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好,最憶是紅園 牡丹盡染紅滿院,亭閣臥波映欄杆

牡丹 建築 盆景 臨夏聲音 2017-05-20

“臨夏好,最憶是紅園。牡丹盡染紅滿院,亭閣臥波映欄杆,遊人朝夕攀。”

臨夏好,最憶是紅園 牡丹盡染紅滿院,亭閣臥波映欄杆

紅園位於臨夏市紅園路,距離第七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開幕式的舉辦地永靖縣約60公里,車程1小時40分鐘左右。

紅園於1986年建成,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兩頭大,中間紅,呈葫蘆狀。園內廳堂軒館、樓閣亭廊、鏡湖垂柳、碧波小舟、珍禽異獸、地方風味小吃及各種遊樂設施,令遊人賞心悅目,因而博得了“隴原一絕”、“塞上明珠”的美譽。

臨夏好,最憶是紅園 牡丹盡染紅滿院,亭閣臥波映欄杆

紅園長廊頂部的河州彩繪聞名隴原

紅園把漢族的木刻、回族的磚雕和藏族的彩繪巧妙地融為一體,整體建築錯落有致。建築上獨特的磚雕、木雕和河州彩繪聞名隴原,尤其是磚雕藝術,品種繁多,形象逼真,常常令遊人歎為觀止。

臨夏好,最憶是紅園 牡丹盡染紅滿院,亭閣臥波映欄杆

紅園磚雕作品形象生動

園內建築以小巧玲瓏的江南園林風格和高大恢宏的臨夏地方民族建築特色相結合,是一處以古典建築和花木盆景為主體的庭院式公園,被譽為“隴原明珠”。

臨夏好,最憶是紅園 牡丹盡染紅滿院,亭閣臥波映欄杆

紅園——兼具民族特色和江南園林風格

臨夏培育名貴花卉盆栽的歷史由來已久,紅園內有盆景院,擺放著上千盆名貴花卉,到處鮮花簇擁。美人蕉、君子蘭、芍藥、月季、菊花等200餘種花卉競相開放,令人賞心悅目;還有百年以上的古樁石榴、銀杏,200年以上的紫薇、紫藤等名貴植物,使人歎為觀止。

臨夏好,最憶是紅園 牡丹盡染紅滿院,亭閣臥波映欄杆

臨夏名花—大麗花

紅園的園栽紫斑牡丹,在全國都享有尊名。據調查,臨夏牡丹品種達180餘種,素有“牡丹之鄉”的美稱,僅紅園內就有150多種,故世有"小洛陽"之稱。清代著名詩人吳鎮有詩云:“牡丹隨處有,勝絕是河州。”

臨夏好,最憶是紅園 牡丹盡染紅滿院,亭閣臥波映欄杆

馳名中外的臨夏紫斑牡丹

人在紅園坐,景自四邊來。濃郁蒼翠中,紅冠群芳。透過物象細細揣思,不難悟出“紅園”這個美妙名稱的貼切含義。正如一首詞中所寫:“臨夏好,最憶是紅園。牡丹盡染紅滿院,亭閣臥波映欄杆,遊人朝夕攀。”

臨夏好,最憶是紅園 牡丹盡染紅滿院,亭閣臥波映欄杆

6月20日,第七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絲綢之路旅遊產品展覽會將在臨夏州永靖縣春明路商業街盛大開幕,展會重點展示重點展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沿線省市的旅遊資源及特色商品、文創商品以及甘肅省特色文化商品。大家在參觀展會之餘,可以到飲譽西北的臨夏紅園賞玩一番,一定會不虛此行。


來源:臨夏市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