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

杭州網 記者 文/鄭媛 圖/王川

"

杭州網 記者 文/鄭媛 圖/王川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杭州網 記者 文/鄭媛 圖/王川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杭州網 記者 文/鄭媛 圖/王川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杭州網 記者 文/鄭媛 圖/王川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杭州網 記者 文/鄭媛 圖/王川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杭州網 記者 文/鄭媛 圖/王川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杭州網 記者 文/鄭媛 圖/王川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天子嶺垃圾填埋場上,一群“不怕熱”的人每天“全副武裝”工作9小時

杭州網訊8月6日,杭州市氣象臺再次發佈高溫橙色預警信號,接連38℃+的高溫天氣下,天子嶺垃圾填埋場上,有這麼一群“不怕熱”的人,每天“全副武裝”在垃圾場上工作超9小時。

每天夜間至上午,一輛輛清潔直運垃圾車蜿蜒而上,行至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垃圾倒下,一旁的推土機將倒下的垃圾堆放平整,這時就該輪到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密閉工藝班工作人員上場了。

袁建良是密閉工藝班的班長,從業10多年的他熟練地穿著厚實的防晒長褲長袖,腳上套著消防專用鞋,這種鞋鞋背鞋底都裝有鋼板,每隻鞋有3斤重。這樣全副武裝下來,在太陽下即使站著不動,也汗流浹背。

與熱氣一起蒸騰的,還有堆積的垃圾引起刺鼻的酸臭味。烈日下,一陣陣酸臭味夾雜著熱浪撲面而來。但袁建良沒有戴口罩。“垃圾填埋場溫度太高,戴著口罩呼吸更不通暢,聞多了也就習慣了。” 袁建良說。

為了讓垃圾不裸露,減少氣味散發,袁建良和他的同事需要在烈日下把暴露的垃圾蓋上一層覆蓋膜,烈日下的覆蓋膜燙得可以煎雞蛋,袁建良和同事5人一組覆膜,2人一組“焊接”膜,將新堆放的裸露垃圾一片片覆上覆蓋膜,最終把今日到場所有垃圾都蓋嚴實。

“一休息咱們就得喝一大壺水,一天下來要喝掉滿滿三大壺。” 袁建良說。

“馬上臺風要來了,今天我們的工作量又得增加。” 袁建良的“抗臺”經驗很足,他說,颱風到境可能會帶來大量的雨水,一旦雨水滲透進垃圾堆體,就會影響堆體的穩定性,帶來安全隱患,這就要求我們在覆膜的同時,要“眼觀四路”隨時發現腳下覆蓋膜有無裂痕和破損處。袁建良拿起工具對覆蓋膜出現的破損處進行檢查、標記和修補,“修補好後,覆蓋膜可以將雨水阻攔在填埋好的垃圾堆體之外,同時確保垃圾滲濾液不外溢。”袁建良說。

"

杭州網 記者 文/鄭媛 圖/王川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天子嶺垃圾填埋場上,一群“不怕熱”的人每天“全副武裝”工作9小時

杭州網訊8月6日,杭州市氣象臺再次發佈高溫橙色預警信號,接連38℃+的高溫天氣下,天子嶺垃圾填埋場上,有這麼一群“不怕熱”的人,每天“全副武裝”在垃圾場上工作超9小時。

每天夜間至上午,一輛輛清潔直運垃圾車蜿蜒而上,行至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垃圾倒下,一旁的推土機將倒下的垃圾堆放平整,這時就該輪到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密閉工藝班工作人員上場了。

袁建良是密閉工藝班的班長,從業10多年的他熟練地穿著厚實的防晒長褲長袖,腳上套著消防專用鞋,這種鞋鞋背鞋底都裝有鋼板,每隻鞋有3斤重。這樣全副武裝下來,在太陽下即使站著不動,也汗流浹背。

與熱氣一起蒸騰的,還有堆積的垃圾引起刺鼻的酸臭味。烈日下,一陣陣酸臭味夾雜著熱浪撲面而來。但袁建良沒有戴口罩。“垃圾填埋場溫度太高,戴著口罩呼吸更不通暢,聞多了也就習慣了。” 袁建良說。

為了讓垃圾不裸露,減少氣味散發,袁建良和他的同事需要在烈日下把暴露的垃圾蓋上一層覆蓋膜,烈日下的覆蓋膜燙得可以煎雞蛋,袁建良和同事5人一組覆膜,2人一組“焊接”膜,將新堆放的裸露垃圾一片片覆上覆蓋膜,最終把今日到場所有垃圾都蓋嚴實。

“一休息咱們就得喝一大壺水,一天下來要喝掉滿滿三大壺。” 袁建良說。

“馬上臺風要來了,今天我們的工作量又得增加。” 袁建良的“抗臺”經驗很足,他說,颱風到境可能會帶來大量的雨水,一旦雨水滲透進垃圾堆體,就會影響堆體的穩定性,帶來安全隱患,這就要求我們在覆膜的同時,要“眼觀四路”隨時發現腳下覆蓋膜有無裂痕和破損處。袁建良拿起工具對覆蓋膜出現的破損處進行檢查、標記和修補,“修補好後,覆蓋膜可以將雨水阻攔在填埋好的垃圾堆體之外,同時確保垃圾滲濾液不外溢。”袁建良說。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杭州網 記者 文/鄭媛 圖/王川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天子嶺垃圾填埋場上,一群“不怕熱”的人每天“全副武裝”工作9小時

杭州網訊8月6日,杭州市氣象臺再次發佈高溫橙色預警信號,接連38℃+的高溫天氣下,天子嶺垃圾填埋場上,有這麼一群“不怕熱”的人,每天“全副武裝”在垃圾場上工作超9小時。

每天夜間至上午,一輛輛清潔直運垃圾車蜿蜒而上,行至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垃圾倒下,一旁的推土機將倒下的垃圾堆放平整,這時就該輪到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密閉工藝班工作人員上場了。

袁建良是密閉工藝班的班長,從業10多年的他熟練地穿著厚實的防晒長褲長袖,腳上套著消防專用鞋,這種鞋鞋背鞋底都裝有鋼板,每隻鞋有3斤重。這樣全副武裝下來,在太陽下即使站著不動,也汗流浹背。

與熱氣一起蒸騰的,還有堆積的垃圾引起刺鼻的酸臭味。烈日下,一陣陣酸臭味夾雜著熱浪撲面而來。但袁建良沒有戴口罩。“垃圾填埋場溫度太高,戴著口罩呼吸更不通暢,聞多了也就習慣了。” 袁建良說。

為了讓垃圾不裸露,減少氣味散發,袁建良和他的同事需要在烈日下把暴露的垃圾蓋上一層覆蓋膜,烈日下的覆蓋膜燙得可以煎雞蛋,袁建良和同事5人一組覆膜,2人一組“焊接”膜,將新堆放的裸露垃圾一片片覆上覆蓋膜,最終把今日到場所有垃圾都蓋嚴實。

“一休息咱們就得喝一大壺水,一天下來要喝掉滿滿三大壺。” 袁建良說。

“馬上臺風要來了,今天我們的工作量又得增加。” 袁建良的“抗臺”經驗很足,他說,颱風到境可能會帶來大量的雨水,一旦雨水滲透進垃圾堆體,就會影響堆體的穩定性,帶來安全隱患,這就要求我們在覆膜的同時,要“眼觀四路”隨時發現腳下覆蓋膜有無裂痕和破損處。袁建良拿起工具對覆蓋膜出現的破損處進行檢查、標記和修補,“修補好後,覆蓋膜可以將雨水阻攔在填埋好的垃圾堆體之外,同時確保垃圾滲濾液不外溢。”袁建良說。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杭州網 記者 文/鄭媛 圖/王川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天子嶺垃圾填埋場上,一群“不怕熱”的人每天“全副武裝”工作9小時

杭州網訊8月6日,杭州市氣象臺再次發佈高溫橙色預警信號,接連38℃+的高溫天氣下,天子嶺垃圾填埋場上,有這麼一群“不怕熱”的人,每天“全副武裝”在垃圾場上工作超9小時。

每天夜間至上午,一輛輛清潔直運垃圾車蜿蜒而上,行至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垃圾倒下,一旁的推土機將倒下的垃圾堆放平整,這時就該輪到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密閉工藝班工作人員上場了。

袁建良是密閉工藝班的班長,從業10多年的他熟練地穿著厚實的防晒長褲長袖,腳上套著消防專用鞋,這種鞋鞋背鞋底都裝有鋼板,每隻鞋有3斤重。這樣全副武裝下來,在太陽下即使站著不動,也汗流浹背。

與熱氣一起蒸騰的,還有堆積的垃圾引起刺鼻的酸臭味。烈日下,一陣陣酸臭味夾雜著熱浪撲面而來。但袁建良沒有戴口罩。“垃圾填埋場溫度太高,戴著口罩呼吸更不通暢,聞多了也就習慣了。” 袁建良說。

為了讓垃圾不裸露,減少氣味散發,袁建良和他的同事需要在烈日下把暴露的垃圾蓋上一層覆蓋膜,烈日下的覆蓋膜燙得可以煎雞蛋,袁建良和同事5人一組覆膜,2人一組“焊接”膜,將新堆放的裸露垃圾一片片覆上覆蓋膜,最終把今日到場所有垃圾都蓋嚴實。

“一休息咱們就得喝一大壺水,一天下來要喝掉滿滿三大壺。” 袁建良說。

“馬上臺風要來了,今天我們的工作量又得增加。” 袁建良的“抗臺”經驗很足,他說,颱風到境可能會帶來大量的雨水,一旦雨水滲透進垃圾堆體,就會影響堆體的穩定性,帶來安全隱患,這就要求我們在覆膜的同時,要“眼觀四路”隨時發現腳下覆蓋膜有無裂痕和破損處。袁建良拿起工具對覆蓋膜出現的破損處進行檢查、標記和修補,“修補好後,覆蓋膜可以將雨水阻攔在填埋好的垃圾堆體之外,同時確保垃圾滲濾液不外溢。”袁建良說。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和袁建良同樣辛苦的還有環境集團裝備修理分公司二工段鈑金組組長馬生興。

馬生興的上班時間從早上七點到晚上七點,整整12小時,囊括了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段。馬生興說,自己一天平均維修5輛清潔直運車輛,最多的時候一天曾修過近10輛,這也意味著他要冒著近40度的高溫,在烈日下或者封閉的車輛裡連續作業近12小時。

然而,與高溫相比,真正的考驗來自清潔直運車輛箱體故障點的排查。平日裝滿垃圾的箱體內由於垃圾的腐蝕性,箱體易出現裂紋,這就要求馬生興在清潔直運車輛出現“跑、冒、滴、漏”現象時,第一次時間發現損耗故障點。

由於故障點位置具有不確定性,馬生興需要進入箱體,首先憑藉經驗肉眼排查一遍,為了能精準判故、迅速除障,他會使用專業工具再次排查確定故障點,進而完成修繕。清潔直運車垃圾箱體內溫度高,味道大,這一串作業下來馬生興常常大汗淋漓。

高溫天氣下,一名車輛修理工一天至少要溼透兩身衣服,面對高溫作業環境,馬生興卻顯得從容適應,他說:“習慣了就覺得沒什麼,想要修的快就必須全神貫注,注意力一集中就感覺不到熱了。”

“清潔直運車輛保障的是千千萬萬杭州市民們的生活,能為此出綿薄之力,我感覺很自豪、很幸福。” 馬生興說,隨著清潔直運車輛的不斷更新,修理工的技能水平和維修知識也需要不斷豐富,他也常帶領小組學習新式車輛的各類知識,唯有如此,才能搶出時間保證清潔直運車輛的運行。

只要城市垃圾在不斷產生,袁建良和馬生興們就無法停止垃圾處置相關工作。

好消息是,隨著社會進步,解決城市垃圾“出口”問題,近來有了多元化的處理路徑。

"

杭州網 記者 文/鄭媛 圖/王川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天子嶺垃圾填埋場上,一群“不怕熱”的人每天“全副武裝”工作9小時

杭州網訊8月6日,杭州市氣象臺再次發佈高溫橙色預警信號,接連38℃+的高溫天氣下,天子嶺垃圾填埋場上,有這麼一群“不怕熱”的人,每天“全副武裝”在垃圾場上工作超9小時。

每天夜間至上午,一輛輛清潔直運垃圾車蜿蜒而上,行至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垃圾倒下,一旁的推土機將倒下的垃圾堆放平整,這時就該輪到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密閉工藝班工作人員上場了。

袁建良是密閉工藝班的班長,從業10多年的他熟練地穿著厚實的防晒長褲長袖,腳上套著消防專用鞋,這種鞋鞋背鞋底都裝有鋼板,每隻鞋有3斤重。這樣全副武裝下來,在太陽下即使站著不動,也汗流浹背。

與熱氣一起蒸騰的,還有堆積的垃圾引起刺鼻的酸臭味。烈日下,一陣陣酸臭味夾雜著熱浪撲面而來。但袁建良沒有戴口罩。“垃圾填埋場溫度太高,戴著口罩呼吸更不通暢,聞多了也就習慣了。” 袁建良說。

為了讓垃圾不裸露,減少氣味散發,袁建良和他的同事需要在烈日下把暴露的垃圾蓋上一層覆蓋膜,烈日下的覆蓋膜燙得可以煎雞蛋,袁建良和同事5人一組覆膜,2人一組“焊接”膜,將新堆放的裸露垃圾一片片覆上覆蓋膜,最終把今日到場所有垃圾都蓋嚴實。

“一休息咱們就得喝一大壺水,一天下來要喝掉滿滿三大壺。” 袁建良說。

“馬上臺風要來了,今天我們的工作量又得增加。” 袁建良的“抗臺”經驗很足,他說,颱風到境可能會帶來大量的雨水,一旦雨水滲透進垃圾堆體,就會影響堆體的穩定性,帶來安全隱患,這就要求我們在覆膜的同時,要“眼觀四路”隨時發現腳下覆蓋膜有無裂痕和破損處。袁建良拿起工具對覆蓋膜出現的破損處進行檢查、標記和修補,“修補好後,覆蓋膜可以將雨水阻攔在填埋好的垃圾堆體之外,同時確保垃圾滲濾液不外溢。”袁建良說。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和袁建良同樣辛苦的還有環境集團裝備修理分公司二工段鈑金組組長馬生興。

馬生興的上班時間從早上七點到晚上七點,整整12小時,囊括了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段。馬生興說,自己一天平均維修5輛清潔直運車輛,最多的時候一天曾修過近10輛,這也意味著他要冒著近40度的高溫,在烈日下或者封閉的車輛裡連續作業近12小時。

然而,與高溫相比,真正的考驗來自清潔直運車輛箱體故障點的排查。平日裝滿垃圾的箱體內由於垃圾的腐蝕性,箱體易出現裂紋,這就要求馬生興在清潔直運車輛出現“跑、冒、滴、漏”現象時,第一次時間發現損耗故障點。

由於故障點位置具有不確定性,馬生興需要進入箱體,首先憑藉經驗肉眼排查一遍,為了能精準判故、迅速除障,他會使用專業工具再次排查確定故障點,進而完成修繕。清潔直運車垃圾箱體內溫度高,味道大,這一串作業下來馬生興常常大汗淋漓。

高溫天氣下,一名車輛修理工一天至少要溼透兩身衣服,面對高溫作業環境,馬生興卻顯得從容適應,他說:“習慣了就覺得沒什麼,想要修的快就必須全神貫注,注意力一集中就感覺不到熱了。”

“清潔直運車輛保障的是千千萬萬杭州市民們的生活,能為此出綿薄之力,我感覺很自豪、很幸福。” 馬生興說,隨著清潔直運車輛的不斷更新,修理工的技能水平和維修知識也需要不斷豐富,他也常帶領小組學習新式車輛的各類知識,唯有如此,才能搶出時間保證清潔直運車輛的運行。

只要城市垃圾在不斷產生,袁建良和馬生興們就無法停止垃圾處置相關工作。

好消息是,隨著社會進步,解決城市垃圾“出口”問題,近來有了多元化的處理路徑。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杭州網 記者 文/鄭媛 圖/王川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天子嶺垃圾填埋場上,一群“不怕熱”的人每天“全副武裝”工作9小時

杭州網訊8月6日,杭州市氣象臺再次發佈高溫橙色預警信號,接連38℃+的高溫天氣下,天子嶺垃圾填埋場上,有這麼一群“不怕熱”的人,每天“全副武裝”在垃圾場上工作超9小時。

每天夜間至上午,一輛輛清潔直運垃圾車蜿蜒而上,行至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垃圾倒下,一旁的推土機將倒下的垃圾堆放平整,這時就該輪到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密閉工藝班工作人員上場了。

袁建良是密閉工藝班的班長,從業10多年的他熟練地穿著厚實的防晒長褲長袖,腳上套著消防專用鞋,這種鞋鞋背鞋底都裝有鋼板,每隻鞋有3斤重。這樣全副武裝下來,在太陽下即使站著不動,也汗流浹背。

與熱氣一起蒸騰的,還有堆積的垃圾引起刺鼻的酸臭味。烈日下,一陣陣酸臭味夾雜著熱浪撲面而來。但袁建良沒有戴口罩。“垃圾填埋場溫度太高,戴著口罩呼吸更不通暢,聞多了也就習慣了。” 袁建良說。

為了讓垃圾不裸露,減少氣味散發,袁建良和他的同事需要在烈日下把暴露的垃圾蓋上一層覆蓋膜,烈日下的覆蓋膜燙得可以煎雞蛋,袁建良和同事5人一組覆膜,2人一組“焊接”膜,將新堆放的裸露垃圾一片片覆上覆蓋膜,最終把今日到場所有垃圾都蓋嚴實。

“一休息咱們就得喝一大壺水,一天下來要喝掉滿滿三大壺。” 袁建良說。

“馬上臺風要來了,今天我們的工作量又得增加。” 袁建良的“抗臺”經驗很足,他說,颱風到境可能會帶來大量的雨水,一旦雨水滲透進垃圾堆體,就會影響堆體的穩定性,帶來安全隱患,這就要求我們在覆膜的同時,要“眼觀四路”隨時發現腳下覆蓋膜有無裂痕和破損處。袁建良拿起工具對覆蓋膜出現的破損處進行檢查、標記和修補,“修補好後,覆蓋膜可以將雨水阻攔在填埋好的垃圾堆體之外,同時確保垃圾滲濾液不外溢。”袁建良說。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和袁建良同樣辛苦的還有環境集團裝備修理分公司二工段鈑金組組長馬生興。

馬生興的上班時間從早上七點到晚上七點,整整12小時,囊括了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段。馬生興說,自己一天平均維修5輛清潔直運車輛,最多的時候一天曾修過近10輛,這也意味著他要冒著近40度的高溫,在烈日下或者封閉的車輛裡連續作業近12小時。

然而,與高溫相比,真正的考驗來自清潔直運車輛箱體故障點的排查。平日裝滿垃圾的箱體內由於垃圾的腐蝕性,箱體易出現裂紋,這就要求馬生興在清潔直運車輛出現“跑、冒、滴、漏”現象時,第一次時間發現損耗故障點。

由於故障點位置具有不確定性,馬生興需要進入箱體,首先憑藉經驗肉眼排查一遍,為了能精準判故、迅速除障,他會使用專業工具再次排查確定故障點,進而完成修繕。清潔直運車垃圾箱體內溫度高,味道大,這一串作業下來馬生興常常大汗淋漓。

高溫天氣下,一名車輛修理工一天至少要溼透兩身衣服,面對高溫作業環境,馬生興卻顯得從容適應,他說:“習慣了就覺得沒什麼,想要修的快就必須全神貫注,注意力一集中就感覺不到熱了。”

“清潔直運車輛保障的是千千萬萬杭州市民們的生活,能為此出綿薄之力,我感覺很自豪、很幸福。” 馬生興說,隨著清潔直運車輛的不斷更新,修理工的技能水平和維修知識也需要不斷豐富,他也常帶領小組學習新式車輛的各類知識,唯有如此,才能搶出時間保證清潔直運車輛的運行。

只要城市垃圾在不斷產生,袁建良和馬生興們就無法停止垃圾處置相關工作。

好消息是,隨著社會進步,解決城市垃圾“出口”問題,近來有了多元化的處理路徑。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杭州網 記者 文/鄭媛 圖/王川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天子嶺垃圾填埋場上,一群“不怕熱”的人每天“全副武裝”工作9小時

杭州網訊8月6日,杭州市氣象臺再次發佈高溫橙色預警信號,接連38℃+的高溫天氣下,天子嶺垃圾填埋場上,有這麼一群“不怕熱”的人,每天“全副武裝”在垃圾場上工作超9小時。

每天夜間至上午,一輛輛清潔直運垃圾車蜿蜒而上,行至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垃圾倒下,一旁的推土機將倒下的垃圾堆放平整,這時就該輪到天子嶺垃圾填埋場密閉工藝班工作人員上場了。

袁建良是密閉工藝班的班長,從業10多年的他熟練地穿著厚實的防晒長褲長袖,腳上套著消防專用鞋,這種鞋鞋背鞋底都裝有鋼板,每隻鞋有3斤重。這樣全副武裝下來,在太陽下即使站著不動,也汗流浹背。

與熱氣一起蒸騰的,還有堆積的垃圾引起刺鼻的酸臭味。烈日下,一陣陣酸臭味夾雜著熱浪撲面而來。但袁建良沒有戴口罩。“垃圾填埋場溫度太高,戴著口罩呼吸更不通暢,聞多了也就習慣了。” 袁建良說。

為了讓垃圾不裸露,減少氣味散發,袁建良和他的同事需要在烈日下把暴露的垃圾蓋上一層覆蓋膜,烈日下的覆蓋膜燙得可以煎雞蛋,袁建良和同事5人一組覆膜,2人一組“焊接”膜,將新堆放的裸露垃圾一片片覆上覆蓋膜,最終把今日到場所有垃圾都蓋嚴實。

“一休息咱們就得喝一大壺水,一天下來要喝掉滿滿三大壺。” 袁建良說。

“馬上臺風要來了,今天我們的工作量又得增加。” 袁建良的“抗臺”經驗很足,他說,颱風到境可能會帶來大量的雨水,一旦雨水滲透進垃圾堆體,就會影響堆體的穩定性,帶來安全隱患,這就要求我們在覆膜的同時,要“眼觀四路”隨時發現腳下覆蓋膜有無裂痕和破損處。袁建良拿起工具對覆蓋膜出現的破損處進行檢查、標記和修補,“修補好後,覆蓋膜可以將雨水阻攔在填埋好的垃圾堆體之外,同時確保垃圾滲濾液不外溢。”袁建良說。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和袁建良同樣辛苦的還有環境集團裝備修理分公司二工段鈑金組組長馬生興。

馬生興的上班時間從早上七點到晚上七點,整整12小時,囊括了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段。馬生興說,自己一天平均維修5輛清潔直運車輛,最多的時候一天曾修過近10輛,這也意味著他要冒著近40度的高溫,在烈日下或者封閉的車輛裡連續作業近12小時。

然而,與高溫相比,真正的考驗來自清潔直運車輛箱體故障點的排查。平日裝滿垃圾的箱體內由於垃圾的腐蝕性,箱體易出現裂紋,這就要求馬生興在清潔直運車輛出現“跑、冒、滴、漏”現象時,第一次時間發現損耗故障點。

由於故障點位置具有不確定性,馬生興需要進入箱體,首先憑藉經驗肉眼排查一遍,為了能精準判故、迅速除障,他會使用專業工具再次排查確定故障點,進而完成修繕。清潔直運車垃圾箱體內溫度高,味道大,這一串作業下來馬生興常常大汗淋漓。

高溫天氣下,一名車輛修理工一天至少要溼透兩身衣服,面對高溫作業環境,馬生興卻顯得從容適應,他說:“習慣了就覺得沒什麼,想要修的快就必須全神貫注,注意力一集中就感覺不到熱了。”

“清潔直運車輛保障的是千千萬萬杭州市民們的生活,能為此出綿薄之力,我感覺很自豪、很幸福。” 馬生興說,隨著清潔直運車輛的不斷更新,修理工的技能水平和維修知識也需要不斷豐富,他也常帶領小組學習新式車輛的各類知識,唯有如此,才能搶出時間保證清潔直運車輛的運行。

只要城市垃圾在不斷產生,袁建良和馬生興們就無法停止垃圾處置相關工作。

好消息是,隨著社會進步,解決城市垃圾“出口”問題,近來有了多元化的處理路徑。

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杭州天子嶺“城市清潔師”的酷暑日常:與炙烤惡臭相伴 日均填埋垃圾4500噸

解決城市垃圾“出口”問題,近年來有了多元化的處理路徑

8月1日,新修訂的《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經投票表決通過,今後,這個剛性約束的法律法規將補齊垃圾分類工作中最短的一塊短板。

此外,通過源頭減量、九峰焚燒、餐廚和廚餘垃圾資源化處理等措施,天子嶺垃圾填埋場日均填埋量從2017年的6655噸下降為2018年的4545噸,下降31%左右。天子嶺垃圾填埋場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未來,杭州還將啟用杭州臨江環境能源工程項目和多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項目,更多垃圾可以實現資源化,垃圾分類現在是全市的重點工作,如果每個人能夠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產生,並做好垃圾分類,那不僅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也是為這座城市作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