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后面甲板為何不能做艦載機跑道?為避免危險發生各國想盡辦法

網友們都知道,航空母艦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他可以艦載機起飛和降落,大大擴大了水面艦艇的打擊範圍,是現代衡量國家海軍作戰能力的標誌性裝備,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

航母后面甲板為何不能做艦載機跑道?為避免危險發生各國想盡辦法

戰鬥機起飛時,那是需要機場的,如果按照戰鬥機的起飛距離來計算的話,那航母的尺寸設計,以現在的標準來說還是不夠的,但是縱觀現代航母,我們發現,航母艦載機的起飛距離不但比較短,而且在艦載機起飛時,他的後面還有很大的空間,有網友就問了,這些空間為什麼不能用作跑道呢,這樣不就可以放下更多的艦載機了嗎?

航母后面甲板為何不能做艦載機跑道?為避免危險發生各國想盡辦法

其實這樣的設計有著較深的歷史淵源,它是隨著事物的發展而不斷進化來的,航空母艦剛出現時,在母艦上基本上都是一個直通甲板,艦載機起飛時,後面甲板上可是停滿了裝滿油掛滿彈藥的戰鬥機,戰鬥機依次從直通甲板上通過前夾板上起飛,艦載機返回時,則是從後甲板上降落,從前甲板上依次向後排列,這樣的設計對作戰來說,非常的不方便,危險性也比較大,一是如果敵機來轟炸時,航母的艦載機未起飛而艦載機上又裝滿了炸彈,此時,艦載機就活脫脫的成了一個炸藥庫,另一方面,艦載機回收時,敵人的轟炸機正好趕過來時,這時候根本就來不及組織戰機起飛攔截,航母也將處於極大的危險之中。

航母后面甲板為何不能做艦載機跑道?為避免危險發生各國想盡辦法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在二戰時,擁有航母的國家就不斷的在想辦法,英國和美國想出的辦法是在航母機庫的側面開闢兩條彈射跑道來彈射艦載機起飛,日本則設計出了雙層甲板起飛,但效果都不太明顯,後來,二戰結束後,英國人在這方面先走一步,創造性的發明了航母斜甲板,從而對航母重新進行合理的規劃,在艦載機上設置了兩條不平行的跑道,靠近艦島的為起飛跑道,遠離艦島的後側面直通甲板為回收跑道,艦載機起飛時從前甲板利用彈射器起飛,這樣也不需要多大的距離,降落時在有傾角的後甲板上降落,這樣即便降落失敗還可以復飛,而艦載機則停在了航母的邊邊角角,艦載機起飛和降落,互不干擾,既方便調度員調度,又能在敵機來襲時快速起飛進行攔截,從而使航母的打擊效率更加高效,成就了現代航空母艦的模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