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時一口氣開完賓利全系車型 刷新了我對尊貴的所有認知

豪華車 賓利 勞斯萊斯 泰國 界面新聞 界面新聞 2017-09-06

超豪華品牌一直是我不太敢碰的領域,一來機會太少,二來水平有限。

這個世界上也就兩個碩果僅存的英國品牌配得上“超豪華”的前綴,它們的特立獨行,更不可以用現代的標準去衡量它們--超大的排量、用16張牛皮和稀有木材打造內飾,這聽起來似乎與整個時代都背道而馳。

工業化使生產力得到了指數級增長,卻始終消滅不了推崇手工的貴族文化。正因為此,撐起豪華前面那個“超”字的是英國人而不是德國人或者意大利人。

儘管賓利和勞斯萊斯最終都歸了德國人所有,但骨子裡流淌的血液依舊來自英格蘭西北部那個叫克魯的小鎮。

在我看來,即便是這兩個同根同源的超豪英國品牌也有著本質的區別。勞斯萊斯在最新的一次蛻變後彷彿遁入空門,它越來越不像汽車,更像是一個高雅藝術的佈道者;

反觀賓利,這個只要前者存在一天就永遠不能稱王、只能封后的品牌確讓我們看到了越來越清晰的定位,尤其是SUV“添越Bentayga”推出之後,這個品牌找到了新感覺。

賓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車系的細分,買家們一定能夠在慕尚、飛馳、歐陸和添越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款型;這同樣也根植於對運動特性的保持。

我至今都無法理解為什麼97年前這個誕生於賽道的品牌能夠衍化成今天這個樣子:究竟是什麼特質讓這個已經有了“雙R”的世界還需要一個大寫的“B”來維持富人們的臉面?

諸多的啟示,給了我們尋找來路的動機。於是我們一行人分別坐進了四輛不同的賓利裡,去到貫穿中國、老撾、泰國的昆曼公路,在那裡我們不斷被新的感受所驚豔,這可能是一生中都再難有第二次的經歷...

48小時一口氣開完賓利全系車型 刷新了我對尊貴的所有認知

慕尚EWB長軸距版

聽!有一個聲音。

48小時一口氣開完賓利全系車型 刷新了我對尊貴的所有認知

沒錯,它來自發動機艙裡那臺六又四分之三升的V8,低沉的轟鳴時刻提醒著車內的賓客:這是份從遠古傳來的呼喚。

遺憾的是,我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搶佔到後排的老闆坐。好吧,此次賓利全系試駕就從這臺慕尚EWB......的司機開始(此處應有白手套)。

從清邁的黛蘭塔維酒店出發,我們這四臺左舵的賓利就在泰國警方的一路護航下行駛,不然可能會無意識的逆行很多次(泰國為右舵左行)。我一上手就是整個車隊中最長、最大的一輛,穿行在佈滿摩托車的羊腸小道里必須打起120分的精神來。

不然稍有差池,這套由 Mulliner部門耗費40個工時噴塗了9層的雙色車漆隨時都有剮蹭的危險,如果真那樣了,我可能一年就白乾了。

EWB長軸距版比普通版本的慕尚還要多出250mm,直奔6米的車身從蠕動的第一刻起就充滿了儀式感:雖然這是一臺用來乘坐的車,但慕尚依舊提供了上乘的轉向手感,方向盤偏重的好處是指向異常的精準,這對於接近2米寬和2.7噸重的慕尚來說很有必要,一旦開起來,這輛車能讓你很好的感受什麼是四兩撥千斤。

駛上主路後,隊形逐漸完整:歐陸GT打頭、飛馳在前、添越殿後,我被夾在中間,盡情的享受著路人的注目禮,雖然我很清楚所有的目光都是投向拉起窗簾的後排,但我的虛榮心依舊像插上了一個充電寶,無比滿足。

當然,我還是希望儘快趕到第一個換乘點,伺機鑽進EWB的後排。畢竟,那裡才是這個星球上最具權力和財富的人躺著的地方。

添越Bentayga

車輛啟動了嗎?

48小時一口氣開完賓利全系車型 刷新了我對尊貴的所有認知

我反覆確認了轉速指針的位置,的確已經點火。

本以為應該發生在慕尚EWB裡的一幕卻出現在了添越上,我不知道工程師在這臺W12的發動機裡塞入了什麼黑科技,能把NVH做到這個地步。要知道我可是剛剛從慕尚裡下來,那已經是一臺除了空氣什麼都能隔絕在外的車了。

從今以後我都不會再膚淺的認為添越就是一臺鍍金版卡宴,亦或是誰膽敢再在我面打趣的指著Bentayga說:看,“本田雅閣”,我可能都會跟他急。

不僅是發動機的噪音,添越把傳遞到車內的每一絲每一毫感官體驗都過濾了一遍,那種感受恍若隔世。所以每當我降下厚厚的隔音玻璃時,車外的自然元素裹挾著速度衝破賓利工程師悉心營造的靜謐氛圍時,都有種重回地球的錯覺。

第二天,我們在扭曲的山道里行駛了數小時,這份獨特的駕駛體驗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當然過程很艱辛,更像是一種朝聖:昆曼公路進入老撾境內後路況突然糟糕起來,於是所有人也包括所有車都變得小心翼--除了我所在的這臺添越。

48小時一口氣開完賓利全系車型 刷新了我對尊貴的所有認知

價值1500萬人民幣的車隊裡,前三輛車都如履薄冰的試圖尋找一條最佳路線儘可能多的繞過那些積滿泥水的坑窪,至於我,甚至都沒有將底盤調節到高級模式便開始奪路而行充當起開道車的角色,所有的前輩們都跟在我屁股後面,瞪圓了眼睛生怕錯過了任何一個路面信息。

添越好開極了。

那臺安靜的W12不動聲色的就能爆發出拽動山河的威力,可它傳遞給你的加速度卻一點都不魯莽,精益調校過的油門踏板能夠清清楚楚的讓你知道腳下還剩多少匹馬力,你的腳有多線性、這臺車就能有多理性,貴族的氣質往往都體現在細節裡,任何一輛賓利都不會一上來就把口袋裡所有的寶貝都倒出來,而是需要你滿滿的去品味。

同樣優秀的還有底盤反饋,好的調校是能把車越開越小。添越開起來非常的“整”,跑起來以後你甚至都感覺不到B柱往後部分的存在,它的整體性能好到似乎只在開一個車頭,雖然我這樣表述有些誇張,但面對那樣驚豔的程度我確實找不到更貼切的辭藻。

雖然尺寸比卡宴還要大一圈,可添越開起來則更像一臺Macan,不過開一臺價值550萬“Macan”的精妙,只有體驗過才知道,任何形容詞都顯得過於羸弱。當然,這也離不開48伏電子主動側傾控制系統的加持,如果你不知道這套系統是如何運作的,請百度保時捷PDCC。

我和同車的大網紅--PS3 保羅都非常愛這臺車。當然它之所以吸引人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這臺車選裝了一件價值30萬的外衣-- Verdant紳士翡翠綠。

歐陸GT

這是我的Dream Car!

48小時一口氣開完賓利全系車型 刷新了我對尊貴的所有認知

儘管634(全新一代歐陸GT代號)的官圖已經發布,並且那幾天整個朋友圈都沉浸在這款新車優雅的臀線和清奇的配色當中,甚至是在我們第一天到達清邁的歡迎晚宴之後,賓利中國的公關主管大茹還私下給我們分享了由讓·雷諾客串的新一代歐陸GT宣傳片。

但是我依舊無法割捨對現款歐陸GT的嚮往,畢竟在過去的十年裡,它一直像座燈塔一樣照亮著我心中的夢。總有一天,我要把它實現。

雖未親眼所見,但我相信在克魯(賓利總部所在地)賓利產品規劃部裡的某一面牆上一定掛著一堆工程師用於決定歐陸GT車身造型的文式圖,其中畫著一輛1958年的賓利S1歐陸飛馳和一個潘多拉的魔盒,然後,砰的一聲!歐陸GT就誕生了。

這是唯一一輛盯著圖片我都能駐足良久的車,它渾身上下散發著令人眩暈的性感,覆蓋在身體上的每一個弧形曲面都能讓人浮想聯翩,甚至有時候我覺得它是有生命的,不然怎麼會如此鮮活。

趁著午飯後大家睏意升起,我終於搶到了歐陸GT的鑰匙,按下啟動按鈕後聽到了那聲期盼已久的共鳴,這一切都來得太巧妙了,我可能做夢也想不到,第一次駕駛歐陸GT會是在老撾的山溝裡。

當然,整段試駕並不輕鬆,因為糟糕的路況絲毫沒有好轉的意思。顯然,這對我現在駕駛的歐陸GT最為不利,但我依舊聚精會神的珍惜每一個路況完整的彎角,在車速並不快的編隊中儘可能的拉大與前方開道車的距離,然後伸出左手的中指和無名指勾住上挑的降檔撥片,綁!綁!兩聲、連降兩擋,剎那間整臺車的神經都隨著轉速指針的攀爬而緊繃起來,我點著油門、抓緊了已經轉動90度的方向盤向一個右彎扎去。

經過幾個這樣的回合之後,坐在副駕的申正浩老師儘管有些搖頭晃腦,但在寬大運動座椅的包裹下依然睡得像個孩子。

對了,我身後還坐著一位羅德公關的妹紙,也睡相甜美。這就是GT的魅力,儘管它的換擋並不如眨眼一般迅速,但它能讓同一空間內的不同乘員各取所需,將性能和舒適這兩個天生的對立面黏合起來,為用戶提供更多。運動和豪華在這輛車上都盡顯無遺。

飛馳

用它來結束這次旅程再完美不過了。

48小時一口氣開完賓利全系車型 刷新了我對尊貴的所有認知

車隊當中可能最不起眼的就是這臺飛馳V8S了,當然這也只是相對其它三輛車而言。我開到這臺飛馳已經是行程的最後一天夜裡,我們順利穿越老撾迴歸到了祖國的懷抱,再跑150公里的高速,我們就能到達此次旅程的目的地--西雙版納。

初上飛馳,這輛車所表現出的輕、巧和動力的豐盈就能解釋為什麼它是賣的最好的賓利。毫無疑問,飛馳是全系裡最平易近人的一輛,你能穿著正裝坐在駕駛座上,也能穿著休閒裝盼著一隻腿坐在後排,如果你願意你甚至可以把鞋脫了,這一切發生在飛馳裡都不違和。

這輛車不用揹負慕尚那樣沉重的歷史榮耀,也不需要像歐陸GT那樣肩負起顏值擔當的重任,更不必頂著添越身上“最貴XXX”的標籤。它就像天龍八部裡的那個掃地僧一樣身懷所有絕技,然後大隱隱於世。在你最疲憊不堪的時候,它出現了,載著你順利抵達終點。

這趟旅程,很榮幸能與全系賓利一起“B”翼齊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