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畔迷人迷人的赫哲魚鄉,江水長天共一色,漁歌伴著心歌飛

站在釣魚臺上,腳下是黑龍江飛卷的波濤,北望是俄羅斯恬靜的鄉村,耳畔,不時有赫哲人動聽的漁歌飄蕩……

黑龍江畔迷人迷人的赫哲魚鄉,江水長天共一色,漁歌伴著心歌飛

此釣魚臺非彼釣魚臺。我這裡所讚美的釣魚臺,是黑龍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的一處著名旅遊景點,也是街津口赫哲族漁鄉的標誌,每每有中外賓朋抵達漁鄉,漁鄉的赫哲人都會帶著人們登頂街津山,然後介紹街津山的來龍去脈,只聽得賓朋們心旌搖動,流連忘返……

黑龍江畔迷人迷人的赫哲魚鄉,江水長天共一色,漁歌伴著心歌飛

街津口赫哲族漁鄉,這個位於黑龍江畔,和俄羅斯隔江相望的地方,一年四季都纏繞著赫哲人歡快的笑聲。有史以來以捕魚狩獵為生赫哲人,如今,他們與時俱進,走出了一條少數民族超越自我的發展路徑,這就是走出茂密的山林和浩蕩的大江,在黨的富民政策引導下,發展民營經濟,從事邊境貿易,勤勞向上的赫哲人從此收穫了生活的五彩斑斕和新生活的水色雲天

黑龍江畔迷人迷人的赫哲魚鄉,江水長天共一色,漁歌伴著心歌飛

昔日沉寂邊遠的漁鄉,如今繁榮興旺,成為一片發展和旅遊的熱土,吸引著國內外遊人的步履,人們沿著黑龍江、順著烏蘇里江,追尋著赫哲人動聽的《烏蘇裡船歌》,千里萬里地來此尋覓,然後醉到在赫哲人營造出的濃烈鄉情和酒香裡。

黑龍江畔迷人迷人的赫哲魚鄉,江水長天共一色,漁歌伴著心歌飛

在共和國56個民族中,赫哲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現有人口4600多人,同鄂倫春族、門巴族等民族一起被稱之為我國的“六小”民族。

黑龍江畔迷人迷人的赫哲魚鄉,江水長天共一色,漁歌伴著心歌飛

然而,小有小的特點,小有小的優勢,赫哲族有著很高的影響力呢。先說赫哲族的名人吧,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的作者烏白辛是赫哲人;著名歌手韓庚也是赫哲人,韓庚曾被KBS(韓國三大電視臺之一)評為最受歡迎的外國人。

黑龍江畔迷人迷人的赫哲魚鄉,江水長天共一色,漁歌伴著心歌飛

著名書法家哈普都・雋明也是赫哲族,其書法作品樸拙蒼古、嚴整端凝。再說赫哲族的歌,著名歌唱家郭鬆唱的《烏蘇裡船歌》,就是以赫哲族人集聚的黑龍江省同江市街津口、八岔赫哲族鄉的人文風情為背景創作的反映赫哲人幸福生活的歌,這首歌穿越時空,在共和國的大地上飛揚。至於赫哲族的文化,那可像天上的星河,璀璨而多彩,比如赫哲族的口頭說唱文學“伊瑪堪”,比如赫哲人的飲食文化“剎生魚”,比如赫哲族的穿戴文化“魚皮衣”……赫哲族可以向世界和世人展示的,還有漁獵文化、婚慶文化,赫哲人多彩的民族文化,豐富著共和國的民族寶庫。

黑龍江畔迷人迷人的赫哲魚鄉,江水長天共一色,漁歌伴著心歌飛

“赫哲”意為“下游”或“東方”,其含義表明了該民族一直在黑龍江下的遊、祖國東部邊陲生活的史實。

黑龍江畔迷人迷人的赫哲魚鄉,江水長天共一色,漁歌伴著心歌飛

赫哲人有史以來便居住生活在三江流域。所謂的“三江”,就是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三條美麗的大江,給我們的祖國流淌著富饒和美麗。由於臨江而居的原因,赫哲族在歷史上有著 “魚皮部落”之稱,解放前,也就是1949年代前,赫哲人穿著的衣服多用魚獸皮製成。魚皮衣服,多用鱘、大馬哈、胖頭等魚的魚皮製成。在與自然相伴共生的歷史歲月中,赫哲人將魚皮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做到了極致,他們製作的魚皮衣具有美觀、結實、耐穿的特點而且魚皮服飾輕便在滴水成冰的冬季不硬化,尤其在冰上捕魚時不沾水結冰,赫哲人的聰明才智由此可見一斑。

黑龍江畔迷人迷人的赫哲魚鄉,江水長天共一色,漁歌伴著心歌飛

曾經,作為一個弱小的民族,新中國成立前的赫哲人生活和生產充滿了悲壯,然而,他們沒有停止過奮起,他們用生命同艱辛抗爭,書寫著民族的進步和文明。解放後,沐浴著黨的民族政策的陽光雨露,赫哲人迎來了民族的真正的興盛,他們走出地窨子,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大瓦房,同江市八岔赫哲鄉的漁民,上個世紀80年代中葉便住進了二層樓房。在黨和政府的關心幫助下,赫哲族加快教育事業發展,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了百分之百,從漁鄉走進大學的赫哲人不勝枚舉。這裡要重點介紹一個被稱之為赫哲族“第一教育家庭”的家庭,男家長精煉高挑,叫尤玉鐲;女家長秀美善良叫畢桂英。

黑龍江畔迷人迷人的赫哲魚鄉,江水長天共一色,漁歌伴著心歌飛

1959年,尤玉鐲初中畢業在家鄉街津口執起教鞭,結束了赫哲族沒有本民族教師的歷史。1962年,畢桂英從師範學校畢業的來到街津口小學任教。40餘年過去了,夫婦倆培養出了出了30多名大學生、60多名中專生,帶出了一個教育世家。如今,老尤和老畢加上五個子女的家庭共計18口人,其中當教師的有10人。這個讓人羨慕的赫哲族大家庭,因為出了赫哲族歷史上的第一位赫哲族教師、第一位赫哲族女教師、第一位赫哲族校長、赫哲族教育史上的第一個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而載入史冊。有了這樣的赫哲族家庭,赫哲族將走向輝煌燦爛。

黑龍江畔迷人迷人的赫哲魚鄉,江水長天共一色,漁歌伴著心歌飛

赫哲族的生活因為三江的滋潤美麗而富裕,就像著名的民歌《烏蘇裡船歌》唱的那樣——赫哲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倉。赫哲人的捕魚圖是一幅美麗的畫卷,每年穀雨時節,黑龍江在經歷了長長的冰封千里之後開江跑冰排,冰排撞擊聲猶如捕魚的春汛,許多赫哲人駕著捕魚船頂著早春的寒冷下江捕魚。開江魚味道鮮美,鯉魚、白魚每公斤能夠賣到120多元。赫哲人勤勞勇敢,吃苦耐勞是他們的性格,他們不畏春寒,在大江上忙碌著,捕撈著,靠著捕魚,許多赫哲人的日子殷實起來。

黑龍江畔迷人迷人的赫哲魚鄉,江水長天共一色,漁歌伴著心歌飛

為了給三江裡的各類游魚以休養生息,每到休漁期,赫哲人都會在將漁船停靠在灘地,收拾漁網,更多的赫哲人學習文化知識,江畔一片和諧寧靜。在三江裡,最為貴重的魚就要數鱘鰉魚了,鱘鰉魚是鱘魚和鰉魚的統稱,鰉魚是舊時皇帝起的名字,這種魚個頭大,魚肉鮮美,尤其是鰉魚籽,營養價值高、是國宴上的必備品。

黑龍江畔迷人迷人的赫哲魚鄉,江水長天共一色,漁歌伴著心歌飛

如今,一旦在黑龍江或者烏蘇里江中捕到一條三四百斤重的雌鰉魚,那麼收入就會超過七八萬元,但是,這種機會很少了,因為江裡的鱘鰉魚越來越少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每年休漁期都會向三江流域投放鱘鰉魚苗,經過休養生息,這些魚兒會長大的。

黑龍江畔迷人迷人的赫哲魚鄉,江水長天共一色,漁歌伴著心歌飛

江邊的赫哲人最喜愛的季節就是每年的十月,這個季節是赫哲人最為舒暢的季節,這個季節既是時令的收穫季節,更是赫哲人捕魚收穫的季節,這個季節被赫哲人稱為“漁期”,從韃靼海峽逆水而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產卵的大馬哈魚讓赫哲族漁人喜不自禁,他們在江裡放下長長的漁網,捕撈著大自然的饋贈,捕撈著歡欣幸福。

黑龍江畔迷人迷人的赫哲魚鄉,江水長天共一色,漁歌伴著心歌飛

每當夕陽沉入江中的晚上,捕魚的馬嘟嚕在江水的承載下飄搖,漁民愉快的歌聲伴著船槳搖動,那種旋律讓人心醉。能歌善舞的赫哲人,用歌聲和舞蹈裝點生活,他們在黑龍江邊的網灘上燃起起篝火,篝火上支著鐵鍋,鍋裡飄著誘人的芳香——這芳香是鍋裡江水燉著的江魚散發的。赫哲人圍在熊熊的篝火旁邊,一面飲酒一面放歌:“啊啦赫、赫赫呢娜!啊啦、赫赫呢娜,黑龍江水浪打浪,浪花裡飛出那尼傲的歌,歌聲繞著漁船兒飛,赫哲人的生活比大江長。”這怡人的歌聲,讓黑龍江水動容。

黑龍江畔迷人迷人的赫哲魚鄉,江水長天共一色,漁歌伴著心歌飛

說起赫哲族,這個民族在三江流域還是個古老的跨境民族呢,在俄羅斯境內烏蘇里江沿岸生活著一個叫那乃族的民族,這個民族和赫哲族同根同族,至於這個民族為何一分為二?這就需要歷史去解讀並給予答案了。現在,兩國之間的那乃族和赫哲人來往密切,關係友好,有不少友誼的故事流傳。

黑龍江畔迷人迷人的赫哲魚鄉,江水長天共一色,漁歌伴著心歌飛

如今的赫哲人,許多人走下了捕魚船,有的發展服務業、有的從事民族文化傳播事業,在開放發展的路上迅跑。隨著街津口、八岔、四排三個赫哲族鄉知名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遊人來到赫哲人的身旁觀光旅遊,赫哲人的生活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他們巧打旅遊牌,做足赫哲族文化的文章,開發樺皮畫、做魚皮衣,這些民族特色濃郁的產品深受國內外遊客青睞,於是,國內的遊客紛至沓來,國外的遊客比肩接踵,人們來赫哲族漁鄉聽漁歌、品江魚、尚異域風光,醉倒在赫哲人的熱情友善之中,上一頓的酒勁還沒解,這一頓的好酒又擺上了桌,自然,有烤塔拉哈和剎生魚相伴還有動聽的伊瑪堪……

黑龍江畔迷人迷人的赫哲魚鄉,江水長天共一色,漁歌伴著心歌飛

小貼士:

交通:可以乘飛機抵達哈爾濱,然後轉乘客車直達同江市,在乘坐客車去街津口赫哲族漁鄉。還可以從哈爾濱乘坐去前進鎮的火車到建三江管局下車,再乘坐公共汽車到同江,然後換乘同江去街津口赫哲族漁鄉的公共汽車抵達。

飲食:街津口赫哲族漁鄉的魚宴別具風情,尤其是殺生魚,烤塔拉哈那是絕對的給力,不可錯過。

攝影:可登上釣魚臺副牌漁鄉和壯美的黑龍江以及江對岸的俄羅斯。

購物:街津口赫哲族漁鄉的赫哲族人制作的魚皮畫,樺樹畫十分精美,價格也不高,可以帶回送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