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夫人虛構身世的另一種解讀:或和紅孩兒的故事遙相呼應'

"

文:白馬晉一

【一】

西遊故事裡,三打白骨精應該是個很經典的橋段。

白虎嶺上妖精白骨夫人(白骨精)一心要吃唐僧肉,又囿於孫悟空金箍棒的威力,便化作人形上前套近乎。唐僧見荒郊野外出現一位俊俏婦人,警覺且疑慮地用目光打量來人。為了讓唐僧放下戒心,白骨夫人便編了一個故事。

且看原著描述,“師父,此山叫做蛇回獸怕的白虎嶺,正西下面是我家。我父母在堂,看經好善,廣齋方上遠近僧人,只因無子,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門第,配嫁他人,又恐老來無倚,只得將奴招了一個女婿,養老送終。”

見唐僧仍不太相信,白骨夫人戲精上身,繼續編道,“師父,我丈夫在山北凹裡,帶幾個客子鋤田。這是奴奴煮的午飯,送與那些人吃的。只為五黃六月,無人使喚,父母又年老,所以親身來送。忽遇三位遠來,卻思父母好善,故將此飯齋僧,如不棄嫌,願表芹獻。”

來人過於熱情,唐僧倒顯得愈發不太適應,嘴邊的飯菜遲遲不肯接下。白骨夫人似乎也不著急,笑著說道,“師父啊,我父母齋僧,還是小可。我丈夫更是個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橋補路,愛老憐貧。但聽見說這飯送與師父吃了,他與我夫妻情上,比尋常更是不同。”

笑著笑著,臉蛋猶如一朵燦爛的桃花。

"

文:白馬晉一

【一】

西遊故事裡,三打白骨精應該是個很經典的橋段。

白虎嶺上妖精白骨夫人(白骨精)一心要吃唐僧肉,又囿於孫悟空金箍棒的威力,便化作人形上前套近乎。唐僧見荒郊野外出現一位俊俏婦人,警覺且疑慮地用目光打量來人。為了讓唐僧放下戒心,白骨夫人便編了一個故事。

且看原著描述,“師父,此山叫做蛇回獸怕的白虎嶺,正西下面是我家。我父母在堂,看經好善,廣齋方上遠近僧人,只因無子,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門第,配嫁他人,又恐老來無倚,只得將奴招了一個女婿,養老送終。”

見唐僧仍不太相信,白骨夫人戲精上身,繼續編道,“師父,我丈夫在山北凹裡,帶幾個客子鋤田。這是奴奴煮的午飯,送與那些人吃的。只為五黃六月,無人使喚,父母又年老,所以親身來送。忽遇三位遠來,卻思父母好善,故將此飯齋僧,如不棄嫌,願表芹獻。”

來人過於熱情,唐僧倒顯得愈發不太適應,嘴邊的飯菜遲遲不肯接下。白骨夫人似乎也不著急,笑著說道,“師父啊,我父母齋僧,還是小可。我丈夫更是個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橋補路,愛老憐貧。但聽見說這飯送與師父吃了,他與我夫妻情上,比尋常更是不同。”

笑著笑著,臉蛋猶如一朵燦爛的桃花。

白骨夫人虛構身世的另一種解讀:或和紅孩兒的故事遙相呼應

【二】

白骨夫人將這個故事講述得繪聲繪色,師徒幾人頗有些相信了。

豬八戒樂呵呵地要接過飯菜,尋個平坦的地,一樣一樣擺下,喚來同行人。唐僧臉上裝作若無其事,身體卻挺誠實,忍不住嚥了一下口水。而這飯菜,自然是被下了妖法。若食下肚,大概便要集體昏厥了。

但這一切,肯定瞞不過孫悟空的火眼金睛。

只見孫悟空揮起金箍棒,掀翻了飯菜,便朝著白骨夫人的腦門掄過去。妖精使了一個解屍法,跑了,唐僧卻以殺生之名,開始遷怒起悟空。後續的劇情衝突,讀者大多已經熟稔,此處不再累述。但白骨夫人口中故事,其實或有玄機。

我們都知道,《西遊記》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看作一部世情小說。吳承恩老先生,或借妖精之口,道出了這樣一個世道。

從前,在白虎嶺附近有一戶人家,家長樂善好施,家婿樂觀勤勞。這一家人勤勤勉勉,修橋補路,愛老憐貧,齋僧敬神,本以為換來一個好報,結果呢,或早已成了白骨夫人的口中餐。而他們的故事,白骨夫人卻記下了,拿來編成自己的身世,行騙來來往往的路人。

"

文:白馬晉一

【一】

西遊故事裡,三打白骨精應該是個很經典的橋段。

白虎嶺上妖精白骨夫人(白骨精)一心要吃唐僧肉,又囿於孫悟空金箍棒的威力,便化作人形上前套近乎。唐僧見荒郊野外出現一位俊俏婦人,警覺且疑慮地用目光打量來人。為了讓唐僧放下戒心,白骨夫人便編了一個故事。

且看原著描述,“師父,此山叫做蛇回獸怕的白虎嶺,正西下面是我家。我父母在堂,看經好善,廣齋方上遠近僧人,只因無子,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門第,配嫁他人,又恐老來無倚,只得將奴招了一個女婿,養老送終。”

見唐僧仍不太相信,白骨夫人戲精上身,繼續編道,“師父,我丈夫在山北凹裡,帶幾個客子鋤田。這是奴奴煮的午飯,送與那些人吃的。只為五黃六月,無人使喚,父母又年老,所以親身來送。忽遇三位遠來,卻思父母好善,故將此飯齋僧,如不棄嫌,願表芹獻。”

來人過於熱情,唐僧倒顯得愈發不太適應,嘴邊的飯菜遲遲不肯接下。白骨夫人似乎也不著急,笑著說道,“師父啊,我父母齋僧,還是小可。我丈夫更是個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橋補路,愛老憐貧。但聽見說這飯送與師父吃了,他與我夫妻情上,比尋常更是不同。”

笑著笑著,臉蛋猶如一朵燦爛的桃花。

白骨夫人虛構身世的另一種解讀:或和紅孩兒的故事遙相呼應

【二】

白骨夫人將這個故事講述得繪聲繪色,師徒幾人頗有些相信了。

豬八戒樂呵呵地要接過飯菜,尋個平坦的地,一樣一樣擺下,喚來同行人。唐僧臉上裝作若無其事,身體卻挺誠實,忍不住嚥了一下口水。而這飯菜,自然是被下了妖法。若食下肚,大概便要集體昏厥了。

但這一切,肯定瞞不過孫悟空的火眼金睛。

只見孫悟空揮起金箍棒,掀翻了飯菜,便朝著白骨夫人的腦門掄過去。妖精使了一個解屍法,跑了,唐僧卻以殺生之名,開始遷怒起悟空。後續的劇情衝突,讀者大多已經熟稔,此處不再累述。但白骨夫人口中故事,其實或有玄機。

我們都知道,《西遊記》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看作一部世情小說。吳承恩老先生,或借妖精之口,道出了這樣一個世道。

從前,在白虎嶺附近有一戶人家,家長樂善好施,家婿樂觀勤勞。這一家人勤勤勉勉,修橋補路,愛老憐貧,齋僧敬神,本以為換來一個好報,結果呢,或早已成了白骨夫人的口中餐。而他們的故事,白骨夫人卻記下了,拿來編成自己的身世,行騙來來往往的路人。

白骨夫人虛構身世的另一種解讀:或和紅孩兒的故事遙相呼應

【三】

白虎嶺的故事當然是虛寫,但虛寫的故事,《西遊記》絕不止一處。

取經師徒四人,途徑號山之時,遇到了一位頗為頑劣的妖精,喚作紅孩兒。它的手段,大家早已熟知,冷不丁的一記三昧真火,差點要了孫悟空性命。

紅孩兒不僅本事厲害,也擅長編故事。

初遇唐僧之時,紅孩兒將自己反綁在樹上,哭哭啼啼地編了一個身世,“師父呀,山西去有一條枯鬆澗,澗那邊有一莊村,我是那裡人家,我祖公公姓紅,只因廣積金銀,傢俬鉅萬,混名喚做紅百萬,年老歸世已久,家產遺與我父。近來人事奢侈,傢俬漸廢,改名喚做紅十萬,專一結交四路豪傑,將金銀借放,希圖利息,那借金銀人,身貧無計,結成凶黨,明火執杖,白日殺上我門,將我財帛盡情劫擄……”

孫悟空火眼金睛,自然識得妖怪,聽了故事,冷冷地發出一笑。

而這聲冷笑,恰恰潛藏吳承恩先生行文態度。他要藉著紅孩兒之口,道出“紅百萬”一家盛衰榮辱。這一家人資本的原始積累,大抵是靠高利貸發家,歸根結底是謀利之徒,階層性質屬於剝削一方。而被剝削者,因馬太效應,越發貧窮,最後走投無路,竟結夥幹起了壞事,當然,他們首要打砸的,自然是剝削者。在致力於揭露當時腐朽世相的吳承恩看來,這種極具反差色彩的對立,似乎是明朝社會一種寫照了。

明朝的世道,將窮人活活逼成了壞人。

"

文:白馬晉一

【一】

西遊故事裡,三打白骨精應該是個很經典的橋段。

白虎嶺上妖精白骨夫人(白骨精)一心要吃唐僧肉,又囿於孫悟空金箍棒的威力,便化作人形上前套近乎。唐僧見荒郊野外出現一位俊俏婦人,警覺且疑慮地用目光打量來人。為了讓唐僧放下戒心,白骨夫人便編了一個故事。

且看原著描述,“師父,此山叫做蛇回獸怕的白虎嶺,正西下面是我家。我父母在堂,看經好善,廣齋方上遠近僧人,只因無子,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門第,配嫁他人,又恐老來無倚,只得將奴招了一個女婿,養老送終。”

見唐僧仍不太相信,白骨夫人戲精上身,繼續編道,“師父,我丈夫在山北凹裡,帶幾個客子鋤田。這是奴奴煮的午飯,送與那些人吃的。只為五黃六月,無人使喚,父母又年老,所以親身來送。忽遇三位遠來,卻思父母好善,故將此飯齋僧,如不棄嫌,願表芹獻。”

來人過於熱情,唐僧倒顯得愈發不太適應,嘴邊的飯菜遲遲不肯接下。白骨夫人似乎也不著急,笑著說道,“師父啊,我父母齋僧,還是小可。我丈夫更是個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橋補路,愛老憐貧。但聽見說這飯送與師父吃了,他與我夫妻情上,比尋常更是不同。”

笑著笑著,臉蛋猶如一朵燦爛的桃花。

白骨夫人虛構身世的另一種解讀:或和紅孩兒的故事遙相呼應

【二】

白骨夫人將這個故事講述得繪聲繪色,師徒幾人頗有些相信了。

豬八戒樂呵呵地要接過飯菜,尋個平坦的地,一樣一樣擺下,喚來同行人。唐僧臉上裝作若無其事,身體卻挺誠實,忍不住嚥了一下口水。而這飯菜,自然是被下了妖法。若食下肚,大概便要集體昏厥了。

但這一切,肯定瞞不過孫悟空的火眼金睛。

只見孫悟空揮起金箍棒,掀翻了飯菜,便朝著白骨夫人的腦門掄過去。妖精使了一個解屍法,跑了,唐僧卻以殺生之名,開始遷怒起悟空。後續的劇情衝突,讀者大多已經熟稔,此處不再累述。但白骨夫人口中故事,其實或有玄機。

我們都知道,《西遊記》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看作一部世情小說。吳承恩老先生,或借妖精之口,道出了這樣一個世道。

從前,在白虎嶺附近有一戶人家,家長樂善好施,家婿樂觀勤勞。這一家人勤勤勉勉,修橋補路,愛老憐貧,齋僧敬神,本以為換來一個好報,結果呢,或早已成了白骨夫人的口中餐。而他們的故事,白骨夫人卻記下了,拿來編成自己的身世,行騙來來往往的路人。

白骨夫人虛構身世的另一種解讀:或和紅孩兒的故事遙相呼應

【三】

白虎嶺的故事當然是虛寫,但虛寫的故事,《西遊記》絕不止一處。

取經師徒四人,途徑號山之時,遇到了一位頗為頑劣的妖精,喚作紅孩兒。它的手段,大家早已熟知,冷不丁的一記三昧真火,差點要了孫悟空性命。

紅孩兒不僅本事厲害,也擅長編故事。

初遇唐僧之時,紅孩兒將自己反綁在樹上,哭哭啼啼地編了一個身世,“師父呀,山西去有一條枯鬆澗,澗那邊有一莊村,我是那裡人家,我祖公公姓紅,只因廣積金銀,傢俬鉅萬,混名喚做紅百萬,年老歸世已久,家產遺與我父。近來人事奢侈,傢俬漸廢,改名喚做紅十萬,專一結交四路豪傑,將金銀借放,希圖利息,那借金銀人,身貧無計,結成凶黨,明火執杖,白日殺上我門,將我財帛盡情劫擄……”

孫悟空火眼金睛,自然識得妖怪,聽了故事,冷冷地發出一笑。

而這聲冷笑,恰恰潛藏吳承恩先生行文態度。他要藉著紅孩兒之口,道出“紅百萬”一家盛衰榮辱。這一家人資本的原始積累,大抵是靠高利貸發家,歸根結底是謀利之徒,階層性質屬於剝削一方。而被剝削者,因馬太效應,越發貧窮,最後走投無路,竟結夥幹起了壞事,當然,他們首要打砸的,自然是剝削者。在致力於揭露當時腐朽世相的吳承恩看來,這種極具反差色彩的對立,似乎是明朝社會一種寫照了。

明朝的世道,將窮人活活逼成了壞人。

白骨夫人虛構身世的另一種解讀:或和紅孩兒的故事遙相呼應

【四】

虛寫的故事,僅僅是一個故事。但故事的背後,或許便是封建時代的現實。

誠如在《西遊記》開篇,作者就已不露聲色地提到,“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

富有的人,騎驢找馬,變本加厲地投入到逐利的隊伍裡。窮苦的人,每日勞碌,尚且無法解決溫飽問題,即便那日要到閻君處報道,也麻木地投以冷冷一笑。

正如白虎嶺和號山兩個虛寫的故事裡,借白骨夫人和紅孩兒之口,一“白”一“紅”兩端呼應。白的,道出的是慘淡的古代人生,紅的,刻畫的是嗜血的封建社會。明朝那時的故事,便在吳老先生看似不經意的筆觸裡,一張一張的剝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