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

隨著科技的發展,物質的繁榮,我們的生活在豐富多姿的同時,我們的精神也空前得空虛著。在時代的洪流中,個體無法改變潮水的方向。那麼,個人又到底該如何面對精神的空虛和靈魂的寂寞呢?

黑塞的《荒原狼》就是這樣一本講述精神迷失的書,書中的主人公孤獨、壓抑、焦慮到了極致。而在他極致的痛苦中,或許我們能夠理清個人生存的重大問題,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本書的作者赫爾曼·黑塞,1877年出生在德國,由於對國內政治的失望,1923年入瑞士籍,以後長期在瑞士隱居鄉間。終其一生,他都在尋找自我、探索人類精神困境的出路。因此,他被稱為“永屬年輕一代的作家。”1946年,黑塞獲諾貝爾文學獎。

"

隨著科技的發展,物質的繁榮,我們的生活在豐富多姿的同時,我們的精神也空前得空虛著。在時代的洪流中,個體無法改變潮水的方向。那麼,個人又到底該如何面對精神的空虛和靈魂的寂寞呢?

黑塞的《荒原狼》就是這樣一本講述精神迷失的書,書中的主人公孤獨、壓抑、焦慮到了極致。而在他極致的痛苦中,或許我們能夠理清個人生存的重大問題,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本書的作者赫爾曼·黑塞,1877年出生在德國,由於對國內政治的失望,1923年入瑞士籍,以後長期在瑞士隱居鄉間。終其一生,他都在尋找自我、探索人類精神困境的出路。因此,他被稱為“永屬年輕一代的作家。”1946年,黑塞獲諾貝爾文學獎。

“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而《荒原狼》這本書,寫於1927年。此時的黑塞因為倡導人道主義精神而在政治上、生活上被孤立,祖國的報紙上刊登著攻擊他的文章,出版社拒絕他的稿件。同時,他飽受病痛的折磨,加之婚姻的破敗,又目睹了戰後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墮落,所以這一時期是黑塞內心最為困苦的時期。也就是在這種境況下,《荒原狼》誕生了。

該書一經出版,就跨越國界掀起了一陣“狼潮”,成為歐美青年最喜歡的作品。年輕人在這個孤獨、深邃的作家身上,找到了共鳴。

由於患過抑鬱症,黑塞接受過精神分析學派的治療,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充滿了精神分析式的自我剖析以及對真實自我的追尋。而在《荒原狼》這本書,主人公恰是通過深刻的自我剖析才最終獲得了治癒。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著黑塞,來一場精神分析式的自我剖析,在心靈上療愈自我。

《荒原狼》由《出版者序》和《哈里·哈勒爾自傳》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從旁觀者角度再現了主人公哈勒爾的人物形象,第二部分以第一人稱角度再現了哈勒爾的真實精神世界。

"

隨著科技的發展,物質的繁榮,我們的生活在豐富多姿的同時,我們的精神也空前得空虛著。在時代的洪流中,個體無法改變潮水的方向。那麼,個人又到底該如何面對精神的空虛和靈魂的寂寞呢?

黑塞的《荒原狼》就是這樣一本講述精神迷失的書,書中的主人公孤獨、壓抑、焦慮到了極致。而在他極致的痛苦中,或許我們能夠理清個人生存的重大問題,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本書的作者赫爾曼·黑塞,1877年出生在德國,由於對國內政治的失望,1923年入瑞士籍,以後長期在瑞士隱居鄉間。終其一生,他都在尋找自我、探索人類精神困境的出路。因此,他被稱為“永屬年輕一代的作家。”1946年,黑塞獲諾貝爾文學獎。

“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而《荒原狼》這本書,寫於1927年。此時的黑塞因為倡導人道主義精神而在政治上、生活上被孤立,祖國的報紙上刊登著攻擊他的文章,出版社拒絕他的稿件。同時,他飽受病痛的折磨,加之婚姻的破敗,又目睹了戰後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墮落,所以這一時期是黑塞內心最為困苦的時期。也就是在這種境況下,《荒原狼》誕生了。

該書一經出版,就跨越國界掀起了一陣“狼潮”,成為歐美青年最喜歡的作品。年輕人在這個孤獨、深邃的作家身上,找到了共鳴。

由於患過抑鬱症,黑塞接受過精神分析學派的治療,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充滿了精神分析式的自我剖析以及對真實自我的追尋。而在《荒原狼》這本書,主人公恰是通過深刻的自我剖析才最終獲得了治癒。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著黑塞,來一場精神分析式的自我剖析,在心靈上療愈自我。

《荒原狼》由《出版者序》和《哈里·哈勒爾自傳》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從旁觀者角度再現了主人公哈勒爾的人物形象,第二部分以第一人稱角度再現了哈勒爾的真實精神世界。

“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第一部分:出版者序言

《出版者序》由虛擬的出版者“我”所述,我是主人公哈勒爾房東的侄兒。以下部分就是“我”眼中的哈勒爾。

哈勒爾是一個年近50歲的男人,他帶著簡單的行李和一大箱子的書租住在“我”姑母家。他打算在這裡住幾個月,看看這裡的圖書館,參觀一下名勝古蹟。

他為人豪爽,待人也很有禮貌,但又總是給人一種陌生的感覺。

他總是一個人,就像是來自另外一個陌生世界的荒原狼,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

他熱愛讀書,喜歡思考,沒有什麼具體的工作。一般起床很晚,起床後就在房間裡走來走去。他的房間裡貼滿了各式各樣的圖片,既有他自己畫的素描,也有風景、人物照片,還有雜誌圖案和一些名作。他的房間裡也有很多書,而且還在不斷增多。他的大部分書不是學術著作,而是彙集了各個時代各個國家的文學作品,如《歌德全集》。

他愛煙如命,喜歡喝酒。據此“我”推斷,他的真實身份是學者。

每當他和人們談話時,總是有一些驚世駭俗的觀點,說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話。也正是他的這種獨特性,使得他被深重的孤獨包圍。

他這樣一位思想深刻、精神高尚的天才,內心其實是極度痛苦的,因為不被人理解。

他自己也意識到了這種可怕的孤獨,所以當他看到一些很平常的行為,比如“我”準時上班,司機說了一句話,他都會感到由衷得高興。他也會欣賞鄰居種在花盆裡的花卉,沉浸在這種簡單的樂趣之中。一定程度上,他熱愛小市民穩定簡單的生活。

“我”同他一起聽過一場音樂會,沉浸在音樂中的他,似乎是極度幸福的。

偶爾,他會同一位年輕美麗的女子出去。跟她在一起時,哈勒爾顯得愉快。

但以上的種種快樂都極度短暫,大多時候他都待在自己的房間裡,在自己那封閉的聖地裡進行精神上的苦旅,完全與外界隔絕。

在“我”看來,他過著一種慢性自殺的生活,沒有希望,沒有任何安慰。

有一天,他結完房租就不辭而別了。自那以後,他消失得無影無蹤。他走後,寄過幾封信,還留下了一份文稿。並留言讓“我”處理這份文稿,於是就有了本書的第二部分。

"

隨著科技的發展,物質的繁榮,我們的生活在豐富多姿的同時,我們的精神也空前得空虛著。在時代的洪流中,個體無法改變潮水的方向。那麼,個人又到底該如何面對精神的空虛和靈魂的寂寞呢?

黑塞的《荒原狼》就是這樣一本講述精神迷失的書,書中的主人公孤獨、壓抑、焦慮到了極致。而在他極致的痛苦中,或許我們能夠理清個人生存的重大問題,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本書的作者赫爾曼·黑塞,1877年出生在德國,由於對國內政治的失望,1923年入瑞士籍,以後長期在瑞士隱居鄉間。終其一生,他都在尋找自我、探索人類精神困境的出路。因此,他被稱為“永屬年輕一代的作家。”1946年,黑塞獲諾貝爾文學獎。

“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而《荒原狼》這本書,寫於1927年。此時的黑塞因為倡導人道主義精神而在政治上、生活上被孤立,祖國的報紙上刊登著攻擊他的文章,出版社拒絕他的稿件。同時,他飽受病痛的折磨,加之婚姻的破敗,又目睹了戰後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墮落,所以這一時期是黑塞內心最為困苦的時期。也就是在這種境況下,《荒原狼》誕生了。

該書一經出版,就跨越國界掀起了一陣“狼潮”,成為歐美青年最喜歡的作品。年輕人在這個孤獨、深邃的作家身上,找到了共鳴。

由於患過抑鬱症,黑塞接受過精神分析學派的治療,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充滿了精神分析式的自我剖析以及對真實自我的追尋。而在《荒原狼》這本書,主人公恰是通過深刻的自我剖析才最終獲得了治癒。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著黑塞,來一場精神分析式的自我剖析,在心靈上療愈自我。

《荒原狼》由《出版者序》和《哈里·哈勒爾自傳》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從旁觀者角度再現了主人公哈勒爾的人物形象,第二部分以第一人稱角度再現了哈勒爾的真實精神世界。

“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第一部分:出版者序言

《出版者序》由虛擬的出版者“我”所述,我是主人公哈勒爾房東的侄兒。以下部分就是“我”眼中的哈勒爾。

哈勒爾是一個年近50歲的男人,他帶著簡單的行李和一大箱子的書租住在“我”姑母家。他打算在這裡住幾個月,看看這裡的圖書館,參觀一下名勝古蹟。

他為人豪爽,待人也很有禮貌,但又總是給人一種陌生的感覺。

他總是一個人,就像是來自另外一個陌生世界的荒原狼,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

他熱愛讀書,喜歡思考,沒有什麼具體的工作。一般起床很晚,起床後就在房間裡走來走去。他的房間裡貼滿了各式各樣的圖片,既有他自己畫的素描,也有風景、人物照片,還有雜誌圖案和一些名作。他的房間裡也有很多書,而且還在不斷增多。他的大部分書不是學術著作,而是彙集了各個時代各個國家的文學作品,如《歌德全集》。

他愛煙如命,喜歡喝酒。據此“我”推斷,他的真實身份是學者。

每當他和人們談話時,總是有一些驚世駭俗的觀點,說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話。也正是他的這種獨特性,使得他被深重的孤獨包圍。

他這樣一位思想深刻、精神高尚的天才,內心其實是極度痛苦的,因為不被人理解。

他自己也意識到了這種可怕的孤獨,所以當他看到一些很平常的行為,比如“我”準時上班,司機說了一句話,他都會感到由衷得高興。他也會欣賞鄰居種在花盆裡的花卉,沉浸在這種簡單的樂趣之中。一定程度上,他熱愛小市民穩定簡單的生活。

“我”同他一起聽過一場音樂會,沉浸在音樂中的他,似乎是極度幸福的。

偶爾,他會同一位年輕美麗的女子出去。跟她在一起時,哈勒爾顯得愉快。

但以上的種種快樂都極度短暫,大多時候他都待在自己的房間裡,在自己那封閉的聖地裡進行精神上的苦旅,完全與外界隔絕。

在“我”看來,他過著一種慢性自殺的生活,沒有希望,沒有任何安慰。

有一天,他結完房租就不辭而別了。自那以後,他消失得無影無蹤。他走後,寄過幾封信,還留下了一份文稿。並留言讓“我”處理這份文稿,於是就有了本書的第二部分。

“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第二部分:哈里·哈勒爾自傳

《出版者序》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介紹了荒原狼,然而旁觀者的敘述角度很難切入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因此小說的第二部分採用自述的方法,以內心獨白的形式使主人公的心理及內在靈魂清晰地呈現在讀者眼前。

為了更接近人物的內心世界,這一部分將用“我”來敘述。

1.孤獨的自我

我是一個孤獨、不羈的人,對現實的種種現象感到憎恨、厭惡,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心情極度憂鬱、絕望。

在“我”的內心總有兩個不同的聲音相互對立、爭執。一方面我渴望安寧和諧、秩序井然的世俗世界,另一方面我又十分厭倦世俗生活的平庸、虛偽。

我一點都不喜歡周圍的人,因為他們是保守、平庸的小市民,過著規律平庸的生活。我無法理解在鬧市裡尋求樂趣的人們,更厭倦那種千篇一律、根本沒任何意義的生活。

為了尋求真正的自我,我決定做一個徹底的孤獨者,遠離世俗,追求藝術。可是當下時代的藝術又容不下我的觀點,所以我更加矛盾了,感覺自己被整個世界拋棄了。

更多時候,我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獨自漫步在古老寂靜的街道,或者去一家古老簡樸的小酒館,找一個角落享受屬於自己的寂靜時光。

我的人生沒有方向,沒有希望,也沒有責任。生活是苦澀的,我似乎被生活拋棄了。

原本我也是個頗有生氣的青年,熱愛藝術、熱愛旅行,洋溢著熱情和理想;我也曾有一個妻子,愛她,信任她,妻子教會了我很多東西。可是在我最無助的時候,她離開了;我是個作家,可是我寫的東西並不總是被人理解、欣賞。

以上種種,讓我的心麻木了。我憎恨自己,也憎恨所有的人。我沒有了往日的理想,就這樣成了一個孤僻的怪人。

"

隨著科技的發展,物質的繁榮,我們的生活在豐富多姿的同時,我們的精神也空前得空虛著。在時代的洪流中,個體無法改變潮水的方向。那麼,個人又到底該如何面對精神的空虛和靈魂的寂寞呢?

黑塞的《荒原狼》就是這樣一本講述精神迷失的書,書中的主人公孤獨、壓抑、焦慮到了極致。而在他極致的痛苦中,或許我們能夠理清個人生存的重大問題,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本書的作者赫爾曼·黑塞,1877年出生在德國,由於對國內政治的失望,1923年入瑞士籍,以後長期在瑞士隱居鄉間。終其一生,他都在尋找自我、探索人類精神困境的出路。因此,他被稱為“永屬年輕一代的作家。”1946年,黑塞獲諾貝爾文學獎。

“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而《荒原狼》這本書,寫於1927年。此時的黑塞因為倡導人道主義精神而在政治上、生活上被孤立,祖國的報紙上刊登著攻擊他的文章,出版社拒絕他的稿件。同時,他飽受病痛的折磨,加之婚姻的破敗,又目睹了戰後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墮落,所以這一時期是黑塞內心最為困苦的時期。也就是在這種境況下,《荒原狼》誕生了。

該書一經出版,就跨越國界掀起了一陣“狼潮”,成為歐美青年最喜歡的作品。年輕人在這個孤獨、深邃的作家身上,找到了共鳴。

由於患過抑鬱症,黑塞接受過精神分析學派的治療,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充滿了精神分析式的自我剖析以及對真實自我的追尋。而在《荒原狼》這本書,主人公恰是通過深刻的自我剖析才最終獲得了治癒。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著黑塞,來一場精神分析式的自我剖析,在心靈上療愈自我。

《荒原狼》由《出版者序》和《哈里·哈勒爾自傳》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從旁觀者角度再現了主人公哈勒爾的人物形象,第二部分以第一人稱角度再現了哈勒爾的真實精神世界。

“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第一部分:出版者序言

《出版者序》由虛擬的出版者“我”所述,我是主人公哈勒爾房東的侄兒。以下部分就是“我”眼中的哈勒爾。

哈勒爾是一個年近50歲的男人,他帶著簡單的行李和一大箱子的書租住在“我”姑母家。他打算在這裡住幾個月,看看這裡的圖書館,參觀一下名勝古蹟。

他為人豪爽,待人也很有禮貌,但又總是給人一種陌生的感覺。

他總是一個人,就像是來自另外一個陌生世界的荒原狼,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

他熱愛讀書,喜歡思考,沒有什麼具體的工作。一般起床很晚,起床後就在房間裡走來走去。他的房間裡貼滿了各式各樣的圖片,既有他自己畫的素描,也有風景、人物照片,還有雜誌圖案和一些名作。他的房間裡也有很多書,而且還在不斷增多。他的大部分書不是學術著作,而是彙集了各個時代各個國家的文學作品,如《歌德全集》。

他愛煙如命,喜歡喝酒。據此“我”推斷,他的真實身份是學者。

每當他和人們談話時,總是有一些驚世駭俗的觀點,說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話。也正是他的這種獨特性,使得他被深重的孤獨包圍。

他這樣一位思想深刻、精神高尚的天才,內心其實是極度痛苦的,因為不被人理解。

他自己也意識到了這種可怕的孤獨,所以當他看到一些很平常的行為,比如“我”準時上班,司機說了一句話,他都會感到由衷得高興。他也會欣賞鄰居種在花盆裡的花卉,沉浸在這種簡單的樂趣之中。一定程度上,他熱愛小市民穩定簡單的生活。

“我”同他一起聽過一場音樂會,沉浸在音樂中的他,似乎是極度幸福的。

偶爾,他會同一位年輕美麗的女子出去。跟她在一起時,哈勒爾顯得愉快。

但以上的種種快樂都極度短暫,大多時候他都待在自己的房間裡,在自己那封閉的聖地裡進行精神上的苦旅,完全與外界隔絕。

在“我”看來,他過著一種慢性自殺的生活,沒有希望,沒有任何安慰。

有一天,他結完房租就不辭而別了。自那以後,他消失得無影無蹤。他走後,寄過幾封信,還留下了一份文稿。並留言讓“我”處理這份文稿,於是就有了本書的第二部分。

“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第二部分:哈里·哈勒爾自傳

《出版者序》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介紹了荒原狼,然而旁觀者的敘述角度很難切入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因此小說的第二部分採用自述的方法,以內心獨白的形式使主人公的心理及內在靈魂清晰地呈現在讀者眼前。

為了更接近人物的內心世界,這一部分將用“我”來敘述。

1.孤獨的自我

我是一個孤獨、不羈的人,對現實的種種現象感到憎恨、厭惡,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心情極度憂鬱、絕望。

在“我”的內心總有兩個不同的聲音相互對立、爭執。一方面我渴望安寧和諧、秩序井然的世俗世界,另一方面我又十分厭倦世俗生活的平庸、虛偽。

我一點都不喜歡周圍的人,因為他們是保守、平庸的小市民,過著規律平庸的生活。我無法理解在鬧市裡尋求樂趣的人們,更厭倦那種千篇一律、根本沒任何意義的生活。

為了尋求真正的自我,我決定做一個徹底的孤獨者,遠離世俗,追求藝術。可是當下時代的藝術又容不下我的觀點,所以我更加矛盾了,感覺自己被整個世界拋棄了。

更多時候,我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獨自漫步在古老寂靜的街道,或者去一家古老簡樸的小酒館,找一個角落享受屬於自己的寂靜時光。

我的人生沒有方向,沒有希望,也沒有責任。生活是苦澀的,我似乎被生活拋棄了。

原本我也是個頗有生氣的青年,熱愛藝術、熱愛旅行,洋溢著熱情和理想;我也曾有一個妻子,愛她,信任她,妻子教會了我很多東西。可是在我最無助的時候,她離開了;我是個作家,可是我寫的東西並不總是被人理解、欣賞。

以上種種,讓我的心麻木了。我憎恨自己,也憎恨所有的人。我沒有了往日的理想,就這樣成了一個孤僻的怪人。

“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2.迷失的自我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得到了一本叫《論荒原狼》的小書。

書中刻畫了一個叫哈里的人,他的綽號叫荒原狼。他兼具“狼性”和“人性”,“狼性”的一面野蠻、狂暴、粗鄙,“人性”的一面善良、恭順、守秩序。他極力渴求自由和孤獨,並隨時準備迎接死亡。他把這種“死亡傾向”當作一種生存哲學。死亡的存在,使得他所承受的孤獨、苦痛才有了期限。想到這裡,哈里就覺得既然苦難是有限的,那人生也就沒那麼難以承受了。

在書中,我彷彿看到了另一個自己。我就是現實世界的荒原狼。我想像哈里一樣在在自我省察中,獲得“狼性”和“人性”的統一。可我發現這種統一隻是暫時的,人生的虛妄與苦痛卻是無邊無際的,我厭倦了這種統一和矛盾的往復。

於是我決定聽從書中的召喚,放棄所謂的理智、怯懦,用自殺解脫自我。可就在我決定自殺的那天晚上,卻動搖了。

我瞎逛到了一個酒吧,一個叫赫爾米娜的姑娘闖進了我的世界。她的善良、美麗讓我倍覺溫暖,開始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她理解我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這讓我不再那麼孤獨。

遇到赫爾米娜後,我不再那麼想死了。我明白,我對她的感情不是愛情,而僅僅是因為她是那個唯一懂自己的人。我們是一類人,一樣孤獨,一樣不熱愛生活,一樣清醒地痛苦地活著。我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忍受著精神上的痛苦,我極力遠離世俗的喧囂,她則縱情神色,沉浸於肉體和感官的享樂。

我堅信她能指引我,走出矛盾痛苦的境地,在精神上獲得最終的自由。

我們成為了很好的朋友,一起玩樂,一起學習。她教我跳舞,我體驗到了純粹簡單的快樂;我則把自己知道的文化知識告訴她。

在她的建議下,我去了從前極力迴避這樣的舞廳。我曾看不慣這個屬於遊手好閒者的世界,但是如今,我卻在這個世界同赫爾米娜輕鬆自在的跳舞,任由自己沉浸於舞蹈、音樂之中。

在赫爾米娜的引領下,我發現了另一個世界。我渴望得到的不再是知識,而僅僅是現實經歷的突破和超越。

我嘗試了新事物,認識了新朋友。

跳舞時,我結識了另一位美麗的姑娘瑪利亞。她是一個沒有接受過教育的女人,我從前絕對不會喜歡這類女人。可是第一次見到她,她的性感奔放就深深地打動了我,並很快就跌入了她的溫柔鄉。認識她之後,我度過了一段非常幸福的時光,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超脫之感。

同時,經由赫爾米娜介紹,我認識了薩克斯演奏者帕伯羅。他是赫爾米娜喜歡的對象,一個文雅、英俊的男人。不過,我並不喜歡他,覺得他虛有其表。但他還是和我們一切喝酒、娛樂。

通過他們,我學會了在享受瞬間的、當下的快樂。

可是漸漸地,在極致的縱慾後,我再次陷入了矛盾的境地。嚐盡了愛情、幸福、歡愉、迷惘和痛苦,但這一切又不是我的終極目標。

輕輕鬆鬆的生活、愛情和死亡,對我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的。我要繼續去追尋自己的生活,去經歷磨難。只有這樣,我才能變成一個統一的自我,尋求到生活的終極意義。

夜幕降臨,我再次在街上游蕩,走得筋疲力盡。我再一次感到極致的孤獨,以至於想要去喝酒、跳舞,可是我決心離開那個紙亂金迷的混亂世界。

"

隨著科技的發展,物質的繁榮,我們的生活在豐富多姿的同時,我們的精神也空前得空虛著。在時代的洪流中,個體無法改變潮水的方向。那麼,個人又到底該如何面對精神的空虛和靈魂的寂寞呢?

黑塞的《荒原狼》就是這樣一本講述精神迷失的書,書中的主人公孤獨、壓抑、焦慮到了極致。而在他極致的痛苦中,或許我們能夠理清個人生存的重大問題,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本書的作者赫爾曼·黑塞,1877年出生在德國,由於對國內政治的失望,1923年入瑞士籍,以後長期在瑞士隱居鄉間。終其一生,他都在尋找自我、探索人類精神困境的出路。因此,他被稱為“永屬年輕一代的作家。”1946年,黑塞獲諾貝爾文學獎。

“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而《荒原狼》這本書,寫於1927年。此時的黑塞因為倡導人道主義精神而在政治上、生活上被孤立,祖國的報紙上刊登著攻擊他的文章,出版社拒絕他的稿件。同時,他飽受病痛的折磨,加之婚姻的破敗,又目睹了戰後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墮落,所以這一時期是黑塞內心最為困苦的時期。也就是在這種境況下,《荒原狼》誕生了。

該書一經出版,就跨越國界掀起了一陣“狼潮”,成為歐美青年最喜歡的作品。年輕人在這個孤獨、深邃的作家身上,找到了共鳴。

由於患過抑鬱症,黑塞接受過精神分析學派的治療,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充滿了精神分析式的自我剖析以及對真實自我的追尋。而在《荒原狼》這本書,主人公恰是通過深刻的自我剖析才最終獲得了治癒。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著黑塞,來一場精神分析式的自我剖析,在心靈上療愈自我。

《荒原狼》由《出版者序》和《哈里·哈勒爾自傳》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從旁觀者角度再現了主人公哈勒爾的人物形象,第二部分以第一人稱角度再現了哈勒爾的真實精神世界。

“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第一部分:出版者序言

《出版者序》由虛擬的出版者“我”所述,我是主人公哈勒爾房東的侄兒。以下部分就是“我”眼中的哈勒爾。

哈勒爾是一個年近50歲的男人,他帶著簡單的行李和一大箱子的書租住在“我”姑母家。他打算在這裡住幾個月,看看這裡的圖書館,參觀一下名勝古蹟。

他為人豪爽,待人也很有禮貌,但又總是給人一種陌生的感覺。

他總是一個人,就像是來自另外一個陌生世界的荒原狼,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

他熱愛讀書,喜歡思考,沒有什麼具體的工作。一般起床很晚,起床後就在房間裡走來走去。他的房間裡貼滿了各式各樣的圖片,既有他自己畫的素描,也有風景、人物照片,還有雜誌圖案和一些名作。他的房間裡也有很多書,而且還在不斷增多。他的大部分書不是學術著作,而是彙集了各個時代各個國家的文學作品,如《歌德全集》。

他愛煙如命,喜歡喝酒。據此“我”推斷,他的真實身份是學者。

每當他和人們談話時,總是有一些驚世駭俗的觀點,說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話。也正是他的這種獨特性,使得他被深重的孤獨包圍。

他這樣一位思想深刻、精神高尚的天才,內心其實是極度痛苦的,因為不被人理解。

他自己也意識到了這種可怕的孤獨,所以當他看到一些很平常的行為,比如“我”準時上班,司機說了一句話,他都會感到由衷得高興。他也會欣賞鄰居種在花盆裡的花卉,沉浸在這種簡單的樂趣之中。一定程度上,他熱愛小市民穩定簡單的生活。

“我”同他一起聽過一場音樂會,沉浸在音樂中的他,似乎是極度幸福的。

偶爾,他會同一位年輕美麗的女子出去。跟她在一起時,哈勒爾顯得愉快。

但以上的種種快樂都極度短暫,大多時候他都待在自己的房間裡,在自己那封閉的聖地裡進行精神上的苦旅,完全與外界隔絕。

在“我”看來,他過著一種慢性自殺的生活,沒有希望,沒有任何安慰。

有一天,他結完房租就不辭而別了。自那以後,他消失得無影無蹤。他走後,寄過幾封信,還留下了一份文稿。並留言讓“我”處理這份文稿,於是就有了本書的第二部分。

“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第二部分:哈里·哈勒爾自傳

《出版者序》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介紹了荒原狼,然而旁觀者的敘述角度很難切入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因此小說的第二部分採用自述的方法,以內心獨白的形式使主人公的心理及內在靈魂清晰地呈現在讀者眼前。

為了更接近人物的內心世界,這一部分將用“我”來敘述。

1.孤獨的自我

我是一個孤獨、不羈的人,對現實的種種現象感到憎恨、厭惡,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心情極度憂鬱、絕望。

在“我”的內心總有兩個不同的聲音相互對立、爭執。一方面我渴望安寧和諧、秩序井然的世俗世界,另一方面我又十分厭倦世俗生活的平庸、虛偽。

我一點都不喜歡周圍的人,因為他們是保守、平庸的小市民,過著規律平庸的生活。我無法理解在鬧市裡尋求樂趣的人們,更厭倦那種千篇一律、根本沒任何意義的生活。

為了尋求真正的自我,我決定做一個徹底的孤獨者,遠離世俗,追求藝術。可是當下時代的藝術又容不下我的觀點,所以我更加矛盾了,感覺自己被整個世界拋棄了。

更多時候,我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獨自漫步在古老寂靜的街道,或者去一家古老簡樸的小酒館,找一個角落享受屬於自己的寂靜時光。

我的人生沒有方向,沒有希望,也沒有責任。生活是苦澀的,我似乎被生活拋棄了。

原本我也是個頗有生氣的青年,熱愛藝術、熱愛旅行,洋溢著熱情和理想;我也曾有一個妻子,愛她,信任她,妻子教會了我很多東西。可是在我最無助的時候,她離開了;我是個作家,可是我寫的東西並不總是被人理解、欣賞。

以上種種,讓我的心麻木了。我憎恨自己,也憎恨所有的人。我沒有了往日的理想,就這樣成了一個孤僻的怪人。

“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2.迷失的自我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得到了一本叫《論荒原狼》的小書。

書中刻畫了一個叫哈里的人,他的綽號叫荒原狼。他兼具“狼性”和“人性”,“狼性”的一面野蠻、狂暴、粗鄙,“人性”的一面善良、恭順、守秩序。他極力渴求自由和孤獨,並隨時準備迎接死亡。他把這種“死亡傾向”當作一種生存哲學。死亡的存在,使得他所承受的孤獨、苦痛才有了期限。想到這裡,哈里就覺得既然苦難是有限的,那人生也就沒那麼難以承受了。

在書中,我彷彿看到了另一個自己。我就是現實世界的荒原狼。我想像哈里一樣在在自我省察中,獲得“狼性”和“人性”的統一。可我發現這種統一隻是暫時的,人生的虛妄與苦痛卻是無邊無際的,我厭倦了這種統一和矛盾的往復。

於是我決定聽從書中的召喚,放棄所謂的理智、怯懦,用自殺解脫自我。可就在我決定自殺的那天晚上,卻動搖了。

我瞎逛到了一個酒吧,一個叫赫爾米娜的姑娘闖進了我的世界。她的善良、美麗讓我倍覺溫暖,開始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她理解我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這讓我不再那麼孤獨。

遇到赫爾米娜後,我不再那麼想死了。我明白,我對她的感情不是愛情,而僅僅是因為她是那個唯一懂自己的人。我們是一類人,一樣孤獨,一樣不熱愛生活,一樣清醒地痛苦地活著。我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忍受著精神上的痛苦,我極力遠離世俗的喧囂,她則縱情神色,沉浸於肉體和感官的享樂。

我堅信她能指引我,走出矛盾痛苦的境地,在精神上獲得最終的自由。

我們成為了很好的朋友,一起玩樂,一起學習。她教我跳舞,我體驗到了純粹簡單的快樂;我則把自己知道的文化知識告訴她。

在她的建議下,我去了從前極力迴避這樣的舞廳。我曾看不慣這個屬於遊手好閒者的世界,但是如今,我卻在這個世界同赫爾米娜輕鬆自在的跳舞,任由自己沉浸於舞蹈、音樂之中。

在赫爾米娜的引領下,我發現了另一個世界。我渴望得到的不再是知識,而僅僅是現實經歷的突破和超越。

我嘗試了新事物,認識了新朋友。

跳舞時,我結識了另一位美麗的姑娘瑪利亞。她是一個沒有接受過教育的女人,我從前絕對不會喜歡這類女人。可是第一次見到她,她的性感奔放就深深地打動了我,並很快就跌入了她的溫柔鄉。認識她之後,我度過了一段非常幸福的時光,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超脫之感。

同時,經由赫爾米娜介紹,我認識了薩克斯演奏者帕伯羅。他是赫爾米娜喜歡的對象,一個文雅、英俊的男人。不過,我並不喜歡他,覺得他虛有其表。但他還是和我們一切喝酒、娛樂。

通過他們,我學會了在享受瞬間的、當下的快樂。

可是漸漸地,在極致的縱慾後,我再次陷入了矛盾的境地。嚐盡了愛情、幸福、歡愉、迷惘和痛苦,但這一切又不是我的終極目標。

輕輕鬆鬆的生活、愛情和死亡,對我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的。我要繼續去追尋自己的生活,去經歷磨難。只有這樣,我才能變成一個統一的自我,尋求到生活的終極意義。

夜幕降臨,我再次在街上游蕩,走得筋疲力盡。我再一次感到極致的孤獨,以至於想要去喝酒、跳舞,可是我決心離開那個紙亂金迷的混亂世界。

“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3.分裂的自我

對聲色的渴望,對真實自我的探尋,讓我再一次陷入了迷茫的境地。

就在這時,我迷迷糊糊參加了一場由帕伯羅主導的遊戲。在他的指引下,恍惚進入了一個叫做“魔劇院”的地方。

劇院門牆上寫著“只供狂人觀賞'',“魔劇院”裡有千百間小房間,每一間都是一個全新的生活領域,讓進入者開展永遠全新的探索。我進入了其中的四間。

第一間裡,我看到了公路上的汽車在追逐行人,把他們碾為肉醬,把他們逼到房子的牆上壓死。到處躺著死人,躺著被壓得缺胳膊少腿的人,到處都是撞壞的扭曲的燒燬的汽車,混亂的戰場上空飛機在盤旋,獵槍和機關槍在不停射擊。

第二間裡,我拿起一面鏡子照出了自己的許多形象,歡樂和悲傷的、強悍溫柔的。這些不同的“我”隨意組合,演變出不同的生活場景,房間主人告誡我,各種性格之間並沒有嚴格的優劣,只是要學會將不同性格用於適合於它們的場合,生活才能變得生氣勃勃。

第三間裡,我看到了人對狼的馴化。訓獸者也即強壯的人,他們為了自身利益而猙獰地撕裂吞噬弱小者,而贏弱的狼卻像人一樣溫良恭順,和兔子以及小羊羔“組成一幅動人的家庭景象”。

第四間裡,我遇見和佔有了畢生各個階段愛慕過的所有美女。就在我猶豫要不要去佔有赫爾米娜時,我看打了她和帕伯羅赤身裸體躺在一起,便捅死了她。為此,我被“魔劇院”的檢察官判處刑罰,終生不得死亡,並被剝奪進入“魔劇院”的權利。

在這裡,我還遇見了精神偶像音樂家莫扎特。他告訴我,要接納自我,接納生命的無數可能性。對過去和未來所發生的事,都要坦然接受、一笑置之。

在“魔幻劇場”中,我重溫自己兒時的溫馨、青年時代愛情的甜蜜;我也目睹了人與機器的戰鬥時而,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機器的冷血,並得到了莫扎特的指點。

最終,我逃出了魔劇院,心境也發生了很多變化。我明確地知道何為愛、追求、渴望。我想追求功名,成為一個偉大的藝術家。

最終,我找到了解困之道。那就是堅持信仰,獨善其身,恢復理智,必須活著學會笑,學會聆聽不如意的生活。

看到這裡,關於哈勒爾的故事已經結束了。在這段亦幻亦真的旅程中,我們似乎跟著哈勒熱做了一場精神分裂的噩夢,可是關於這本書卻有著更深層次的意義和哲理。

"

隨著科技的發展,物質的繁榮,我們的生活在豐富多姿的同時,我們的精神也空前得空虛著。在時代的洪流中,個體無法改變潮水的方向。那麼,個人又到底該如何面對精神的空虛和靈魂的寂寞呢?

黑塞的《荒原狼》就是這樣一本講述精神迷失的書,書中的主人公孤獨、壓抑、焦慮到了極致。而在他極致的痛苦中,或許我們能夠理清個人生存的重大問題,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本書的作者赫爾曼·黑塞,1877年出生在德國,由於對國內政治的失望,1923年入瑞士籍,以後長期在瑞士隱居鄉間。終其一生,他都在尋找自我、探索人類精神困境的出路。因此,他被稱為“永屬年輕一代的作家。”1946年,黑塞獲諾貝爾文學獎。

“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而《荒原狼》這本書,寫於1927年。此時的黑塞因為倡導人道主義精神而在政治上、生活上被孤立,祖國的報紙上刊登著攻擊他的文章,出版社拒絕他的稿件。同時,他飽受病痛的折磨,加之婚姻的破敗,又目睹了戰後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墮落,所以這一時期是黑塞內心最為困苦的時期。也就是在這種境況下,《荒原狼》誕生了。

該書一經出版,就跨越國界掀起了一陣“狼潮”,成為歐美青年最喜歡的作品。年輕人在這個孤獨、深邃的作家身上,找到了共鳴。

由於患過抑鬱症,黑塞接受過精神分析學派的治療,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充滿了精神分析式的自我剖析以及對真實自我的追尋。而在《荒原狼》這本書,主人公恰是通過深刻的自我剖析才最終獲得了治癒。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著黑塞,來一場精神分析式的自我剖析,在心靈上療愈自我。

《荒原狼》由《出版者序》和《哈里·哈勒爾自傳》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從旁觀者角度再現了主人公哈勒爾的人物形象,第二部分以第一人稱角度再現了哈勒爾的真實精神世界。

“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第一部分:出版者序言

《出版者序》由虛擬的出版者“我”所述,我是主人公哈勒爾房東的侄兒。以下部分就是“我”眼中的哈勒爾。

哈勒爾是一個年近50歲的男人,他帶著簡單的行李和一大箱子的書租住在“我”姑母家。他打算在這裡住幾個月,看看這裡的圖書館,參觀一下名勝古蹟。

他為人豪爽,待人也很有禮貌,但又總是給人一種陌生的感覺。

他總是一個人,就像是來自另外一個陌生世界的荒原狼,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

他熱愛讀書,喜歡思考,沒有什麼具體的工作。一般起床很晚,起床後就在房間裡走來走去。他的房間裡貼滿了各式各樣的圖片,既有他自己畫的素描,也有風景、人物照片,還有雜誌圖案和一些名作。他的房間裡也有很多書,而且還在不斷增多。他的大部分書不是學術著作,而是彙集了各個時代各個國家的文學作品,如《歌德全集》。

他愛煙如命,喜歡喝酒。據此“我”推斷,他的真實身份是學者。

每當他和人們談話時,總是有一些驚世駭俗的觀點,說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話。也正是他的這種獨特性,使得他被深重的孤獨包圍。

他這樣一位思想深刻、精神高尚的天才,內心其實是極度痛苦的,因為不被人理解。

他自己也意識到了這種可怕的孤獨,所以當他看到一些很平常的行為,比如“我”準時上班,司機說了一句話,他都會感到由衷得高興。他也會欣賞鄰居種在花盆裡的花卉,沉浸在這種簡單的樂趣之中。一定程度上,他熱愛小市民穩定簡單的生活。

“我”同他一起聽過一場音樂會,沉浸在音樂中的他,似乎是極度幸福的。

偶爾,他會同一位年輕美麗的女子出去。跟她在一起時,哈勒爾顯得愉快。

但以上的種種快樂都極度短暫,大多時候他都待在自己的房間裡,在自己那封閉的聖地裡進行精神上的苦旅,完全與外界隔絕。

在“我”看來,他過著一種慢性自殺的生活,沒有希望,沒有任何安慰。

有一天,他結完房租就不辭而別了。自那以後,他消失得無影無蹤。他走後,寄過幾封信,還留下了一份文稿。並留言讓“我”處理這份文稿,於是就有了本書的第二部分。

“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第二部分:哈里·哈勒爾自傳

《出版者序》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介紹了荒原狼,然而旁觀者的敘述角度很難切入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因此小說的第二部分採用自述的方法,以內心獨白的形式使主人公的心理及內在靈魂清晰地呈現在讀者眼前。

為了更接近人物的內心世界,這一部分將用“我”來敘述。

1.孤獨的自我

我是一個孤獨、不羈的人,對現實的種種現象感到憎恨、厭惡,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心情極度憂鬱、絕望。

在“我”的內心總有兩個不同的聲音相互對立、爭執。一方面我渴望安寧和諧、秩序井然的世俗世界,另一方面我又十分厭倦世俗生活的平庸、虛偽。

我一點都不喜歡周圍的人,因為他們是保守、平庸的小市民,過著規律平庸的生活。我無法理解在鬧市裡尋求樂趣的人們,更厭倦那種千篇一律、根本沒任何意義的生活。

為了尋求真正的自我,我決定做一個徹底的孤獨者,遠離世俗,追求藝術。可是當下時代的藝術又容不下我的觀點,所以我更加矛盾了,感覺自己被整個世界拋棄了。

更多時候,我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獨自漫步在古老寂靜的街道,或者去一家古老簡樸的小酒館,找一個角落享受屬於自己的寂靜時光。

我的人生沒有方向,沒有希望,也沒有責任。生活是苦澀的,我似乎被生活拋棄了。

原本我也是個頗有生氣的青年,熱愛藝術、熱愛旅行,洋溢著熱情和理想;我也曾有一個妻子,愛她,信任她,妻子教會了我很多東西。可是在我最無助的時候,她離開了;我是個作家,可是我寫的東西並不總是被人理解、欣賞。

以上種種,讓我的心麻木了。我憎恨自己,也憎恨所有的人。我沒有了往日的理想,就這樣成了一個孤僻的怪人。

“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2.迷失的自我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得到了一本叫《論荒原狼》的小書。

書中刻畫了一個叫哈里的人,他的綽號叫荒原狼。他兼具“狼性”和“人性”,“狼性”的一面野蠻、狂暴、粗鄙,“人性”的一面善良、恭順、守秩序。他極力渴求自由和孤獨,並隨時準備迎接死亡。他把這種“死亡傾向”當作一種生存哲學。死亡的存在,使得他所承受的孤獨、苦痛才有了期限。想到這裡,哈里就覺得既然苦難是有限的,那人生也就沒那麼難以承受了。

在書中,我彷彿看到了另一個自己。我就是現實世界的荒原狼。我想像哈里一樣在在自我省察中,獲得“狼性”和“人性”的統一。可我發現這種統一隻是暫時的,人生的虛妄與苦痛卻是無邊無際的,我厭倦了這種統一和矛盾的往復。

於是我決定聽從書中的召喚,放棄所謂的理智、怯懦,用自殺解脫自我。可就在我決定自殺的那天晚上,卻動搖了。

我瞎逛到了一個酒吧,一個叫赫爾米娜的姑娘闖進了我的世界。她的善良、美麗讓我倍覺溫暖,開始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她理解我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這讓我不再那麼孤獨。

遇到赫爾米娜後,我不再那麼想死了。我明白,我對她的感情不是愛情,而僅僅是因為她是那個唯一懂自己的人。我們是一類人,一樣孤獨,一樣不熱愛生活,一樣清醒地痛苦地活著。我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忍受著精神上的痛苦,我極力遠離世俗的喧囂,她則縱情神色,沉浸於肉體和感官的享樂。

我堅信她能指引我,走出矛盾痛苦的境地,在精神上獲得最終的自由。

我們成為了很好的朋友,一起玩樂,一起學習。她教我跳舞,我體驗到了純粹簡單的快樂;我則把自己知道的文化知識告訴她。

在她的建議下,我去了從前極力迴避這樣的舞廳。我曾看不慣這個屬於遊手好閒者的世界,但是如今,我卻在這個世界同赫爾米娜輕鬆自在的跳舞,任由自己沉浸於舞蹈、音樂之中。

在赫爾米娜的引領下,我發現了另一個世界。我渴望得到的不再是知識,而僅僅是現實經歷的突破和超越。

我嘗試了新事物,認識了新朋友。

跳舞時,我結識了另一位美麗的姑娘瑪利亞。她是一個沒有接受過教育的女人,我從前絕對不會喜歡這類女人。可是第一次見到她,她的性感奔放就深深地打動了我,並很快就跌入了她的溫柔鄉。認識她之後,我度過了一段非常幸福的時光,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超脫之感。

同時,經由赫爾米娜介紹,我認識了薩克斯演奏者帕伯羅。他是赫爾米娜喜歡的對象,一個文雅、英俊的男人。不過,我並不喜歡他,覺得他虛有其表。但他還是和我們一切喝酒、娛樂。

通過他們,我學會了在享受瞬間的、當下的快樂。

可是漸漸地,在極致的縱慾後,我再次陷入了矛盾的境地。嚐盡了愛情、幸福、歡愉、迷惘和痛苦,但這一切又不是我的終極目標。

輕輕鬆鬆的生活、愛情和死亡,對我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的。我要繼續去追尋自己的生活,去經歷磨難。只有這樣,我才能變成一個統一的自我,尋求到生活的終極意義。

夜幕降臨,我再次在街上游蕩,走得筋疲力盡。我再一次感到極致的孤獨,以至於想要去喝酒、跳舞,可是我決心離開那個紙亂金迷的混亂世界。

“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3.分裂的自我

對聲色的渴望,對真實自我的探尋,讓我再一次陷入了迷茫的境地。

就在這時,我迷迷糊糊參加了一場由帕伯羅主導的遊戲。在他的指引下,恍惚進入了一個叫做“魔劇院”的地方。

劇院門牆上寫著“只供狂人觀賞'',“魔劇院”裡有千百間小房間,每一間都是一個全新的生活領域,讓進入者開展永遠全新的探索。我進入了其中的四間。

第一間裡,我看到了公路上的汽車在追逐行人,把他們碾為肉醬,把他們逼到房子的牆上壓死。到處躺著死人,躺著被壓得缺胳膊少腿的人,到處都是撞壞的扭曲的燒燬的汽車,混亂的戰場上空飛機在盤旋,獵槍和機關槍在不停射擊。

第二間裡,我拿起一面鏡子照出了自己的許多形象,歡樂和悲傷的、強悍溫柔的。這些不同的“我”隨意組合,演變出不同的生活場景,房間主人告誡我,各種性格之間並沒有嚴格的優劣,只是要學會將不同性格用於適合於它們的場合,生活才能變得生氣勃勃。

第三間裡,我看到了人對狼的馴化。訓獸者也即強壯的人,他們為了自身利益而猙獰地撕裂吞噬弱小者,而贏弱的狼卻像人一樣溫良恭順,和兔子以及小羊羔“組成一幅動人的家庭景象”。

第四間裡,我遇見和佔有了畢生各個階段愛慕過的所有美女。就在我猶豫要不要去佔有赫爾米娜時,我看打了她和帕伯羅赤身裸體躺在一起,便捅死了她。為此,我被“魔劇院”的檢察官判處刑罰,終生不得死亡,並被剝奪進入“魔劇院”的權利。

在這裡,我還遇見了精神偶像音樂家莫扎特。他告訴我,要接納自我,接納生命的無數可能性。對過去和未來所發生的事,都要坦然接受、一笑置之。

在“魔幻劇場”中,我重溫自己兒時的溫馨、青年時代愛情的甜蜜;我也目睹了人與機器的戰鬥時而,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機器的冷血,並得到了莫扎特的指點。

最終,我逃出了魔劇院,心境也發生了很多變化。我明確地知道何為愛、追求、渴望。我想追求功名,成為一個偉大的藝術家。

最終,我找到了解困之道。那就是堅持信仰,獨善其身,恢復理智,必須活著學會笑,學會聆聽不如意的生活。

看到這裡,關於哈勒爾的故事已經結束了。在這段亦幻亦真的旅程中,我們似乎跟著哈勒熱做了一場精神分裂的噩夢,可是關於這本書卻有著更深層次的意義和哲理。

“諾獎”得主黑塞:我也跟你一樣孤獨、迷茫,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4.自我的統一

“魔劇院”裡的圖景其實就是哈勒爾自己的內心世界,帕伯羅就像是精神分析治療師一樣的存在。正是在他的引導下,哈勒爾得以看清真實的自我。

書中的四個人物,孤獨自傲的知識分子哈勒爾,縱情聲色的思考者赫爾米娜,沉溺肉慾的交際花瑪利亞,兼具理性和感性的薩克斯演奏者帕伯羅。其實都是哈勒爾一個人,赫爾米娜是俗世中另一半自我的象徵,瑪利亞象徵肉慾,帕伯羅是理性的代表。

本書還有另外一派,那就是莫扎特、歌德所代表的聖人派,宣揚樂觀和信仰。每當哈勒爾絕望時,他就會在幻想中得到聖人的指點。

而哈勒爾這個主角,也是作者黑塞自我人格、自我現實困境的一種投射。而黑塞本人也十分崇尚莫扎特、歌德這些精神上的不朽者,對純粹的、美好的、不朽的、聖潔的精神世界有一種堅定的信仰。

通篇讀下來,我們會發現故事中充滿了荒謬、死亡、壓抑、糾結的悲觀情緒,可是黑塞寫得並不是放縱墮落,相反,他寫得是治癒。他想要告訴世人,唯有讀懂自我,完成自我的救贖,才能獲得人世的幸福。

他希望人們多一點愛,多一點信仰,用真正的文化代替虛偽、膚淺的文化。

文末說:“您必須活著學會笑,學會聆聽該死的生活,就像聽廣播劇裡的音樂一樣,您得尊重這些音樂背後的精髓,嘲笑它們當中愚蠢和沒有意義的東西。”

現實生活,如同收音機中的音樂一般,並不一定有意義,但音樂中的固有精神卻還在。我們對待現實生活,也要像對待這種音樂一樣,尊崇其中的積極的、美好的一部分,而對於生活中的混亂可笑、不能容忍的東西,也不要跟它太較真兒,要學會一笑置之。

可問題在於,在這個高度物化的時代,大多數人都在不遺餘力地追求物質上的滿足,滿足於膚淺的虛偽的安寧,對最純粹的、簡單的美都失去了真切的欣賞,更別談對信仰的尊奉和自我的尋求。

時代的不同並不會改變個體對於生命,對於物質和精神的思考。熱愛思考、矛盾壓抑的哈勒爾自然是孤獨的;尋求自我、堅守信仰的黑塞也是孤獨的。

礙於現實世界的浮華喧囂,我們很難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也很難真正沉下心去思考,尋求信仰,併為之堅守一生。而真實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個人信仰的缺失也正是我們迷茫、空虛、痛苦的原因。

黑塞說,人活著就該學會把人生當作一場遊戲,並在生活中取樂。他是在告訴人們,人活著,不該刻意追求那些虛妄的意義。越是追求浮華,就越容易迷失、痛苦。

所以,世界固然庸俗,人生縱然虛妄,個人必然孤獨,唯有建立起一個強大的精神世界,尋求自我內心的安寧,才能走好人生這條旅途。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