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集孟子寨世居嶺南狀元莫宣卿後裔,至今已有18代

嶺南第一狀元莫宣卿第27世後裔莫榮,清朝順治年間從懷集縣崗坪鎮龐廟村遷居孟子寨,開基立戶,繁衍生息,至今已有18代,全寨人口1000餘人。

懷集孟子寨世居嶺南狀元莫宣卿後裔,至今已有18代

孟子寨位於崗坪鎮北部,距鎮政府2公里,是紅星村轄下的自然村。據族老講述,莫氏先祖遷居至此時,寨名為“孖仔根”。緣於村中有一棵鬱鬱蔥蔥的孖仔樹,兩根樹幹非常粗大,樹冠覆蓋面積足有60多平方米。平日,村民出外耕作回來總喜歡坐在孖仔樹根下納涼、拉家常,小孩喜歡在樹底下玩耍。清朝末年,寨裡的人們把寨名改成了諧音的“孟子寨”,另一個原因是這裡的莫氏家族十分注重傳承“崇學尚賢”的優良家風,尤其對聖賢孟子頗為崇敬,故取此名。

遷居孟子寨後的第10代孫莫龍章是一位知識淵博、才華橫溢的讀書人,但因為當時族內人丁單薄,他放棄了出仕的機會,選擇在家裡教子課孫,傳習孔孟等先賢思想、弘揚儒學。從此之後,莫氏家族人丁興旺,人才輩出,進入近代,大學生更是層出不窮,科處級領導幹部也不乏其人。

清朝末年,莫龍章之孫莫連明,是遠近知名的鄉紳,那在村寨附近購買了3畝地,種植柚子,然後把出產的柚子通過水路運往廣州售賣。發家致富後的他,體恤民苦,救貧濟困,深受村民愛戴。20世紀20年代,他與幾兄弟一起興建了“中心居”大屋,還在大屋的左右兩旁建了三座三開間三層高的住宅。建築風格為中西合壁騎樓,磚木結構單簷布瓦懸山頂,三層高 11.8 米,總面闊10.52 米,進深9.3米,佔地面積97.84平方米,四簷齊楣,前面騎樓通道,並有木樓梯連接上二三樓,樓板為木板鋪設,並貼上階磚。三層均有3個圓拱,上下對稱,前後左右均有窗戶,建築設計獨特,保存民國時期的建築特色。今尚保存較為完好的一棟族人稱之為莫龍章舊居。

莫龍章曾侄孫莫仕冀同樣也是鄉紳,為人瀟灑,仗義疏財,常賙濟貧困的鄉鄰。在坊間曾有順口溜流傳,“有戲無戲問仕冀,有奎無奎問阿奎。”(奎,方言,意指瀟灑;為人慷慨大方的莫仕冀有“瀟灑哥”之美稱,故被賦予的綽號叫“奎”)。20世紀三四十年代,莫仕冀以營商為生,出手闊綽的他經常自掏腰包,邀請廣州的粵劇團到懷集表演,令當時懷集喜愛粵劇的觀眾大開眼界、大飽耳福。他的善行義舉深得人們讚賞,故那則順口溜廣為盛傳。

懷集孟子寨世居嶺南狀元莫宣卿後裔,至今已有18代

清朝末年在中心居的背後,族人還開挖了一口井,曰“龍井”。水井為圓形,井壁用青磚砌成圓形,井口用兩塊花崗岩石塊鑿磨成圓形,內徑0.68米,深5.8米。井水清澈,水源充沛。據今年80多歲的第15世裔莫天祿講述,這口水井的名稱是為了紀念莫龍章等“龍”字輩先祖的嘉言懿行、深仁厚澤。村中還有一個習俗,凡是迎娶新娘進門的當天,新娘都要前來拜龍井,挑井水,以祈求人丁興旺。

孟子寨還開辦過農業大學,創辦於1976年末,由懷集縣農業局創辦,至1979年底停辦。舊址坐北向南,磚木結構,人字型斜脊。學校門口為中心,左右兩側各有五間,學校內東西兩面各分佈有辦公室和教師宿舍。舊址佔地面積約 2382.6平方米。現已改建為紅星村幼兒園,農業大學原舊大部分教室仍保留,教師宿舍已拆除。

莫氏家訓中,規勸子弟勤讀詩書,修身律己,處世為人謙和,持家儉省等,這些優良的家訓備受後輩傳習。崇尚讀書的家風,孕育了孟子村源遠流長的文脈,也帶來了莫氏家族的綿延昌盛。如今,孟子寨還建有文化樓、文化廣場和籃球場等公共文化設施,莫氏族人對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由此可窺一斑。

懷集孟子寨世居嶺南狀元莫宣卿後裔,至今已有18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