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河源紫金東江橋中間2孔垮塌,該橋建成通車已經歷47年

河源 東江 廣東 澎湃新聞 2019-06-16
廣東河源紫金東江橋中間2孔垮塌,該橋建成通車已經歷47年

河源市源城區東江大橋(紫金橋)6月14日凌晨2點12分中間2孔垮塌,2車落水1人被救。視頻編輯:唐燕麗 視頻來源:網絡(00:49)

6月14日上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廣東河源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處獲悉,河源市源城區Y009線東江大橋(紫金橋)於6月14日凌晨2點12分發生中間2孔垮塌,據初步調查,有2輛小型車輛掉落水中,已經救起1人。目前,搜救工作仍在進行,垮塌原因正在調查之中。

據廣州日報客戶端報道,河源市區東江大橋(紫金東江橋)於6月14日凌晨2時12分因遭遇上游楓樹壩水庫連日洩洪的洪水衝擊而轟然倒塌。坍塌部分位於橋中間兩孔,長度每孔為60米,共120米。事故發生後,河源市相關部門已經趕到現場,河源市水上派出所、海事部門等救援力量正在河上全力開展搜救。河源礦山救援隊的救援力量也已經到達了現場,共同開展搜救工作。目前,河源市委、市政府現場成立獨立事故處理工作組,由當地公安消防公路等相關職能部門共同組成,當前兩項重點工作,一個是組織力量開展救援,一個是全力防護斷橋周圍區域,防止發生次生災害事故。

澎湃新聞查詢公開信息發現,東江大橋位於河源市區城郊,於1972年建成通車,至今已47年,大橋跨越東江,西北至東南走向,為六孔拱橋,全長420.06米,寬9米,是建國以來河源第二座跨江大橋,又被當地人稱為“紫金橋”。

廣東河源紫金東江橋中間2孔垮塌,該橋建成通車已經歷47年

垮塌後的東江大橋(紫金東江橋)。 《河源日報》 圖

《河源日報》於2011年10月10日刊發的一篇報道顯示,2007年,經檢測,東江大橋中間一處橋拱圈被發現出現了幾處小裂縫,西側橋臺出現輕微錯位現象。為了確保行人和行車安全,相關部門自2008年起對該橋實施限行措施,對保護該橋和車輛、行人的安全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於中型以上的車輛禁止通行,給周圍群眾出行帶來了不便。市政府順應民意,決定重新對限行措施作出調整,以滿足周邊群眾的出行需要。

上述報道顯示,2011年10月10日,東江大橋實行新的限行措施。公路部門於前一晚開始調整原限行龍門架高度和寬度,限高由原來的2.3米提高到2.7米,限重改為核載1.5噸以下的車輛通行,並確保中巴可以通行。

此後,東江大橋也進行過維修。

據《河源鄉情報》2015年11月30日報道,受歷史條件所限,紫金大橋(注:指東江大橋)當時的設計荷載較低。近年來,隨著河源市經濟建設高速發展,交通量逐年增大,造成橋面上的瀝青路面已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2015年11月28日,紫金大橋正式開始維修。

據河源新聞網2017年4月28日報道,因市區河紫路進行升級改造,東江大橋(紫金橋)橋頭至水果街路段昨日(注:指2017年4月27日)起實行封閉施工。河紫路升級改造項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因該路段路面只有15 米寬,而排水和電力、通訊等管道的施工全在路中間進行,只能對路面實行全封閉才能施工。封閉期間,將對東江大橋老城方向的橋面碓坡進行修復,道路兩邊加裝坡型防護欄。因此施工期約需 1 個月,預計河紫路5 月底恢復通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