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空間科學之重器

航空航天 CASC 設計師 赤道 光明網 2017-06-17

“慧眼”重約2.5噸,載荷重量981公斤,其上同時安裝了高、中、低能三組X射線望遠鏡,實際上是一座小型空間天文臺。

據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衛星有效載荷總設計師盧方軍介紹,這顆衛星首次實現了1-250keV的能區全覆蓋,有利於從不同能段來觀測和研究X射線天體的輻射機制。

“慧眼”的探測面積很大,尤其是高能望遠鏡的探測面積超過了5000平方釐米,是國際上同能區探測器中面積最大的。“面積越大,探測到的信號就會越多,就越有可能發現其他望遠鏡看不到的現象。”參與衛星研製的科學家熊少林說。

“慧眼”的視場也很大,約兩天即可完成對銀道面的掃描,有利於監測暫現源。“對於一個已知源,當然也有可能取得新發現,但對於一個新的源,新發現的概率當然會更大。”熊少林說。

“慧眼”是建立在中國科學家李惕碚和吳枚提出的直接解調成像方法之上的準直型望遠鏡,因此它還具有觀測亮源的優勢。

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的衛星副總設計師倪潤立說,根據這顆衛星的科學目標,研製人員為它制定了巡天觀測、小天區觀測和定點觀測等多種工作模式。

研製人員還為中、低能探測器設計了一把“遮陽傘”。“高能探測器的溫度要在18攝氏度左右,而中、低能探測器的溫度卻可能低至-80攝氏度或-40攝氏度。這就好比一個人穿同一件衣服,卻要在南極和赤道都能生存下來。‘遮陽傘’就是為了實現低溫工作環境。”衛星熱控副主任設計師周宇鵬說。(據新華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