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


文|寶華(珞思影視研究組)

“經此一遭,滑板是萬劫不復還是劫後餘生?”

這是《極限青春》6月20日正式登陸騰訊視頻的當天,滑板垂直領域媒體《Whatsup》發出的“靈魂之問”。繼街舞、嘻哈、電音之後,作為街頭文化代表的滑板被綜藝“盯上”是遲早的事情,但當這天到來的時候,大家都狂捏了一把汗:圈內人都還沒真正玩明白的事物,圈外人怎麼可能輕易成功?

於是,一個“看著很疼的綜藝”,就在不斷摔打中闖進了大眾的視線。“One More Try”是它希望傳遞給廣大觀眾的精神,也頗像是製作團隊一路走來的信念:凡事都要在磕絆中成長,玩滑板如此,做節目亦然。


"


文|寶華(珞思影視研究組)

“經此一遭,滑板是萬劫不復還是劫後餘生?”

這是《極限青春》6月20日正式登陸騰訊視頻的當天,滑板垂直領域媒體《Whatsup》發出的“靈魂之問”。繼街舞、嘻哈、電音之後,作為街頭文化代表的滑板被綜藝“盯上”是遲早的事情,但當這天到來的時候,大家都狂捏了一把汗:圈內人都還沒真正玩明白的事物,圈外人怎麼可能輕易成功?

於是,一個“看著很疼的綜藝”,就在不斷摔打中闖進了大眾的視線。“One More Try”是它希望傳遞給廣大觀眾的精神,也頗像是製作團隊一路走來的信念:凡事都要在磕絆中成長,玩滑板如此,做節目亦然。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兩個多月過去,《極限青春》在今晚迎來“Last Try”,所有滑手、粉絲以及熱心觀眾,對節目表達了由衷的點贊和致意。哪怕你沒看過節目,多少也聽過暑期“人氣王”王一博總在機場帶著滑板這件事吧?

尤記得總導演韓金玲曾無比真誠地說過,“節目越做越難,我特別特別地焦慮,因為我們不懂滑板”。今晚,儘管我們不能說《極限青春》是完美的,但我們至少可以道一聲感謝——這群人真的是跟著滑板文化在努力前行,自己跟自己挑戰,自己跟自己較勁,然後讓我們有了一個很熱血的夏天。


"


文|寶華(珞思影視研究組)

“經此一遭,滑板是萬劫不復還是劫後餘生?”

這是《極限青春》6月20日正式登陸騰訊視頻的當天,滑板垂直領域媒體《Whatsup》發出的“靈魂之問”。繼街舞、嘻哈、電音之後,作為街頭文化代表的滑板被綜藝“盯上”是遲早的事情,但當這天到來的時候,大家都狂捏了一把汗:圈內人都還沒真正玩明白的事物,圈外人怎麼可能輕易成功?

於是,一個“看著很疼的綜藝”,就在不斷摔打中闖進了大眾的視線。“One More Try”是它希望傳遞給廣大觀眾的精神,也頗像是製作團隊一路走來的信念:凡事都要在磕絆中成長,玩滑板如此,做節目亦然。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兩個多月過去,《極限青春》在今晚迎來“Last Try”,所有滑手、粉絲以及熱心觀眾,對節目表達了由衷的點贊和致意。哪怕你沒看過節目,多少也聽過暑期“人氣王”王一博總在機場帶著滑板這件事吧?

尤記得總導演韓金玲曾無比真誠地說過,“節目越做越難,我特別特別地焦慮,因為我們不懂滑板”。今晚,儘管我們不能說《極限青春》是完美的,但我們至少可以道一聲感謝——這群人真的是跟著滑板文化在努力前行,自己跟自己挑戰,自己跟自己較勁,然後讓我們有了一個很熱血的夏天。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首次嘗試滑板題材,它把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

“出圈”是當下的綜藝熱詞,越來越多的節目將創作視角鎖定在了專業領域,但要想真正讓“小眾”走向“大眾”,談何容易?

從綜藝呈現的角度來說,和嘻哈、街舞、籃球相比,滑板並不是個討巧的題材。它的確很炫酷、夠帶感,但變化空間有限,容易造成審美疲勞,而且滑板的群眾基礎偏弱,《極限青春》從一開始啃的就是塊硬骨頭。

不過,《極限青春》又是一檔懷揣迫切使命的節目。2020年東京奧運會近在咫尺,滑板將首度作為正式項目亮相。當它從非主流、邊緣化的運動一下子跨進體育殿堂,行業內外都有些措手不及,觀念普及和市場推廣勢在必行。


"


文|寶華(珞思影視研究組)

“經此一遭,滑板是萬劫不復還是劫後餘生?”

這是《極限青春》6月20日正式登陸騰訊視頻的當天,滑板垂直領域媒體《Whatsup》發出的“靈魂之問”。繼街舞、嘻哈、電音之後,作為街頭文化代表的滑板被綜藝“盯上”是遲早的事情,但當這天到來的時候,大家都狂捏了一把汗:圈內人都還沒真正玩明白的事物,圈外人怎麼可能輕易成功?

於是,一個“看著很疼的綜藝”,就在不斷摔打中闖進了大眾的視線。“One More Try”是它希望傳遞給廣大觀眾的精神,也頗像是製作團隊一路走來的信念:凡事都要在磕絆中成長,玩滑板如此,做節目亦然。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兩個多月過去,《極限青春》在今晚迎來“Last Try”,所有滑手、粉絲以及熱心觀眾,對節目表達了由衷的點贊和致意。哪怕你沒看過節目,多少也聽過暑期“人氣王”王一博總在機場帶著滑板這件事吧?

尤記得總導演韓金玲曾無比真誠地說過,“節目越做越難,我特別特別地焦慮,因為我們不懂滑板”。今晚,儘管我們不能說《極限青春》是完美的,但我們至少可以道一聲感謝——這群人真的是跟著滑板文化在努力前行,自己跟自己挑戰,自己跟自己較勁,然後讓我們有了一個很熱血的夏天。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首次嘗試滑板題材,它把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

“出圈”是當下的綜藝熱詞,越來越多的節目將創作視角鎖定在了專業領域,但要想真正讓“小眾”走向“大眾”,談何容易?

從綜藝呈現的角度來說,和嘻哈、街舞、籃球相比,滑板並不是個討巧的題材。它的確很炫酷、夠帶感,但變化空間有限,容易造成審美疲勞,而且滑板的群眾基礎偏弱,《極限青春》從一開始啃的就是塊硬骨頭。

不過,《極限青春》又是一檔懷揣迫切使命的節目。2020年東京奧運會近在咫尺,滑板將首度作為正式項目亮相。當它從非主流、邊緣化的運動一下子跨進體育殿堂,行業內外都有些措手不及,觀念普及和市場推廣勢在必行。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一直以來,騰訊視頻都堅持用精品內容樹立青春榜樣,把年輕人的專業、技能以及人性、個性的閃光點進行深度結合,尤其是正在不斷嘗試通過“體育+娛樂”,以差異化、細分化、熱血化的品類佈局,打造豐富多樣的正能量新文化樣本。敢於接招《極限青春》這樣的高難挑戰,不難看出騰訊視頻的魄力和自信。

面對一個行業壁壘很高的題材,《極限青春》將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在這檔節目中,筆者看到了三大閃光點:

第一,明星醒著拼!

王一博、王珞丹、程瀟一度被視為節目最大的槽點,最後卻變成超級圈粉的存在。三人首期亮相超級尷尬,滑手們紛紛疑惑明星領隊參加節目的目的:“很奇怪!”“來當主持嗎?”“千萬不要拿滑板擺pose!”

事實上,他們的身份與其說是“領隊”,不如說是“學員”。他們勤學苦練,從“菜鳥”開始步步進階,王一博到哪兒都隨身攜帶滑板,程瀟經常苦練到深夜,王珞丹摔到讓人心碎……大概就是這不服輸的精神起到了模範帶頭的作用,許多網友被明星的投入和敬業所感染,自發加入到了學習的行列。


"


文|寶華(珞思影視研究組)

“經此一遭,滑板是萬劫不復還是劫後餘生?”

這是《極限青春》6月20日正式登陸騰訊視頻的當天,滑板垂直領域媒體《Whatsup》發出的“靈魂之問”。繼街舞、嘻哈、電音之後,作為街頭文化代表的滑板被綜藝“盯上”是遲早的事情,但當這天到來的時候,大家都狂捏了一把汗:圈內人都還沒真正玩明白的事物,圈外人怎麼可能輕易成功?

於是,一個“看著很疼的綜藝”,就在不斷摔打中闖進了大眾的視線。“One More Try”是它希望傳遞給廣大觀眾的精神,也頗像是製作團隊一路走來的信念:凡事都要在磕絆中成長,玩滑板如此,做節目亦然。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兩個多月過去,《極限青春》在今晚迎來“Last Try”,所有滑手、粉絲以及熱心觀眾,對節目表達了由衷的點贊和致意。哪怕你沒看過節目,多少也聽過暑期“人氣王”王一博總在機場帶著滑板這件事吧?

尤記得總導演韓金玲曾無比真誠地說過,“節目越做越難,我特別特別地焦慮,因為我們不懂滑板”。今晚,儘管我們不能說《極限青春》是完美的,但我們至少可以道一聲感謝——這群人真的是跟著滑板文化在努力前行,自己跟自己挑戰,自己跟自己較勁,然後讓我們有了一個很熱血的夏天。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首次嘗試滑板題材,它把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

“出圈”是當下的綜藝熱詞,越來越多的節目將創作視角鎖定在了專業領域,但要想真正讓“小眾”走向“大眾”,談何容易?

從綜藝呈現的角度來說,和嘻哈、街舞、籃球相比,滑板並不是個討巧的題材。它的確很炫酷、夠帶感,但變化空間有限,容易造成審美疲勞,而且滑板的群眾基礎偏弱,《極限青春》從一開始啃的就是塊硬骨頭。

不過,《極限青春》又是一檔懷揣迫切使命的節目。2020年東京奧運會近在咫尺,滑板將首度作為正式項目亮相。當它從非主流、邊緣化的運動一下子跨進體育殿堂,行業內外都有些措手不及,觀念普及和市場推廣勢在必行。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一直以來,騰訊視頻都堅持用精品內容樹立青春榜樣,把年輕人的專業、技能以及人性、個性的閃光點進行深度結合,尤其是正在不斷嘗試通過“體育+娛樂”,以差異化、細分化、熱血化的品類佈局,打造豐富多樣的正能量新文化樣本。敢於接招《極限青春》這樣的高難挑戰,不難看出騰訊視頻的魄力和自信。

面對一個行業壁壘很高的題材,《極限青春》將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在這檔節目中,筆者看到了三大閃光點:

第一,明星醒著拼!

王一博、王珞丹、程瀟一度被視為節目最大的槽點,最後卻變成超級圈粉的存在。三人首期亮相超級尷尬,滑手們紛紛疑惑明星領隊參加節目的目的:“很奇怪!”“來當主持嗎?”“千萬不要拿滑板擺pose!”

事實上,他們的身份與其說是“領隊”,不如說是“學員”。他們勤學苦練,從“菜鳥”開始步步進階,王一博到哪兒都隨身攜帶滑板,程瀟經常苦練到深夜,王珞丹摔到讓人心碎……大概就是這不服輸的精神起到了模範帶頭的作用,許多網友被明星的投入和敬業所感染,自發加入到了學習的行列。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在心細如塵的網友眼中,氣質無論如何也裝不出來,三位領隊的行為和滑手變得越來越像,看得出提前做了功課、私下做了練習,畢竟滑板是半點兒假都做不了的運動啊!

第二,專業說了算!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專業領域絕對不能“我不要你覺得,我只要我覺得”。綜藝節目的功能,是在尊重專業的基礎上做好“形式轉碼”,將小眾內容變成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大眾語態。

在這一點上,《極限青春》將話語權徹底交給了專業。根據節目賽制,滑手們首先由三位專業顧問海選,同時三位明星領隊選擇自己喜歡的選手,形成戰隊。三位專業顧問車霖、袁飛、韓敏捷代表著國內滑板運動的權威,他們保障了節目的技術性與專業性。


"


文|寶華(珞思影視研究組)

“經此一遭,滑板是萬劫不復還是劫後餘生?”

這是《極限青春》6月20日正式登陸騰訊視頻的當天,滑板垂直領域媒體《Whatsup》發出的“靈魂之問”。繼街舞、嘻哈、電音之後,作為街頭文化代表的滑板被綜藝“盯上”是遲早的事情,但當這天到來的時候,大家都狂捏了一把汗:圈內人都還沒真正玩明白的事物,圈外人怎麼可能輕易成功?

於是,一個“看著很疼的綜藝”,就在不斷摔打中闖進了大眾的視線。“One More Try”是它希望傳遞給廣大觀眾的精神,也頗像是製作團隊一路走來的信念:凡事都要在磕絆中成長,玩滑板如此,做節目亦然。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兩個多月過去,《極限青春》在今晚迎來“Last Try”,所有滑手、粉絲以及熱心觀眾,對節目表達了由衷的點贊和致意。哪怕你沒看過節目,多少也聽過暑期“人氣王”王一博總在機場帶著滑板這件事吧?

尤記得總導演韓金玲曾無比真誠地說過,“節目越做越難,我特別特別地焦慮,因為我們不懂滑板”。今晚,儘管我們不能說《極限青春》是完美的,但我們至少可以道一聲感謝——這群人真的是跟著滑板文化在努力前行,自己跟自己挑戰,自己跟自己較勁,然後讓我們有了一個很熱血的夏天。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首次嘗試滑板題材,它把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

“出圈”是當下的綜藝熱詞,越來越多的節目將創作視角鎖定在了專業領域,但要想真正讓“小眾”走向“大眾”,談何容易?

從綜藝呈現的角度來說,和嘻哈、街舞、籃球相比,滑板並不是個討巧的題材。它的確很炫酷、夠帶感,但變化空間有限,容易造成審美疲勞,而且滑板的群眾基礎偏弱,《極限青春》從一開始啃的就是塊硬骨頭。

不過,《極限青春》又是一檔懷揣迫切使命的節目。2020年東京奧運會近在咫尺,滑板將首度作為正式項目亮相。當它從非主流、邊緣化的運動一下子跨進體育殿堂,行業內外都有些措手不及,觀念普及和市場推廣勢在必行。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一直以來,騰訊視頻都堅持用精品內容樹立青春榜樣,把年輕人的專業、技能以及人性、個性的閃光點進行深度結合,尤其是正在不斷嘗試通過“體育+娛樂”,以差異化、細分化、熱血化的品類佈局,打造豐富多樣的正能量新文化樣本。敢於接招《極限青春》這樣的高難挑戰,不難看出騰訊視頻的魄力和自信。

面對一個行業壁壘很高的題材,《極限青春》將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在這檔節目中,筆者看到了三大閃光點:

第一,明星醒著拼!

王一博、王珞丹、程瀟一度被視為節目最大的槽點,最後卻變成超級圈粉的存在。三人首期亮相超級尷尬,滑手們紛紛疑惑明星領隊參加節目的目的:“很奇怪!”“來當主持嗎?”“千萬不要拿滑板擺pose!”

事實上,他們的身份與其說是“領隊”,不如說是“學員”。他們勤學苦練,從“菜鳥”開始步步進階,王一博到哪兒都隨身攜帶滑板,程瀟經常苦練到深夜,王珞丹摔到讓人心碎……大概就是這不服輸的精神起到了模範帶頭的作用,許多網友被明星的投入和敬業所感染,自發加入到了學習的行列。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在心細如塵的網友眼中,氣質無論如何也裝不出來,三位領隊的行為和滑手變得越來越像,看得出提前做了功課、私下做了練習,畢竟滑板是半點兒假都做不了的運動啊!

第二,專業說了算!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專業領域絕對不能“我不要你覺得,我只要我覺得”。綜藝節目的功能,是在尊重專業的基礎上做好“形式轉碼”,將小眾內容變成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大眾語態。

在這一點上,《極限青春》將話語權徹底交給了專業。根據節目賽制,滑手們首先由三位專業顧問海選,同時三位明星領隊選擇自己喜歡的選手,形成戰隊。三位專業顧問車霖、袁飛、韓敏捷代表著國內滑板運動的權威,他們保障了節目的技術性與專業性。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當60位國內頂尖滑手共同點燃“板圈狂歡”,各路大pro滿場飛的時候,你會由衷感慨節目用心呵護了滑板運動的那份野性和自由。於是在天然和純粹面前,感動就成了本能。

第三,拍攝超硬核!

要呈現一項行進速度極快、路線幾無章法的運動,對拍攝團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它不像平常拍攝滑板video,一兩個人就可以完成,《極限青春》的拍攝組有100多人,為了精準捕捉精彩畫面,他們在幕後下了不少的“狠功夫”。


"


文|寶華(珞思影視研究組)

“經此一遭,滑板是萬劫不復還是劫後餘生?”

這是《極限青春》6月20日正式登陸騰訊視頻的當天,滑板垂直領域媒體《Whatsup》發出的“靈魂之問”。繼街舞、嘻哈、電音之後,作為街頭文化代表的滑板被綜藝“盯上”是遲早的事情,但當這天到來的時候,大家都狂捏了一把汗:圈內人都還沒真正玩明白的事物,圈外人怎麼可能輕易成功?

於是,一個“看著很疼的綜藝”,就在不斷摔打中闖進了大眾的視線。“One More Try”是它希望傳遞給廣大觀眾的精神,也頗像是製作團隊一路走來的信念:凡事都要在磕絆中成長,玩滑板如此,做節目亦然。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兩個多月過去,《極限青春》在今晚迎來“Last Try”,所有滑手、粉絲以及熱心觀眾,對節目表達了由衷的點贊和致意。哪怕你沒看過節目,多少也聽過暑期“人氣王”王一博總在機場帶著滑板這件事吧?

尤記得總導演韓金玲曾無比真誠地說過,“節目越做越難,我特別特別地焦慮,因為我們不懂滑板”。今晚,儘管我們不能說《極限青春》是完美的,但我們至少可以道一聲感謝——這群人真的是跟著滑板文化在努力前行,自己跟自己挑戰,自己跟自己較勁,然後讓我們有了一個很熱血的夏天。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首次嘗試滑板題材,它把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

“出圈”是當下的綜藝熱詞,越來越多的節目將創作視角鎖定在了專業領域,但要想真正讓“小眾”走向“大眾”,談何容易?

從綜藝呈現的角度來說,和嘻哈、街舞、籃球相比,滑板並不是個討巧的題材。它的確很炫酷、夠帶感,但變化空間有限,容易造成審美疲勞,而且滑板的群眾基礎偏弱,《極限青春》從一開始啃的就是塊硬骨頭。

不過,《極限青春》又是一檔懷揣迫切使命的節目。2020年東京奧運會近在咫尺,滑板將首度作為正式項目亮相。當它從非主流、邊緣化的運動一下子跨進體育殿堂,行業內外都有些措手不及,觀念普及和市場推廣勢在必行。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一直以來,騰訊視頻都堅持用精品內容樹立青春榜樣,把年輕人的專業、技能以及人性、個性的閃光點進行深度結合,尤其是正在不斷嘗試通過“體育+娛樂”,以差異化、細分化、熱血化的品類佈局,打造豐富多樣的正能量新文化樣本。敢於接招《極限青春》這樣的高難挑戰,不難看出騰訊視頻的魄力和自信。

面對一個行業壁壘很高的題材,《極限青春》將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在這檔節目中,筆者看到了三大閃光點:

第一,明星醒著拼!

王一博、王珞丹、程瀟一度被視為節目最大的槽點,最後卻變成超級圈粉的存在。三人首期亮相超級尷尬,滑手們紛紛疑惑明星領隊參加節目的目的:“很奇怪!”“來當主持嗎?”“千萬不要拿滑板擺pose!”

事實上,他們的身份與其說是“領隊”,不如說是“學員”。他們勤學苦練,從“菜鳥”開始步步進階,王一博到哪兒都隨身攜帶滑板,程瀟經常苦練到深夜,王珞丹摔到讓人心碎……大概就是這不服輸的精神起到了模範帶頭的作用,許多網友被明星的投入和敬業所感染,自發加入到了學習的行列。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在心細如塵的網友眼中,氣質無論如何也裝不出來,三位領隊的行為和滑手變得越來越像,看得出提前做了功課、私下做了練習,畢竟滑板是半點兒假都做不了的運動啊!

第二,專業說了算!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專業領域絕對不能“我不要你覺得,我只要我覺得”。綜藝節目的功能,是在尊重專業的基礎上做好“形式轉碼”,將小眾內容變成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大眾語態。

在這一點上,《極限青春》將話語權徹底交給了專業。根據節目賽制,滑手們首先由三位專業顧問海選,同時三位明星領隊選擇自己喜歡的選手,形成戰隊。三位專業顧問車霖、袁飛、韓敏捷代表著國內滑板運動的權威,他們保障了節目的技術性與專業性。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當60位國內頂尖滑手共同點燃“板圈狂歡”,各路大pro滿場飛的時候,你會由衷感慨節目用心呵護了滑板運動的那份野性和自由。於是在天然和純粹面前,感動就成了本能。

第三,拍攝超硬核!

要呈現一項行進速度極快、路線幾無章法的運動,對拍攝團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它不像平常拍攝滑板video,一兩個人就可以完成,《極限青春》的拍攝組有100多人,為了精準捕捉精彩畫面,他們在幕後下了不少的“狠功夫”。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例如衝山速降的時候,網友好奇那麼快的速度,鏡頭怎麼跟的?原來,《極限青春》幕後隱藏著“特種攝像師”,可以邊拍攝邊滑板。擁有如此硬核的拍攝團隊,也難怪節目可以進行如此高能的內容輸出。問題來了,攝像大哥摔過多少跤呢?


"


文|寶華(珞思影視研究組)

“經此一遭,滑板是萬劫不復還是劫後餘生?”

這是《極限青春》6月20日正式登陸騰訊視頻的當天,滑板垂直領域媒體《Whatsup》發出的“靈魂之問”。繼街舞、嘻哈、電音之後,作為街頭文化代表的滑板被綜藝“盯上”是遲早的事情,但當這天到來的時候,大家都狂捏了一把汗:圈內人都還沒真正玩明白的事物,圈外人怎麼可能輕易成功?

於是,一個“看著很疼的綜藝”,就在不斷摔打中闖進了大眾的視線。“One More Try”是它希望傳遞給廣大觀眾的精神,也頗像是製作團隊一路走來的信念:凡事都要在磕絆中成長,玩滑板如此,做節目亦然。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兩個多月過去,《極限青春》在今晚迎來“Last Try”,所有滑手、粉絲以及熱心觀眾,對節目表達了由衷的點贊和致意。哪怕你沒看過節目,多少也聽過暑期“人氣王”王一博總在機場帶著滑板這件事吧?

尤記得總導演韓金玲曾無比真誠地說過,“節目越做越難,我特別特別地焦慮,因為我們不懂滑板”。今晚,儘管我們不能說《極限青春》是完美的,但我們至少可以道一聲感謝——這群人真的是跟著滑板文化在努力前行,自己跟自己挑戰,自己跟自己較勁,然後讓我們有了一個很熱血的夏天。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首次嘗試滑板題材,它把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

“出圈”是當下的綜藝熱詞,越來越多的節目將創作視角鎖定在了專業領域,但要想真正讓“小眾”走向“大眾”,談何容易?

從綜藝呈現的角度來說,和嘻哈、街舞、籃球相比,滑板並不是個討巧的題材。它的確很炫酷、夠帶感,但變化空間有限,容易造成審美疲勞,而且滑板的群眾基礎偏弱,《極限青春》從一開始啃的就是塊硬骨頭。

不過,《極限青春》又是一檔懷揣迫切使命的節目。2020年東京奧運會近在咫尺,滑板將首度作為正式項目亮相。當它從非主流、邊緣化的運動一下子跨進體育殿堂,行業內外都有些措手不及,觀念普及和市場推廣勢在必行。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一直以來,騰訊視頻都堅持用精品內容樹立青春榜樣,把年輕人的專業、技能以及人性、個性的閃光點進行深度結合,尤其是正在不斷嘗試通過“體育+娛樂”,以差異化、細分化、熱血化的品類佈局,打造豐富多樣的正能量新文化樣本。敢於接招《極限青春》這樣的高難挑戰,不難看出騰訊視頻的魄力和自信。

面對一個行業壁壘很高的題材,《極限青春》將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在這檔節目中,筆者看到了三大閃光點:

第一,明星醒著拼!

王一博、王珞丹、程瀟一度被視為節目最大的槽點,最後卻變成超級圈粉的存在。三人首期亮相超級尷尬,滑手們紛紛疑惑明星領隊參加節目的目的:“很奇怪!”“來當主持嗎?”“千萬不要拿滑板擺pose!”

事實上,他們的身份與其說是“領隊”,不如說是“學員”。他們勤學苦練,從“菜鳥”開始步步進階,王一博到哪兒都隨身攜帶滑板,程瀟經常苦練到深夜,王珞丹摔到讓人心碎……大概就是這不服輸的精神起到了模範帶頭的作用,許多網友被明星的投入和敬業所感染,自發加入到了學習的行列。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在心細如塵的網友眼中,氣質無論如何也裝不出來,三位領隊的行為和滑手變得越來越像,看得出提前做了功課、私下做了練習,畢竟滑板是半點兒假都做不了的運動啊!

第二,專業說了算!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專業領域絕對不能“我不要你覺得,我只要我覺得”。綜藝節目的功能,是在尊重專業的基礎上做好“形式轉碼”,將小眾內容變成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大眾語態。

在這一點上,《極限青春》將話語權徹底交給了專業。根據節目賽制,滑手們首先由三位專業顧問海選,同時三位明星領隊選擇自己喜歡的選手,形成戰隊。三位專業顧問車霖、袁飛、韓敏捷代表著國內滑板運動的權威,他們保障了節目的技術性與專業性。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當60位國內頂尖滑手共同點燃“板圈狂歡”,各路大pro滿場飛的時候,你會由衷感慨節目用心呵護了滑板運動的那份野性和自由。於是在天然和純粹面前,感動就成了本能。

第三,拍攝超硬核!

要呈現一項行進速度極快、路線幾無章法的運動,對拍攝團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它不像平常拍攝滑板video,一兩個人就可以完成,《極限青春》的拍攝組有100多人,為了精準捕捉精彩畫面,他們在幕後下了不少的“狠功夫”。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例如衝山速降的時候,網友好奇那麼快的速度,鏡頭怎麼跟的?原來,《極限青春》幕後隱藏著“特種攝像師”,可以邊拍攝邊滑板。擁有如此硬核的拍攝團隊,也難怪節目可以進行如此高能的內容輸出。問題來了,攝像大哥摔過多少跤呢?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如此“知錯就改”的節目,簡直是綜藝界的清流啊!

《極限青春》怒刷好感的原因除了“敬畏心”,還有“低姿態”。

它不僅對專業保持了充分的尊重,也懷著開放包容的態度和網友積極互動,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好的壞的照單全收,並且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及時調整,不斷對節目進行優化和升級,使得它一期比一期出色,展示出極強的成長性。


"


文|寶華(珞思影視研究組)

“經此一遭,滑板是萬劫不復還是劫後餘生?”

這是《極限青春》6月20日正式登陸騰訊視頻的當天,滑板垂直領域媒體《Whatsup》發出的“靈魂之問”。繼街舞、嘻哈、電音之後,作為街頭文化代表的滑板被綜藝“盯上”是遲早的事情,但當這天到來的時候,大家都狂捏了一把汗:圈內人都還沒真正玩明白的事物,圈外人怎麼可能輕易成功?

於是,一個“看著很疼的綜藝”,就在不斷摔打中闖進了大眾的視線。“One More Try”是它希望傳遞給廣大觀眾的精神,也頗像是製作團隊一路走來的信念:凡事都要在磕絆中成長,玩滑板如此,做節目亦然。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兩個多月過去,《極限青春》在今晚迎來“Last Try”,所有滑手、粉絲以及熱心觀眾,對節目表達了由衷的點贊和致意。哪怕你沒看過節目,多少也聽過暑期“人氣王”王一博總在機場帶著滑板這件事吧?

尤記得總導演韓金玲曾無比真誠地說過,“節目越做越難,我特別特別地焦慮,因為我們不懂滑板”。今晚,儘管我們不能說《極限青春》是完美的,但我們至少可以道一聲感謝——這群人真的是跟著滑板文化在努力前行,自己跟自己挑戰,自己跟自己較勁,然後讓我們有了一個很熱血的夏天。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首次嘗試滑板題材,它把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

“出圈”是當下的綜藝熱詞,越來越多的節目將創作視角鎖定在了專業領域,但要想真正讓“小眾”走向“大眾”,談何容易?

從綜藝呈現的角度來說,和嘻哈、街舞、籃球相比,滑板並不是個討巧的題材。它的確很炫酷、夠帶感,但變化空間有限,容易造成審美疲勞,而且滑板的群眾基礎偏弱,《極限青春》從一開始啃的就是塊硬骨頭。

不過,《極限青春》又是一檔懷揣迫切使命的節目。2020年東京奧運會近在咫尺,滑板將首度作為正式項目亮相。當它從非主流、邊緣化的運動一下子跨進體育殿堂,行業內外都有些措手不及,觀念普及和市場推廣勢在必行。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一直以來,騰訊視頻都堅持用精品內容樹立青春榜樣,把年輕人的專業、技能以及人性、個性的閃光點進行深度結合,尤其是正在不斷嘗試通過“體育+娛樂”,以差異化、細分化、熱血化的品類佈局,打造豐富多樣的正能量新文化樣本。敢於接招《極限青春》這樣的高難挑戰,不難看出騰訊視頻的魄力和自信。

面對一個行業壁壘很高的題材,《極限青春》將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在這檔節目中,筆者看到了三大閃光點:

第一,明星醒著拼!

王一博、王珞丹、程瀟一度被視為節目最大的槽點,最後卻變成超級圈粉的存在。三人首期亮相超級尷尬,滑手們紛紛疑惑明星領隊參加節目的目的:“很奇怪!”“來當主持嗎?”“千萬不要拿滑板擺pose!”

事實上,他們的身份與其說是“領隊”,不如說是“學員”。他們勤學苦練,從“菜鳥”開始步步進階,王一博到哪兒都隨身攜帶滑板,程瀟經常苦練到深夜,王珞丹摔到讓人心碎……大概就是這不服輸的精神起到了模範帶頭的作用,許多網友被明星的投入和敬業所感染,自發加入到了學習的行列。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在心細如塵的網友眼中,氣質無論如何也裝不出來,三位領隊的行為和滑手變得越來越像,看得出提前做了功課、私下做了練習,畢竟滑板是半點兒假都做不了的運動啊!

第二,專業說了算!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專業領域絕對不能“我不要你覺得,我只要我覺得”。綜藝節目的功能,是在尊重專業的基礎上做好“形式轉碼”,將小眾內容變成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大眾語態。

在這一點上,《極限青春》將話語權徹底交給了專業。根據節目賽制,滑手們首先由三位專業顧問海選,同時三位明星領隊選擇自己喜歡的選手,形成戰隊。三位專業顧問車霖、袁飛、韓敏捷代表著國內滑板運動的權威,他們保障了節目的技術性與專業性。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當60位國內頂尖滑手共同點燃“板圈狂歡”,各路大pro滿場飛的時候,你會由衷感慨節目用心呵護了滑板運動的那份野性和自由。於是在天然和純粹面前,感動就成了本能。

第三,拍攝超硬核!

要呈現一項行進速度極快、路線幾無章法的運動,對拍攝團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它不像平常拍攝滑板video,一兩個人就可以完成,《極限青春》的拍攝組有100多人,為了精準捕捉精彩畫面,他們在幕後下了不少的“狠功夫”。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例如衝山速降的時候,網友好奇那麼快的速度,鏡頭怎麼跟的?原來,《極限青春》幕後隱藏著“特種攝像師”,可以邊拍攝邊滑板。擁有如此硬核的拍攝團隊,也難怪節目可以進行如此高能的內容輸出。問題來了,攝像大哥摔過多少跤呢?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如此“知錯就改”的節目,簡直是綜藝界的清流啊!

《極限青春》怒刷好感的原因除了“敬畏心”,還有“低姿態”。

它不僅對專業保持了充分的尊重,也懷著開放包容的態度和網友積極互動,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好的壞的照單全收,並且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及時調整,不斷對節目進行優化和升級,使得它一期比一期出色,展示出極強的成長性。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最令人稱道的一次調整,是第六期之後的賽制變革。在那期節目裡,戰隊又將面臨淘汰隊員,現場氣氛凝重,三位領隊王珞丹、王一博、程瀟與滑手們集體“抗議”節目賽制,表示“滑板不應該是這個樣子”“贏了兩場,找不到贏的感覺。現場也不是很快樂 ”“我們是來享受滑板帶給我們的樂趣,這期不要走人了……”

節目在官方微博發起調查:“比賽規則和玩的開心哪個更重要?”結果顯示,有超過九成的網友選擇了後者,評論區裡有大量網友的肺腑之言,認為“壓力大滑不好,我喜歡看他們英姿颯爽的樣子”“賽制反而讓滑手們的初心改變了,沒有玩滑板的那種快樂了”。


"


文|寶華(珞思影視研究組)

“經此一遭,滑板是萬劫不復還是劫後餘生?”

這是《極限青春》6月20日正式登陸騰訊視頻的當天,滑板垂直領域媒體《Whatsup》發出的“靈魂之問”。繼街舞、嘻哈、電音之後,作為街頭文化代表的滑板被綜藝“盯上”是遲早的事情,但當這天到來的時候,大家都狂捏了一把汗:圈內人都還沒真正玩明白的事物,圈外人怎麼可能輕易成功?

於是,一個“看著很疼的綜藝”,就在不斷摔打中闖進了大眾的視線。“One More Try”是它希望傳遞給廣大觀眾的精神,也頗像是製作團隊一路走來的信念:凡事都要在磕絆中成長,玩滑板如此,做節目亦然。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兩個多月過去,《極限青春》在今晚迎來“Last Try”,所有滑手、粉絲以及熱心觀眾,對節目表達了由衷的點贊和致意。哪怕你沒看過節目,多少也聽過暑期“人氣王”王一博總在機場帶著滑板這件事吧?

尤記得總導演韓金玲曾無比真誠地說過,“節目越做越難,我特別特別地焦慮,因為我們不懂滑板”。今晚,儘管我們不能說《極限青春》是完美的,但我們至少可以道一聲感謝——這群人真的是跟著滑板文化在努力前行,自己跟自己挑戰,自己跟自己較勁,然後讓我們有了一個很熱血的夏天。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首次嘗試滑板題材,它把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

“出圈”是當下的綜藝熱詞,越來越多的節目將創作視角鎖定在了專業領域,但要想真正讓“小眾”走向“大眾”,談何容易?

從綜藝呈現的角度來說,和嘻哈、街舞、籃球相比,滑板並不是個討巧的題材。它的確很炫酷、夠帶感,但變化空間有限,容易造成審美疲勞,而且滑板的群眾基礎偏弱,《極限青春》從一開始啃的就是塊硬骨頭。

不過,《極限青春》又是一檔懷揣迫切使命的節目。2020年東京奧運會近在咫尺,滑板將首度作為正式項目亮相。當它從非主流、邊緣化的運動一下子跨進體育殿堂,行業內外都有些措手不及,觀念普及和市場推廣勢在必行。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一直以來,騰訊視頻都堅持用精品內容樹立青春榜樣,把年輕人的專業、技能以及人性、個性的閃光點進行深度結合,尤其是正在不斷嘗試通過“體育+娛樂”,以差異化、細分化、熱血化的品類佈局,打造豐富多樣的正能量新文化樣本。敢於接招《極限青春》這樣的高難挑戰,不難看出騰訊視頻的魄力和自信。

面對一個行業壁壘很高的題材,《極限青春》將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在這檔節目中,筆者看到了三大閃光點:

第一,明星醒著拼!

王一博、王珞丹、程瀟一度被視為節目最大的槽點,最後卻變成超級圈粉的存在。三人首期亮相超級尷尬,滑手們紛紛疑惑明星領隊參加節目的目的:“很奇怪!”“來當主持嗎?”“千萬不要拿滑板擺pose!”

事實上,他們的身份與其說是“領隊”,不如說是“學員”。他們勤學苦練,從“菜鳥”開始步步進階,王一博到哪兒都隨身攜帶滑板,程瀟經常苦練到深夜,王珞丹摔到讓人心碎……大概就是這不服輸的精神起到了模範帶頭的作用,許多網友被明星的投入和敬業所感染,自發加入到了學習的行列。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在心細如塵的網友眼中,氣質無論如何也裝不出來,三位領隊的行為和滑手變得越來越像,看得出提前做了功課、私下做了練習,畢竟滑板是半點兒假都做不了的運動啊!

第二,專業說了算!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專業領域絕對不能“我不要你覺得,我只要我覺得”。綜藝節目的功能,是在尊重專業的基礎上做好“形式轉碼”,將小眾內容變成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大眾語態。

在這一點上,《極限青春》將話語權徹底交給了專業。根據節目賽制,滑手們首先由三位專業顧問海選,同時三位明星領隊選擇自己喜歡的選手,形成戰隊。三位專業顧問車霖、袁飛、韓敏捷代表著國內滑板運動的權威,他們保障了節目的技術性與專業性。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當60位國內頂尖滑手共同點燃“板圈狂歡”,各路大pro滿場飛的時候,你會由衷感慨節目用心呵護了滑板運動的那份野性和自由。於是在天然和純粹面前,感動就成了本能。

第三,拍攝超硬核!

要呈現一項行進速度極快、路線幾無章法的運動,對拍攝團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它不像平常拍攝滑板video,一兩個人就可以完成,《極限青春》的拍攝組有100多人,為了精準捕捉精彩畫面,他們在幕後下了不少的“狠功夫”。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例如衝山速降的時候,網友好奇那麼快的速度,鏡頭怎麼跟的?原來,《極限青春》幕後隱藏著“特種攝像師”,可以邊拍攝邊滑板。擁有如此硬核的拍攝團隊,也難怪節目可以進行如此高能的內容輸出。問題來了,攝像大哥摔過多少跤呢?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如此“知錯就改”的節目,簡直是綜藝界的清流啊!

《極限青春》怒刷好感的原因除了“敬畏心”,還有“低姿態”。

它不僅對專業保持了充分的尊重,也懷著開放包容的態度和網友積極互動,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好的壞的照單全收,並且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及時調整,不斷對節目進行優化和升級,使得它一期比一期出色,展示出極強的成長性。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最令人稱道的一次調整,是第六期之後的賽制變革。在那期節目裡,戰隊又將面臨淘汰隊員,現場氣氛凝重,三位領隊王珞丹、王一博、程瀟與滑手們集體“抗議”節目賽制,表示“滑板不應該是這個樣子”“贏了兩場,找不到贏的感覺。現場也不是很快樂 ”“我們是來享受滑板帶給我們的樂趣,這期不要走人了……”

節目在官方微博發起調查:“比賽規則和玩的開心哪個更重要?”結果顯示,有超過九成的網友選擇了後者,評論區裡有大量網友的肺腑之言,認為“壓力大滑不好,我喜歡看他們英姿颯爽的樣子”“賽制反而讓滑手們的初心改變了,沒有玩滑板的那種快樂了”。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事實上,每期結束之後,官方微博都會徵集觀後感。節目不僅“知錯就改”變革了賽制,不淘汰選手,廣大網友還發現——節目逐步削弱了以驚險、刺激取勝的項目,改而通過腦洞大開的創意設計,傳遞滑板可以無所不在、樂趣橫生的理念。

從第三期開始,節目走向戶外,在太湖、秦皇島、重慶、哈爾濱等地展開從陸地到水上的繽紛挑戰。他們的戰場是滑雪場、遊樂園、超市、海灘、山坡、臺階,他們可以飛躍垃圾桶、征服自行車、越過“人肉串串”、挑戰收衣服,也可以在洗衣板、指壓板、網球拍、竹滑板上帥氣滑行……百變而新鮮的挑戰設置,持續激發著滑手們的熱情。當充滿童年回憶的“超級瑪麗風”賽道、拼手氣的“幸運大轉盤”亮相的時候,大家連呼節目真的走心了!


"


文|寶華(珞思影視研究組)

“經此一遭,滑板是萬劫不復還是劫後餘生?”

這是《極限青春》6月20日正式登陸騰訊視頻的當天,滑板垂直領域媒體《Whatsup》發出的“靈魂之問”。繼街舞、嘻哈、電音之後,作為街頭文化代表的滑板被綜藝“盯上”是遲早的事情,但當這天到來的時候,大家都狂捏了一把汗:圈內人都還沒真正玩明白的事物,圈外人怎麼可能輕易成功?

於是,一個“看著很疼的綜藝”,就在不斷摔打中闖進了大眾的視線。“One More Try”是它希望傳遞給廣大觀眾的精神,也頗像是製作團隊一路走來的信念:凡事都要在磕絆中成長,玩滑板如此,做節目亦然。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兩個多月過去,《極限青春》在今晚迎來“Last Try”,所有滑手、粉絲以及熱心觀眾,對節目表達了由衷的點贊和致意。哪怕你沒看過節目,多少也聽過暑期“人氣王”王一博總在機場帶著滑板這件事吧?

尤記得總導演韓金玲曾無比真誠地說過,“節目越做越難,我特別特別地焦慮,因為我們不懂滑板”。今晚,儘管我們不能說《極限青春》是完美的,但我們至少可以道一聲感謝——這群人真的是跟著滑板文化在努力前行,自己跟自己挑戰,自己跟自己較勁,然後讓我們有了一個很熱血的夏天。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首次嘗試滑板題材,它把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

“出圈”是當下的綜藝熱詞,越來越多的節目將創作視角鎖定在了專業領域,但要想真正讓“小眾”走向“大眾”,談何容易?

從綜藝呈現的角度來說,和嘻哈、街舞、籃球相比,滑板並不是個討巧的題材。它的確很炫酷、夠帶感,但變化空間有限,容易造成審美疲勞,而且滑板的群眾基礎偏弱,《極限青春》從一開始啃的就是塊硬骨頭。

不過,《極限青春》又是一檔懷揣迫切使命的節目。2020年東京奧運會近在咫尺,滑板將首度作為正式項目亮相。當它從非主流、邊緣化的運動一下子跨進體育殿堂,行業內外都有些措手不及,觀念普及和市場推廣勢在必行。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一直以來,騰訊視頻都堅持用精品內容樹立青春榜樣,把年輕人的專業、技能以及人性、個性的閃光點進行深度結合,尤其是正在不斷嘗試通過“體育+娛樂”,以差異化、細分化、熱血化的品類佈局,打造豐富多樣的正能量新文化樣本。敢於接招《極限青春》這樣的高難挑戰,不難看出騰訊視頻的魄力和自信。

面對一個行業壁壘很高的題材,《極限青春》將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在這檔節目中,筆者看到了三大閃光點:

第一,明星醒著拼!

王一博、王珞丹、程瀟一度被視為節目最大的槽點,最後卻變成超級圈粉的存在。三人首期亮相超級尷尬,滑手們紛紛疑惑明星領隊參加節目的目的:“很奇怪!”“來當主持嗎?”“千萬不要拿滑板擺pose!”

事實上,他們的身份與其說是“領隊”,不如說是“學員”。他們勤學苦練,從“菜鳥”開始步步進階,王一博到哪兒都隨身攜帶滑板,程瀟經常苦練到深夜,王珞丹摔到讓人心碎……大概就是這不服輸的精神起到了模範帶頭的作用,許多網友被明星的投入和敬業所感染,自發加入到了學習的行列。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在心細如塵的網友眼中,氣質無論如何也裝不出來,三位領隊的行為和滑手變得越來越像,看得出提前做了功課、私下做了練習,畢竟滑板是半點兒假都做不了的運動啊!

第二,專業說了算!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專業領域絕對不能“我不要你覺得,我只要我覺得”。綜藝節目的功能,是在尊重專業的基礎上做好“形式轉碼”,將小眾內容變成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大眾語態。

在這一點上,《極限青春》將話語權徹底交給了專業。根據節目賽制,滑手們首先由三位專業顧問海選,同時三位明星領隊選擇自己喜歡的選手,形成戰隊。三位專業顧問車霖、袁飛、韓敏捷代表著國內滑板運動的權威,他們保障了節目的技術性與專業性。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當60位國內頂尖滑手共同點燃“板圈狂歡”,各路大pro滿場飛的時候,你會由衷感慨節目用心呵護了滑板運動的那份野性和自由。於是在天然和純粹面前,感動就成了本能。

第三,拍攝超硬核!

要呈現一項行進速度極快、路線幾無章法的運動,對拍攝團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它不像平常拍攝滑板video,一兩個人就可以完成,《極限青春》的拍攝組有100多人,為了精準捕捉精彩畫面,他們在幕後下了不少的“狠功夫”。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例如衝山速降的時候,網友好奇那麼快的速度,鏡頭怎麼跟的?原來,《極限青春》幕後隱藏著“特種攝像師”,可以邊拍攝邊滑板。擁有如此硬核的拍攝團隊,也難怪節目可以進行如此高能的內容輸出。問題來了,攝像大哥摔過多少跤呢?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如此“知錯就改”的節目,簡直是綜藝界的清流啊!

《極限青春》怒刷好感的原因除了“敬畏心”,還有“低姿態”。

它不僅對專業保持了充分的尊重,也懷著開放包容的態度和網友積極互動,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好的壞的照單全收,並且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及時調整,不斷對節目進行優化和升級,使得它一期比一期出色,展示出極強的成長性。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最令人稱道的一次調整,是第六期之後的賽制變革。在那期節目裡,戰隊又將面臨淘汰隊員,現場氣氛凝重,三位領隊王珞丹、王一博、程瀟與滑手們集體“抗議”節目賽制,表示“滑板不應該是這個樣子”“贏了兩場,找不到贏的感覺。現場也不是很快樂 ”“我們是來享受滑板帶給我們的樂趣,這期不要走人了……”

節目在官方微博發起調查:“比賽規則和玩的開心哪個更重要?”結果顯示,有超過九成的網友選擇了後者,評論區裡有大量網友的肺腑之言,認為“壓力大滑不好,我喜歡看他們英姿颯爽的樣子”“賽制反而讓滑手們的初心改變了,沒有玩滑板的那種快樂了”。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事實上,每期結束之後,官方微博都會徵集觀後感。節目不僅“知錯就改”變革了賽制,不淘汰選手,廣大網友還發現——節目逐步削弱了以驚險、刺激取勝的項目,改而通過腦洞大開的創意設計,傳遞滑板可以無所不在、樂趣橫生的理念。

從第三期開始,節目走向戶外,在太湖、秦皇島、重慶、哈爾濱等地展開從陸地到水上的繽紛挑戰。他們的戰場是滑雪場、遊樂園、超市、海灘、山坡、臺階,他們可以飛躍垃圾桶、征服自行車、越過“人肉串串”、挑戰收衣服,也可以在洗衣板、指壓板、網球拍、竹滑板上帥氣滑行……百變而新鮮的挑戰設置,持續激發著滑手們的熱情。當充滿童年回憶的“超級瑪麗風”賽道、拼手氣的“幸運大轉盤”亮相的時候,大家連呼節目真的走心了!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


文|寶華(珞思影視研究組)

“經此一遭,滑板是萬劫不復還是劫後餘生?”

這是《極限青春》6月20日正式登陸騰訊視頻的當天,滑板垂直領域媒體《Whatsup》發出的“靈魂之問”。繼街舞、嘻哈、電音之後,作為街頭文化代表的滑板被綜藝“盯上”是遲早的事情,但當這天到來的時候,大家都狂捏了一把汗:圈內人都還沒真正玩明白的事物,圈外人怎麼可能輕易成功?

於是,一個“看著很疼的綜藝”,就在不斷摔打中闖進了大眾的視線。“One More Try”是它希望傳遞給廣大觀眾的精神,也頗像是製作團隊一路走來的信念:凡事都要在磕絆中成長,玩滑板如此,做節目亦然。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兩個多月過去,《極限青春》在今晚迎來“Last Try”,所有滑手、粉絲以及熱心觀眾,對節目表達了由衷的點贊和致意。哪怕你沒看過節目,多少也聽過暑期“人氣王”王一博總在機場帶著滑板這件事吧?

尤記得總導演韓金玲曾無比真誠地說過,“節目越做越難,我特別特別地焦慮,因為我們不懂滑板”。今晚,儘管我們不能說《極限青春》是完美的,但我們至少可以道一聲感謝——這群人真的是跟著滑板文化在努力前行,自己跟自己挑戰,自己跟自己較勁,然後讓我們有了一個很熱血的夏天。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首次嘗試滑板題材,它把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

“出圈”是當下的綜藝熱詞,越來越多的節目將創作視角鎖定在了專業領域,但要想真正讓“小眾”走向“大眾”,談何容易?

從綜藝呈現的角度來說,和嘻哈、街舞、籃球相比,滑板並不是個討巧的題材。它的確很炫酷、夠帶感,但變化空間有限,容易造成審美疲勞,而且滑板的群眾基礎偏弱,《極限青春》從一開始啃的就是塊硬骨頭。

不過,《極限青春》又是一檔懷揣迫切使命的節目。2020年東京奧運會近在咫尺,滑板將首度作為正式項目亮相。當它從非主流、邊緣化的運動一下子跨進體育殿堂,行業內外都有些措手不及,觀念普及和市場推廣勢在必行。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一直以來,騰訊視頻都堅持用精品內容樹立青春榜樣,把年輕人的專業、技能以及人性、個性的閃光點進行深度結合,尤其是正在不斷嘗試通過“體育+娛樂”,以差異化、細分化、熱血化的品類佈局,打造豐富多樣的正能量新文化樣本。敢於接招《極限青春》這樣的高難挑戰,不難看出騰訊視頻的魄力和自信。

面對一個行業壁壘很高的題材,《極限青春》將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在這檔節目中,筆者看到了三大閃光點:

第一,明星醒著拼!

王一博、王珞丹、程瀟一度被視為節目最大的槽點,最後卻變成超級圈粉的存在。三人首期亮相超級尷尬,滑手們紛紛疑惑明星領隊參加節目的目的:“很奇怪!”“來當主持嗎?”“千萬不要拿滑板擺pose!”

事實上,他們的身份與其說是“領隊”,不如說是“學員”。他們勤學苦練,從“菜鳥”開始步步進階,王一博到哪兒都隨身攜帶滑板,程瀟經常苦練到深夜,王珞丹摔到讓人心碎……大概就是這不服輸的精神起到了模範帶頭的作用,許多網友被明星的投入和敬業所感染,自發加入到了學習的行列。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在心細如塵的網友眼中,氣質無論如何也裝不出來,三位領隊的行為和滑手變得越來越像,看得出提前做了功課、私下做了練習,畢竟滑板是半點兒假都做不了的運動啊!

第二,專業說了算!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專業領域絕對不能“我不要你覺得,我只要我覺得”。綜藝節目的功能,是在尊重專業的基礎上做好“形式轉碼”,將小眾內容變成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大眾語態。

在這一點上,《極限青春》將話語權徹底交給了專業。根據節目賽制,滑手們首先由三位專業顧問海選,同時三位明星領隊選擇自己喜歡的選手,形成戰隊。三位專業顧問車霖、袁飛、韓敏捷代表著國內滑板運動的權威,他們保障了節目的技術性與專業性。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當60位國內頂尖滑手共同點燃“板圈狂歡”,各路大pro滿場飛的時候,你會由衷感慨節目用心呵護了滑板運動的那份野性和自由。於是在天然和純粹面前,感動就成了本能。

第三,拍攝超硬核!

要呈現一項行進速度極快、路線幾無章法的運動,對拍攝團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它不像平常拍攝滑板video,一兩個人就可以完成,《極限青春》的拍攝組有100多人,為了精準捕捉精彩畫面,他們在幕後下了不少的“狠功夫”。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例如衝山速降的時候,網友好奇那麼快的速度,鏡頭怎麼跟的?原來,《極限青春》幕後隱藏著“特種攝像師”,可以邊拍攝邊滑板。擁有如此硬核的拍攝團隊,也難怪節目可以進行如此高能的內容輸出。問題來了,攝像大哥摔過多少跤呢?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如此“知錯就改”的節目,簡直是綜藝界的清流啊!

《極限青春》怒刷好感的原因除了“敬畏心”,還有“低姿態”。

它不僅對專業保持了充分的尊重,也懷著開放包容的態度和網友積極互動,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好的壞的照單全收,並且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及時調整,不斷對節目進行優化和升級,使得它一期比一期出色,展示出極強的成長性。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最令人稱道的一次調整,是第六期之後的賽制變革。在那期節目裡,戰隊又將面臨淘汰隊員,現場氣氛凝重,三位領隊王珞丹、王一博、程瀟與滑手們集體“抗議”節目賽制,表示“滑板不應該是這個樣子”“贏了兩場,找不到贏的感覺。現場也不是很快樂 ”“我們是來享受滑板帶給我們的樂趣,這期不要走人了……”

節目在官方微博發起調查:“比賽規則和玩的開心哪個更重要?”結果顯示,有超過九成的網友選擇了後者,評論區裡有大量網友的肺腑之言,認為“壓力大滑不好,我喜歡看他們英姿颯爽的樣子”“賽制反而讓滑手們的初心改變了,沒有玩滑板的那種快樂了”。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事實上,每期結束之後,官方微博都會徵集觀後感。節目不僅“知錯就改”變革了賽制,不淘汰選手,廣大網友還發現——節目逐步削弱了以驚險、刺激取勝的項目,改而通過腦洞大開的創意設計,傳遞滑板可以無所不在、樂趣橫生的理念。

從第三期開始,節目走向戶外,在太湖、秦皇島、重慶、哈爾濱等地展開從陸地到水上的繽紛挑戰。他們的戰場是滑雪場、遊樂園、超市、海灘、山坡、臺階,他們可以飛躍垃圾桶、征服自行車、越過“人肉串串”、挑戰收衣服,也可以在洗衣板、指壓板、網球拍、竹滑板上帥氣滑行……百變而新鮮的挑戰設置,持續激發著滑手們的熱情。當充滿童年回憶的“超級瑪麗風”賽道、拼手氣的“幸運大轉盤”亮相的時候,大家連呼節目真的走心了!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


文|寶華(珞思影視研究組)

“經此一遭,滑板是萬劫不復還是劫後餘生?”

這是《極限青春》6月20日正式登陸騰訊視頻的當天,滑板垂直領域媒體《Whatsup》發出的“靈魂之問”。繼街舞、嘻哈、電音之後,作為街頭文化代表的滑板被綜藝“盯上”是遲早的事情,但當這天到來的時候,大家都狂捏了一把汗:圈內人都還沒真正玩明白的事物,圈外人怎麼可能輕易成功?

於是,一個“看著很疼的綜藝”,就在不斷摔打中闖進了大眾的視線。“One More Try”是它希望傳遞給廣大觀眾的精神,也頗像是製作團隊一路走來的信念:凡事都要在磕絆中成長,玩滑板如此,做節目亦然。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兩個多月過去,《極限青春》在今晚迎來“Last Try”,所有滑手、粉絲以及熱心觀眾,對節目表達了由衷的點贊和致意。哪怕你沒看過節目,多少也聽過暑期“人氣王”王一博總在機場帶著滑板這件事吧?

尤記得總導演韓金玲曾無比真誠地說過,“節目越做越難,我特別特別地焦慮,因為我們不懂滑板”。今晚,儘管我們不能說《極限青春》是完美的,但我們至少可以道一聲感謝——這群人真的是跟著滑板文化在努力前行,自己跟自己挑戰,自己跟自己較勁,然後讓我們有了一個很熱血的夏天。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首次嘗試滑板題材,它把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

“出圈”是當下的綜藝熱詞,越來越多的節目將創作視角鎖定在了專業領域,但要想真正讓“小眾”走向“大眾”,談何容易?

從綜藝呈現的角度來說,和嘻哈、街舞、籃球相比,滑板並不是個討巧的題材。它的確很炫酷、夠帶感,但變化空間有限,容易造成審美疲勞,而且滑板的群眾基礎偏弱,《極限青春》從一開始啃的就是塊硬骨頭。

不過,《極限青春》又是一檔懷揣迫切使命的節目。2020年東京奧運會近在咫尺,滑板將首度作為正式項目亮相。當它從非主流、邊緣化的運動一下子跨進體育殿堂,行業內外都有些措手不及,觀念普及和市場推廣勢在必行。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一直以來,騰訊視頻都堅持用精品內容樹立青春榜樣,把年輕人的專業、技能以及人性、個性的閃光點進行深度結合,尤其是正在不斷嘗試通過“體育+娛樂”,以差異化、細分化、熱血化的品類佈局,打造豐富多樣的正能量新文化樣本。敢於接招《極限青春》這樣的高難挑戰,不難看出騰訊視頻的魄力和自信。

面對一個行業壁壘很高的題材,《極限青春》將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在這檔節目中,筆者看到了三大閃光點:

第一,明星醒著拼!

王一博、王珞丹、程瀟一度被視為節目最大的槽點,最後卻變成超級圈粉的存在。三人首期亮相超級尷尬,滑手們紛紛疑惑明星領隊參加節目的目的:“很奇怪!”“來當主持嗎?”“千萬不要拿滑板擺pose!”

事實上,他們的身份與其說是“領隊”,不如說是“學員”。他們勤學苦練,從“菜鳥”開始步步進階,王一博到哪兒都隨身攜帶滑板,程瀟經常苦練到深夜,王珞丹摔到讓人心碎……大概就是這不服輸的精神起到了模範帶頭的作用,許多網友被明星的投入和敬業所感染,自發加入到了學習的行列。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在心細如塵的網友眼中,氣質無論如何也裝不出來,三位領隊的行為和滑手變得越來越像,看得出提前做了功課、私下做了練習,畢竟滑板是半點兒假都做不了的運動啊!

第二,專業說了算!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專業領域絕對不能“我不要你覺得,我只要我覺得”。綜藝節目的功能,是在尊重專業的基礎上做好“形式轉碼”,將小眾內容變成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大眾語態。

在這一點上,《極限青春》將話語權徹底交給了專業。根據節目賽制,滑手們首先由三位專業顧問海選,同時三位明星領隊選擇自己喜歡的選手,形成戰隊。三位專業顧問車霖、袁飛、韓敏捷代表著國內滑板運動的權威,他們保障了節目的技術性與專業性。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當60位國內頂尖滑手共同點燃“板圈狂歡”,各路大pro滿場飛的時候,你會由衷感慨節目用心呵護了滑板運動的那份野性和自由。於是在天然和純粹面前,感動就成了本能。

第三,拍攝超硬核!

要呈現一項行進速度極快、路線幾無章法的運動,對拍攝團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它不像平常拍攝滑板video,一兩個人就可以完成,《極限青春》的拍攝組有100多人,為了精準捕捉精彩畫面,他們在幕後下了不少的“狠功夫”。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例如衝山速降的時候,網友好奇那麼快的速度,鏡頭怎麼跟的?原來,《極限青春》幕後隱藏著“特種攝像師”,可以邊拍攝邊滑板。擁有如此硬核的拍攝團隊,也難怪節目可以進行如此高能的內容輸出。問題來了,攝像大哥摔過多少跤呢?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如此“知錯就改”的節目,簡直是綜藝界的清流啊!

《極限青春》怒刷好感的原因除了“敬畏心”,還有“低姿態”。

它不僅對專業保持了充分的尊重,也懷著開放包容的態度和網友積極互動,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好的壞的照單全收,並且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及時調整,不斷對節目進行優化和升級,使得它一期比一期出色,展示出極強的成長性。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最令人稱道的一次調整,是第六期之後的賽制變革。在那期節目裡,戰隊又將面臨淘汰隊員,現場氣氛凝重,三位領隊王珞丹、王一博、程瀟與滑手們集體“抗議”節目賽制,表示“滑板不應該是這個樣子”“贏了兩場,找不到贏的感覺。現場也不是很快樂 ”“我們是來享受滑板帶給我們的樂趣,這期不要走人了……”

節目在官方微博發起調查:“比賽規則和玩的開心哪個更重要?”結果顯示,有超過九成的網友選擇了後者,評論區裡有大量網友的肺腑之言,認為“壓力大滑不好,我喜歡看他們英姿颯爽的樣子”“賽制反而讓滑手們的初心改變了,沒有玩滑板的那種快樂了”。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事實上,每期結束之後,官方微博都會徵集觀後感。節目不僅“知錯就改”變革了賽制,不淘汰選手,廣大網友還發現——節目逐步削弱了以驚險、刺激取勝的項目,改而通過腦洞大開的創意設計,傳遞滑板可以無所不在、樂趣橫生的理念。

從第三期開始,節目走向戶外,在太湖、秦皇島、重慶、哈爾濱等地展開從陸地到水上的繽紛挑戰。他們的戰場是滑雪場、遊樂園、超市、海灘、山坡、臺階,他們可以飛躍垃圾桶、征服自行車、越過“人肉串串”、挑戰收衣服,也可以在洗衣板、指壓板、網球拍、竹滑板上帥氣滑行……百變而新鮮的挑戰設置,持續激發著滑手們的熱情。當充滿童年回憶的“超級瑪麗風”賽道、拼手氣的“幸運大轉盤”亮相的時候,大家連呼節目真的走心了!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每一次解救任務或是自救任務的驚心動魄,每一次反覆失敗終於成功的激動擊掌,每一次熊熊燃燒的戰隊團魂,都讓人更愛這項運動多一點。滑板沒有因為走入綜藝而變得擰巴,反而更加生動、可愛,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收官之夜,拿下最強戰隊的不是大熱的王一博戰隊,而是王珞丹戰隊。當被問及“贏了九期,輸在最後一期,遺憾嗎”時,王一博回答:“每一場比賽,大家都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就夠了。”

馭風而來,乘風而去。“硬核青春”就該這麼簡單、真實、出色。滑板運動“One More Try”的價值觀,其實和每一代年輕人所追逐和認可的一樣——從哪裡摔倒,就從哪裡站起來!這種精神屬於滑板運動,屬於各行各業,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


文|寶華(珞思影視研究組)

“經此一遭,滑板是萬劫不復還是劫後餘生?”

這是《極限青春》6月20日正式登陸騰訊視頻的當天,滑板垂直領域媒體《Whatsup》發出的“靈魂之問”。繼街舞、嘻哈、電音之後,作為街頭文化代表的滑板被綜藝“盯上”是遲早的事情,但當這天到來的時候,大家都狂捏了一把汗:圈內人都還沒真正玩明白的事物,圈外人怎麼可能輕易成功?

於是,一個“看著很疼的綜藝”,就在不斷摔打中闖進了大眾的視線。“One More Try”是它希望傳遞給廣大觀眾的精神,也頗像是製作團隊一路走來的信念:凡事都要在磕絆中成長,玩滑板如此,做節目亦然。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兩個多月過去,《極限青春》在今晚迎來“Last Try”,所有滑手、粉絲以及熱心觀眾,對節目表達了由衷的點贊和致意。哪怕你沒看過節目,多少也聽過暑期“人氣王”王一博總在機場帶著滑板這件事吧?

尤記得總導演韓金玲曾無比真誠地說過,“節目越做越難,我特別特別地焦慮,因為我們不懂滑板”。今晚,儘管我們不能說《極限青春》是完美的,但我們至少可以道一聲感謝——這群人真的是跟著滑板文化在努力前行,自己跟自己挑戰,自己跟自己較勁,然後讓我們有了一個很熱血的夏天。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首次嘗試滑板題材,它把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

“出圈”是當下的綜藝熱詞,越來越多的節目將創作視角鎖定在了專業領域,但要想真正讓“小眾”走向“大眾”,談何容易?

從綜藝呈現的角度來說,和嘻哈、街舞、籃球相比,滑板並不是個討巧的題材。它的確很炫酷、夠帶感,但變化空間有限,容易造成審美疲勞,而且滑板的群眾基礎偏弱,《極限青春》從一開始啃的就是塊硬骨頭。

不過,《極限青春》又是一檔懷揣迫切使命的節目。2020年東京奧運會近在咫尺,滑板將首度作為正式項目亮相。當它從非主流、邊緣化的運動一下子跨進體育殿堂,行業內外都有些措手不及,觀念普及和市場推廣勢在必行。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一直以來,騰訊視頻都堅持用精品內容樹立青春榜樣,把年輕人的專業、技能以及人性、個性的閃光點進行深度結合,尤其是正在不斷嘗試通過“體育+娛樂”,以差異化、細分化、熱血化的品類佈局,打造豐富多樣的正能量新文化樣本。敢於接招《極限青春》這樣的高難挑戰,不難看出騰訊視頻的魄力和自信。

面對一個行業壁壘很高的題材,《極限青春》將Respect發揮到了極致。在這檔節目中,筆者看到了三大閃光點:

第一,明星醒著拼!

王一博、王珞丹、程瀟一度被視為節目最大的槽點,最後卻變成超級圈粉的存在。三人首期亮相超級尷尬,滑手們紛紛疑惑明星領隊參加節目的目的:“很奇怪!”“來當主持嗎?”“千萬不要拿滑板擺pose!”

事實上,他們的身份與其說是“領隊”,不如說是“學員”。他們勤學苦練,從“菜鳥”開始步步進階,王一博到哪兒都隨身攜帶滑板,程瀟經常苦練到深夜,王珞丹摔到讓人心碎……大概就是這不服輸的精神起到了模範帶頭的作用,許多網友被明星的投入和敬業所感染,自發加入到了學習的行列。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在心細如塵的網友眼中,氣質無論如何也裝不出來,三位領隊的行為和滑手變得越來越像,看得出提前做了功課、私下做了練習,畢竟滑板是半點兒假都做不了的運動啊!

第二,專業說了算!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專業領域絕對不能“我不要你覺得,我只要我覺得”。綜藝節目的功能,是在尊重專業的基礎上做好“形式轉碼”,將小眾內容變成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大眾語態。

在這一點上,《極限青春》將話語權徹底交給了專業。根據節目賽制,滑手們首先由三位專業顧問海選,同時三位明星領隊選擇自己喜歡的選手,形成戰隊。三位專業顧問車霖、袁飛、韓敏捷代表著國內滑板運動的權威,他們保障了節目的技術性與專業性。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當60位國內頂尖滑手共同點燃“板圈狂歡”,各路大pro滿場飛的時候,你會由衷感慨節目用心呵護了滑板運動的那份野性和自由。於是在天然和純粹面前,感動就成了本能。

第三,拍攝超硬核!

要呈現一項行進速度極快、路線幾無章法的運動,對拍攝團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它不像平常拍攝滑板video,一兩個人就可以完成,《極限青春》的拍攝組有100多人,為了精準捕捉精彩畫面,他們在幕後下了不少的“狠功夫”。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例如衝山速降的時候,網友好奇那麼快的速度,鏡頭怎麼跟的?原來,《極限青春》幕後隱藏著“特種攝像師”,可以邊拍攝邊滑板。擁有如此硬核的拍攝團隊,也難怪節目可以進行如此高能的內容輸出。問題來了,攝像大哥摔過多少跤呢?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如此“知錯就改”的節目,簡直是綜藝界的清流啊!

《極限青春》怒刷好感的原因除了“敬畏心”,還有“低姿態”。

它不僅對專業保持了充分的尊重,也懷著開放包容的態度和網友積極互動,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好的壞的照單全收,並且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及時調整,不斷對節目進行優化和升級,使得它一期比一期出色,展示出極強的成長性。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最令人稱道的一次調整,是第六期之後的賽制變革。在那期節目裡,戰隊又將面臨淘汰隊員,現場氣氛凝重,三位領隊王珞丹、王一博、程瀟與滑手們集體“抗議”節目賽制,表示“滑板不應該是這個樣子”“贏了兩場,找不到贏的感覺。現場也不是很快樂 ”“我們是來享受滑板帶給我們的樂趣,這期不要走人了……”

節目在官方微博發起調查:“比賽規則和玩的開心哪個更重要?”結果顯示,有超過九成的網友選擇了後者,評論區裡有大量網友的肺腑之言,認為“壓力大滑不好,我喜歡看他們英姿颯爽的樣子”“賽制反而讓滑手們的初心改變了,沒有玩滑板的那種快樂了”。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事實上,每期結束之後,官方微博都會徵集觀後感。節目不僅“知錯就改”變革了賽制,不淘汰選手,廣大網友還發現——節目逐步削弱了以驚險、刺激取勝的項目,改而通過腦洞大開的創意設計,傳遞滑板可以無所不在、樂趣橫生的理念。

從第三期開始,節目走向戶外,在太湖、秦皇島、重慶、哈爾濱等地展開從陸地到水上的繽紛挑戰。他們的戰場是滑雪場、遊樂園、超市、海灘、山坡、臺階,他們可以飛躍垃圾桶、征服自行車、越過“人肉串串”、挑戰收衣服,也可以在洗衣板、指壓板、網球拍、竹滑板上帥氣滑行……百變而新鮮的挑戰設置,持續激發著滑手們的熱情。當充滿童年回憶的“超級瑪麗風”賽道、拼手氣的“幸運大轉盤”亮相的時候,大家連呼節目真的走心了!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每一次解救任務或是自救任務的驚心動魄,每一次反覆失敗終於成功的激動擊掌,每一次熊熊燃燒的戰隊團魂,都讓人更愛這項運動多一點。滑板沒有因為走入綜藝而變得擰巴,反而更加生動、可愛,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收官之夜,拿下最強戰隊的不是大熱的王一博戰隊,而是王珞丹戰隊。當被問及“贏了九期,輸在最後一期,遺憾嗎”時,王一博回答:“每一場比賽,大家都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就夠了。”

馭風而來,乘風而去。“硬核青春”就該這麼簡單、真實、出色。滑板運動“One More Try”的價值觀,其實和每一代年輕人所追逐和認可的一樣——從哪裡摔倒,就從哪裡站起來!這種精神屬於滑板運動,屬於各行各業,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這個夏天,《極限青春》屬於每一個努力發光的酷蓋


一個網友說得好,人得有點兒跟自己死磕的精神,才能燦爛地活下去。《極限青春》認真而快樂地陪伴了我們一個夏天,不妨就此期待下一次更好的相遇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