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襦裙簡易的裁剪圖教學,每一步都用心解說,新手一看就能明白

漢服 服裝 鄭小裁 2019-05-23

襦裙裁法

襦為合身型的交領短襦,寬度以人的胸圍大小為基準,長度僅過腰部而未及臀

裙為圍合式半截長裙。

漢服襦裙簡易的裁剪圖教學,每一步都用心解說,新手一看就能明白

一、襦的裁法

交領襦的常見裁法有兩種。因為交領的緣故,前襟會重疊一部份的布,一片布很難滿足前襟布量的要求,因此,這兩種常見的裁法都是由兩片布來組成一件襦。

一種是後中破開法(如圖所示)

漢服襦裙簡易的裁剪圖教學,每一步都用心解說,新手一看就能明白

漢服襦裙簡易的裁剪圖教學,每一步都用心解說,新手一看就能明白

另一種是前襟補量法,即兩片布的縫合線在右前襟,這種剪裁法的優點是縫合部位被左襟所掩蓋,衣服表面看不出來。

漢服襦裙簡易的裁剪圖教學,每一步都用心解說,新手一看就能明白

以下是後中破開法

步驟一:開剪前首先要掌握以下幾個數據:胸圍、肩袖長、背長、衣長、袖緣寬、領邊寬、袖口止口、衣服下襬止口等。

胸圍:

指衣服的胸圍而非人體的胸圍。它等於人體的淨胸圍+衣服鬆量。把軟尺水平狀通過乳峰點的位置測得人體的淨胸圍(注意軟尺要鬆緊適度),衣服鬆量由自己喜好決定,一般來說,鬆量4CM~6CM為緊身型(適合要求比較緊身的中衣或單穿的襦),8-10CM為合體型(可單穿或裡面再加一兩件衣服),14CM以上算是寬鬆型,但這是對一般厚度的布料而言的,如果是比較厚的冬天布料或者裡面準備做夾棉,還要在各型的基礎上視面料的厚度而加大鬆量。如果不方便量,可以參考現代成人女子的淨胸圍尺寸:S型76CM,M型82CM,L型88CM,XL型96CM。

肩袖長:

後頸點(脖子後隆起的那塊頸椎)量至袖口位置。肩袖長裡面還包含袖緣的寬度長袖可量到手指尖(如果考慮到漢服袖長回肘的說法,可以做得更長一些),短袖除非想做半臂,否則建議最短只做到小臂中部,因為漢女服的講究是不露手,現代雖然可放寬些標準,但太短了也不雅觀。現代參考尺寸(只到小臂與手掌的交界處):S型59CM,M型61.5~63.5CM,L型63~64CM,XL型64.5CM。

背長:

從後頸點到腰部最細處。現代參考尺寸:S型36.5~37.5CM,M型38~39.5CM,L型38~40CM,XL型39CM。

衣長:

從後頸點量到腰部以下,不要到臀部最寬的地方,也可以用背長加,一般背長加上5~14CM。

袖緣寬:

隨個人喜好自定。一般來說,窄袖可無緣,大袖須有緣,中袖則有無緣自定。

領邊寬:

隨個人喜好自定。寬窄比例要與人的臉型與身材配合,不可太誇張。如瘦小的人則不宜做太寬的領邊。

袖口止口:

止口(又叫縫份)是用於接合布料的量。如果有袖緣,止口1CM即可,如果無袖緣,那麼要留2~3CM。

下襬止口:

2~3CM。

步驟二:開格,剪出一塊方形的布料或紙樣(圖(2))。

開格的大小為:長=1/4胸圍+肩袖長-袖緣寬+袖口止口;寬=(衣長+下襬止口)×2

開格後在布料(紙樣)上畫出以下幾條輔助線,輔助線的位置

說明:

肩袖線:是襦前後部分的中分線(或者說對摺線)

1/4胸圍線:這條線可確定後背正中的位置

1/2胸圍線:這條線確定衣服的寬度

背長線:確定腰的位置

胸圍線:這條線通過胸部但並非通過乳峰點,可表示袖窿(袖子與衣身的交界線)深度的位置,距肩袖線的垂直距離為:淨胸圍/6+7CM

漢服襦裙簡易的裁剪圖教學,每一步都用心解說,新手一看就能明白

步驟三:畫出衣身與袖子下方的線、後中線、領口線、左前襟線(圖(3))。

袖窿(袖子與衣身的交界線):袖子下方的線與衣身的交界處宜在胸圍線與背長線之間,如果在胸圍線之上,則袖窿過窄,如在背長線之下,則袖窿過寬。這條線決定袖子的形狀,圖中僅為示範,至於是窄袖還是大袖、琵琶袖、直袖,由個人選取的款式決定這條線的畫法。後中線:後背正中的線。

領口線:(如圖)AB長度=後領橫+(領邊寬-N)+M,其中後領橫=1/4頸圍=淨胸圍/20+2.9CM;M為領邊離脖子的寬度,M越大領口越大;N的大小為0CM~領緣的寬度,在M為0的前提下,它決定著領邊的角度,理論上,當N為0時,領邊剛好到頸側,當N等於領邊的寬度時,領邊則立起來包住頸部。但是,AB長度<1/2大肩寬(大肩寬是左右肩峰點的長度,測量時要通過後頸點)。後領深=1/3後領橫。

領口線與後中線的交界處須為直角,然後畫圓順的弧線經B點到C點。圖中C點為胸圍線到背長線間的左邊線上的任一點,但最高不能超過袖子下方的線與衣身的交界點,最低不宜低於背長線。B點到C點的弧線弧度不能太大,弧度最大處離BC的直線最好不要超過1~1.5CM。注意一整條線都要圓順流暢。

漢服襦裙簡易的裁剪圖教學,每一步都用心解說,新手一看就能明白

左前襟線:在BC弧線上作垂直線到下襬線上,垂直線離最左邊線的距離約為2~6CM(如果距離太大,兩側的衣縫會被拉得變形,如果太小,就不能靠衣襟的繫帶來調節領口的大小與衣身的鬆緊)。

漢服襦裙簡易的裁剪圖教學,每一步都用心解說,新手一看就能明白

步驟四:把布料(紙樣)沿肩袖線對摺,畫出袖子下方與衣身的止口(1CM)(如圖(4)),然後把袖子下方線與衣身線剪出來(圖中陰影部分的外側線)

步驟五:剪出衣片。把對摺的布料(紙樣)打開,畫出後中線、領口線與左前襟線的止口(1CM),然後沿止口線外側剪開(如圖(5)。圖中箭頭表示與布料邊沿平行的經紗方向。

步驟六:畫出第二塊衣片。把圖(5)中的布料(紙樣)反過來,覆在另一塊布料上,照這塊衣片的形狀剪出第二塊衣片。

步驟七:剪出領邊與袖緣(圖略)。領邊的長=圖(3)中領口線的長度×2,領邊的寬=(做好後款式所需的寬度+止口1CM)×2。袖緣的長=袖口長度+止口2CM,袖緣的寬=(做好後款式所需的寬度+止口1CM)×2

襦的剪裁完成。

二、裙的裁法

漢服傳統的裙是圍合式的裙子,裙由數幅裙片拼成,上接裙腰。裙腰兩側有繫帶

漢服襦裙簡易的裁剪圖教學,每一步都用心解說,新手一看就能明白

裙片的數目不固定,因為古代布幅窄,裙片的數目越多,裙圍與裙襬的幅度才會越大。漢代裙式僅四幅,唐代一般為六幅,宋代裙幅多在六幅以上,明末多用八幅、十幅。現代的布幅寬,可以增大裙片的面積而減少裙片的數目,現代圍合式裙子的裙片數一般為3~4片,但從傳統的繼承上來說,做漢式裙最好還是採用傳統的裙片數,如6、8、10、12片等。

裙片的裁法

這裡介紹的裙片裁法為剪開法(借鑑現代裁剪法,非傳統方法),須做紙樣,不能直接用布料裁。

漢服襦裙簡易的裁剪圖教學,每一步都用心解說,新手一看就能明白

漢服襦裙簡易的裁剪圖教學,每一步都用心解說,新手一看就能明白

漢服襦裙簡易的裁剪圖教學,每一步都用心解說,新手一看就能明白

漢服襦裙簡易的裁剪圖教學,每一步都用心解說,新手一看就能明白

步驟一:開剪前先掌握以下數據:

腰圍(或上胸圍/下胸圍)、裙圍、裙長。

腰圍(或上胸圍/下胸圍):需要哪一個數據視基本款式而定。裙的穿法有胸上束、胸下束、束腰。應根據穿法的不同量出上胸圍、下胸圍、腰圍的數據。

裙圍:=腰圍×1.5~2倍+褶量+裙左右側增加的止口量(2~4CM)。其中倍數根據個人的行走習慣和布料的重量決定,走路時步伐越大,裙圍的倍數就要越大,布料的垂感越好,手感越重,裙圍的倍數則可略小些,但不能小於1.5倍,否則有會有走光的危險。褶量大小決定裙子褶襉的數量與大小,褶襉的方法有百褶、抽褶等,這裡不詳述。但要注意褶的數量與大小要根據布料的厚薄與人的體型來決定,因為褶襉會增加裙上部的體積感,所以厚的布料不宜做太多太大的褶,體型比較豐滿的人也要注意只做適量的褶襉(適量的褶襉可以起到掩飾體形的作用,不過若布料較硬並且裙下襬較大能形成較多的波浪,也可不要褶襉)。

裙長:由款式決定。但裙長下方須到腳踝處,若裙長過短,露出襪口或小腿都是不雅觀的。

步驟二:開格並剪好。開格後在紙樣上畫出垂直的輔助線,數量2、4條不限,最好以格子中線為準兩邊對稱距離畫輔助線。

步驟三: 放擺。沿格中的輔助線剪開,最上方留一絲連著不要剪斷,然後覆在另一張較大的紙上,用大頭針之類定住中間的一片,把其餘幾片按相同的距離展開,展開的距離越大,裙片上方的彎曲度就越大,做成的裙子裙下襬也就越大,同時下襬起的波浪度也越大。這裡也要根據布料的厚度、硬度來決定擺量的大小,布料越厚越硬,放的擺量就要適量,否則做出來裙下部的體積會過於龐大。

步驟四: 沿上層放好的紙樣外沿,在下層的紙上畫出裙片的輪廓線。注意裙片上方與下方的弧線都要畫得圓順,同時四個角要保持直角。

步驟五:畫好裙片的止口,裙片上方、兩邊都是1CM,下襬處為2~3CM,打好經紗方向線剪出來,裙片紙樣的做法完成。一般來說裙片的經線方向是與地面垂直的,也有經紗方向與地面成斜角的做法,這種做法可以形成比較柔和的波浪,但不宜用於太容易變形的布料以及會破壞花紋的布料。

步驟六:用紙樣在布料上裁出所需的裙片數。裁完後注意再用紙樣對照一下,因為裙片的邊是斜線,容易拉長變形,所以需要再對照一下原樣,把因拉伸而長出來的部份剪掉。

步驟七:裁出裙腰。裙腰長度=裙圍-褶量-裙左右側增加的止口量(2~4CM)+止口量(2CM)。裙腰的寬度自定。注意當裙腰的寬度增加到一定量時,裙腰也可像寬腰帶一樣,起到修正腰形的作用(最好裙腰採用比襦和裙片顏色略淺的布料)。但裙腰的寬度不宜大於腰與人體胸前肋骨最下方之間的距離(除非特別設計的款式)。

喜歡我們的記得關注哦,謝謝點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