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飛的船”與“會遊的飛機”?——訪航空工業通飛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研製團隊

“會飛的船”與“會遊的飛機”?——訪航空工業通飛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研製團隊

航空工業通飛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 研製團隊

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習總書記談及2018年的重大科研成果時,提及了四項大國重器:“這一年,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共同發力,繼續改變著中國的面貌。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試航,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水上首飛,北斗導航向全球組網邁出堅實一步。”

總書記賀詞中所提的“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指的便是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去年10月20日,鯤龍AG600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翩然離開水面,宛如一條騰飛的巨龍,直上雲霄。“鯤能化羽垂天,摶風九萬;龍可振鱗橫海,擊水三千。” 鯤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古老圖騰,穿越數千年時光,而今終於化身為造福國人的科技利器,實現了“會飛的船”與“會遊的飛機”的完美結合。

讓這一夢想真正變成現實的,是創建於2009年的航空工業通飛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研製團隊。這支由865人組成的隊伍,平均年齡不足35歲,他們從零開始、通力合作、攻堅克難,終於全面提升了我國水面飛行器的設計、製造和適航能力,推動了水面飛行器水動力設計技術的發展,為新型水面飛行器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我國航空工業的發展樹立了又一重要里程碑。

九年磨一劍

時間退回到2008年,那一年,汶川大地震給國人帶來了難以承受的傷痛。在抗震救災時,由於震區環境複雜,還沒有起降機場,很多想要參與救援的小型飛機無法進入,主要依靠軍機空投武警官兵後再徒步進入災區。“如果我們這款大飛機能早日研製並投入使用的話,救援的速度和效率會大大提高。因為它能實現低空低速飛行,可以精準投放,目標性更強。”航空工業通飛團委副書記戴海濱告訴記者,AG600正是為滿足我國應急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重大航空裝備。

據悉,目前世界上能研發水陸兩棲大飛機的國家寥寥無幾,尤其是關鍵的水上起降技術一直處於技術封鎖狀態。水面和陸地的介質不同,這種跨介質的起降比一般飛機的起降更難、更復雜,幾乎無任何經驗可循。儘管困難重重,但這絲毫沒有動搖研發團隊的決心。

2009年,一支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研製隊伍被組建起來,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研發項目正式啟動,其中35歲以下青年人佔比高達86%,很多隊員都是剛畢業不久就加入到研發團隊中來。如此年輕的團隊,不免引來一些質疑的聲音,究竟能不能克服重重難關、順利完成研發任務,大家心裡並沒有底。但每一位隊員都明白,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推翻質疑。隨後,二十多支青年突擊隊先後成立,展開了全面技術攻關。

為滿足水陸兩棲的特性,無經驗可循,就集智攻堅,借鑑船身外形設計機身,將機身下部設計成“V”型船身,使飛機能像船一樣在水面自由漂浮而不傾覆,從而具備良好的橫向穩定性;在氣水動佈局方面,設計團隊大量採用了系統工程設計方法和氣水動佈局綜合優化設計技術,通過多方案權衡迭代與優化等項目攻關,最終達到了頂層設計要求

九年間,年輕隊員們遇到的艱難險阻不勝枚舉,一連串數字見證了研發過程的艱辛不易:召開適航審查會議300餘次,確認了數千個零組件製造符合性項目、數萬個製造符合性檢查工序,下發兩千餘份總裝指令,完成了首飛前百餘項大型試驗、三千餘項設備安全性試驗可以說,從立項、設計、各大機體商聯合制造,到適航掛籤、總裝,每一步幾乎都是大型特種飛機的重大嘗試與突破。

“隊員們剛來時都非常年輕,現在基本上都在珠海基地成家立業、結婚生子了。在這近十年裡,很多人是根本沒辦法照顧家庭的。研發團隊的日常工作狀態就是‘611’工作制,每週工作六天,每天11小時,而且經常還要加班。但大家都非常賣力。”航空工業通飛珠海基地團委書記郭爽表示,很多隊員都在這個平臺上獲得了事業的發展,成長為技術骨幹,“現在各個項目任務組的組長、副組長,部門負責人,基本上都是80後,甚至有80末的,他們成長得很快。”

據戴海濱介紹,鯤龍AG600將主要用於森林滅火、水上救援等應急任務,“每年我國幾大林區森林火災頻發,這款大飛機可以在水面降落,20秒就能一次性汲取12噸水,並很快前往滅火。而且,我國海岸線較長,每年海上救援工作需求較大,AG600比一般直升機的載重和救援能力更大,比輪船的救援速度又快了很多,應急救援的優勢非常明顯。”

2018年10月20日,AG600成功水上首飛當日,習總書記發來賀電指出,“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圓滿成功,是我國航空工業堅持自主創新取得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並勉勵大家“繼續為滿足我國應急救援體系和國家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建設需要、實現建設航空強國目標而奮鬥”。

矢志不渝,航空報國

“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勉勵新時代中國青年要“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不斷奉獻祖國、奉獻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輩子的頑強奮鬥來體現愛國主義情懷,讓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始終在心中高高飄揚!” 鯤龍AG600的成功研製正是無數航空人以拳拳愛國心報效祖國的生動例證。

2019年4月28日,航空工業通飛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研製團隊榮獲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頒發的第23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在接受《中國青年》獨家專訪時,戴海濱表示,“在五四百年之際,這是對團隊的莫大肯定與鼓舞。今後,團隊將繼續迎難而上,矢志不渝,航空報國。”

《中國青年》:在五四百年之際,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的榮譽,有什麼感想?

AG600研製團隊:在五四百年的時候獲得這項榮譽,機會非常難得,特別是我們穿上胸前帶有航空院標示的工裝走上領獎臺的時候,作為一個航空人,感覺特別自豪。今天我們團隊很多員工都在家裡看了頒獎儀式的網絡直播,大家反響都很好,很多人也發了微信朋友圈慶祝。大家都很激動,作為團隊一員,這麼多年的努力與付出終於得到了認可,還是挺光榮的。而且,能夠參與到作為國家三個大飛機之一的AG600的研發過程中,成為研製主角,對我們這批30歲左右的年輕人來說,也是一次很好的鍛鍊,提升了能力,也積累了經驗。

《中國青年》:是什麼力量讓這支隊伍一直堅守至今?

AG600研製團隊:這些年,團隊成員都特別不容易,很多人都捨棄了大量與家人團聚的時間、捨棄了一般年輕人花前月下的機會。大家能從2009年一直堅持至今,其實更多的是一種責任感和航空報國的精神在驅使著我們。在珠海,外面高薪和待遇優越的職位並不少,但這支隊伍卻能一直堅持到現在,主要就是總書記所說的“不忘初心”,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懷著熱愛航空的初心堅持下來的,儘管物質方面並不是最好的,但我們的精神世界是非常幸福的。另外,也要在此感謝一直在幕後給予我們支持的親人家屬們,沒有他們的理解、支持和對家庭的默默付出,我們很難全身心投入到研製工作中,這份工作也很難順利完成。(文/本刊記者 徐吉鵬 圖/部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