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恆久綿長的愛心——呂梁市賀昌中學青年志願者的故事

賀昌 雷鋒 正能量 社會 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 2017-06-23

□實習記者劉小宇

近日,記者隨一群十六七歲的孩子帶著一些生活用品來到離石南關社區,在一個樸素簡潔的院子門口,一位面容和藹的老大娘正倚著門框向外張望,似乎早就知道他們的到來。一進門放下米麵等生活用品,孩子們顧不得休息,拿起掃帚、水桶、抹布等工具,熱火朝天地做起了家務,力氣大的男同學們幫忙打水,女同學們則幫助老人翻晒被褥,洗衣,打掃院落。“這些都是呂梁市賀昌中學的‘小雷鋒’們啊”,看著孩子們一個個忙得滿頭大汗,大娘激動地抹著眼淚,“都已經十幾年了,雖然換了好多孩子,但不管春夏秋冬,無論颳風下雨,每隔一段時間他們都會來看我。”家務活幹完後,這些來自呂梁市賀昌中學的青年志願者還為老人帶來了精彩的詩歌朗誦和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一首《學習雷鋒好榜樣》在賀中人的身上傳唱了一代又一代……

一縷善念燃起愛的星火

育人德為先,樹人品為貴。多年來,呂梁市賀昌中學牢抓德育工作不放鬆,將雷鋒精神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立於 1989年的呂梁市賀昌中學青年志願者社區服務隊,28年如一日堅持為孤寡老人服務的事蹟,感人至深,受到了被服務對象以及社會輿論的大力讚揚,在全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一批又一批的志願者在服務老人的過程中提升了精神品質,進一步弘揚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回首這 28年青年學生投身志願服務的點滴歲月,學校團委繼承優良傳統、永葆奉獻活力,讓雷鋒精神薪火相傳。

1990 年2 月的一天,一位名叫楊林則的七旬老大娘,步履蹣跚地將一封感謝信送到了賀昌中學,信中說:“貴校學生王振林、李豔花、郭秀麗、王保富同學從去年秋天到現在一直利用課餘時間、節假日為我擔水、劈柴、買糧、買煤等,解決了我的生活困難。我非常感謝貴校培養出的這些好學生……”一個堅持照顧孤寡老人達半年之久的學雷鋒小組被人們發現了。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1989年9月的一天,剛剛考入賀昌中學的幾名同學在返校的路上,看到一位擔著水的老大娘滑倒,水潑了一身。他們急忙跑過去,扶起老人,又去幫忙挑了一擔水,攙扶著老大娘回了家。老人名叫楊林則,無兒無女,丈夫已經去世,她與一個八十多歲的老母親生活,有一個弟弟遠在蘭州,因此生活上有諸多不便。這幾名同學毅然下定決心去幫助老人,就這樣以李豔花、王振林、郭秀麗、王保富為主的學雷鋒小組成立了。從此,每逢節假日、課餘時間,他們就一起或輪流去給老人服務。把水缸挑滿、把柴準備充足、把油鹽等生活用品採購齊備、把玻璃擦得乾乾淨淨。廁所滿了,男同學借來茅桶擔走;衣服髒了,女同學把它洗得乾乾淨淨。他們不僅從勞務上為老人解難、從物質上為老人分憂,更重要的是,從精神上實現了“雙愉”。小組成員尊敬地稱楊林則的母親為“老奶奶”,老人們也視他們為親孫子、親閨女,祖孫相親相愛、相敬相勉,充滿了人間的溫情。

這個學雷鋒小組堅持為孤寡老人服務的事蹟感人至深,學校在知曉了他們的善舉後,召開全校大會表彰他們的事蹟,並給這支光榮的服務小組授予“學雷鋒先進小組”稱號,授予小組成員“學雷鋒標兵”稱號,號召全校學生向他們學習。

28年的堅守始終如一

1990 年春,更多的賀中學子加入學雷鋒小組,在學校團委倡議下,全校二十二個班級都成立了學雷鋒小組。在 1993 年紀念毛澤東同志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 30 週年的大會上,作為賀昌中學第一個學雷鋒小組,全體成員參加了省裡召開的會議,省委領導同志高度讚揚了他們的善舉,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他們“山西省學雷鋒活動先進集體”稱號。

三年高中學習生活很短暫,第一批學雷峰小組成員很快離開了學校,但他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卻在全校引發學習雷鋒精神的燎原之火。從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起到本世紀之初的今天,在賀昌精神與雷鋒精神的感召與鼓舞下,"賀昌中學青年志願者學雷鋒小組"隨著成員的不斷加入,隊伍的日益壯大,已發展成為一支"賀昌中學青年志願者社區服務隊"。每年高一新生入學,便意味著這一光榮的傳統有了新的接班人。服務對象也從最初離石南關的七位孤寡老人增加至十幾位,服務的面變寬了,服務也更細緻了,志願者們利用業餘時間,走上街頭,做起了義務宣傳員,為城市的美化和維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沿著第一批志願者的足跡,賀昌學子畢業了一屆又一屆,小組成員也跟著換了一批又一批,但不變的是始終如一的奉獻精神。

2000年、2005年、2012年共青團山西省委、山西青年志願者協會分別授予賀昌中學青年志願者服務隊"中國青年志願者先進集體"、"十佳青年志願服務集體"、"山西省優秀青年志願服務集體"等榮譽稱號;2008年榮獲"呂梁市五四紅旗獎狀";2012年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授予賀昌中學青年志願者社區服務隊"山西省優秀青年志願服務組織"稱號;2013年榮獲呂梁市"志願者工作和社團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特別是社區服務隊的先進事蹟被中央電視臺報道後,更加堅定了賀中青年志願者播散愛心的信心,志願者服務活動更加多彩繁榮。

歲月輪迴溫暖恆久綿長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週末、假期,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離石南關村成了歷屆賀中孩子所牽掛的地方。在志願者前後服務的老人中,有孤寡老人、有軍烈屬、有五保戶,他們用愛心給這些生活不便的老人送去溫暖。髒活、累活,同學們搶著幹,女同學為老人洗衣服、打掃衛生、做飯、洗碗、幫老人剪指甲,男同學替老人擔水、備炭、收拾院落,服務一如既往,愛心始終如一。在老人們心中,孩子們的志願服務遠遠不是打掃院子那麼簡單,更是一份心

靈的慰藉,這些“小雷鋒”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同學們在奉獻著,也被震撼著,更被激勵著。有一位同學在他的志願扶助工作報告中寫道:“我從交接任務的那天起就知道服務的老人已年過八旬,獨自一人住一孔破舊的窯洞,生活無人照料。本已做好面對老人狀況的心理準備,但當我們來到老人家時仍被眼前一切深深刺痛。窯洞年久失修,光線極差,不時有土灰下落,老人臉、手、衣服都很髒,家裡沒一件像樣的傢俱。我們震驚了,默默地出去買了鹽、醋等生活必需品。有一位住校的同學平時省吃儉用,卻毅然拿出錢為老人買了盆、肥皂、毛巾、洗衣粉等,並且握著老人的手,不厭其煩地在老人身旁與老人聊天。”人力、物力、財力,賀昌中學的志願者們盡其可能幫助著服務對象,更把扶助者當作自己的親人。每當《學習雷鋒好榜樣》那熟悉的旋律在大家口中唱起時,在場的每個人都深切體會到作為雷鋒精神踐行者的那份自豪與榮耀。曾經一位老人為賀中青年志願者社區服務隊親手趕製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賀中師生覺悟高、學習雷鋒記得牢”,這是老人對賀昌中學志願服務由衷的感謝和至高的評價,也是對志願工作最大的鼓勵和鞭策。

志願者服務不僅給社會帶來溫暖和煦的春風,也使他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磨練了自己,懂得了感恩,老一輩人的艱苦樸素、樂觀向上的精神,不忘初心,始終如一的愛國情感也都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成為他們未來成長過程中寶貴的財富。“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老一屆學生畢業了,新一屆學生接過旗幟,歲月更替,這份溫暖卻恆久綿長!

志願者精神生生不息

教之道,德為先。學校團委高度重視學生的德行教育,始終將學校德育工作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青年志願者活動作為學校德育工作中重要且特殊的一部分,以其獨特的組織形式在學校的德育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從2003年開始,通過校團委協調,賀中青年志願者與市園林局、博物館、賀昌紀念館等簽訂協議,將其設立為賀中青年志願者勞動實踐基地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學們在實踐中增長見識、提高認識、鍛鍊才幹,起到了很好的愛國主義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每到節假日,每到學雷鋒活動月,賀中志願者的身影就會出現在大街小巷,志願者們在廣場撿過垃圾,擦過護欄,幫助園林工人美化過環境;在新華街鏟過積雪,為寒冬中的路人送去溫暖;在久安路上,清理過亂貼的小廣告,為城市的整潔貢獻了一份力量;曾經多次去市聾啞學校與那裡的同學進行手拉手互助活動,與那裡的孩子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扶助弱勢群體的過程中,淨化了自己的心靈,提高了服務社會的意識。曾去老幹部活動中心演出,與老人談心,聆聽前輩的故事,為老幹部帶去真誠的關心;曾多次去王家坡植樹,為城區綠化美化建設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從1989年到2017年,賀中青年志願者活動已堅持28年了,它就像星星之火而匯成今日燎原之勢,必將沿襲下去,“28年裡,我們的學生先後服務了28位孤寡老人,最長的服務年限達14年之久,現在的服務對象當中最短服務年限也在5年以上”,賀昌中學團委書記郭向東深情地說:“賀昌中學將繼續開展更多具有教育特色的學雷鋒志願服務主題活動,引導廣大師生以自己的言行,推進學校德育工作開展,開創德育工作新局面。”

薪火必將相傳,一屆又一屆賀中人將帶著雷鋒精神走向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

呂梁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