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中原出彩做貢獻】秦治章:迷上梅花的豫西漢子,只想讓鄉親們致富

林業 梅子 三農 大河客戶端 2017-05-25
【我為中原出彩做貢獻】秦治章:迷上梅花的豫西漢子,只想讓鄉親們致富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周廣現 文圖

開辦研究所這是專家學者的事,但三門峽市盧氏縣橫澗鄉橫澗村村民秦治章偏不信這個邪。“為了讓村民種花致富”,他於1984年成立了中國梅花豫西研究所,目前已經培育出50多個梅花新品種。他還多次在《中國花卉報》和《中華梅訊》等刊物上發表關於梅花種植的論文。在成為一名梅花種植專家的同時,他也實現了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的願望。

為讓鄉親們種花致富,他迷上了梅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秦治章非常喜歡毛澤東的《詠梅》這首詩。33年前,當時,他所在的三門峽市盧氏縣橫澗鄉橫澗村村民生活都很艱難,他萌發了研究梅花,靠種植梅花讓眾鄉親富裕起來的想法。

1984年,秦治章向親戚朋友借了780元錢到江南購買了20餘棵梅花樹苗,冒著寒冬栽植在自家的自留地裡進行實驗。後來,他又申請成立了中國梅花豫西研究所。為了加快實驗進度,秦治章多次進京向北京林業大學教授、中國花卉協會梅花臘梅分會會長陳俊愉和梅花研究中心專家趙守邊請教。

【我為中原出彩做貢獻】秦治章:迷上梅花的豫西漢子,只想讓鄉親們致富

在全國各地,當發現名優品種時,他總是傾囊購買苗木。栽植苗木時,他總是小心翼翼,親自動手,什麼時候播種、扦插,還有溫度、水分等資料他都詳細的做好記錄,並將實驗結果寫成論文,先後發表在《中國花卉報》和《中華梅訊》等刊物上,受到專家的一致好評。

歷經10個冬春的苦心鑽研,1994年秦治章的研究終於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當年他和家人在洛陽植物園搞梅展,他展出的近百個品種200餘盆梅花吸引了國內外的梅花愛好者。梅展結束時,參展梅花被搶購一空。此後的3年間,秦治章又進行多次改良實驗,1997年他代表河南參加全國第五屆梅花大展,一舉獲得了3個銅獎。

如今他已培育出50多個梅花新品種,“我的目標是,在有生之年培育出100個梅花新品種。”秦治章說。

帶領鄉親致富、做公益,他津津樂道

“村民不富,我絕不走出這個村子。”33年前,在這個信念的支持下,秦治章走上了梅花研究的道路。如今,成了一名梅花種植專家的他,帶領鄉親們致富的目標也已初步實現。目前,他的梅花基地已達500畝,年產盆梅260種10000餘盆、梅花成品和半成品苗木50餘萬株,帶動60餘農戶種植梅花,解決閒散勞動力就業110人。

不僅如此,對於做公益活動,秦治章也是樂此不彼。為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2007年4月2日,秦治章將自己精心培育和挑選的42棵梅樹贈送給北京釣魚臺國賓館,並指導栽植。為此,釣魚臺國賓館向中共盧氏縣委、盧氏縣人民政府發來感謝信,表示:“梅花是我國傳統花卉,我國人民賦予其冰清、高潔的品格和情操,為我國人民所喜愛。你們贈送的梅花為我賓館園林環境增添了色彩,同時豐富了我賓館的園林文化內涵,我們對此表示感謝。”

2010年10月19日,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5週年紀念日,秦治章為革命聖地延安贈送梅樹52棵,分別栽植在寶塔山、王家坪紀念館等處。

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紀念年,秦治章又贈送給中南海31棵梅樹。

2015年春,秦治章又向湖南楊開慧烈士陵園捐贈56株梅樹。

來源:大河客戶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