的最大看點。比如彭磊的花式“胡說八道”,沈黎暉說新褲子“走過了摩登天空的歷史”,彭磊說公司“榨乾了我們的青春和血肉”。比如子健(刺蝟樂隊主唱)這個最不愛洗澡的處女座,表示“張傑是我洗澡的時候會聽的一個歌手”。還有盤尼西林的主唱小樂在節目裡直懟大張偉“那是你聽不懂”,現場氣氛劍拔弩張。不過,《樂隊的夏天》保有對樂隊的最大善意和尊重,“我們其實在節目中呈現的只是很剋制的一部分,因為擔心觀眾對樂隊的不瞭解造成一些誤解,其實那種‘懟’是不帶惡意的,樂隊的人習慣了直言直語,不加掩飾。”

節目紅利褪去後才是考驗

“大家對我們最大的誤解,就是認為我們要振興中國搖滾。就像我從來不認為我們是為了振興中國辯論才做的《奇葩說》,我們就是為了做一個選大噴子的好玩的事。”《樂隊的夏天》被很多人認為是要扛起復興樂隊文化和搖滾樂的大旗,但是牟頔自認為他們不具有這種野心和使命感。“我們共同的願望都是希望樂隊和獨立音樂的發展狀況更好,但這不是一個節目的使命,也不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內,我們只能盡力把節目做好。”

《樂隊的夏天》雖然收穫了不錯的熱度和口碑,也引發了關於樂隊是否“出圈”的爭議,但牟頔對於外界的這種討論並不以為然,“我們其實不太認同‘圈’這個概念,多少人算‘圈’?每個‘圈’的邊界在哪兒?其實都沒有準確定義。有越來越多的人討論和喜歡節目就好,他們是哪個圈的根本不重要。在如今的分眾社會,每一個小眾的存在背後都有足夠大的群體,不要讓‘圈”的概念把人性相通的東西禁錮了。”

在牟頔看來,由於很長一段時間內樂隊都屬於邊緣群體,現在重新進入大眾視野,的確需要一個過程。“而且樂隊本身是存在欣賞門檻的,最終樂隊能不能持續被大家關注,是需要優秀的音樂作品說話的,而不只是在節目上亮相。”

有樂評人說,對於樂隊來講,歸根結底的問題就是“能不能站著把錢給掙了”。被網友笑稱為和國內一半的程序員都做過同事的子健(刺蝟樂隊主唱)把工作又辭了,領導問他,“工作重要還是節目重要?”子健回答說,“節目重要。”刺蝟樂隊剛剛在第三屆CMA唱工委音樂獎中拿到年度樂隊獎,目前已經開始籌備下半年的巡演。如今《樂隊的夏天》已經進入收官階段,當節目的光環和紅利褪去之後,樂隊們能不能完全靠音樂吃上飯、吃好飯,還是未知的考驗。

牟頔前幾日在微博上發出了一條“明年繼續”,她在採訪中也證實說,“《樂隊的夏天》還會有下一季。”觀眾們已經按捺不住地開始點名了,GALA、萬能青年旅店,甚至是花兒樂隊,都是觀眾想在下一季見到的樂隊。但是,牟頔說,“我們最希望的是會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新樂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