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藏石記,這一塊來自奇石圈的饋贈!

淮南 青蛙 釣魚 盆景 奇石圈 2019-04-14

初識石,不求甚解。此地淮南,常有紫金石裸露於地表,然多為碎石不能把玩。窗外便有一山,墳多人少,每有空閒時間便欣然尋覓,只望得緣於奇石。一日,抱一大石而歸,示與友人,友人大笑曰:可以壘豬圈。即便如此,依然常去拾遺,偶然會帶回小石一二,置於書桌卻也覺其樂無窮。

我的藏石記,這一塊來自奇石圈的饋贈!

一石友,保安大叔,見我痴迷,贈我一方紫金石,喜不自禁視為珍寶。將“奇石圈”推薦於我,關注後方知中國地大物博,奇石精美。壹九年元旦,奇石圈以石會友,發文一篇,贊多者得石。我不由大喜,奇石圈所贈之石,縱然非價值連城,但也必不同凡響,欣然作打油詩一篇,呼親朋好友多多關照,更得益於眾網友大力支持,方得緣風凌石一顆。初見此石,瘦漏透皺,清醜頑拙,盡顯奇石之色。

我的藏石記,這一塊來自奇石圈的饋贈!

活動結束後,奇石圈曾問我:位一者,三石可選一,定否?我思索再三,便定風凌石,風凌石源自西北,我居淮南,其石難得,選;此方風凌石已清理乾淨,無需再做打理,而洗石之工序複雜,難度之大,至今仍在探究卻難知一二,選。洗石者也頗為用心,整石清爽利落無半點沉雜,與我往日所獲之石自是有很大不同,頗有風骨之氣,千年風蝕,萬年風凌,有如風霜歷盡身具傲骨也,無愧於風凌石一名,施施然散發於四周,觀之賞之竟愛不釋手,友人見到也不由得嘖嘖稱奇,自豪感也便油然而生。

我的藏石記,這一塊來自奇石圈的饋贈!

觀蘭玩石亦何好,平生嗜好有所耽,能得此石,還是要感謝於奇石圈的贈石會友。今日得石,心中喜樂自不必多說。我本攝影之身,通過攝影結石緣,今日得風凌石,拍幾張照片示於奇石圈石友,誠祝奇石圈越辦越好,也祝各位石友們新的一年石緣不斷,我們一同進步!另外歡迎奇石圈的好朋友,如有嫌棄之石可贈送於我,我依然感激涕零,視若珍寶。

我的藏石分享

我的藏石記,這一塊來自奇石圈的饋贈!

前輩辦公室偶得,此石置於另一大石之上,有傷,無人問津,索之,得允,欣欣然帶回收藏。

我的藏石記,這一塊來自奇石圈的饋贈!

保安大叔贈我的紫金石,說類似一個青蛙,脊背上那個筋對比起來是有點像。

我的藏石記,這一塊來自奇石圈的饋贈!

後山上自己挖出來的石頭,石種不明,當時山崖搖搖欲墜,用腳一踏便可滾落山崖,踹了幾腳,發現了這個石頭,看著有點造型,就帶回來了。

我的藏石記,這一塊來自奇石圈的饋贈!

紫金石,這便是被朋友戲稱可以壘豬圈的石頭,有七八斤重,抱了幾公里,累半死,也不知道是不是腦子進水了。

我的藏石記,這一塊來自奇石圈的饋贈!

後山撿的石頭,看著紋路很多,回來用水一衝立馬就乾淨了,還比較白,問朋友,說是龜紋石,觀察過,比較酥脆,易破,可做假山或者盆栽配景。

我的藏石記,這一塊來自奇石圈的饋贈!

此地人稱:青紫金石。手感很舒服,硬而聲脆,形似月牙,這是我自己撿到最喜歡的一塊石頭了。

我的藏石記,這一塊來自奇石圈的饋贈!

跟紫金石工藝美術師一起上山撿的,當時為了拍紀錄片,需要有找石源的畫面,都太大,長在山裡的,搬不動,偶遇這個小的,地面十分平整,似乎可以做鎮紙用,就帶回來了。

我的藏石記,這一塊來自奇石圈的饋贈!

後山撿的,主要平時見石頭少,見這小石頭上有一塊白色,好奇,又不重,裝兜裡就帶回來了。

我的藏石記,這一塊來自奇石圈的饋贈!

這是我撿的第一塊石頭,當時學人家上蠟,還百度搜索了一下。就將水煮沸,放入蠟燭融化,再將此石入水,結果慘目忍睹,用涼水一衝,蠟就掉了。現在想想,真搞笑,又煮了一鍋水把鍋上的蠟刷乾淨了。

我的藏石記,這一塊來自奇石圈的饋贈!

這塊石頭之所以帶回來,是因為有大師教我,說玩石頭不能有傷,要是原石,如果是好的石種就更好,在這個基礎上要是石頭再像個啥,那就是精品了。這不是精品,我只看到了一點,很完整,沒有傷,就連是啥石種我都不知道。

我的藏石記,這一塊來自奇石圈的饋贈!

自己磨的一個小石頭,其實也沒啥好的,看到的時候就覺得很平整,思考著這個要是打磨起來應該很省事吧!便帶回來了,天天拿著幾塊小砂紙換著磨,就是通過這個認識保安大叔的。

寫這些無非是想表達一個初級玩家對石頭的喜愛,談不上心得,平時工作也比較繁瑣,空閒時間也嘗試過很多消遣的活動,唯有上山找石頭叫我覺得很放鬆,無關好壞。這玩意就和有的人喜歡釣魚,有人喜歡打遊戲一樣,能讓自己放鬆的活動就應該好好珍惜。

圖文:金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