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紀嚴規護民利 衡南緊盯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

衡南 油茶 農村 合作社 銀行 新湖南 2019-05-24
鐵紀嚴規護民利 衡南緊盯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

通訊員 尹小華 楊春蘭 李利民

湖南日報記者 張斌

組織檢查生態扶貧項目11個,發現問題線索8個,督促整改問題5個,涉及生態扶貧項目資金164.11萬元……這是今年一季度衡南縣紀委監委對生態扶貧領域開展專項治理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衡南縣紀委監委持續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的人和事,用鐵紀嚴規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不斷提升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保生態扶貧成效

“搭幫黨的好政策,我在油茶莊園做事,既學到了技術,每個月還能拿到2400元工資。特別是紀委幹部經常來督查,讓人心裡踏實。摘掉貧困帽子,我有信心!”走進江口鎮同福村,大安組貧困戶劉金連高興地說。

江口鎮晨華生態油茶莊園負責人張晨告訴記者,他們通過“合作社+油茶莊園+貧困戶”模式發展油茶產業,在同福村新建的莊園按比例分成,其中農戶得30%、村集體得20%。為保障生態扶貧成效,衡南縣紀委監委著重對油茶莊園建設中部分項目進度和資金“趴賬”現象進行督查督辦,讓老百姓真真切切得到實惠。

紀律護航下,發展得到保障。目前,該縣已有32個貧困村建成村集體油茶莊園,惠及2835戶貧困家庭,預計發放產業扶貧資金680餘萬元,已發放366萬元。

危房變成了暖心房

“大爺,您好,我們是縣紀委的工作人員,請問您拿到危房改造補助款沒有?有沒有人向您收取好處費?房屋質量怎麼樣,住得舒適嗎?”

“補助款一分沒少,就是房子有點漏水。”松江鎮果塘村毛同組貧困戶李玉發回答道。

近日,衡南縣紀委監委扶貧督查組在走訪李玉發家時發現其住房存在漏水問題。原來,今年55歲的李玉發在2014年被評議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他的住房二層是預製板,防水效果不好,出現漏水現象。

發現問題後,督查組立即督促當地政府及駐村工作隊為其解決房屋漏水問題。松江鎮政府和駐村工作隊通過多方籌資並積極組織黨員、組長幫工幫勞,為李玉發徹底解決漏水問題,危房變成了暖心房。

今年來,該縣紀委監委多次組織開展扶貧領域農村危房改造檢查監督,並通過公佈舉報電話、接受信訪來訪等形式,重點看是否存在幹部違紀違法行為,督促危房改造主責部門和各村嚴把審核關、質量關。檢查發現,個別鎮、村還存在危改對象底數不清等情況。目前,已對發現的問題進行交辦,要求相關單位限時整改到位,切實為貧困戶排憂解難。

“清單化”督查教育扶貧

“從銀行取到這些錢時,我真的很開心。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關心我們這些困難老百姓。”談起拿到的補助款,鄭啟志笑開了花。

鄭啟志家住慄江鎮長坪村團結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本人受長期慢性病困擾,失去勞動能力,生活十分窘迫。他的女兒鄭某正在上學,但因當時未向就讀學校申請,一直沒有得到貧困補助。

在開展“四不兩直”監督檢查時,縣紀委監委發現了這個情況。經查,鄭某有三個學期沒有享受到教育扶貧資金。縣紀委責令慄江鎮中心學校將每期1000元共計3000元的補助款,打到鄭啟志的扶貧卡上,有效解決了其女讀書問題。

為確保每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都能享受到國家政策資助,該縣紀委監委將教育扶貧納入扶貧督查的重要內容,對教育扶貧工作進行“清單化”督查,緊盯突出問題,實行靶向“診療”。

縣紀委監委通過對建檔立卡戶的全面摸底,發現由於各省市政策銜接等方面原因,全縣有3000多名在外地就讀的貧困學生沒有享受到教育資助。縣委、縣政府研究後,明確對2017年秋至2018年秋三個學期沒有享受資助的貧困學子,由縣財政統一安排資金進行補發,共補發教育資助金466萬餘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