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陽市郭城鎮給“摔面”立了個雕塑,看看是啥樣?'

"

郭城鎮位於海陽市的北部,走煙鳳公路進入海陽的話,郭城鎮駐地是必經之處。如果現在開車從這裡走的話,細心的朋友就會在發現一處新變化——有個“一碗麵條”造型的雕塑,出現在郭城鎮駐地的路邊。

"

郭城鎮位於海陽市的北部,走煙鳳公路進入海陽的話,郭城鎮駐地是必經之處。如果現在開車從這裡走的話,細心的朋友就會在發現一處新變化——有個“一碗麵條”造型的雕塑,出現在郭城鎮駐地的路邊。

海陽市郭城鎮給“摔面”立了個雕塑,看看是啥樣?

這個雕塑並不複雜,大體結構可以分為三部分,最上面的是一雙筷子挑起麵條的造型,中間的部分就是一個大碗,最下面的則是底座。碗和底座上都有紅色的字,前者寫的是“郭城摔面”,後者寫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郭城摔面發祥地郭城鎮”,兩側還有面條師傅的動作浮雕。看到這裡,這個雕塑是何含義,就一目瞭然了。

"

郭城鎮位於海陽市的北部,走煙鳳公路進入海陽的話,郭城鎮駐地是必經之處。如果現在開車從這裡走的話,細心的朋友就會在發現一處新變化——有個“一碗麵條”造型的雕塑,出現在郭城鎮駐地的路邊。

海陽市郭城鎮給“摔面”立了個雕塑,看看是啥樣?

這個雕塑並不複雜,大體結構可以分為三部分,最上面的是一雙筷子挑起麵條的造型,中間的部分就是一個大碗,最下面的則是底座。碗和底座上都有紅色的字,前者寫的是“郭城摔面”,後者寫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郭城摔面發祥地郭城鎮”,兩側還有面條師傅的動作浮雕。看到這裡,這個雕塑是何含義,就一目瞭然了。

海陽市郭城鎮給“摔面”立了個雕塑,看看是啥樣?

郭城摔面,是膠東地區一種地方特色小吃,相傳始創於清康熙年間,其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在拉麵的基礎上,增加了“摔”的環節,這樣做出來的面,吃起來格外勁道。摔面的過程,其實也算是一道熱鬧的景觀,尤其是造詣深厚的師傅,站在長條木凳前,雙臂翻飛,麵筋在凳子上噼啪的響,第一次見此場景的人們,往往會頗覺震撼。

"

郭城鎮位於海陽市的北部,走煙鳳公路進入海陽的話,郭城鎮駐地是必經之處。如果現在開車從這裡走的話,細心的朋友就會在發現一處新變化——有個“一碗麵條”造型的雕塑,出現在郭城鎮駐地的路邊。

海陽市郭城鎮給“摔面”立了個雕塑,看看是啥樣?

這個雕塑並不複雜,大體結構可以分為三部分,最上面的是一雙筷子挑起麵條的造型,中間的部分就是一個大碗,最下面的則是底座。碗和底座上都有紅色的字,前者寫的是“郭城摔面”,後者寫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郭城摔面發祥地郭城鎮”,兩側還有面條師傅的動作浮雕。看到這裡,這個雕塑是何含義,就一目瞭然了。

海陽市郭城鎮給“摔面”立了個雕塑,看看是啥樣?

郭城摔面,是膠東地區一種地方特色小吃,相傳始創於清康熙年間,其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在拉麵的基礎上,增加了“摔”的環節,這樣做出來的面,吃起來格外勁道。摔面的過程,其實也算是一道熱鬧的景觀,尤其是造詣深厚的師傅,站在長條木凳前,雙臂翻飛,麵筋在凳子上噼啪的響,第一次見此場景的人們,往往會頗覺震撼。

海陽市郭城鎮給“摔面”立了個雕塑,看看是啥樣?

酒香巷子深。在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摔面老師傅只是在郭城趕集時才出攤,平時很少有機會展示手藝,收的徒弟也大多是同姓鄉親,因此摔面的影響範圍也相對有限。

到了市場經濟時期,隨著個體麵館的興起,摔面逐漸走出郭城,相鄰的棲霞桃村、海陽徐家店等地,都有人前來學藝,出徒之後回去就開起麵館。桃村、徐家店都位於國道、鐵路沿線,集市的規模也比較大,因此知道摔面的人也越來越多。

"

郭城鎮位於海陽市的北部,走煙鳳公路進入海陽的話,郭城鎮駐地是必經之處。如果現在開車從這裡走的話,細心的朋友就會在發現一處新變化——有個“一碗麵條”造型的雕塑,出現在郭城鎮駐地的路邊。

海陽市郭城鎮給“摔面”立了個雕塑,看看是啥樣?

這個雕塑並不複雜,大體結構可以分為三部分,最上面的是一雙筷子挑起麵條的造型,中間的部分就是一個大碗,最下面的則是底座。碗和底座上都有紅色的字,前者寫的是“郭城摔面”,後者寫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郭城摔面發祥地郭城鎮”,兩側還有面條師傅的動作浮雕。看到這裡,這個雕塑是何含義,就一目瞭然了。

海陽市郭城鎮給“摔面”立了個雕塑,看看是啥樣?

郭城摔面,是膠東地區一種地方特色小吃,相傳始創於清康熙年間,其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在拉麵的基礎上,增加了“摔”的環節,這樣做出來的面,吃起來格外勁道。摔面的過程,其實也算是一道熱鬧的景觀,尤其是造詣深厚的師傅,站在長條木凳前,雙臂翻飛,麵筋在凳子上噼啪的響,第一次見此場景的人們,往往會頗覺震撼。

海陽市郭城鎮給“摔面”立了個雕塑,看看是啥樣?

酒香巷子深。在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摔面老師傅只是在郭城趕集時才出攤,平時很少有機會展示手藝,收的徒弟也大多是同姓鄉親,因此摔面的影響範圍也相對有限。

到了市場經濟時期,隨著個體麵館的興起,摔面逐漸走出郭城,相鄰的棲霞桃村、海陽徐家店等地,都有人前來學藝,出徒之後回去就開起麵館。桃村、徐家店都位於國道、鐵路沿線,集市的規模也比較大,因此知道摔面的人也越來越多。

海陽市郭城鎮給“摔面”立了個雕塑,看看是啥樣?

摔面逐漸走出郭城,名字也從單一的郭城摔面,變成了多種稱呼,在徐家店和其他海陽鄉鎮,人們一般叫做摔面或者海陽摔面;在桃村,摔面一度被稱之為“桃村拉麵”。而在《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中,出境的摔面師傅,本身是棲霞人,但學的是郭城手藝,又在青島開店,綜合區域來說,最終將這道美食稱作“膠東摔面”。

"

郭城鎮位於海陽市的北部,走煙鳳公路進入海陽的話,郭城鎮駐地是必經之處。如果現在開車從這裡走的話,細心的朋友就會在發現一處新變化——有個“一碗麵條”造型的雕塑,出現在郭城鎮駐地的路邊。

海陽市郭城鎮給“摔面”立了個雕塑,看看是啥樣?

這個雕塑並不複雜,大體結構可以分為三部分,最上面的是一雙筷子挑起麵條的造型,中間的部分就是一個大碗,最下面的則是底座。碗和底座上都有紅色的字,前者寫的是“郭城摔面”,後者寫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郭城摔面發祥地郭城鎮”,兩側還有面條師傅的動作浮雕。看到這裡,這個雕塑是何含義,就一目瞭然了。

海陽市郭城鎮給“摔面”立了個雕塑,看看是啥樣?

郭城摔面,是膠東地區一種地方特色小吃,相傳始創於清康熙年間,其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在拉麵的基礎上,增加了“摔”的環節,這樣做出來的面,吃起來格外勁道。摔面的過程,其實也算是一道熱鬧的景觀,尤其是造詣深厚的師傅,站在長條木凳前,雙臂翻飛,麵筋在凳子上噼啪的響,第一次見此場景的人們,往往會頗覺震撼。

海陽市郭城鎮給“摔面”立了個雕塑,看看是啥樣?

酒香巷子深。在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摔面老師傅只是在郭城趕集時才出攤,平時很少有機會展示手藝,收的徒弟也大多是同姓鄉親,因此摔面的影響範圍也相對有限。

到了市場經濟時期,隨著個體麵館的興起,摔面逐漸走出郭城,相鄰的棲霞桃村、海陽徐家店等地,都有人前來學藝,出徒之後回去就開起麵館。桃村、徐家店都位於國道、鐵路沿線,集市的規模也比較大,因此知道摔面的人也越來越多。

海陽市郭城鎮給“摔面”立了個雕塑,看看是啥樣?

摔面逐漸走出郭城,名字也從單一的郭城摔面,變成了多種稱呼,在徐家店和其他海陽鄉鎮,人們一般叫做摔面或者海陽摔面;在桃村,摔面一度被稱之為“桃村拉麵”。而在《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中,出境的摔面師傅,本身是棲霞人,但學的是郭城手藝,又在青島開店,綜合區域來說,最終將這道美食稱作“膠東摔面”。

海陽市郭城鎮給“摔面”立了個雕塑,看看是啥樣?

膠東摔面,算是一個最廣義的稱謂,也體現出摔面影響的地域在不斷擴大,算是個不錯的名字。但究其根源,發源地在郭城,因此,郭城人仍習慣最開始的稱呼——郭城摔面。

近年來,郭城對摔面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一些功力深厚的老師傅也出山為後輩傳授手藝,摔面已經成為這個鄉鎮的一張文化名片,鎮駐地“一碗麵條”的雕塑就是體現。實際上,除了這個雕塑之外,在郭城鎮和棲霞桃村鎮的交界處,有一塊迎賓路牌,上面也提醒外來的遊客,來到郭城,不妨嚐嚐摔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