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下落不明,妻子身染重病、撒手人寰……來看看這個漢中男人如何譜寫自強奮鬥的動人樂章

漢中 農村 畜牧業 農家樂 種植業 春節家書 等著我 二三裡資訊漢中 2019-06-14

——漢中市“最美系列人物”鄭興福同志先進事蹟

兒子下落不明,妻子身染重病、撒手人寰……來看看這個漢中男人如何譜寫自強奮鬥的動人樂章

鄭興福,男,生於1950年9月,漢臺區河東店鎮天台村一組村民。兒子下落不明、生死難測,妻子身染重病、撒手人寰,岳母體弱多病、無人照料,生活的清苦、親人的離世沒有壓垮這位樸實的農村漢子,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照顧好岳母的同時大力發展種植業,主動申請退出貧困戶,用勤勞的雙手譜寫了一曲自強不息的動人樂章。他被評為漢中市2018年第四期“最美系列人物”。

興福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雖然平淡卻也充滿天倫之樂,變故發生在1998年,他年僅18歲的兒子鄭繼東外出務工,此後長期失聯,至今20多年過去了杳無音訊。妻子宋貴英體弱多病加上日夜思念著兒子,臨終前的唯一願望就是能見到兒子鄭繼。雖然村上和幫扶幹部多方努力,詢問過和他同年出去打工的漢中同鄉,去漢臺分局上過公安部信息查詢系統,甚至報名中央電視臺《等著我》欄目,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由於年深日久,到現在仍然沒有獲取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兒子下落不明生死難測,妻子身染重病撒手人寰,家裡只剩下鄭興福和84歲的岳母,村上確定鄭興福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給予他大力幫扶,生活的清苦親人離世的沒有壓垮樸實的農村老人。鄭興福就近在山水港灣農家樂以及村上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打臨工,自己還響應村裡產業發展號召,種植了2畝高山蔬菜,養殖土蜂5箱,一心一意用自己的雙手提高娘倆的生活質量。

轉眼來到2017年,脫貧攻堅進入深水區和關鍵期,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個別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嚴重,甚至把黨的扶貧好政策錯誤地當成養懶人的政策,導致村上產生個別村民爭著當貧困戶的怪相。為此,天台村在健全完善“一約四會”制度,強化制度約束的基礎上,通過開展道德講堂和道德評議活動強化道德教育;開展“十星級文明戶”等評選表彰活動,強化典型引領,設置“善行義舉榜”和脫貧攻堅“紅黑榜”,強化民風建設,不斷激發貧困戶樹立起自力更生、艱難奮鬥、積極向上的精神。就在村上召開的道德評議會上,鄭興福老人主動提出退出貧困戶,他說:“贍養老人是我的本分,照顧我媽是做人的本分,政府一個月低保、養老保險、高齡補貼給我們發800多塊錢,我平時在村上打短工,種地養蜂的收入足夠我們娘倆開銷,我不能再給黨和政府添負擔了,人要臉樹要皮,我要靠自己”。鄭興福老人這一番話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部分還存在爭當貧困戶思想的村民慚愧的低下了頭。鄭興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了周圍了人,譜寫了一曲孝老愛親、自強奮鬥的動人樂章,也為天台村率先整村脫貧夯實了群眾基礎。

來源:漢中市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