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

除了潛艇之外,航空母艦是海上最複雜的海軍艦艇。航母不僅需要擔負作為軍艦的例行職責,還需要盡己所能完成艦隊的其他任務。時至今日,航母仍是現代武器中最強大、最致命的戰艦之一。距離第一艘真正的航母“競技神”號誕生,已有100年,但環視全球,各軍事大國們仍熱衷於建造航母。

即便被貼上“航母”的標籤,但並不是每艘“航母”都算得上正兒八經的航母。原因有三:一是大部分“航母”建造於海軍航空部隊初期,那時對航母標準還沒有明確的定義,建造的技術也很不成熟;二是有些“航母”是由參與軍備競賽的後來者建造的,由於實力經驗不足,設計和建造得比較差;三是有些“航母”雖然建造得非常完美也很強大,卻因為缺乏有效的訓練、良好的維護而變得破舊不堪,難以像真正的航母發揮強大作用。

“日向”號和“伊勢”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下水了兩艘 “伊勢”級戰艦。“伊勢”號和“日向”號。這兩艘戰艦全長640英尺、排水量29990噸,各裝備了12門14英寸的艦炮,安裝了6座炮塔,每座炮塔各有2門炮、20門5.5英寸的艦炮和4門3英寸的艦炮。每艘戰艦的“主裝甲帶”都有12英寸的鋼甲,末端逐漸變細至3英寸,甲板裝甲厚達2.5英寸,保護主炮的裝甲厚達8英寸。

中途島戰役時,日本的4艘頂級航母被美國的猛烈空襲擊沉,遭遇滅頂之災。於是,日本決定將兩艘戰列艦改裝成航母。日本和美國都曾將大型軍艦改裝成航母,但這種改造通常都是在軍艦建造中途實施的,而不是在軍艦完工後。

"

除了潛艇之外,航空母艦是海上最複雜的海軍艦艇。航母不僅需要擔負作為軍艦的例行職責,還需要盡己所能完成艦隊的其他任務。時至今日,航母仍是現代武器中最強大、最致命的戰艦之一。距離第一艘真正的航母“競技神”號誕生,已有100年,但環視全球,各軍事大國們仍熱衷於建造航母。

即便被貼上“航母”的標籤,但並不是每艘“航母”都算得上正兒八經的航母。原因有三:一是大部分“航母”建造於海軍航空部隊初期,那時對航母標準還沒有明確的定義,建造的技術也很不成熟;二是有些“航母”是由參與軍備競賽的後來者建造的,由於實力經驗不足,設計和建造得比較差;三是有些“航母”雖然建造得非常完美也很強大,卻因為缺乏有效的訓練、良好的維護而變得破舊不堪,難以像真正的航母發揮強大作用。

“日向”號和“伊勢”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下水了兩艘 “伊勢”級戰艦。“伊勢”號和“日向”號。這兩艘戰艦全長640英尺、排水量29990噸,各裝備了12門14英寸的艦炮,安裝了6座炮塔,每座炮塔各有2門炮、20門5.5英寸的艦炮和4門3英寸的艦炮。每艘戰艦的“主裝甲帶”都有12英寸的鋼甲,末端逐漸變細至3英寸,甲板裝甲厚達2.5英寸,保護主炮的裝甲厚達8英寸。

中途島戰役時,日本的4艘頂級航母被美國的猛烈空襲擊沉,遭遇滅頂之災。於是,日本決定將兩艘戰列艦改裝成航母。日本和美國都曾將大型軍艦改裝成航母,但這種改造通常都是在軍艦建造中途實施的,而不是在軍艦完工後。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日本政府接管了這兩艘老化的戰艦,並迅速增配了儘可能多的航空力量。這次改裝工程在1943年秋季完成。拆掉了2個尾部主炮塔,只剩下2座炮塔,每座炮塔只有2門炮;並改裝了一個短的飛行甲板。經過改造後,每艘航母最多可裝載24架飛機。此外,這兩艘戰艦的對空作戰力量也得到了大量增強,特別是增設了防空火箭。

“日向”號和“伊勢”號在改裝後,變成了航空戰列艦,並沒達到真正的航母標準,這個結果讓人大為失望。1943年時,其實戰列艦和航母已經有了明顯的區分,然而,被劃撥為航母的“日向”號和“伊勢”號,卻只能搭載遠低於標準航母的飛機量,也沒有足夠的艦炮以發揮航母應有的重要影響。當改裝完成時,日本海軍卻因為缺乏訓練有素的飛行員、飛機和燃料無法有效作戰而陷入死局,其虛弱的空軍力量更難充分發揮作用。

“信濃”號

許多早期的戰列艦和巡洋艦改裝成航空母艦都很成功,比如美國的“列剋星敦”級。“信濃”號是有史以來,從最大的戰列艦之一改裝成航母的。但嚴格來說,仍算不上是真正的航母。

"

除了潛艇之外,航空母艦是海上最複雜的海軍艦艇。航母不僅需要擔負作為軍艦的例行職責,還需要盡己所能完成艦隊的其他任務。時至今日,航母仍是現代武器中最強大、最致命的戰艦之一。距離第一艘真正的航母“競技神”號誕生,已有100年,但環視全球,各軍事大國們仍熱衷於建造航母。

即便被貼上“航母”的標籤,但並不是每艘“航母”都算得上正兒八經的航母。原因有三:一是大部分“航母”建造於海軍航空部隊初期,那時對航母標準還沒有明確的定義,建造的技術也很不成熟;二是有些“航母”是由參與軍備競賽的後來者建造的,由於實力經驗不足,設計和建造得比較差;三是有些“航母”雖然建造得非常完美也很強大,卻因為缺乏有效的訓練、良好的維護而變得破舊不堪,難以像真正的航母發揮強大作用。

“日向”號和“伊勢”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下水了兩艘 “伊勢”級戰艦。“伊勢”號和“日向”號。這兩艘戰艦全長640英尺、排水量29990噸,各裝備了12門14英寸的艦炮,安裝了6座炮塔,每座炮塔各有2門炮、20門5.5英寸的艦炮和4門3英寸的艦炮。每艘戰艦的“主裝甲帶”都有12英寸的鋼甲,末端逐漸變細至3英寸,甲板裝甲厚達2.5英寸,保護主炮的裝甲厚達8英寸。

中途島戰役時,日本的4艘頂級航母被美國的猛烈空襲擊沉,遭遇滅頂之災。於是,日本決定將兩艘戰列艦改裝成航母。日本和美國都曾將大型軍艦改裝成航母,但這種改造通常都是在軍艦建造中途實施的,而不是在軍艦完工後。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日本政府接管了這兩艘老化的戰艦,並迅速增配了儘可能多的航空力量。這次改裝工程在1943年秋季完成。拆掉了2個尾部主炮塔,只剩下2座炮塔,每座炮塔只有2門炮;並改裝了一個短的飛行甲板。經過改造後,每艘航母最多可裝載24架飛機。此外,這兩艘戰艦的對空作戰力量也得到了大量增強,特別是增設了防空火箭。

“日向”號和“伊勢”號在改裝後,變成了航空戰列艦,並沒達到真正的航母標準,這個結果讓人大為失望。1943年時,其實戰列艦和航母已經有了明顯的區分,然而,被劃撥為航母的“日向”號和“伊勢”號,卻只能搭載遠低於標準航母的飛機量,也沒有足夠的艦炮以發揮航母應有的重要影響。當改裝完成時,日本海軍卻因為缺乏訓練有素的飛行員、飛機和燃料無法有效作戰而陷入死局,其虛弱的空軍力量更難充分發揮作用。

“信濃”號

許多早期的戰列艦和巡洋艦改裝成航空母艦都很成功,比如美國的“列剋星敦”級。“信濃”號是有史以來,從最大的戰列艦之一改裝成航母的。但嚴格來說,仍算不上是真正的航母。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信濃”號是著名的“大和”級戰列艦的第三號艦。1940年5月在橫須賀海軍造船廠開始建造,在1941年和1942年時建造速度減緩。中途島戰役結束後,日本海軍改變了策略,決定將“信濃”號改造為航母。

對“信濃”號的最終改造方案,日本海軍爭論不休:一派要求把“信濃”號改造成一艘真正的航母。如果成功的話,“信濃”號將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航母,全長達到872英尺,比美國海軍的“埃塞克斯”級航母還長50英尺。

而另一派則希望把“信濃”號建造為其他航母的支援艦,為航母艦隊運送備件、燃料、彈藥和備用飛機。畢竟,“信濃”號沒有可裝載飛機的設施,沒法參與作戰。最終,雙方達成了妥協,將“信濃”號確定為其他航母艦隊的支援艦。不過,“信濃”號可以攜帶47架戰鬥機以自衛。

“信濃”號悲催的命運由建造時的設計和戰時現實所決定的。作為一艘只能自衛的航母,“信濃”號幾乎毫無價值,何況它還缺乏船員和飛機,阻礙了其發揮航母應有的作用。而作為一艘航母支援艦,“信濃”號又是個累贅,畢竟當時的日本根本就沒有多少航母需要支援。而如果“信濃”號冒失的離開日本,她又將成為美國海軍艦載機的攻擊目標。

"

除了潛艇之外,航空母艦是海上最複雜的海軍艦艇。航母不僅需要擔負作為軍艦的例行職責,還需要盡己所能完成艦隊的其他任務。時至今日,航母仍是現代武器中最強大、最致命的戰艦之一。距離第一艘真正的航母“競技神”號誕生,已有100年,但環視全球,各軍事大國們仍熱衷於建造航母。

即便被貼上“航母”的標籤,但並不是每艘“航母”都算得上正兒八經的航母。原因有三:一是大部分“航母”建造於海軍航空部隊初期,那時對航母標準還沒有明確的定義,建造的技術也很不成熟;二是有些“航母”是由參與軍備競賽的後來者建造的,由於實力經驗不足,設計和建造得比較差;三是有些“航母”雖然建造得非常完美也很強大,卻因為缺乏有效的訓練、良好的維護而變得破舊不堪,難以像真正的航母發揮強大作用。

“日向”號和“伊勢”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下水了兩艘 “伊勢”級戰艦。“伊勢”號和“日向”號。這兩艘戰艦全長640英尺、排水量29990噸,各裝備了12門14英寸的艦炮,安裝了6座炮塔,每座炮塔各有2門炮、20門5.5英寸的艦炮和4門3英寸的艦炮。每艘戰艦的“主裝甲帶”都有12英寸的鋼甲,末端逐漸變細至3英寸,甲板裝甲厚達2.5英寸,保護主炮的裝甲厚達8英寸。

中途島戰役時,日本的4艘頂級航母被美國的猛烈空襲擊沉,遭遇滅頂之災。於是,日本決定將兩艘戰列艦改裝成航母。日本和美國都曾將大型軍艦改裝成航母,但這種改造通常都是在軍艦建造中途實施的,而不是在軍艦完工後。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日本政府接管了這兩艘老化的戰艦,並迅速增配了儘可能多的航空力量。這次改裝工程在1943年秋季完成。拆掉了2個尾部主炮塔,只剩下2座炮塔,每座炮塔只有2門炮;並改裝了一個短的飛行甲板。經過改造後,每艘航母最多可裝載24架飛機。此外,這兩艘戰艦的對空作戰力量也得到了大量增強,特別是增設了防空火箭。

“日向”號和“伊勢”號在改裝後,變成了航空戰列艦,並沒達到真正的航母標準,這個結果讓人大為失望。1943年時,其實戰列艦和航母已經有了明顯的區分,然而,被劃撥為航母的“日向”號和“伊勢”號,卻只能搭載遠低於標準航母的飛機量,也沒有足夠的艦炮以發揮航母應有的重要影響。當改裝完成時,日本海軍卻因為缺乏訓練有素的飛行員、飛機和燃料無法有效作戰而陷入死局,其虛弱的空軍力量更難充分發揮作用。

“信濃”號

許多早期的戰列艦和巡洋艦改裝成航空母艦都很成功,比如美國的“列剋星敦”級。“信濃”號是有史以來,從最大的戰列艦之一改裝成航母的。但嚴格來說,仍算不上是真正的航母。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信濃”號是著名的“大和”級戰列艦的第三號艦。1940年5月在橫須賀海軍造船廠開始建造,在1941年和1942年時建造速度減緩。中途島戰役結束後,日本海軍改變了策略,決定將“信濃”號改造為航母。

對“信濃”號的最終改造方案,日本海軍爭論不休:一派要求把“信濃”號改造成一艘真正的航母。如果成功的話,“信濃”號將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航母,全長達到872英尺,比美國海軍的“埃塞克斯”級航母還長50英尺。

而另一派則希望把“信濃”號建造為其他航母的支援艦,為航母艦隊運送備件、燃料、彈藥和備用飛機。畢竟,“信濃”號沒有可裝載飛機的設施,沒法參與作戰。最終,雙方達成了妥協,將“信濃”號確定為其他航母艦隊的支援艦。不過,“信濃”號可以攜帶47架戰鬥機以自衛。

“信濃”號悲催的命運由建造時的設計和戰時現實所決定的。作為一艘只能自衛的航母,“信濃”號幾乎毫無價值,何況它還缺乏船員和飛機,阻礙了其發揮航母應有的作用。而作為一艘航母支援艦,“信濃”號又是個累贅,畢竟當時的日本根本就沒有多少航母需要支援。而如果“信濃”號冒失的離開日本,她又將成為美國海軍艦載機的攻擊目標。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可悲的是,“信濃”號連證明自己在戰鬥中毫無價值的機會都沒有。僅僅在離開橫須賀海軍基地進行海上試驗五小時後,“信濃”號就被美國“射水魚”號潛艇的魚雷擊中,並在1944年11月29日10時17分翻身沉沒。在所有的這5艘航母中,信濃號應該是最悲催的。

“庫茲涅佐夫”號

“庫茲涅佐夫”號是蘇聯在冷戰期間建成的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真正的航母,其前型是“基輔”級航母。該船於1981年在蘇聯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現為烏克蘭)開工建造。“庫茲涅佐夫”號是在1990年蘇聯解體之際建造完工的,並被俄羅斯繼承。由於缺乏資金,該航母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被忽視,並在1996年至1998年進行了長時間的改裝。從1991年至2015年,長達25年間裡,“庫茲涅佐夫”號只完成了6次海上巡邏。

"

除了潛艇之外,航空母艦是海上最複雜的海軍艦艇。航母不僅需要擔負作為軍艦的例行職責,還需要盡己所能完成艦隊的其他任務。時至今日,航母仍是現代武器中最強大、最致命的戰艦之一。距離第一艘真正的航母“競技神”號誕生,已有100年,但環視全球,各軍事大國們仍熱衷於建造航母。

即便被貼上“航母”的標籤,但並不是每艘“航母”都算得上正兒八經的航母。原因有三:一是大部分“航母”建造於海軍航空部隊初期,那時對航母標準還沒有明確的定義,建造的技術也很不成熟;二是有些“航母”是由參與軍備競賽的後來者建造的,由於實力經驗不足,設計和建造得比較差;三是有些“航母”雖然建造得非常完美也很強大,卻因為缺乏有效的訓練、良好的維護而變得破舊不堪,難以像真正的航母發揮強大作用。

“日向”號和“伊勢”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下水了兩艘 “伊勢”級戰艦。“伊勢”號和“日向”號。這兩艘戰艦全長640英尺、排水量29990噸,各裝備了12門14英寸的艦炮,安裝了6座炮塔,每座炮塔各有2門炮、20門5.5英寸的艦炮和4門3英寸的艦炮。每艘戰艦的“主裝甲帶”都有12英寸的鋼甲,末端逐漸變細至3英寸,甲板裝甲厚達2.5英寸,保護主炮的裝甲厚達8英寸。

中途島戰役時,日本的4艘頂級航母被美國的猛烈空襲擊沉,遭遇滅頂之災。於是,日本決定將兩艘戰列艦改裝成航母。日本和美國都曾將大型軍艦改裝成航母,但這種改造通常都是在軍艦建造中途實施的,而不是在軍艦完工後。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日本政府接管了這兩艘老化的戰艦,並迅速增配了儘可能多的航空力量。這次改裝工程在1943年秋季完成。拆掉了2個尾部主炮塔,只剩下2座炮塔,每座炮塔只有2門炮;並改裝了一個短的飛行甲板。經過改造後,每艘航母最多可裝載24架飛機。此外,這兩艘戰艦的對空作戰力量也得到了大量增強,特別是增設了防空火箭。

“日向”號和“伊勢”號在改裝後,變成了航空戰列艦,並沒達到真正的航母標準,這個結果讓人大為失望。1943年時,其實戰列艦和航母已經有了明顯的區分,然而,被劃撥為航母的“日向”號和“伊勢”號,卻只能搭載遠低於標準航母的飛機量,也沒有足夠的艦炮以發揮航母應有的重要影響。當改裝完成時,日本海軍卻因為缺乏訓練有素的飛行員、飛機和燃料無法有效作戰而陷入死局,其虛弱的空軍力量更難充分發揮作用。

“信濃”號

許多早期的戰列艦和巡洋艦改裝成航空母艦都很成功,比如美國的“列剋星敦”級。“信濃”號是有史以來,從最大的戰列艦之一改裝成航母的。但嚴格來說,仍算不上是真正的航母。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信濃”號是著名的“大和”級戰列艦的第三號艦。1940年5月在橫須賀海軍造船廠開始建造,在1941年和1942年時建造速度減緩。中途島戰役結束後,日本海軍改變了策略,決定將“信濃”號改造為航母。

對“信濃”號的最終改造方案,日本海軍爭論不休:一派要求把“信濃”號改造成一艘真正的航母。如果成功的話,“信濃”號將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航母,全長達到872英尺,比美國海軍的“埃塞克斯”級航母還長50英尺。

而另一派則希望把“信濃”號建造為其他航母的支援艦,為航母艦隊運送備件、燃料、彈藥和備用飛機。畢竟,“信濃”號沒有可裝載飛機的設施,沒法參與作戰。最終,雙方達成了妥協,將“信濃”號確定為其他航母艦隊的支援艦。不過,“信濃”號可以攜帶47架戰鬥機以自衛。

“信濃”號悲催的命運由建造時的設計和戰時現實所決定的。作為一艘只能自衛的航母,“信濃”號幾乎毫無價值,何況它還缺乏船員和飛機,阻礙了其發揮航母應有的作用。而作為一艘航母支援艦,“信濃”號又是個累贅,畢竟當時的日本根本就沒有多少航母需要支援。而如果“信濃”號冒失的離開日本,她又將成為美國海軍艦載機的攻擊目標。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可悲的是,“信濃”號連證明自己在戰鬥中毫無價值的機會都沒有。僅僅在離開橫須賀海軍基地進行海上試驗五小時後,“信濃”號就被美國“射水魚”號潛艇的魚雷擊中,並在1944年11月29日10時17分翻身沉沒。在所有的這5艘航母中,信濃號應該是最悲催的。

“庫茲涅佐夫”號

“庫茲涅佐夫”號是蘇聯在冷戰期間建成的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真正的航母,其前型是“基輔”級航母。該船於1981年在蘇聯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現為烏克蘭)開工建造。“庫茲涅佐夫”號是在1990年蘇聯解體之際建造完工的,並被俄羅斯繼承。由於缺乏資金,該航母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被忽視,並在1996年至1998年進行了長時間的改裝。從1991年至2015年,長達25年間裡,“庫茲涅佐夫”號只完成了6次海上巡邏。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庫茲涅佐夫”號已經老舊了,需要退役,但作為俄羅斯唯一的航空母艦,卻無法短期內實現。近年來,該航母的推進系統狀態堪憂。2009年,一場由電氣系統問題引發的火災,導致一名水手死亡。而且,其機庫太小,急需升級新的制動裝置和電子設備。

2018年春季,“庫茲涅佐夫”號進入幹船塢進行長時間改裝。為期三年的翻修計劃旨在解決以上問題,但受制於改裝資金被削減了一半,許多升級項目將被無限期擱置。2018年10月,俄羅斯PD-50浮船塢沉沒。在避險離開浮船塢途中,“庫茲涅佐夫”卻被坍塌的起重機砸壞。事後,俄羅斯仍然堅稱,改裝工作將在2020年如期完成。

"

除了潛艇之外,航空母艦是海上最複雜的海軍艦艇。航母不僅需要擔負作為軍艦的例行職責,還需要盡己所能完成艦隊的其他任務。時至今日,航母仍是現代武器中最強大、最致命的戰艦之一。距離第一艘真正的航母“競技神”號誕生,已有100年,但環視全球,各軍事大國們仍熱衷於建造航母。

即便被貼上“航母”的標籤,但並不是每艘“航母”都算得上正兒八經的航母。原因有三:一是大部分“航母”建造於海軍航空部隊初期,那時對航母標準還沒有明確的定義,建造的技術也很不成熟;二是有些“航母”是由參與軍備競賽的後來者建造的,由於實力經驗不足,設計和建造得比較差;三是有些“航母”雖然建造得非常完美也很強大,卻因為缺乏有效的訓練、良好的維護而變得破舊不堪,難以像真正的航母發揮強大作用。

“日向”號和“伊勢”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下水了兩艘 “伊勢”級戰艦。“伊勢”號和“日向”號。這兩艘戰艦全長640英尺、排水量29990噸,各裝備了12門14英寸的艦炮,安裝了6座炮塔,每座炮塔各有2門炮、20門5.5英寸的艦炮和4門3英寸的艦炮。每艘戰艦的“主裝甲帶”都有12英寸的鋼甲,末端逐漸變細至3英寸,甲板裝甲厚達2.5英寸,保護主炮的裝甲厚達8英寸。

中途島戰役時,日本的4艘頂級航母被美國的猛烈空襲擊沉,遭遇滅頂之災。於是,日本決定將兩艘戰列艦改裝成航母。日本和美國都曾將大型軍艦改裝成航母,但這種改造通常都是在軍艦建造中途實施的,而不是在軍艦完工後。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日本政府接管了這兩艘老化的戰艦,並迅速增配了儘可能多的航空力量。這次改裝工程在1943年秋季完成。拆掉了2個尾部主炮塔,只剩下2座炮塔,每座炮塔只有2門炮;並改裝了一個短的飛行甲板。經過改造後,每艘航母最多可裝載24架飛機。此外,這兩艘戰艦的對空作戰力量也得到了大量增強,特別是增設了防空火箭。

“日向”號和“伊勢”號在改裝後,變成了航空戰列艦,並沒達到真正的航母標準,這個結果讓人大為失望。1943年時,其實戰列艦和航母已經有了明顯的區分,然而,被劃撥為航母的“日向”號和“伊勢”號,卻只能搭載遠低於標準航母的飛機量,也沒有足夠的艦炮以發揮航母應有的重要影響。當改裝完成時,日本海軍卻因為缺乏訓練有素的飛行員、飛機和燃料無法有效作戰而陷入死局,其虛弱的空軍力量更難充分發揮作用。

“信濃”號

許多早期的戰列艦和巡洋艦改裝成航空母艦都很成功,比如美國的“列剋星敦”級。“信濃”號是有史以來,從最大的戰列艦之一改裝成航母的。但嚴格來說,仍算不上是真正的航母。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信濃”號是著名的“大和”級戰列艦的第三號艦。1940年5月在橫須賀海軍造船廠開始建造,在1941年和1942年時建造速度減緩。中途島戰役結束後,日本海軍改變了策略,決定將“信濃”號改造為航母。

對“信濃”號的最終改造方案,日本海軍爭論不休:一派要求把“信濃”號改造成一艘真正的航母。如果成功的話,“信濃”號將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航母,全長達到872英尺,比美國海軍的“埃塞克斯”級航母還長50英尺。

而另一派則希望把“信濃”號建造為其他航母的支援艦,為航母艦隊運送備件、燃料、彈藥和備用飛機。畢竟,“信濃”號沒有可裝載飛機的設施,沒法參與作戰。最終,雙方達成了妥協,將“信濃”號確定為其他航母艦隊的支援艦。不過,“信濃”號可以攜帶47架戰鬥機以自衛。

“信濃”號悲催的命運由建造時的設計和戰時現實所決定的。作為一艘只能自衛的航母,“信濃”號幾乎毫無價值,何況它還缺乏船員和飛機,阻礙了其發揮航母應有的作用。而作為一艘航母支援艦,“信濃”號又是個累贅,畢竟當時的日本根本就沒有多少航母需要支援。而如果“信濃”號冒失的離開日本,她又將成為美國海軍艦載機的攻擊目標。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可悲的是,“信濃”號連證明自己在戰鬥中毫無價值的機會都沒有。僅僅在離開橫須賀海軍基地進行海上試驗五小時後,“信濃”號就被美國“射水魚”號潛艇的魚雷擊中,並在1944年11月29日10時17分翻身沉沒。在所有的這5艘航母中,信濃號應該是最悲催的。

“庫茲涅佐夫”號

“庫茲涅佐夫”號是蘇聯在冷戰期間建成的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真正的航母,其前型是“基輔”級航母。該船於1981年在蘇聯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現為烏克蘭)開工建造。“庫茲涅佐夫”號是在1990年蘇聯解體之際建造完工的,並被俄羅斯繼承。由於缺乏資金,該航母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被忽視,並在1996年至1998年進行了長時間的改裝。從1991年至2015年,長達25年間裡,“庫茲涅佐夫”號只完成了6次海上巡邏。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庫茲涅佐夫”號已經老舊了,需要退役,但作為俄羅斯唯一的航空母艦,卻無法短期內實現。近年來,該航母的推進系統狀態堪憂。2009年,一場由電氣系統問題引發的火災,導致一名水手死亡。而且,其機庫太小,急需升級新的制動裝置和電子設備。

2018年春季,“庫茲涅佐夫”號進入幹船塢進行長時間改裝。為期三年的翻修計劃旨在解決以上問題,但受制於改裝資金被削減了一半,許多升級項目將被無限期擱置。2018年10月,俄羅斯PD-50浮船塢沉沒。在避險離開浮船塢途中,“庫茲涅佐夫”卻被坍塌的起重機砸壞。事後,俄羅斯仍然堅稱,改裝工作將在2020年如期完成。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查克里·納呂貝特”號

“查克里·納呂貝特”號是傳統意義上的輕型航母,擁有一個靈活的平臺,可以執行制海和救災等任務。儘管曾經是強大的海軍武器,然而,隨著預算的大量削減和備件匱乏,“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的價值可能縮小為普通戰艦。

"

除了潛艇之外,航空母艦是海上最複雜的海軍艦艇。航母不僅需要擔負作為軍艦的例行職責,還需要盡己所能完成艦隊的其他任務。時至今日,航母仍是現代武器中最強大、最致命的戰艦之一。距離第一艘真正的航母“競技神”號誕生,已有100年,但環視全球,各軍事大國們仍熱衷於建造航母。

即便被貼上“航母”的標籤,但並不是每艘“航母”都算得上正兒八經的航母。原因有三:一是大部分“航母”建造於海軍航空部隊初期,那時對航母標準還沒有明確的定義,建造的技術也很不成熟;二是有些“航母”是由參與軍備競賽的後來者建造的,由於實力經驗不足,設計和建造得比較差;三是有些“航母”雖然建造得非常完美也很強大,卻因為缺乏有效的訓練、良好的維護而變得破舊不堪,難以像真正的航母發揮強大作用。

“日向”號和“伊勢”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下水了兩艘 “伊勢”級戰艦。“伊勢”號和“日向”號。這兩艘戰艦全長640英尺、排水量29990噸,各裝備了12門14英寸的艦炮,安裝了6座炮塔,每座炮塔各有2門炮、20門5.5英寸的艦炮和4門3英寸的艦炮。每艘戰艦的“主裝甲帶”都有12英寸的鋼甲,末端逐漸變細至3英寸,甲板裝甲厚達2.5英寸,保護主炮的裝甲厚達8英寸。

中途島戰役時,日本的4艘頂級航母被美國的猛烈空襲擊沉,遭遇滅頂之災。於是,日本決定將兩艘戰列艦改裝成航母。日本和美國都曾將大型軍艦改裝成航母,但這種改造通常都是在軍艦建造中途實施的,而不是在軍艦完工後。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日本政府接管了這兩艘老化的戰艦,並迅速增配了儘可能多的航空力量。這次改裝工程在1943年秋季完成。拆掉了2個尾部主炮塔,只剩下2座炮塔,每座炮塔只有2門炮;並改裝了一個短的飛行甲板。經過改造後,每艘航母最多可裝載24架飛機。此外,這兩艘戰艦的對空作戰力量也得到了大量增強,特別是增設了防空火箭。

“日向”號和“伊勢”號在改裝後,變成了航空戰列艦,並沒達到真正的航母標準,這個結果讓人大為失望。1943年時,其實戰列艦和航母已經有了明顯的區分,然而,被劃撥為航母的“日向”號和“伊勢”號,卻只能搭載遠低於標準航母的飛機量,也沒有足夠的艦炮以發揮航母應有的重要影響。當改裝完成時,日本海軍卻因為缺乏訓練有素的飛行員、飛機和燃料無法有效作戰而陷入死局,其虛弱的空軍力量更難充分發揮作用。

“信濃”號

許多早期的戰列艦和巡洋艦改裝成航空母艦都很成功,比如美國的“列剋星敦”級。“信濃”號是有史以來,從最大的戰列艦之一改裝成航母的。但嚴格來說,仍算不上是真正的航母。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信濃”號是著名的“大和”級戰列艦的第三號艦。1940年5月在橫須賀海軍造船廠開始建造,在1941年和1942年時建造速度減緩。中途島戰役結束後,日本海軍改變了策略,決定將“信濃”號改造為航母。

對“信濃”號的最終改造方案,日本海軍爭論不休:一派要求把“信濃”號改造成一艘真正的航母。如果成功的話,“信濃”號將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航母,全長達到872英尺,比美國海軍的“埃塞克斯”級航母還長50英尺。

而另一派則希望把“信濃”號建造為其他航母的支援艦,為航母艦隊運送備件、燃料、彈藥和備用飛機。畢竟,“信濃”號沒有可裝載飛機的設施,沒法參與作戰。最終,雙方達成了妥協,將“信濃”號確定為其他航母艦隊的支援艦。不過,“信濃”號可以攜帶47架戰鬥機以自衛。

“信濃”號悲催的命運由建造時的設計和戰時現實所決定的。作為一艘只能自衛的航母,“信濃”號幾乎毫無價值,何況它還缺乏船員和飛機,阻礙了其發揮航母應有的作用。而作為一艘航母支援艦,“信濃”號又是個累贅,畢竟當時的日本根本就沒有多少航母需要支援。而如果“信濃”號冒失的離開日本,她又將成為美國海軍艦載機的攻擊目標。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可悲的是,“信濃”號連證明自己在戰鬥中毫無價值的機會都沒有。僅僅在離開橫須賀海軍基地進行海上試驗五小時後,“信濃”號就被美國“射水魚”號潛艇的魚雷擊中,並在1944年11月29日10時17分翻身沉沒。在所有的這5艘航母中,信濃號應該是最悲催的。

“庫茲涅佐夫”號

“庫茲涅佐夫”號是蘇聯在冷戰期間建成的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真正的航母,其前型是“基輔”級航母。該船於1981年在蘇聯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現為烏克蘭)開工建造。“庫茲涅佐夫”號是在1990年蘇聯解體之際建造完工的,並被俄羅斯繼承。由於缺乏資金,該航母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被忽視,並在1996年至1998年進行了長時間的改裝。從1991年至2015年,長達25年間裡,“庫茲涅佐夫”號只完成了6次海上巡邏。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庫茲涅佐夫”號已經老舊了,需要退役,但作為俄羅斯唯一的航空母艦,卻無法短期內實現。近年來,該航母的推進系統狀態堪憂。2009年,一場由電氣系統問題引發的火災,導致一名水手死亡。而且,其機庫太小,急需升級新的制動裝置和電子設備。

2018年春季,“庫茲涅佐夫”號進入幹船塢進行長時間改裝。為期三年的翻修計劃旨在解決以上問題,但受制於改裝資金被削減了一半,許多升級項目將被無限期擱置。2018年10月,俄羅斯PD-50浮船塢沉沒。在避險離開浮船塢途中,“庫茲涅佐夫”卻被坍塌的起重機砸壞。事後,俄羅斯仍然堅稱,改裝工作將在2020年如期完成。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查克里·納呂貝特”號

“查克里·納呂貝特”號是傳統意義上的輕型航母,擁有一個靈活的平臺,可以執行制海和救災等任務。儘管曾經是強大的海軍武器,然而,隨著預算的大量削減和備件匱乏,“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的價值可能縮小為普通戰艦。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這艘航母是以泰國王室的名字命名的,由西班牙巴贊造船廠建造,整體設計參考自西班牙海軍的“阿斯圖里亞斯”號航母。“查克里·納呂貝特”號於1997年服役,長597英尺、排水量11,400噸。最初裝備了9架 “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但由於飛機的零部件已經用完了,這些戰鬥機再也不能飛了。後備航空力量則由4架SH-60海鷹直升機組成。

"

除了潛艇之外,航空母艦是海上最複雜的海軍艦艇。航母不僅需要擔負作為軍艦的例行職責,還需要盡己所能完成艦隊的其他任務。時至今日,航母仍是現代武器中最強大、最致命的戰艦之一。距離第一艘真正的航母“競技神”號誕生,已有100年,但環視全球,各軍事大國們仍熱衷於建造航母。

即便被貼上“航母”的標籤,但並不是每艘“航母”都算得上正兒八經的航母。原因有三:一是大部分“航母”建造於海軍航空部隊初期,那時對航母標準還沒有明確的定義,建造的技術也很不成熟;二是有些“航母”是由參與軍備競賽的後來者建造的,由於實力經驗不足,設計和建造得比較差;三是有些“航母”雖然建造得非常完美也很強大,卻因為缺乏有效的訓練、良好的維護而變得破舊不堪,難以像真正的航母發揮強大作用。

“日向”號和“伊勢”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下水了兩艘 “伊勢”級戰艦。“伊勢”號和“日向”號。這兩艘戰艦全長640英尺、排水量29990噸,各裝備了12門14英寸的艦炮,安裝了6座炮塔,每座炮塔各有2門炮、20門5.5英寸的艦炮和4門3英寸的艦炮。每艘戰艦的“主裝甲帶”都有12英寸的鋼甲,末端逐漸變細至3英寸,甲板裝甲厚達2.5英寸,保護主炮的裝甲厚達8英寸。

中途島戰役時,日本的4艘頂級航母被美國的猛烈空襲擊沉,遭遇滅頂之災。於是,日本決定將兩艘戰列艦改裝成航母。日本和美國都曾將大型軍艦改裝成航母,但這種改造通常都是在軍艦建造中途實施的,而不是在軍艦完工後。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日本政府接管了這兩艘老化的戰艦,並迅速增配了儘可能多的航空力量。這次改裝工程在1943年秋季完成。拆掉了2個尾部主炮塔,只剩下2座炮塔,每座炮塔只有2門炮;並改裝了一個短的飛行甲板。經過改造後,每艘航母最多可裝載24架飛機。此外,這兩艘戰艦的對空作戰力量也得到了大量增強,特別是增設了防空火箭。

“日向”號和“伊勢”號在改裝後,變成了航空戰列艦,並沒達到真正的航母標準,這個結果讓人大為失望。1943年時,其實戰列艦和航母已經有了明顯的區分,然而,被劃撥為航母的“日向”號和“伊勢”號,卻只能搭載遠低於標準航母的飛機量,也沒有足夠的艦炮以發揮航母應有的重要影響。當改裝完成時,日本海軍卻因為缺乏訓練有素的飛行員、飛機和燃料無法有效作戰而陷入死局,其虛弱的空軍力量更難充分發揮作用。

“信濃”號

許多早期的戰列艦和巡洋艦改裝成航空母艦都很成功,比如美國的“列剋星敦”級。“信濃”號是有史以來,從最大的戰列艦之一改裝成航母的。但嚴格來說,仍算不上是真正的航母。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信濃”號是著名的“大和”級戰列艦的第三號艦。1940年5月在橫須賀海軍造船廠開始建造,在1941年和1942年時建造速度減緩。中途島戰役結束後,日本海軍改變了策略,決定將“信濃”號改造為航母。

對“信濃”號的最終改造方案,日本海軍爭論不休:一派要求把“信濃”號改造成一艘真正的航母。如果成功的話,“信濃”號將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航母,全長達到872英尺,比美國海軍的“埃塞克斯”級航母還長50英尺。

而另一派則希望把“信濃”號建造為其他航母的支援艦,為航母艦隊運送備件、燃料、彈藥和備用飛機。畢竟,“信濃”號沒有可裝載飛機的設施,沒法參與作戰。最終,雙方達成了妥協,將“信濃”號確定為其他航母艦隊的支援艦。不過,“信濃”號可以攜帶47架戰鬥機以自衛。

“信濃”號悲催的命運由建造時的設計和戰時現實所決定的。作為一艘只能自衛的航母,“信濃”號幾乎毫無價值,何況它還缺乏船員和飛機,阻礙了其發揮航母應有的作用。而作為一艘航母支援艦,“信濃”號又是個累贅,畢竟當時的日本根本就沒有多少航母需要支援。而如果“信濃”號冒失的離開日本,她又將成為美國海軍艦載機的攻擊目標。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可悲的是,“信濃”號連證明自己在戰鬥中毫無價值的機會都沒有。僅僅在離開橫須賀海軍基地進行海上試驗五小時後,“信濃”號就被美國“射水魚”號潛艇的魚雷擊中,並在1944年11月29日10時17分翻身沉沒。在所有的這5艘航母中,信濃號應該是最悲催的。

“庫茲涅佐夫”號

“庫茲涅佐夫”號是蘇聯在冷戰期間建成的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真正的航母,其前型是“基輔”級航母。該船於1981年在蘇聯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現為烏克蘭)開工建造。“庫茲涅佐夫”號是在1990年蘇聯解體之際建造完工的,並被俄羅斯繼承。由於缺乏資金,該航母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被忽視,並在1996年至1998年進行了長時間的改裝。從1991年至2015年,長達25年間裡,“庫茲涅佐夫”號只完成了6次海上巡邏。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庫茲涅佐夫”號已經老舊了,需要退役,但作為俄羅斯唯一的航空母艦,卻無法短期內實現。近年來,該航母的推進系統狀態堪憂。2009年,一場由電氣系統問題引發的火災,導致一名水手死亡。而且,其機庫太小,急需升級新的制動裝置和電子設備。

2018年春季,“庫茲涅佐夫”號進入幹船塢進行長時間改裝。為期三年的翻修計劃旨在解決以上問題,但受制於改裝資金被削減了一半,許多升級項目將被無限期擱置。2018年10月,俄羅斯PD-50浮船塢沉沒。在避險離開浮船塢途中,“庫茲涅佐夫”卻被坍塌的起重機砸壞。事後,俄羅斯仍然堅稱,改裝工作將在2020年如期完成。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查克里·納呂貝特”號

“查克里·納呂貝特”號是傳統意義上的輕型航母,擁有一個靈活的平臺,可以執行制海和救災等任務。儘管曾經是強大的海軍武器,然而,隨著預算的大量削減和備件匱乏,“查克里·納呂貝特”號的價值可能縮小為普通戰艦。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這艘航母是以泰國王室的名字命名的,由西班牙巴贊造船廠建造,整體設計參考自西班牙海軍的“阿斯圖里亞斯”號航母。“查克里·納呂貝特”號於1997年服役,長597英尺、排水量11,400噸。最初裝備了9架 “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但由於飛機的零部件已經用完了,這些戰鬥機再也不能飛了。後備航空力量則由4架SH-60海鷹直升機組成。

歷史上五大悲催航母,日本就佔三艘,其中一艘出海五小時就被擊沉

而且“查克里·納呂貝特”號從其命名解讀,是為泰國國王建造的,因此它還被暱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遊艇”。而預算的削減,則意味著泰國海軍很難能將帶其出海以發揮航母價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