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縣曾與北京、保定並稱“北方三雄鎮”,如今被越南奉稱帝王聖地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北方中原地區長期是各個朝代的政治、經濟、中心。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的正定縣,古稱常山、真定,歷史上曾與北京、保定並稱“北方三雄鎮”。一千四百多年來,這裡一直是府、州、郡、縣治所,是當時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正定南城門上鑲有“三關雄鎮”的石刻匾額。

此縣曾與北京、保定並稱“北方三雄鎮”,如今被越南奉稱帝王聖地

在趙國時代,今石家莊市,包括真定在內,屬常山郡。常山之名最早在《戰國策》中有提及,屬趙國。秦始皇攻佔趙國後,設恆山郡,但範圍較小,不包括北面的恆山,治所在東垣縣(今石家莊市東)。漢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因避文帝劉恆諱,改恆山郡為常山郡。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改東垣縣為真定縣(意即真正安定),屬恆山郡。雍正元年(1723年)因避世宗胤禎諱,改真定縣為正定縣。

此縣曾與北京、保定並稱“北方三雄鎮”,如今被越南奉稱帝王聖地

真定的發家史大致在唐朝時期,到了宋代時期,開始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城市。北宋的時候,這裡靠近國都開封,又是跟遼國、金國的交接點。地理位置如此重要,不發展都不可能。

古有“花花真定府,錦繡太原城”之說,系出於宋、元時代的北方民諺。“花花美定府”,“花花”即“華華”,《廣韻·麻韻》“花,華俗,今通用”《廣雅·釋草》“花,華也”,全句猶言繁華的真(正)定府。

此縣曾與北京、保定並稱“北方三雄鎮”,如今被越南奉稱帝王聖地

到了明朝,明初朱元璋定都今南京城,因為北方的邊患仍在,真定依然是重要的軍事重鎮。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真定路為真定府,轄五州及真定等27縣。在朱棣遷都北京後,真定作為護衛北京的城市,地位依舊十分重要。明朝中後期,設保定巡撫,駐真定。

真定是當時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重鎮之一,與北京、保定並稱“北方三雄鎮”,至今南城門仍嵌有“三關雄鎮”的匾額。

此縣曾與北京、保定並稱“北方三雄鎮”,如今被越南奉稱帝王聖地

正定(真定)的沒落始於清朝,在明朝真定作為防範北方邊患的戰略後地,但是清朝的創建者恰恰來自北方。清初,真定府屬直隸省,不過依然是直隸巡撫駐地。到了康熙八年(1669年),直隸巡撫移駐保定。

1913年廢府存縣。正定縣屬直隸省范陽道觀察使署(治保定)。民國3年(1914年),改范陽道為保定道,仍領正定縣。

此縣曾與北京、保定並稱“北方三雄鎮”,如今被越南奉稱帝王聖地

這個古代赫赫有名的千年古縣,如今卻讓一些越南狂熱分子奉若祖先聖地,這是為何?這事還得回到秦朝時期說起,當時秦始皇為了開拓疆土進行南征百越,隨軍遠征的副統帥就是趙佗,兼併戰爭結束後,趙佗和多數參與征伐的將領為了更好的控制局勢,傳播中原文明,促進漢越同化,秦始皇在番禺(今廣州)設南海郡治,於是趙佗就在龍川縣任職縣令,直到秦二世暴政大亂,南海郡尉任囂病故,臨終前任命趙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職務,並告訴他:此地綿延千里,地勢險要,必要時可以立國。

就這樣趙佗繼任後,為了鞏固國防,下令封閉所有番禹北上中原的出關要道,又將朝政內秦舊臣全部撤掉換上自己的親信,大換血之後,在203年建立以番禺為王都的南越國,趙佗自稱南越武王。漢高祖時期派陸賈出使南越勸說趙佗歸漢,最終臣服漢朝,成為漢第一個藩屬國,雖然跟呂后有些小摩擦動了刀子,但還是被好基友陸賈圓場了,就這樣悠哉的做了數十年的土皇帝,直到漢武帝建元四年,史上唯一百歲帝王趙佗去世,享年一百餘歲。直到公元前111年,漢平南越,南越滅亡。

對照這段歷史,越南史學人士認為,越南國土大部分都曾屬於南越國,所以就乾脆把南越史當成自個家創史,認趙佗為越南王,更將石家莊正定縣作為王的聖地,推崇至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