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總是充滿沉悶,戲劇永遠是衝突的

把人物傳記片拍得精彩有趣,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相較傳奇故事,真實的人生總是在戲劇性上有著天然劣勢的。即使是《美麗心靈》或者《模仿遊戲》,也多少帶著人物傳記片固有的沉悶。所幸,《漢娜·阿倫特》不缺戲劇衝突,因為漢娜·阿倫特本人,從未放棄過與世界的戲劇性衝突。-----韓丁

"

人生總是充滿沉悶,戲劇永遠是衝突的

把人物傳記片拍得精彩有趣,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相較傳奇故事,真實的人生總是在戲劇性上有著天然劣勢的。即使是《美麗心靈》或者《模仿遊戲》,也多少帶著人物傳記片固有的沉悶。所幸,《漢娜·阿倫特》不缺戲劇衝突,因為漢娜·阿倫特本人,從未放棄過與世界的戲劇性衝突。-----韓丁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漢娜·阿倫特的晚年故事開始了。以色列特工在阿根廷綁架了納粹官僚阿道夫·艾希曼,並在耶路撒冷進行審判。法庭力圖證明阿道夫·艾希曼是個邪惡的。然而他並不是,他只是納粹體系下的一個平庸技術官僚,盲目地執行著種族滅絕的政策和法律,從未真正對猶太人有過仇視甚至是惡意。正如他的自我辯護,如果被納粹法律認為該死的是他的父親,他一樣會執行。他不是惡魔,他只是納粹邪惡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他的罪惡並不是源自邪惡的動機,而是一種平庸之惡。

猶太學者漢娜·阿倫特受《紐約客》雜誌之邀,報道了這場審判,寫出了影響深遠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諷刺的是,她的觀點幾乎立刻在現實中得到了印證。由於穩重涉及到對猶太人領袖的批評,《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引起了輿論譁然。從以色列國家機器,到普通美國公民,乃至最應保持理性和辨別能力的知識分子,都在對漢娜·阿倫特大肆討伐。儘管他們之中的很多人,甚至沒有讀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文章。

縱千萬人謾罵,我自孑然一身

漢娜·阿倫特失去了很多。她收到了數以千記來自普通民眾的謾罵威脅信件,受到了來自以色列國家機器的威脅,並且在大學收到了敵視和孤立,差一點失去在美國的教職,就連暗戀她一生的摯友,也憤然與她絕交。然而對這場風波的迴應與思考,也讓漢娜·阿倫特寫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反抗平庸之惡》。

漢娜·阿倫特年輕時與馬丁·海德格爾充滿傳奇和羅曼蒂克色彩的愛情故事,影片中只是一帶而過。但海德格爾確實教會了漢娜·阿倫特如何思考。“思考本身不能帶給你知識,思考只是一種與自我的對話,使你能理性地審視孰為善惡、美醜、是非。”遺憾地是,海德格爾並沒有做到這一點。他被瀰漫於德國的狂熱所誘惑,加入了納粹黨,與阿道夫·艾希曼一樣,淪為了納粹邪惡機器上一枚平庸的螺絲釘。

"

人生總是充滿沉悶,戲劇永遠是衝突的

把人物傳記片拍得精彩有趣,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相較傳奇故事,真實的人生總是在戲劇性上有著天然劣勢的。即使是《美麗心靈》或者《模仿遊戲》,也多少帶著人物傳記片固有的沉悶。所幸,《漢娜·阿倫特》不缺戲劇衝突,因為漢娜·阿倫特本人,從未放棄過與世界的戲劇性衝突。-----韓丁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漢娜·阿倫特的晚年故事開始了。以色列特工在阿根廷綁架了納粹官僚阿道夫·艾希曼,並在耶路撒冷進行審判。法庭力圖證明阿道夫·艾希曼是個邪惡的。然而他並不是,他只是納粹體系下的一個平庸技術官僚,盲目地執行著種族滅絕的政策和法律,從未真正對猶太人有過仇視甚至是惡意。正如他的自我辯護,如果被納粹法律認為該死的是他的父親,他一樣會執行。他不是惡魔,他只是納粹邪惡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他的罪惡並不是源自邪惡的動機,而是一種平庸之惡。

猶太學者漢娜·阿倫特受《紐約客》雜誌之邀,報道了這場審判,寫出了影響深遠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諷刺的是,她的觀點幾乎立刻在現實中得到了印證。由於穩重涉及到對猶太人領袖的批評,《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引起了輿論譁然。從以色列國家機器,到普通美國公民,乃至最應保持理性和辨別能力的知識分子,都在對漢娜·阿倫特大肆討伐。儘管他們之中的很多人,甚至沒有讀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文章。

縱千萬人謾罵,我自孑然一身

漢娜·阿倫特失去了很多。她收到了數以千記來自普通民眾的謾罵威脅信件,受到了來自以色列國家機器的威脅,並且在大學收到了敵視和孤立,差一點失去在美國的教職,就連暗戀她一生的摯友,也憤然與她絕交。然而對這場風波的迴應與思考,也讓漢娜·阿倫特寫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反抗平庸之惡》。

漢娜·阿倫特年輕時與馬丁·海德格爾充滿傳奇和羅曼蒂克色彩的愛情故事,影片中只是一帶而過。但海德格爾確實教會了漢娜·阿倫特如何思考。“思考本身不能帶給你知識,思考只是一種與自我的對話,使你能理性地審視孰為善惡、美醜、是非。”遺憾地是,海德格爾並沒有做到這一點。他被瀰漫於德國的狂熱所誘惑,加入了納粹黨,與阿道夫·艾希曼一樣,淪為了納粹邪惡機器上一枚平庸的螺絲釘。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批判某種極權,總是容易的;批判某個已被定論的惡魔,總是容易的;聲稱自己是某種歷史進程的受害者,總是容易的。為自我開脫,是人類的本能,正如依附於某個群體以獲得安全感,捍衛某種觀念以獲得存在感,也是人類的本能。就連連漢娜·阿倫特本人都會拖稿,那麼群眾懶於自我拷問,又有什麼稀奇的呢?

正義不代表自由

為什麼阿道夫·艾希曼不是惡魔呢?六百萬猶太人死於納粹的屠殺,而為了打倒納粹,又死了數千萬的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俄國人。我們是正義的,他們是邪惡的。不是麼?這種觀念能帶給人們安全感,能帶給人們存在感,能帶給人們彼此之間的認同感和歸宿感,而代價僅僅是些許的獨立還有自由而已。

"

人生總是充滿沉悶,戲劇永遠是衝突的

把人物傳記片拍得精彩有趣,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相較傳奇故事,真實的人生總是在戲劇性上有著天然劣勢的。即使是《美麗心靈》或者《模仿遊戲》,也多少帶著人物傳記片固有的沉悶。所幸,《漢娜·阿倫特》不缺戲劇衝突,因為漢娜·阿倫特本人,從未放棄過與世界的戲劇性衝突。-----韓丁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漢娜·阿倫特的晚年故事開始了。以色列特工在阿根廷綁架了納粹官僚阿道夫·艾希曼,並在耶路撒冷進行審判。法庭力圖證明阿道夫·艾希曼是個邪惡的。然而他並不是,他只是納粹體系下的一個平庸技術官僚,盲目地執行著種族滅絕的政策和法律,從未真正對猶太人有過仇視甚至是惡意。正如他的自我辯護,如果被納粹法律認為該死的是他的父親,他一樣會執行。他不是惡魔,他只是納粹邪惡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他的罪惡並不是源自邪惡的動機,而是一種平庸之惡。

猶太學者漢娜·阿倫特受《紐約客》雜誌之邀,報道了這場審判,寫出了影響深遠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諷刺的是,她的觀點幾乎立刻在現實中得到了印證。由於穩重涉及到對猶太人領袖的批評,《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引起了輿論譁然。從以色列國家機器,到普通美國公民,乃至最應保持理性和辨別能力的知識分子,都在對漢娜·阿倫特大肆討伐。儘管他們之中的很多人,甚至沒有讀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文章。

縱千萬人謾罵,我自孑然一身

漢娜·阿倫特失去了很多。她收到了數以千記來自普通民眾的謾罵威脅信件,受到了來自以色列國家機器的威脅,並且在大學收到了敵視和孤立,差一點失去在美國的教職,就連暗戀她一生的摯友,也憤然與她絕交。然而對這場風波的迴應與思考,也讓漢娜·阿倫特寫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反抗平庸之惡》。

漢娜·阿倫特年輕時與馬丁·海德格爾充滿傳奇和羅曼蒂克色彩的愛情故事,影片中只是一帶而過。但海德格爾確實教會了漢娜·阿倫特如何思考。“思考本身不能帶給你知識,思考只是一種與自我的對話,使你能理性地審視孰為善惡、美醜、是非。”遺憾地是,海德格爾並沒有做到這一點。他被瀰漫於德國的狂熱所誘惑,加入了納粹黨,與阿道夫·艾希曼一樣,淪為了納粹邪惡機器上一枚平庸的螺絲釘。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批判某種極權,總是容易的;批判某個已被定論的惡魔,總是容易的;聲稱自己是某種歷史進程的受害者,總是容易的。為自我開脫,是人類的本能,正如依附於某個群體以獲得安全感,捍衛某種觀念以獲得存在感,也是人類的本能。就連連漢娜·阿倫特本人都會拖稿,那麼群眾懶於自我拷問,又有什麼稀奇的呢?

正義不代表自由

為什麼阿道夫·艾希曼不是惡魔呢?六百萬猶太人死於納粹的屠殺,而為了打倒納粹,又死了數千萬的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俄國人。我們是正義的,他們是邪惡的。不是麼?這種觀念能帶給人們安全感,能帶給人們存在感,能帶給人們彼此之間的認同感和歸宿感,而代價僅僅是些許的獨立還有自由而已。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當我們在說“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時,我們以為我們在反抗某種東西。但另一個層面,我們也是在籍著這句陳寅恪的名言,在尋找同類,尋找安全與歸宿。我們逃離一些群體,卻又沒有強大到獨自面對這個世界,於是我們又在迫不及待地尋找並融入某個新的群體。在標榜“獨立、自由”的群體中,我們獲得安全、認同和依賴,哪怕代價是獨立和自由。

在問到來美國的第一天有何感想時,漢娜·阿倫特回答說:這裡是天堂。然而那時的漢娜·阿倫特畢竟還是太年輕。她終於意識到,美國不是天堂。美國也許沒有極權,但依然有著“平庸之惡”。美國的精神,美國的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她身體的自由,但除了她自己,沒有人能保障她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

"

人生總是充滿沉悶,戲劇永遠是衝突的

把人物傳記片拍得精彩有趣,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相較傳奇故事,真實的人生總是在戲劇性上有著天然劣勢的。即使是《美麗心靈》或者《模仿遊戲》,也多少帶著人物傳記片固有的沉悶。所幸,《漢娜·阿倫特》不缺戲劇衝突,因為漢娜·阿倫特本人,從未放棄過與世界的戲劇性衝突。-----韓丁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漢娜·阿倫特的晚年故事開始了。以色列特工在阿根廷綁架了納粹官僚阿道夫·艾希曼,並在耶路撒冷進行審判。法庭力圖證明阿道夫·艾希曼是個邪惡的。然而他並不是,他只是納粹體系下的一個平庸技術官僚,盲目地執行著種族滅絕的政策和法律,從未真正對猶太人有過仇視甚至是惡意。正如他的自我辯護,如果被納粹法律認為該死的是他的父親,他一樣會執行。他不是惡魔,他只是納粹邪惡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他的罪惡並不是源自邪惡的動機,而是一種平庸之惡。

猶太學者漢娜·阿倫特受《紐約客》雜誌之邀,報道了這場審判,寫出了影響深遠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諷刺的是,她的觀點幾乎立刻在現實中得到了印證。由於穩重涉及到對猶太人領袖的批評,《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引起了輿論譁然。從以色列國家機器,到普通美國公民,乃至最應保持理性和辨別能力的知識分子,都在對漢娜·阿倫特大肆討伐。儘管他們之中的很多人,甚至沒有讀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文章。

縱千萬人謾罵,我自孑然一身

漢娜·阿倫特失去了很多。她收到了數以千記來自普通民眾的謾罵威脅信件,受到了來自以色列國家機器的威脅,並且在大學收到了敵視和孤立,差一點失去在美國的教職,就連暗戀她一生的摯友,也憤然與她絕交。然而對這場風波的迴應與思考,也讓漢娜·阿倫特寫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反抗平庸之惡》。

漢娜·阿倫特年輕時與馬丁·海德格爾充滿傳奇和羅曼蒂克色彩的愛情故事,影片中只是一帶而過。但海德格爾確實教會了漢娜·阿倫特如何思考。“思考本身不能帶給你知識,思考只是一種與自我的對話,使你能理性地審視孰為善惡、美醜、是非。”遺憾地是,海德格爾並沒有做到這一點。他被瀰漫於德國的狂熱所誘惑,加入了納粹黨,與阿道夫·艾希曼一樣,淪為了納粹邪惡機器上一枚平庸的螺絲釘。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批判某種極權,總是容易的;批判某個已被定論的惡魔,總是容易的;聲稱自己是某種歷史進程的受害者,總是容易的。為自我開脫,是人類的本能,正如依附於某個群體以獲得安全感,捍衛某種觀念以獲得存在感,也是人類的本能。就連連漢娜·阿倫特本人都會拖稿,那麼群眾懶於自我拷問,又有什麼稀奇的呢?

正義不代表自由

為什麼阿道夫·艾希曼不是惡魔呢?六百萬猶太人死於納粹的屠殺,而為了打倒納粹,又死了數千萬的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俄國人。我們是正義的,他們是邪惡的。不是麼?這種觀念能帶給人們安全感,能帶給人們存在感,能帶給人們彼此之間的認同感和歸宿感,而代價僅僅是些許的獨立還有自由而已。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當我們在說“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時,我們以為我們在反抗某種東西。但另一個層面,我們也是在籍著這句陳寅恪的名言,在尋找同類,尋找安全與歸宿。我們逃離一些群體,卻又沒有強大到獨自面對這個世界,於是我們又在迫不及待地尋找並融入某個新的群體。在標榜“獨立、自由”的群體中,我們獲得安全、認同和依賴,哪怕代價是獨立和自由。

在問到來美國的第一天有何感想時,漢娜·阿倫特回答說:這裡是天堂。然而那時的漢娜·阿倫特畢竟還是太年輕。她終於意識到,美國不是天堂。美國也許沒有極權,但依然有著“平庸之惡”。美國的精神,美國的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她身體的自由,但除了她自己,沒有人能保障她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當患難之交在彌留之際拉著她的手問她:“你不愛猶太人了嗎?你不愛我們的民族了嗎?”漢娜·阿倫特說:“是的,我不愛。我只愛我的朋友。”

"

人生總是充滿沉悶,戲劇永遠是衝突的

把人物傳記片拍得精彩有趣,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相較傳奇故事,真實的人生總是在戲劇性上有著天然劣勢的。即使是《美麗心靈》或者《模仿遊戲》,也多少帶著人物傳記片固有的沉悶。所幸,《漢娜·阿倫特》不缺戲劇衝突,因為漢娜·阿倫特本人,從未放棄過與世界的戲劇性衝突。-----韓丁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漢娜·阿倫特的晚年故事開始了。以色列特工在阿根廷綁架了納粹官僚阿道夫·艾希曼,並在耶路撒冷進行審判。法庭力圖證明阿道夫·艾希曼是個邪惡的。然而他並不是,他只是納粹體系下的一個平庸技術官僚,盲目地執行著種族滅絕的政策和法律,從未真正對猶太人有過仇視甚至是惡意。正如他的自我辯護,如果被納粹法律認為該死的是他的父親,他一樣會執行。他不是惡魔,他只是納粹邪惡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他的罪惡並不是源自邪惡的動機,而是一種平庸之惡。

猶太學者漢娜·阿倫特受《紐約客》雜誌之邀,報道了這場審判,寫出了影響深遠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諷刺的是,她的觀點幾乎立刻在現實中得到了印證。由於穩重涉及到對猶太人領袖的批評,《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引起了輿論譁然。從以色列國家機器,到普通美國公民,乃至最應保持理性和辨別能力的知識分子,都在對漢娜·阿倫特大肆討伐。儘管他們之中的很多人,甚至沒有讀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文章。

縱千萬人謾罵,我自孑然一身

漢娜·阿倫特失去了很多。她收到了數以千記來自普通民眾的謾罵威脅信件,受到了來自以色列國家機器的威脅,並且在大學收到了敵視和孤立,差一點失去在美國的教職,就連暗戀她一生的摯友,也憤然與她絕交。然而對這場風波的迴應與思考,也讓漢娜·阿倫特寫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反抗平庸之惡》。

漢娜·阿倫特年輕時與馬丁·海德格爾充滿傳奇和羅曼蒂克色彩的愛情故事,影片中只是一帶而過。但海德格爾確實教會了漢娜·阿倫特如何思考。“思考本身不能帶給你知識,思考只是一種與自我的對話,使你能理性地審視孰為善惡、美醜、是非。”遺憾地是,海德格爾並沒有做到這一點。他被瀰漫於德國的狂熱所誘惑,加入了納粹黨,與阿道夫·艾希曼一樣,淪為了納粹邪惡機器上一枚平庸的螺絲釘。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批判某種極權,總是容易的;批判某個已被定論的惡魔,總是容易的;聲稱自己是某種歷史進程的受害者,總是容易的。為自我開脫,是人類的本能,正如依附於某個群體以獲得安全感,捍衛某種觀念以獲得存在感,也是人類的本能。就連連漢娜·阿倫特本人都會拖稿,那麼群眾懶於自我拷問,又有什麼稀奇的呢?

正義不代表自由

為什麼阿道夫·艾希曼不是惡魔呢?六百萬猶太人死於納粹的屠殺,而為了打倒納粹,又死了數千萬的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俄國人。我們是正義的,他們是邪惡的。不是麼?這種觀念能帶給人們安全感,能帶給人們存在感,能帶給人們彼此之間的認同感和歸宿感,而代價僅僅是些許的獨立還有自由而已。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當我們在說“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時,我們以為我們在反抗某種東西。但另一個層面,我們也是在籍著這句陳寅恪的名言,在尋找同類,尋找安全與歸宿。我們逃離一些群體,卻又沒有強大到獨自面對這個世界,於是我們又在迫不及待地尋找並融入某個新的群體。在標榜“獨立、自由”的群體中,我們獲得安全、認同和依賴,哪怕代價是獨立和自由。

在問到來美國的第一天有何感想時,漢娜·阿倫特回答說:這裡是天堂。然而那時的漢娜·阿倫特畢竟還是太年輕。她終於意識到,美國不是天堂。美國也許沒有極權,但依然有著“平庸之惡”。美國的精神,美國的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她身體的自由,但除了她自己,沒有人能保障她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當患難之交在彌留之際拉著她的手問她:“你不愛猶太人了嗎?你不愛我們的民族了嗎?”漢娜·阿倫特說:“是的,我不愛。我只愛我的朋友。”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當年朋友無法諒解她的思想和言論,紛紛離她而去,漢娜·阿倫特說:“也許,我應該重新選擇我的朋友。”

遠離群眾,就是遠離邪惡,自由才是正義

當有人提醒她,她也曾經差點被阿道夫·艾希曼送上死亡列車時,漢娜·阿倫特無話可說。她畢竟逃脫了厄運,所以她無法面對猶太同胞,理直氣壯地說:“即使我自己死於奧斯維辛,我一樣要說:阿道夫·艾希曼不是惡魔,他的惡只是平庸之惡。”

"

人生總是充滿沉悶,戲劇永遠是衝突的

把人物傳記片拍得精彩有趣,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相較傳奇故事,真實的人生總是在戲劇性上有著天然劣勢的。即使是《美麗心靈》或者《模仿遊戲》,也多少帶著人物傳記片固有的沉悶。所幸,《漢娜·阿倫特》不缺戲劇衝突,因為漢娜·阿倫特本人,從未放棄過與世界的戲劇性衝突。-----韓丁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漢娜·阿倫特的晚年故事開始了。以色列特工在阿根廷綁架了納粹官僚阿道夫·艾希曼,並在耶路撒冷進行審判。法庭力圖證明阿道夫·艾希曼是個邪惡的。然而他並不是,他只是納粹體系下的一個平庸技術官僚,盲目地執行著種族滅絕的政策和法律,從未真正對猶太人有過仇視甚至是惡意。正如他的自我辯護,如果被納粹法律認為該死的是他的父親,他一樣會執行。他不是惡魔,他只是納粹邪惡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他的罪惡並不是源自邪惡的動機,而是一種平庸之惡。

猶太學者漢娜·阿倫特受《紐約客》雜誌之邀,報道了這場審判,寫出了影響深遠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諷刺的是,她的觀點幾乎立刻在現實中得到了印證。由於穩重涉及到對猶太人領袖的批評,《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引起了輿論譁然。從以色列國家機器,到普通美國公民,乃至最應保持理性和辨別能力的知識分子,都在對漢娜·阿倫特大肆討伐。儘管他們之中的很多人,甚至沒有讀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文章。

縱千萬人謾罵,我自孑然一身

漢娜·阿倫特失去了很多。她收到了數以千記來自普通民眾的謾罵威脅信件,受到了來自以色列國家機器的威脅,並且在大學收到了敵視和孤立,差一點失去在美國的教職,就連暗戀她一生的摯友,也憤然與她絕交。然而對這場風波的迴應與思考,也讓漢娜·阿倫特寫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反抗平庸之惡》。

漢娜·阿倫特年輕時與馬丁·海德格爾充滿傳奇和羅曼蒂克色彩的愛情故事,影片中只是一帶而過。但海德格爾確實教會了漢娜·阿倫特如何思考。“思考本身不能帶給你知識,思考只是一種與自我的對話,使你能理性地審視孰為善惡、美醜、是非。”遺憾地是,海德格爾並沒有做到這一點。他被瀰漫於德國的狂熱所誘惑,加入了納粹黨,與阿道夫·艾希曼一樣,淪為了納粹邪惡機器上一枚平庸的螺絲釘。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批判某種極權,總是容易的;批判某個已被定論的惡魔,總是容易的;聲稱自己是某種歷史進程的受害者,總是容易的。為自我開脫,是人類的本能,正如依附於某個群體以獲得安全感,捍衛某種觀念以獲得存在感,也是人類的本能。就連連漢娜·阿倫特本人都會拖稿,那麼群眾懶於自我拷問,又有什麼稀奇的呢?

正義不代表自由

為什麼阿道夫·艾希曼不是惡魔呢?六百萬猶太人死於納粹的屠殺,而為了打倒納粹,又死了數千萬的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俄國人。我們是正義的,他們是邪惡的。不是麼?這種觀念能帶給人們安全感,能帶給人們存在感,能帶給人們彼此之間的認同感和歸宿感,而代價僅僅是些許的獨立還有自由而已。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當我們在說“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時,我們以為我們在反抗某種東西。但另一個層面,我們也是在籍著這句陳寅恪的名言,在尋找同類,尋找安全與歸宿。我們逃離一些群體,卻又沒有強大到獨自面對這個世界,於是我們又在迫不及待地尋找並融入某個新的群體。在標榜“獨立、自由”的群體中,我們獲得安全、認同和依賴,哪怕代價是獨立和自由。

在問到來美國的第一天有何感想時,漢娜·阿倫特回答說:這裡是天堂。然而那時的漢娜·阿倫特畢竟還是太年輕。她終於意識到,美國不是天堂。美國也許沒有極權,但依然有著“平庸之惡”。美國的精神,美國的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她身體的自由,但除了她自己,沒有人能保障她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當患難之交在彌留之際拉著她的手問她:“你不愛猶太人了嗎?你不愛我們的民族了嗎?”漢娜·阿倫特說:“是的,我不愛。我只愛我的朋友。”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當年朋友無法諒解她的思想和言論,紛紛離她而去,漢娜·阿倫特說:“也許,我應該重新選擇我的朋友。”

遠離群眾,就是遠離邪惡,自由才是正義

當有人提醒她,她也曾經差點被阿道夫·艾希曼送上死亡列車時,漢娜·阿倫特無話可說。她畢竟逃脫了厄運,所以她無法面對猶太同胞,理直氣壯地說:“即使我自己死於奧斯維辛,我一樣要說:阿道夫·艾希曼不是惡魔,他的惡只是平庸之惡。”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自由從來是昂貴的。身體的自由,往往需要用血肉和屍骸堆積。而精神的自由,往往需要用友誼和溫情來獻祭,用孤獨和偏執來守護。

當你將自己融入群體、融入群眾,你就獲得了安全和舒適,你也遠離了自由,並逼近了邪惡。你必須強迫自己與群眾保持一致,愛他們所愛的,恨他們所恨的,而不去思考那到底對不對。於是在德意志高於一切的狂熱中,阿道夫·艾希曼可以將猶太人送上死亡列車,海德格爾可以加入納粹為之搖旗吶喊;於是在審判納粹的狂歡中,一切不同的聲音必須閉嘴,反對者將會以自由的名義被剝奪自由。

遠離群眾,就是遠離邪惡。但代價昂貴,昂貴到絕大多數人不得不望而卻步。於是我們只好妥協,遠離自由,擁抱平庸。並對自己說: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

人生總是充滿沉悶,戲劇永遠是衝突的

把人物傳記片拍得精彩有趣,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相較傳奇故事,真實的人生總是在戲劇性上有著天然劣勢的。即使是《美麗心靈》或者《模仿遊戲》,也多少帶著人物傳記片固有的沉悶。所幸,《漢娜·阿倫特》不缺戲劇衝突,因為漢娜·阿倫特本人,從未放棄過與世界的戲劇性衝突。-----韓丁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漢娜·阿倫特的晚年故事開始了。以色列特工在阿根廷綁架了納粹官僚阿道夫·艾希曼,並在耶路撒冷進行審判。法庭力圖證明阿道夫·艾希曼是個邪惡的。然而他並不是,他只是納粹體系下的一個平庸技術官僚,盲目地執行著種族滅絕的政策和法律,從未真正對猶太人有過仇視甚至是惡意。正如他的自我辯護,如果被納粹法律認為該死的是他的父親,他一樣會執行。他不是惡魔,他只是納粹邪惡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他的罪惡並不是源自邪惡的動機,而是一種平庸之惡。

猶太學者漢娜·阿倫特受《紐約客》雜誌之邀,報道了這場審判,寫出了影響深遠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諷刺的是,她的觀點幾乎立刻在現實中得到了印證。由於穩重涉及到對猶太人領袖的批評,《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引起了輿論譁然。從以色列國家機器,到普通美國公民,乃至最應保持理性和辨別能力的知識分子,都在對漢娜·阿倫特大肆討伐。儘管他們之中的很多人,甚至沒有讀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文章。

縱千萬人謾罵,我自孑然一身

漢娜·阿倫特失去了很多。她收到了數以千記來自普通民眾的謾罵威脅信件,受到了來自以色列國家機器的威脅,並且在大學收到了敵視和孤立,差一點失去在美國的教職,就連暗戀她一生的摯友,也憤然與她絕交。然而對這場風波的迴應與思考,也讓漢娜·阿倫特寫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反抗平庸之惡》。

漢娜·阿倫特年輕時與馬丁·海德格爾充滿傳奇和羅曼蒂克色彩的愛情故事,影片中只是一帶而過。但海德格爾確實教會了漢娜·阿倫特如何思考。“思考本身不能帶給你知識,思考只是一種與自我的對話,使你能理性地審視孰為善惡、美醜、是非。”遺憾地是,海德格爾並沒有做到這一點。他被瀰漫於德國的狂熱所誘惑,加入了納粹黨,與阿道夫·艾希曼一樣,淪為了納粹邪惡機器上一枚平庸的螺絲釘。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批判某種極權,總是容易的;批判某個已被定論的惡魔,總是容易的;聲稱自己是某種歷史進程的受害者,總是容易的。為自我開脫,是人類的本能,正如依附於某個群體以獲得安全感,捍衛某種觀念以獲得存在感,也是人類的本能。就連連漢娜·阿倫特本人都會拖稿,那麼群眾懶於自我拷問,又有什麼稀奇的呢?

正義不代表自由

為什麼阿道夫·艾希曼不是惡魔呢?六百萬猶太人死於納粹的屠殺,而為了打倒納粹,又死了數千萬的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俄國人。我們是正義的,他們是邪惡的。不是麼?這種觀念能帶給人們安全感,能帶給人們存在感,能帶給人們彼此之間的認同感和歸宿感,而代價僅僅是些許的獨立還有自由而已。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當我們在說“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時,我們以為我們在反抗某種東西。但另一個層面,我們也是在籍著這句陳寅恪的名言,在尋找同類,尋找安全與歸宿。我們逃離一些群體,卻又沒有強大到獨自面對這個世界,於是我們又在迫不及待地尋找並融入某個新的群體。在標榜“獨立、自由”的群體中,我們獲得安全、認同和依賴,哪怕代價是獨立和自由。

在問到來美國的第一天有何感想時,漢娜·阿倫特回答說:這裡是天堂。然而那時的漢娜·阿倫特畢竟還是太年輕。她終於意識到,美國不是天堂。美國也許沒有極權,但依然有著“平庸之惡”。美國的精神,美國的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她身體的自由,但除了她自己,沒有人能保障她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當患難之交在彌留之際拉著她的手問她:“你不愛猶太人了嗎?你不愛我們的民族了嗎?”漢娜·阿倫特說:“是的,我不愛。我只愛我的朋友。”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當年朋友無法諒解她的思想和言論,紛紛離她而去,漢娜·阿倫特說:“也許,我應該重新選擇我的朋友。”

遠離群眾,就是遠離邪惡,自由才是正義

當有人提醒她,她也曾經差點被阿道夫·艾希曼送上死亡列車時,漢娜·阿倫特無話可說。她畢竟逃脫了厄運,所以她無法面對猶太同胞,理直氣壯地說:“即使我自己死於奧斯維辛,我一樣要說:阿道夫·艾希曼不是惡魔,他的惡只是平庸之惡。”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自由從來是昂貴的。身體的自由,往往需要用血肉和屍骸堆積。而精神的自由,往往需要用友誼和溫情來獻祭,用孤獨和偏執來守護。

當你將自己融入群體、融入群眾,你就獲得了安全和舒適,你也遠離了自由,並逼近了邪惡。你必須強迫自己與群眾保持一致,愛他們所愛的,恨他們所恨的,而不去思考那到底對不對。於是在德意志高於一切的狂熱中,阿道夫·艾希曼可以將猶太人送上死亡列車,海德格爾可以加入納粹為之搖旗吶喊;於是在審判納粹的狂歡中,一切不同的聲音必須閉嘴,反對者將會以自由的名義被剝奪自由。

遠離群眾,就是遠離邪惡。但代價昂貴,昂貴到絕大多數人不得不望而卻步。於是我們只好妥協,遠離自由,擁抱平庸。並對自己說: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漢娜·阿倫特》正義往往不是自由的

我跨越千山萬水,來到你身邊

我是老高,感謝有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