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出警帶個二維碼 案件處理完可掃碼點評!

橫店影視城 農村 三農 清明節 武漢晚報 2017-06-19

武漢晚報6月18日訊(記者林慧婕 通訊員楊槐柳 馮威 黃道遠 陳龍)今年5月19日上午,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範立功集體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黃陂分局獲評“全國優秀公安局”,是武漢市第一個獲此榮譽的新城區分局。

黃陂區面積佔武漢市的四分之一,人口占全市約八分之一,警民比例僅及主城區的五分之一,平均每位民警管轄4.5平方公里。農村多,地域廣,路程遠,警力少,近日,武漢晚報記者深入採訪,解祕黃陂區公安分局如何成為“全國優秀公安局”?

民警出警帶個二維碼 案件處理完可掃碼點評!

這個派出所轄區警民比例萬分之一

六指派出所民警9人,警民比例僅萬分之一。2014年10月,黃陂公安分局黨委提出“警務村村通、視頻全覆蓋”的思路,六指街派出所是試點的先行者,通過365全天候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今年清明節當天,六指所戶籍民警李配配全天在所內值班。中午2點多,所裡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說專門趁著清明節假期回來辦身份證,但是還有4個小時左右才能趕到。李配配立即表示,一定會在所裡等。傍晚6點多,當事人駱拉拉到達派出所,李配配幫她辦了指紋核對及領證登記手續。

“別看這小小探頭,破案可幫了我們大忙!”羅漢派出所也實現了視頻全覆蓋,對此,副所長江強感慨不已。過去村民家中被盜,由於沒有監控,沒有目擊者,證據匱乏,民警接到案子後幾乎沒有頭緒,只能把能想到的破案手段一股腦地往上用。前期摸排、後期蹲守、走訪線人……往往一個簡單的盜竊案要耗費民警兩個多月,最終還不一定破得了案。

今年3月22日晚上11點左右,皇廟村村民甘愛華報警稱家中被盜,財物損失近2萬元。當晚,民警只提取到了一個腳印,此外別無所獲。通過調取安裝在皇廟村的3個相關探頭,經過一天的回訪,民警很快確定該盜竊案為2名外村男子,駕駛一輛棗紅色小轎車所為,同時該車牌號也被攝像頭清晰照下。案子很快告破。

目前,黃陂分局在全區建設1500個二級視頻監控探頭、4876個三級社區(村)全覆蓋探頭,黃陂區的監控探頭覆蓋率在全市新城區中位居第一,就連最偏遠的鄉村,也有“天眼”在守護。

民警出警帶個二維碼 案件處理完可掃碼點評!

一鍵評警倒逼民警改陋習

橫店派出所打造了“平安橫店”微信公眾平臺,裡面有“一鍵評警”功能。所裡製作了二維碼吊牌,每次出警時,民警、輔警都要帶上這個牌子,處理完案件,告知當事人,可以掃碼評警、給民警打分,此舉倒逼民警改正執法陋習。

4月20日中午,胡某駕駛小型轎車與李某駕駛的小型普通客車發生碰撞,出警民警現場定責,回訪時,報警人胡某反映:處警民警態度惡劣,面對責任人提出看定責書的要求不予理會,在胡某未帶駕照的情況下,民警判其無證駕駛,當事人認為不公。經電話回訪進行調解,胡某的心情才平復下來。

5月10日,橫店所後臺維護工作人員在“一鍵評警”後臺查看到,5月9日上午在戶籍室辦理戶口遷移的高女士對窗口民警工作評價為“一般”,馬上進行電話回訪,瞭解到高女士因涉及農村宅基地及耕地問題,想將外地非農業戶口遷回本地變為農業戶口,但工作人員因辦事群眾較多,只告訴她根據現行戶籍政策辦理不了該項業務,高女士對此難以理解。直到分管領導耐心解釋及告訴對方擔心問題的具體解決措施後,才得到高女士諒解。

“我剛到橫店所擔任民警的時候,對於執法規範化很不適應。”橫店派出所民警潘琦說:“後來才發現,執法規範化,對於我們民警自身也有好處,把群眾的不滿和不解阻擋在我們所這道防線,而且也可以對我們的工作起到改善作用,通過不同的投訴,完善自己的辦案越來越規範。”

民警出警帶個二維碼 案件處理完可掃碼點評!

絕不姑息小偷小摸緊盯小案

盤龍派出所轄區內有30多個小區,絕大部分是有物業管理的商業小區。以前,轄區內基本每天都有一到兩起電動車被盜案。

5月31日一早,住在盤龍城道貫泉社區某小區3號樓的居民黃女士(化名)走下樓,發現鎖在樓下的電動車不見了,趕緊向正在巡邏的保安求助。

盤龍城經濟開發區派出所社區民警司孝義趕到小區,與保安一起調看小區內監控,發現當日凌晨有個男子推著電動車走動。檢查小區出入口監控,並沒有發現其推車離開小區的畫面。司孝義推測,這輛車應該還在小區內。他帶著保安在小區裡排查,很快在1號樓的一樓樓梯間暗處發現了黃女士的電動車,車鎖已被破壞。

司孝義悄悄在附近蹲守。24小時後,一男子彎腰鑽進這棟樓,將這輛車推出門棟,隨即被民警攔下。 該男子曾因吸毒、盜竊被警方多次打擊,這次深夜偷電動車,弄壞車鎖後發現小區的門禁和監控設施完善,他就將車推進樓道暗處,準備隔日白天再轉移贓物。

司孝義告訴記者,道貫泉社區位於漢黃路近漢口北大道處,共有8個小區,居民近1.3萬人。今年3月司孝義來此之前,這幾個老舊的半開放小區最高峰時曾一晚被盜5輛電動車。今年我市開展“萬名警察進社區”後,在多位民警的不懈努力下,20天后,8個小區的10個出入口都裝上了電動車門禁。從4月初至6月1日,這個社區再沒丟過電動車。

黃陂分局立足農村實際,構建“天網+地網”、“警力+民力”、“傳統+科技”的立體防控體系,將警民關係不斷拉近。

民警成“創客” 警務創新成果不斷

黃陂分局“人少事多”,大多數民警都長駐派出所裡,以所為家。羅漢派出所把兩間閒置的空房,改造為集派出所榮譽室、閱覽室、健身房、娛樂室為一體的多功能警營文化沙龍,命名為“漢警苑”,是全市“微警創”沙龍示範點。

辦案之餘,民警會到“漢警苑”休閒放鬆,在寬鬆環境中,相互交流心得,聊聊農村警務實踐活動中的“金點子”、小舉措,民警成了“創客”。2015年下半年,羅漢所徵集民警“創客”的“微警創”項目12條,其中,1條榮獲2015年市局“微警創”項目評選二等獎,兩條“金點子”被市局“微警創”網站予以刊發。

在防範農村偷雞摸狗案件方面,副所長冮強推廣的“家禽防盜報警器”安裝簡單、操作方便、物美價廉,在沈吳村試點獲得成功,受到了村民的歡迎和好評。在農村防盜防騙宣傳方面,刑偵民警李洋蔘考出租車的模式,想出在警車後窗安裝LED顯示屏,滾動播放防盜防騙知識的辦法,這個點子既節約成本,又能流動宣傳,有較大的推廣價值。

這些看似普通的小發明、小創意,對治安工作幫助很大:2015年,羅漢所轄區違法犯罪警情僅260起,同比去年342起下降24%;有效刑事警情僅38起,同比去年64起下降40.6%,;入室盜竊案件僅發24起,同比去年40起下降40%。三項指標的下降幅度均為全區第一。

編輯:陳嫣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