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北大考古博物館收藏的華池“布貼畫”,讓外國人讚歎不已


能被北大考古博物館收藏的華池“布貼畫”,讓外國人讚歎不已

作者:鄭朝靜

一塊塊色彩鮮豔的零頭布料,經過剪裁、拼貼後,變成一幅幅帶有明顯地方特色、極具生活氣息和藝術氣息的布貼畫。

這些碎布頭在華池縣民間工藝美術大師趙星萍的手裡,彷彿被賦予了生命,推磨、擔水、做飯、婚嫁、農耕……一幅幅拼貼而成的農家場景圖,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人們眼前。趙星萍說:“這都是我記憶中的鄉愁。”

能被北大考古博物館收藏的華池“布貼畫”,讓外國人讚歎不已

巧手縫綴碎布成畫

52歲的趙星萍出生在華池縣喬河鄉,年幼時的農村生活經歷,為她的作品帶來了豐富的鮮活素材。她從小就跟著奶奶和媽媽學剪紙,老一輩人的口耳相傳,讓她慢慢愛上了這門手藝。華池民間布貼畫的造型基礎是民間剪紙,趙星萍有剪紙基礎,創作布貼畫自然不成問題。

華池山高溝深,自然條件艱苦,過去,整日勞作在外的男人們的衣服磨損較快,頑皮的孩子爬坡上樹,衣服常常需要縫補。心靈手巧的婦女們在補丁處層層堆摞、厚厚縫衲,久而久之形成了不規則的圖案,既美化生活,又耐磨耐穿。

能被北大考古博物館收藏的華池“布貼畫”,讓外國人讚歎不已

▲ 趙星萍(右一)正在和夥伴創作

此外,婦女們在縫製新衣的時候有意在暗淡的衣服上用碎布縫綴一些動物、花草圖案,在做門簾、枕頭、布鞋時用色彩鮮豔的碎布頭裝飾,以此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後來,實用性逐漸淡化,裝飾性、藝術性逐漸凸顯,才真正有了華池民間布貼畫藝術。

20世紀90年代初,趙星萍率先蒐集、整理研究民間廣為流傳的布貼畫藝術,在此基礎上創新,使這門手藝大放光彩,引人注目。近年來,趙星萍創作的布貼畫作品《婚嫁圖》《農耕圖》《吉祥人家》等精品力作在省市級節會和展覽中大放異彩,得到了民俗學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

能被北大考古博物館收藏的華池“布貼畫”,讓外國人讚歎不已

生動再現農村生活

一直以來,趙星萍將年幼時的見聞珍藏在腦海中,這些鄉愁記憶給了她無限的創作靈感。她的作品寫實,且善於運用誇張手法,多種類型的農家場景,生動的人物形象,大膽的配色,在趙星萍的手中,布貼畫充滿鮮活的生命力。

過去,華池民間布貼畫的製作原料主要是農家紡織的粗布,色彩有紅、黃、藍、黑、白等,一般下腳料也可用,色彩和形狀可因造型不同而確定。現在常用棉布、顏色也比以前多了,一張布貼畫中可能用到20種以上顏色的棉布料。

能被北大考古博物館收藏的華池“布貼畫”,讓外國人讚歎不已

經過不斷研究和改進,過去用漿糊粘貼費時費力,而且成品常常畫面不乾淨,現在用膠膜,粘在底布上用熨斗輕輕一燙就能固定。小型作品需3至5天完工,大型圖景則可分工合作,長達數月才能完工。

作品被北大考古博物館收藏

2011年,華池縣文化館成立民俗文化產品研發中心,由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趙星萍、曹永琴帶領團隊進行研究創作,並培養了李慶英、賀娟、曹瑞萍、毛金蓮等一大批創作能手和業務骨幹,並指導和培訓多名鄉鎮民間布貼畫愛好者和從業者。

能被北大考古博物館收藏的華池“布貼畫”,讓外國人讚歎不已

2013年,慶陽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在慶陽市成立了“布貼畫創作研究專業委員會”,該委員會創作研究基地設立在華池縣文化館民俗產品研發中心。2016年4月,研發中心製作的民俗文化精品——巧兒布貼畫,應邀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展出,得到全國民俗學專家的高度讚許,布貼畫作品《打酸棗》《老碾子》《回孃家之一》《回孃家之二》《悄悄話》被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

能被北大考古博物館收藏的華池“布貼畫”,讓外國人讚歎不已

▲ 李慶英正在創作

去年,慶陽民間布貼畫藝術入選第四批慶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劉雪玲、安春霞、李慶英被確定為傳承人。

李慶英今年31歲,自幼跟隨奶奶製作民間布貼畫,從西安美院設計專業畢業後,她進入華池縣文化館工作,跟著趙星萍和曹永琴學習布貼畫製作藝術。學習至今,她已經能獨立設計圖樣並完成拼貼。每年,李慶英都能獨立創作30多幅布貼畫作品,她的布貼畫作品《吉祥人家》還榮獲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文聯主辦的民間工藝展一等獎。

能被北大考古博物館收藏的華池“布貼畫”,讓外國人讚歎不已

歐美人非常喜歡布貼畫

經過幾十年的研究,華池民間布貼畫已經形成規模,趙星萍帶著她創作的《婚嫁圖》《農耕圖》《黃土人家》《拉話話》等布貼畫作品走過了多個國家和地區。

趙星萍說,近幾年,華池民間布貼畫在世界各地展出,受到了當地專家和民眾的喜愛和收藏。“我們在歐美多個國家展出的時候,外國人非常喜歡我們的布貼畫,很多人都買去收藏。”

能被北大考古博物館收藏的華池“布貼畫”,讓外國人讚歎不已

作為慶陽民間布貼畫傳承人,李慶英感覺到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她說,發掘、搶救、保護華池民間布貼畫藝術意義重大,她建議民間布貼畫藝術能夠進入校園課堂,從小培養孩子們的興趣,為民間藝術傳承打好基礎。(作者系《隴東報》記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