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產房:特殊產婦娩出的新生兒,醫生為何叮囑不讓產婦哺養?

懷孕 新生兒 分娩 婦科 睡眠 小紅姐的產房故事 2018-12-14

在我們醫院的婦產科,夜班從晚上5點鐘開始,到第二天早上8點結束。

每一天的深夜,在產房,都發生著不同的故事……

這天夜裡,急診送來了一位特殊的孕婦小蔣。說到特殊,不是因為孕婦的身體狀況,而是精神上。

在進門問診的時候,小蔣一句話不說,只知道傻哈哈的笑,給她量血壓,她一把把血壓帶扯了下來,嚇得我們小護士小文直哭,陪同孕婦來的她的丈夫,一邊給我們道不是,低聲說:“我妻子有精神病。”

“啊?”我們都愣住了。

孕婦的丈夫說:“我妻子小蔣患有精神分裂症10年了,病情時好時壞,沒想到在懷孕這節骨眼,又犯了病。這一個月來,經常吵鬧,一整夜不睡覺,甚至開始打人傷人。更讓我擔心的是,昨天,她還用手捶打著自己的肚子。”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我才把她送到你們醫院。”

小橘子問:“你們沒有在我們這裡建檔,為什麼不到你們常規產檢的醫院呢?”

孕婦的丈夫苦笑著說:“人家一聽說我們這種情況,說沒有條件治療,建議我們轉到你們醫院,如果你們再沒辦法,我們就真沒轍了。”

深夜產房:特殊產婦娩出的新生兒,醫生為何叮囑不讓產婦哺養?

沒有什麼猶豫,值班的馬主任接收了孕婦,進行系統的檢查。孕婦小蔣在病床上,僵直的躺著,肌肉很緊張,當我試著給她做檢查的時候,很不配合,滾來滾去。廢了好半天的勁兒,才做好了包括一些必要的臨床化驗檢查,而得到的結果呢,讓馬主任倒吸了一口氣。

情況太複雜了。首先,小蔣有精神病,處於發作期,在分娩生產上,配合度極差。檢查中還發現,小蔣還有重度子癇前期,妊娠期糖尿病,低蛋白血癥!

上面這幾種孕期併發症,哪一個都能制產婦死地,而又都集中在了一人身上。

怎麼辦?

值班室裡,白醫生說:“這那是懷孕呀,這是拿著命在賭博呀。”

助產士小橘子問:“馬主任,精神病患者生下的孩子遺傳精神病嗎?”

馬主任說:“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精神病患者最好經過專業醫生進行確診,如果確診,這類型的精神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最好不要生育子女,因為即使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生育下來的後代也是有可能性患有與上一代相同的精神疾病。如果確診說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也不建議生了。如果說是性染色體遺傳的,那麼更不能要孩子了。

為了下一代人的健康,精神病患者如果真的想要生育的話,最好還是先把疾病給根治了,這樣就可以結婚生子,這也是對後代負責任的一種態度。”

“如果疾病治好了,控制住了,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樣懷孕生子嗎?”小橘子接著問。

馬主任說:“精神病人如果一定要懷孕,需要等病情穩定一年以上才可以嘗試,而且懷孕前三個月需停用抗精神病藥物,懷孕三個月後,需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懷孕期間需要定期檢查,監測胎兒的生長髮育情況。但是,現在這位孕婦,病情不穩定,危險性太大了。”

為了科學的作出診治方案,馬主任沒有貿然給出治療建議,而是召開了由醫院的婦產科、精神科、兒科、心內科、內分泌科、腎內科及麻醉科多學科的會診會,討論具體的治療和分娩方案。

深夜產房:特殊產婦娩出的新生兒,醫生為何叮囑不讓產婦哺養?

“胎兒太小,還不到8個月,如果這個時候出生,能不能保障安全呢?”白醫生在會上提出了自己的疑慮。

“這是一個問題,可是,現在孕婦病情也很危重,如果保守等待,胎兒可能會胎死宮內。”馬主任說。

最後,專家們取得了共識,儘早手術終止妊娠。等胎兒出生後,對產婦和嬰兒分別治療。

在徵得小蔣丈夫的同意後,馬主任親自上臺,對小蔣實施了剖宮產手術,術中,小蔣娩出了不到4斤重的女嬰。

嬰兒儘管娩出了,但是,警報並沒有解除,小蔣生下孩子,情緒突然變得極度不穩定,在一旁的精神科專家診斷後,給小蔣開了分娩後用的鎮靜藥物,舒緩她的情緒,但她還是強烈抵制縫合刀口。我們幾個老助產士,在手術檯上,和產婦聊天,吸引她的注意力,馬主任呢,一邊見縫插針縫幾針。縫完之後站起來,累得腰都快折了。等到處理好傷口,把小蔣送入了病房,馬主任捶了捶自己的腰,走到了手術室外,把情況通報給了等候在外邊小蔣的丈夫。

“謝謝你,醫生。”小蔣的丈夫感激不盡。

馬主任問:“手術中,我發現你妻子生過孩子,既然有了孩子,怎麼還懷孕呢?你知道,像你妻子這種情況,不適合懷孕的。”

小蔣的丈夫說:“是,我妻子生過兩個孩子。”

“兩個,那怎麼還要生呢?”馬主任更不理解了。

“哎,醫生,我也是身不由已,我和妻子一共生過2個孩子,可是,前年,她病情發作,抱著一歲多的二女兒跳入了家邊的河裡,我們村裡人把他們救起後,妻子脫離了危險,可是,孩子因年齡太小,溺水時間太長不幸溺亡了。”

“那第一個孩子呢?”

“幾年前,也被我妻子摔到河裡了。”

新生兒的父親蹲在了地上,抱著頭,啜泣著:“我也沒辦法,她的病有時好有時壞,到醫院看過治過,可我也不能天天守著她。”

馬主任有很多話要說,可是,看到新生兒的父親,一個大男人,哭得那麼傷心,不忍心再說什麼了。

深夜產房:特殊產婦娩出的新生兒,醫生為何叮囑不讓產婦哺養?

“可是,你總得對孩子負責呀。”馬主任說:“嬰兒是早產兒,還需要在保溫箱裡,住上些日子,進行治療。你妻子呢,我建議送精神科治療,病情穩定了再出院。還有,病情好之前,孩子先別讓她帶!”

“是,”小蔣的丈夫點點頭,說:“這回我想好了,不再出去打工了,就在家裡,守著我妻子和孩子,一定把我妻子的病治好,把孩子撫養成人。”

深夜的產房,什麼事都可能發生,門鈴每一次響起,都是生命在叩門。靜靜的,聽助產士小紅姐為你講述那些生死相依、悲歡離合的產房故事。下一夜又會發生什麼呢?關注小紅姐的《深夜產房系列故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