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俄印澳自造7萬噸以上航母?15年內都是PPT!

日韓俄印澳自造7萬噸以上航母?15年內都是PPT!

現在在全球又興起了新一輪的航母熱,意大利和土耳其的“新航母”都剛剛下水;澳大利亞想有更大的航母積極攪和亞太事物;日韓的航母野心同時膨脹;俄印更是為了維護大國雄心積極尋求更大噸位的下一代航母。那麼問題來了。日韓俄印澳這些“強國”,未來有能力建造7萬噸以上級別的大型航母嗎?首先瀚海狼山這裡說的7萬噸的級別,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沒說清是標排7萬噸還是滿排7萬噸。實際上標排7萬噸的航母,滿排就應該在9.5萬公噸之上,已經屬於尼米茲後期批次的超級航母,恐怕必須用核動力推動。這樣大的噸位對二三流國家都有點勉為其難,甚至有些國家受到限制,本身就不能發展核動力艦船。因此可以降一個檔次,把這裡的7萬噸,確定為滿排7萬噸以上,就是標排5.5萬噸以上。這個噸位已經可以算做大型航母的範疇。

畢竟現在的女王級和1143.5型航母的滿排都不到7萬噸,只能算是中大型航母。因此問題也可以變成:今後一段時期,日韓俄印澳等國,有能力獨立建造大型航母嗎?航母的建造是一個國家工業體系整體能力的一次大考。以目前各國的工業能力來看,想獨立建造大型航母,真的沒有那麼容易。這個和動輒建造30萬噸油輪基本是兩碼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造船工業就沒有再造任何一艘噸位超過2萬噸的新軍船,無論是水面還是水下;日韓的民用造船水平都堪稱世界一流,但是在建造大型軍艦上也是小心謹慎。除了受到超級大國的壓制外,更重要的原因也是沒有建造3萬噸以上現代軍艦的經驗,最多先在2萬噸到3萬噸的準航母級別試水。三哥第一艘“自造”的4萬噸級航母的首艦,還要繼續泡下去。而澳大利亞,目前即使2萬噸級的兩棲準航母也完全是買來的。

日韓俄印澳自造7萬噸以上航母?15年內都是PPT!

即使作為傳統的海軍工業強國的法國,也從來沒造過超過5萬噸的軍艦!以上這些國家的綜合實力其實都不算弱,但是有兩個關鍵能力,卻都是缺失的:

第一,缺乏5000毫米超級甲板鋼的製造能力。懂焊接的都知道:合格焊縫的強度,甚至大於生產艦船鋼板的自然強度。因此大多數情況下,不用擔心焊縫本身。但是不論是電焊還是氣焊,都是高溫作業,這種高溫和氧化,會對焊縫周邊的原材料的強度和質量,有很大的不良影響。這是因為任何品種的鋼材,遇到高溫強度都會下降,甚至會帶來內部結晶方式的變化。冷卻的不均勻還會產生內部的應力和性能變化,因此焊接後最擔心的就是焊縫附近鋼板強度的下降。現代化的船舶,不論軍船民船,都是越造越大。船大了,用的鋼材自然就更多,若仍然用造萬噸級船的鋼板來造10萬噸甚至是30萬噸的大船,顯然是不行的。因為這樣等於全船焊縫數量會增加上百倍,不但焊接工作量驚人,而且更多的焊縫必然導致焊縫本身和焊縫周邊出現不合格產品的概率也呈數量級提高。因此當代建造10萬噸級以上船舶,不論軍船和民船,都需採用寬度4000毫米以上船用鋼板。用大尺寸中厚鋼板,來儘量減少焊縫的總數量,是現代化造船的基本要求之一。而造大型軍艦比造大型民船對鋼板的寬度要求更高,特別是大型軍船的飛行甲板,每塊鋼板的寬度接近5米!這是一種特殊的超高強度和超大面積的,強度最高要求的船體甲板。生產4000毫米的船用鋼板必須需要4800毫米以上的軋鋼機;而生產5000毫米寬的超級鋼板需要 5500毫米超級厚板軋鋼機!當今5500毫米厚板軋鋼機,已經被中美兩國壟斷。別的國家可以從3000毫米到4000毫米級別的鋼板,“客串”在中小型的航母上,但是在7萬噸以上大型航母上,根本客串不了,特別是面積巨大的飛行甲板。

日韓俄印澳自造7萬噸以上航母?15年內都是PPT!

第二,現在船用超大型汽輪機,也只有兩個國家還保留有完整的生產線。蒸汽船用動力,一直給人傻大黑粗落後難伺候的印象。這也是蒸汽動力的051退役了仍然很新,但是就是沒有國家購買接盤的一個主要原因。但是蒸汽動力也不是一無是處,這就是推動超大噸位的軍艦。特別是航母,連續跑到30節以上,還真離不開蒸汽動力。10萬噸的核動力航母其實本質上仍然是蒸汽動力。航母過了7萬噸,再用柴油機甚至是燃氣輪機都是動力不足的。女王級用燃氣輪機加柴油機,絕對是個異類,實際航速不夠還費油。目前女王級配套的艦載機是短距離起降模式,對航母本身航速要求不高,若是彈射型航速是完全不達標。有人說用什麼國產大型汽輪機推動新航母,更是一廂情願,油錢也耗不起,航速更不行。俄羅斯的大型船用汽輪機生產線已經廢了。現在只有核潛艇用的小功率蒸汽透平;英法也一樣。小功率蒸汽透平用到航母上,結果就是戴高樂號的現狀。

現在無論是燃油鍋爐配套的大型船用蒸汽輪機,還是反應堆配套的大型蒸汽輪機。全球還完整產業鏈的同樣只有中美。日韓澳印這方面基礎都是零。因此僅僅5000毫米超級寬船板和大型蒸汽輪機這2項,就能讓二三流國家的大航母夢未來15年都停留在PPT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