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四合院》熱播 專訪導演:用細節拍出“北京味道”

何冰 傻春 倪大紅 郝蕾 法制晚報 法制晚報 2017-10-30

法制晚報2017-10-2710:41:19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王磊)近日,電視劇《情滿四合院》在北京衛視熱播。沒有鮮肉鮮花只有清一色的老戲骨,豆瓣評分卻高達8.9,令人十分吃驚。

《情滿四合院》熱播 專訪導演:用細節拍出“北京味道”

供圖/北京衛視

《情滿四合院》是一部典型年代劇,也用了年代劇最典型的“以小見大”方式:小四合院裡每個人的性格不同,老女老少各有各的缺陷,嘴壞心善的傻柱、權力至上的二大爺、精於算計的三大爺……四合院裡的每一個人其實也是整個時代、整座北京城的縮影,而這部劇處處瀰漫的最真實的京味兒也成為最大亮點。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近期採訪了該劇導演劉家成。談到這些年的創作心得,劉家成強調的是堅持。“我也一直在想我們堅持什麼?現在有很多的作品裡,已經在作品裡看不到信仰、看不到人物的靈魂,看不到我們表達者衝動的、主動的表達;我們在市場的大潮下,這麼多年了也會收到各種的誘惑,也有不良資本的誘惑、利益的誘惑,有時候我們也會徘徊猶豫……”

拍出老北京味道:四合院才是最好體現

看法新聞:為什麼會拍《情滿四合院》?

劉家成:現在的社會進步太快,但也太過浮躁。我們希望通過這部劇讓大家可以適時地放緩腳步,回想一下我們在追求物質生活時,是不是也丟掉了過去的那份善良與純真。

《情滿四合院》熱播 專訪導演:用細節拍出“北京味道”

供圖/北京衛視

看法新聞:此前您拍過電視劇《傻春》,這次又拍以“傻柱”為主人公的電視劇,是打算做一個“傻”系列嗎?

劉家成:主要是因為拍《傻春》的時候感到非常不過癮,當時我和編劇就希望再創造一個北京胡同裡的小人物,更具有北京特點,但要換成男的。所以連名字我們都是直接起的,叫“傻柱”。

看法新聞:拍這部劇最大的困難有哪些?

劉家成:起初投資方認為我們這部劇沒有流量演員,如果再過多展示京味兒,南方觀眾會不接受,會影響發行。

看法新聞:作為導演,你怎麼中和投資方和創作之間的關係?

劉家成:我覺得還是要從戲劇創作出發,如果我把四合院換成單元樓,這故事就不成立了。

北京四合院就是北京民俗的最好體現,大家隔著窗戶就能叫人,逢年過節你到我家吃,我到你家吃。大家天天見面、一起生活,才有可能產生這樣那樣的故事。而且北京文化本身就是要有京味兒,如果我讓何冰去演一個北京不北京、南方不南方的人,那這個戲還有什麼味道?

何冰就是“傻柱”流量明星演不出“局氣”

看法新聞:很多網友看過這部劇之後,都覺得何冰演得特別好,當時你怎麼選的他和郝蕾搭檔?

劉家成:我覺得何冰最合適飾演這個角色。這就是北京老爺們兒的形象。嘴碎但不虛偽,情感直接,痛痛快快,不是那種我說我包容你,我就必須忍讓你的人。但為人處世卻講裡講面,除了照顧家裡人,也會照顧街坊四鄰,這就是所謂的“局氣”。

看法新聞:有沒有人當時幫你推薦流量明星?

劉家成:那“傻柱”就不是“傻柱”了。這就像是一個農民的角色,我非要找一個時尚的年輕人來演,從感官、視覺上大家肯定不會接受。

《情滿四合院》熱播 專訪導演:用細節拍出“北京味道”

供圖/北京衛視

看法新聞:觀眾覺得劇中其他角色演得也非常過癮,你怎麼看?

劉家成:相較秦淮茹、婁曉娥這類角色可以在地域特色上稍微中立,傻柱這個人物必須是京味兒擔當,言談舉止必須自帶老北京純爺們兒特點。比較欣慰的是,播出之後大家的質疑聲都沒有了。

看法新聞:為什麼你覺得何冰最合適?

劉家成:何冰就是“傻柱”,他就是這個角色的不二人選。“傻柱”這個角色首先需要地道的北京人來演,其次要有一定人生閱歷,最後就是演技精湛。我十分了解何冰,聊戲的時候我還跟他說,這個角色好像就是為你創作的,越想越吻合。

繼續打造京味劇 真實還原老北京四合院

看法新聞:上次採訪何冰,他覺得當時片場的小院應該留下來,做得特別細。

劉家成:何冰確實對我們劇組的細緻一直感嘆,他跟我說他以前也拍過京味兒戲,但從來沒有劇組這麼細緻。因為只有老北京人才打小就知道,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末北京馬路上一定還有牲口車跟公交併行,這才是真能引起北京人回憶的東西。

看法新聞:能拍出北京味道真的很難,你是怎麼做到的?

劉家成:我們必須要拿捏好作品的限度,那就是既要表現出北京的特點,又要讓南方觀眾能夠接受,比如有些臺詞是老北京話,我就會問身邊的人聽懂沒有,如果聽不懂,那我就要改,目的就是讓更多人看到、接受並且喜愛這部作品。

其實每一個佈景、道具都展現著“老北京的味道”,我們當時拍攝的時候,在棚裡確實1:1還原搭建了一個四合院,像我們院外邊露出來的樑和大柱子,都是我們到昌平、懷柔的舊貨市場去淘的,因為每一個房樑的斑駁感裡都蘊含著北京這幾十年的文化和歷史,這並非美術可以補足的。

看法新聞:後面還會創作這樣的具有北京味道的電視劇嗎?

劉家成:會堅持繼續把“京味兒”拍下去,首先我是北京人,對北京生活還有很多感觸。其次,我打心眼裡覺得北京爺們兒有好多優點,是從小滲透在骨子裡的,讓我覺得有一種自豪感。

看法新聞:後面還有哪些作品值得觀眾期待?

劉家成:今年剛剛拍攝完另一部京味兒的作品《大前門下小女人》,由蔣雯麗、倪大紅主演,故事是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北京開始寫起,時間跨度更長。現在正在緊張的後期中。

同時,我和編劇王之理老師還在籌備的下一部現代劇也和京味兒文化相關。這部作品將從2014年開篇,開篇的場景也在國外,我們也不能總是展現上個世紀的老北京,我們希望展現一下新北京,也希望把京味兒文化輸送到國外,告訴大家,現代的北京、現代的北京人是什麼樣子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