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

談到《三國演義》,估計不少人都會想到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

在三國紛亂的戰爭中,很少有人會想到一個人,他便是“拉開三國序幕”的何進!

何進曾與十常侍爭鬥,最終選擇讓董卓帶兵剿滅十常侍,可自己還是被十常侍“先下手為強”,誅殺於宮禁之中。

此時一個問題出現了,何進與十常侍之間的爭鬥,真的只是宮禁廝殺嗎?

兩方勢力的抗衡,是否有一隻黑手在暗中操控呢?

"

談到《三國演義》,估計不少人都會想到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

在三國紛亂的戰爭中,很少有人會想到一個人,他便是“拉開三國序幕”的何進!

何進曾與十常侍爭鬥,最終選擇讓董卓帶兵剿滅十常侍,可自己還是被十常侍“先下手為強”,誅殺於宮禁之中。

此時一個問題出現了,何進與十常侍之間的爭鬥,真的只是宮禁廝殺嗎?

兩方勢力的抗衡,是否有一隻黑手在暗中操控呢?

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漢靈帝時期,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宦官們蠱惑皇帝,致使天下被治理的烏煙瘴氣,引起了朝臣與百姓的不滿。

著名的黃巾起義,便是在如此態勢下發生了。

雖然在各地門閥的打壓下,黃巾起義很快被撲滅。

但是漢王朝已經陷入內憂外患的狀態,別說是社稷已經危若累卵,就連宮禁之中都是你死我活的爭鬥。

自漢靈帝死後,十常侍見風使舵開始討好董太后,只可惜董太后未能鬥得過何氏兄妹,最終落得一個被鴆殺的下場。

隨著董後一黨的覆滅,十常侍與何進的矛盾逐步升級,何進也有滅十常侍之意,只是礙於妹妹的面子,時刻不得下手。

"

談到《三國演義》,估計不少人都會想到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

在三國紛亂的戰爭中,很少有人會想到一個人,他便是“拉開三國序幕”的何進!

何進曾與十常侍爭鬥,最終選擇讓董卓帶兵剿滅十常侍,可自己還是被十常侍“先下手為強”,誅殺於宮禁之中。

此時一個問題出現了,何進與十常侍之間的爭鬥,真的只是宮禁廝殺嗎?

兩方勢力的抗衡,是否有一隻黑手在暗中操控呢?

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漢靈帝時期,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宦官們蠱惑皇帝,致使天下被治理的烏煙瘴氣,引起了朝臣與百姓的不滿。

著名的黃巾起義,便是在如此態勢下發生了。

雖然在各地門閥的打壓下,黃巾起義很快被撲滅。

但是漢王朝已經陷入內憂外患的狀態,別說是社稷已經危若累卵,就連宮禁之中都是你死我活的爭鬥。

自漢靈帝死後,十常侍見風使舵開始討好董太后,只可惜董太后未能鬥得過何氏兄妹,最終落得一個被鴆殺的下場。

隨著董後一黨的覆滅,十常侍與何進的矛盾逐步升級,何進也有滅十常侍之意,只是礙於妹妹的面子,時刻不得下手。

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此時,一個“好主意”被何進採納,“此時應該召集四海有志之士,誅殺十常侍”。

言外之意便是要求何進用諸侯的勢力,來“借刀殺人”打擊十常侍。

如此一來,何進既可以在妹妹面前擺脫責任,又可以輕鬆滅掉十常侍,如此一來豈不是一舉兩得?

如此“巧妙”的辦法,究竟是誰提出來的呢?此人正是號稱“四世三公”的袁紹,袁本初。

可是誰也沒想到,就在何進準備誅滅十常侍之時,十常侍也困獸猶鬥的將其殺死,之後袁紹帶兵再滅十常侍,東漢王朝的動盪不安由此開始了!

"

談到《三國演義》,估計不少人都會想到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

在三國紛亂的戰爭中,很少有人會想到一個人,他便是“拉開三國序幕”的何進!

何進曾與十常侍爭鬥,最終選擇讓董卓帶兵剿滅十常侍,可自己還是被十常侍“先下手為強”,誅殺於宮禁之中。

此時一個問題出現了,何進與十常侍之間的爭鬥,真的只是宮禁廝殺嗎?

兩方勢力的抗衡,是否有一隻黑手在暗中操控呢?

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漢靈帝時期,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宦官們蠱惑皇帝,致使天下被治理的烏煙瘴氣,引起了朝臣與百姓的不滿。

著名的黃巾起義,便是在如此態勢下發生了。

雖然在各地門閥的打壓下,黃巾起義很快被撲滅。

但是漢王朝已經陷入內憂外患的狀態,別說是社稷已經危若累卵,就連宮禁之中都是你死我活的爭鬥。

自漢靈帝死後,十常侍見風使舵開始討好董太后,只可惜董太后未能鬥得過何氏兄妹,最終落得一個被鴆殺的下場。

隨著董後一黨的覆滅,十常侍與何進的矛盾逐步升級,何進也有滅十常侍之意,只是礙於妹妹的面子,時刻不得下手。

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此時,一個“好主意”被何進採納,“此時應該召集四海有志之士,誅殺十常侍”。

言外之意便是要求何進用諸侯的勢力,來“借刀殺人”打擊十常侍。

如此一來,何進既可以在妹妹面前擺脫責任,又可以輕鬆滅掉十常侍,如此一來豈不是一舉兩得?

如此“巧妙”的辦法,究竟是誰提出來的呢?此人正是號稱“四世三公”的袁紹,袁本初。

可是誰也沒想到,就在何進準備誅滅十常侍之時,十常侍也困獸猶鬥的將其殺死,之後袁紹帶兵再滅十常侍,東漢王朝的動盪不安由此開始了!

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說到這裡,有人會將東漢的大亂歸於何進,認為他是一介屠夫,聽信袁紹的餿主意,這才釀下大禍。

然而縱觀三國前期,我們卻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這便是東漢的天下形勢已經徹底改變!

在此之前,東漢的朝廷內部共分為三種勢力,即外戚勢力、宦官勢力、門閥勢力。

何進與十常侍之間的矛盾,是外戚勢力與宦官勢力的抗衡,而作為門閥勢力的袁紹與曹操等人,似乎都站在了何進這一邊。

可最終的結果卻很有意思,外戚勢力和宦官勢力雙雙傾覆,反倒是以袁紹為代表的門閥勢力突然崛起。

"

談到《三國演義》,估計不少人都會想到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

在三國紛亂的戰爭中,很少有人會想到一個人,他便是“拉開三國序幕”的何進!

何進曾與十常侍爭鬥,最終選擇讓董卓帶兵剿滅十常侍,可自己還是被十常侍“先下手為強”,誅殺於宮禁之中。

此時一個問題出現了,何進與十常侍之間的爭鬥,真的只是宮禁廝殺嗎?

兩方勢力的抗衡,是否有一隻黑手在暗中操控呢?

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漢靈帝時期,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宦官們蠱惑皇帝,致使天下被治理的烏煙瘴氣,引起了朝臣與百姓的不滿。

著名的黃巾起義,便是在如此態勢下發生了。

雖然在各地門閥的打壓下,黃巾起義很快被撲滅。

但是漢王朝已經陷入內憂外患的狀態,別說是社稷已經危若累卵,就連宮禁之中都是你死我活的爭鬥。

自漢靈帝死後,十常侍見風使舵開始討好董太后,只可惜董太后未能鬥得過何氏兄妹,最終落得一個被鴆殺的下場。

隨著董後一黨的覆滅,十常侍與何進的矛盾逐步升級,何進也有滅十常侍之意,只是礙於妹妹的面子,時刻不得下手。

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此時,一個“好主意”被何進採納,“此時應該召集四海有志之士,誅殺十常侍”。

言外之意便是要求何進用諸侯的勢力,來“借刀殺人”打擊十常侍。

如此一來,何進既可以在妹妹面前擺脫責任,又可以輕鬆滅掉十常侍,如此一來豈不是一舉兩得?

如此“巧妙”的辦法,究竟是誰提出來的呢?此人正是號稱“四世三公”的袁紹,袁本初。

可是誰也沒想到,就在何進準備誅滅十常侍之時,十常侍也困獸猶鬥的將其殺死,之後袁紹帶兵再滅十常侍,東漢王朝的動盪不安由此開始了!

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說到這裡,有人會將東漢的大亂歸於何進,認為他是一介屠夫,聽信袁紹的餿主意,這才釀下大禍。

然而縱觀三國前期,我們卻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這便是東漢的天下形勢已經徹底改變!

在此之前,東漢的朝廷內部共分為三種勢力,即外戚勢力、宦官勢力、門閥勢力。

何進與十常侍之間的矛盾,是外戚勢力與宦官勢力的抗衡,而作為門閥勢力的袁紹與曹操等人,似乎都站在了何進這一邊。

可最終的結果卻很有意思,外戚勢力和宦官勢力雙雙傾覆,反倒是以袁紹為代表的門閥勢力突然崛起。

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在刑偵界曾有這樣一句名言,叫做“如果想判斷凶手是誰,最先要考慮的就是被害者之死,究竟對誰最有利?”,這句話也同樣適合於東漢末年的三方勢力競爭。

明眼人都能看出,東漢末年三方勢力的排名應該是,外戚勢力>宦官勢力>門閥勢力。

因此門閥勢力是三方勢力中最底層的一員,矛盾也恰恰在此處。

相比於所謂的“屠戶何進”與“閹人十常侍”,“四世三公”的袁紹是最有能力的一個,他真的甘心屈居人下?

"

談到《三國演義》,估計不少人都會想到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

在三國紛亂的戰爭中,很少有人會想到一個人,他便是“拉開三國序幕”的何進!

何進曾與十常侍爭鬥,最終選擇讓董卓帶兵剿滅十常侍,可自己還是被十常侍“先下手為強”,誅殺於宮禁之中。

此時一個問題出現了,何進與十常侍之間的爭鬥,真的只是宮禁廝殺嗎?

兩方勢力的抗衡,是否有一隻黑手在暗中操控呢?

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漢靈帝時期,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宦官們蠱惑皇帝,致使天下被治理的烏煙瘴氣,引起了朝臣與百姓的不滿。

著名的黃巾起義,便是在如此態勢下發生了。

雖然在各地門閥的打壓下,黃巾起義很快被撲滅。

但是漢王朝已經陷入內憂外患的狀態,別說是社稷已經危若累卵,就連宮禁之中都是你死我活的爭鬥。

自漢靈帝死後,十常侍見風使舵開始討好董太后,只可惜董太后未能鬥得過何氏兄妹,最終落得一個被鴆殺的下場。

隨著董後一黨的覆滅,十常侍與何進的矛盾逐步升級,何進也有滅十常侍之意,只是礙於妹妹的面子,時刻不得下手。

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此時,一個“好主意”被何進採納,“此時應該召集四海有志之士,誅殺十常侍”。

言外之意便是要求何進用諸侯的勢力,來“借刀殺人”打擊十常侍。

如此一來,何進既可以在妹妹面前擺脫責任,又可以輕鬆滅掉十常侍,如此一來豈不是一舉兩得?

如此“巧妙”的辦法,究竟是誰提出來的呢?此人正是號稱“四世三公”的袁紹,袁本初。

可是誰也沒想到,就在何進準備誅滅十常侍之時,十常侍也困獸猶鬥的將其殺死,之後袁紹帶兵再滅十常侍,東漢王朝的動盪不安由此開始了!

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說到這裡,有人會將東漢的大亂歸於何進,認為他是一介屠夫,聽信袁紹的餿主意,這才釀下大禍。

然而縱觀三國前期,我們卻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這便是東漢的天下形勢已經徹底改變!

在此之前,東漢的朝廷內部共分為三種勢力,即外戚勢力、宦官勢力、門閥勢力。

何進與十常侍之間的矛盾,是外戚勢力與宦官勢力的抗衡,而作為門閥勢力的袁紹與曹操等人,似乎都站在了何進這一邊。

可最終的結果卻很有意思,外戚勢力和宦官勢力雙雙傾覆,反倒是以袁紹為代表的門閥勢力突然崛起。

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在刑偵界曾有這樣一句名言,叫做“如果想判斷凶手是誰,最先要考慮的就是被害者之死,究竟對誰最有利?”,這句話也同樣適合於東漢末年的三方勢力競爭。

明眼人都能看出,東漢末年三方勢力的排名應該是,外戚勢力>宦官勢力>門閥勢力。

因此門閥勢力是三方勢力中最底層的一員,矛盾也恰恰在此處。

相比於所謂的“屠戶何進”與“閹人十常侍”,“四世三公”的袁紹是最有能力的一個,他真的甘心屈居人下?

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可惜的是,袁紹也有自己的憂心烈烈,按照當時的形勢,門閥勢力無法清除掉宦官勢力,更無力鏟滅外戚勢力。

袁紹唯一能做的,便是驅虎吞狼,唆使雙方爭鬥,讓自己從中漁利!

在董卓亂政之後,誰都不會想到,在百官都屈居於董卓的淫威之下瑟瑟發抖時,袁紹卻能在朝堂之上,公開與董卓拔劍相向。

袁紹要的是什麼?他要的就是一舉成名!

"

談到《三國演義》,估計不少人都會想到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

在三國紛亂的戰爭中,很少有人會想到一個人,他便是“拉開三國序幕”的何進!

何進曾與十常侍爭鬥,最終選擇讓董卓帶兵剿滅十常侍,可自己還是被十常侍“先下手為強”,誅殺於宮禁之中。

此時一個問題出現了,何進與十常侍之間的爭鬥,真的只是宮禁廝殺嗎?

兩方勢力的抗衡,是否有一隻黑手在暗中操控呢?

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漢靈帝時期,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宦官們蠱惑皇帝,致使天下被治理的烏煙瘴氣,引起了朝臣與百姓的不滿。

著名的黃巾起義,便是在如此態勢下發生了。

雖然在各地門閥的打壓下,黃巾起義很快被撲滅。

但是漢王朝已經陷入內憂外患的狀態,別說是社稷已經危若累卵,就連宮禁之中都是你死我活的爭鬥。

自漢靈帝死後,十常侍見風使舵開始討好董太后,只可惜董太后未能鬥得過何氏兄妹,最終落得一個被鴆殺的下場。

隨著董後一黨的覆滅,十常侍與何進的矛盾逐步升級,何進也有滅十常侍之意,只是礙於妹妹的面子,時刻不得下手。

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此時,一個“好主意”被何進採納,“此時應該召集四海有志之士,誅殺十常侍”。

言外之意便是要求何進用諸侯的勢力,來“借刀殺人”打擊十常侍。

如此一來,何進既可以在妹妹面前擺脫責任,又可以輕鬆滅掉十常侍,如此一來豈不是一舉兩得?

如此“巧妙”的辦法,究竟是誰提出來的呢?此人正是號稱“四世三公”的袁紹,袁本初。

可是誰也沒想到,就在何進準備誅滅十常侍之時,十常侍也困獸猶鬥的將其殺死,之後袁紹帶兵再滅十常侍,東漢王朝的動盪不安由此開始了!

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說到這裡,有人會將東漢的大亂歸於何進,認為他是一介屠夫,聽信袁紹的餿主意,這才釀下大禍。

然而縱觀三國前期,我們卻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這便是東漢的天下形勢已經徹底改變!

在此之前,東漢的朝廷內部共分為三種勢力,即外戚勢力、宦官勢力、門閥勢力。

何進與十常侍之間的矛盾,是外戚勢力與宦官勢力的抗衡,而作為門閥勢力的袁紹與曹操等人,似乎都站在了何進這一邊。

可最終的結果卻很有意思,外戚勢力和宦官勢力雙雙傾覆,反倒是以袁紹為代表的門閥勢力突然崛起。

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在刑偵界曾有這樣一句名言,叫做“如果想判斷凶手是誰,最先要考慮的就是被害者之死,究竟對誰最有利?”,這句話也同樣適合於東漢末年的三方勢力競爭。

明眼人都能看出,東漢末年三方勢力的排名應該是,外戚勢力>宦官勢力>門閥勢力。

因此門閥勢力是三方勢力中最底層的一員,矛盾也恰恰在此處。

相比於所謂的“屠戶何進”與“閹人十常侍”,“四世三公”的袁紹是最有能力的一個,他真的甘心屈居人下?

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可惜的是,袁紹也有自己的憂心烈烈,按照當時的形勢,門閥勢力無法清除掉宦官勢力,更無力鏟滅外戚勢力。

袁紹唯一能做的,便是驅虎吞狼,唆使雙方爭鬥,讓自己從中漁利!

在董卓亂政之後,誰都不會想到,在百官都屈居於董卓的淫威之下瑟瑟發抖時,袁紹卻能在朝堂之上,公開與董卓拔劍相向。

袁紹要的是什麼?他要的就是一舉成名!

何進與十常侍之爭,表面只是二虎爭鬥,其實是此人下的一盤大棋

以董卓的殘暴不仁,襯托自己的“忠正剛直”,這也是袁紹在十八路諸侯中,能夠被公認推舉為盟主,繼而成為坐擁青、幽、並、冀四州最大諸侯的原因!

由此來看,袁紹是一位很優秀的陰謀家,門閥勢力因他而崛起,東漢也因他而滅亡,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一盤大棋。

可憐何進一生處心積慮,卻還是被眼前“效忠”自己的袁紹玩的團團轉,不僅搭上了性命,還背上了一口“始亂天下者”的黑鍋。

【參考資料:《三國演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