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恆信租賃今日成功上市 積極開拓中小微

01丨三次重續後終成功上市 成首家上市的券商系租賃公司

2019年6月3日,海通恆信國際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通恆信")在香港聯交所正式上市,成為國內首家上市的券商系融資租賃公司。海通恆信H股股票代碼是1905,本次共發行12.353億股。公司全球發售的聯席保薦人為:海通國際資本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證券有限公司、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及招銀國際融資有限公司。

本次IPO引入了國盛海外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上海強生控股(600662.SH)及SBI香港作為基石投資者,三家機構的認購額分別為4億元人民幣、3億元人民幣及1000萬美元。

6月3日,海通恆信首掛收1.88元/股,平價招股。

海通恆信赴港上市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早在2017年就提出上市申請。

2017年6月,海通證券公告稱,股東大會審議批准了本公司所屬企業海通恆信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議案。海通恆信也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

2018年,海通恆信兩次重續上市申請:

海通證券公告,由於自上次上市申請之日起,六個月期間已滿,上市申請於2018年2月28日獲重續;

海通證券再次公告,由於自上市申請上一次重續日起六個月期間已滿,上市申請於2018年9月21日再次重續。

2019年3月27日,海通恆信國際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通恆信")向港交所再次遞交上市申請材料,這已經是其第三次重續上市申請。

02丨公司概述

(1)發展歷程

2004年,海通恆信租賃成立。

2014年1月,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海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完成買賣股份交割手續,收購海通恆信租賃母公司恆信金融集團有限公司100%的股份,海通恆信租賃成為海通國際控股的下屬全資子公司。

2017年4月,海通恆信租賃主體信用評級提升至AAA。

2017年5月,海通恆信租賃更名為海通恆信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類型變更為股份制公司,註冊資本增至70億元。

2019年6月3日,海通恆信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2)控股股東

海通恆信租賃的控股股東為海通恆信金融集團有限公司,海通恆信金融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為海通國際控股,海通國際控股是一家在香港設立並由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直接全資持有的投資控股公司。

03丨主營業務:汽車租賃助力交通物流板塊快速發展

海通恆信的客戶廣泛分佈於交通物流、工業、基礎設施、建築與房地產、醫療、化工及教育等諸多行業。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海通恆信自該等行業的收入分別佔收入總額的36.3%、17.5%、16.6%、10.8%、5.1%、1.5%及2.4%。

基礎設施板塊,海通恆信租賃主要為從事交通(民航、公路、港口及城市的與城際公共交通)、市政、水務、環保及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的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截至2017年底,公司在全國範圍內擁有60家基礎設施客戶。

近年來,海通恆信把握中國汽車租賃行業快速增長所帶來的發展機遇,大力發展交通物流業務,實現了交通物流業務的較快增長。

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來自交通物流業務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5.36億元、人民幣12.11億元及人民幣19.36億元,符合年均增長率達90.1%。同時,交通物流業務創造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也在以較快速度增長,從2016年的佔比16.9%,增長到了2018年的36.3%。

海通恆信的交通物流業務分為三個板塊,商用車租賃、乘用車租賃和現代物流。

其中,乘用車租賃增長十分迅速。截至2016年、2017年及2018年,海通恆信在租乘用車數量分別約為4.49萬輛、10.13萬輛及19.86萬輛,乘用車客戶數量分別約為4.45萬個、9.82萬個及19.38萬個。

同時期,互聯網乘用車租賃產品簽約筆數分別為1360筆、1630筆及12080筆,合計合同金額分別約達人民幣1.13億元、人民幣2.26億元及人民幣15.88億元。

04丨持續發揮大項目優勢 積極開拓中小微

在客戶發展戰略上,依託一大一小的客戶戰略,以政府及大中型企業客戶、大項目夯實租賃業務基礎,全面推動小微企業及個人客戶業務。海通恆信租賃重點發展政府及大中型企業客戶,以獲取大型項目擴大整體業務規模,全面推動小微企業及個人客戶業務的發展,實現規模與利潤的迅速增長。

在大客戶、大項目的持續開拓方面,挖掘基礎設施及醫療健康行業企業的融資需求,聚焦並積極儲備高端與普惠醫療健康服務項目。同時,充分發揮工業業務領域的專業優勢,強化並拓展與行業龍頭客戶的業務合作,提高項目承攬能力。

在小微企業及個人客戶業務方面,積極開拓真正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質小微企業及個人客戶,持續加大對該類客戶的營銷與服務。同時,擬進一步藉助互聯網的思維及手段介入普惠金融領域,在持續優化現有的互聯網零售業務產品及服務的同時,繼續推進新產品的開發工作。海通恆信租賃將主要圍繞融資租賃及保理的業務模式,通過對特定消費場景的深入瞭解,充分開發和滿足個人客戶的融資需求。

最近三年,海通恆信的客戶結構有向小微企業及個人客戶傾斜的傾向,該類客戶的業務收入在收入總額中的佔比逐年增加,2017年,總收入30%來自於小微企業及個人客戶;2018年,這一數據接近40%。

在各部門的協作層面,業務總部將繼續深耕目標行業及客戶市場,繼續推動公司在智慧城市、IDC、新能源汽車及綠色環保等戰略新興領域的重點項目落地。

05丨財務情況:不良資產率在1%波動

截至2016年、2017年及2018年12月31日,海通恆信的資產總額分別為459.81億元、606.89億元、821.11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6.65%、80.44%及84.27%。

同時期,公司的生息資產不良資產率分別為1.10%、0.93%及0.94%。

海通恆信租賃近幾年盈利情況呈現穩步增長態勢,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於融資租賃業務板塊。2016-2018年,淨利潤分別為77131萬元、121154萬元、126515萬元和31298萬元。

表:海通恆信租賃盈利能力指標(2015-2018年)

海通恆信租賃今日成功上市 積極開拓中小微

數據來源:Wind。

06丨融資情況分析

海通恆信租賃在各大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信情況良好,間接債務融資能力較強。截至2018年6月底,海通恆信租賃在銀行的授信總額度為630.14億元,其中已使用授信額度為321.20億元,尚餘授信額度308.94億元。

截至2018年6月底,海通恆信租賃通過銀行間市場債務融資工具進行融資合計141.80億元,其中46億元為中期票據,22.5億短期融資券,30億元為超短期融資券,19億元為定向債務融資工具,資產支持票據24.30億元;通過資產支持證券融資54.65億元,通過上交所公司債券融資25億元。

07丨未來規劃

未來,海通恆信租賃將借鑑投資銀行的經營理念,運用互聯網式的創新思維,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價值投資為指引、以服務及產品創新為驅動力,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和風控合規體系建設;夯實公司"一大一小"戰略定位,加大機構客戶與消費金融業務拓展,致力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全面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

(1)圍繞租賃主業,積極推動業務轉型創新,優化租賃資產投放,機構客戶與零售客戶"一大一小"兩端發力,完成公司投放目標。

(2)繼續發揮券商背景優勢,積極創新發揮券商背景優勢,將傳統融資租賃業務與資本市場充分結合,積極參與產業整合。

(3)以十三五規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貫徹"一大一小"戰略定位,優化租賃資產投放。加大對央企、上市公司等大企業、大項目開拓力度的同時,挖掘一批真正具有核心競爭力、符合經濟轉型方向的優質中小企業作為目標客戶。

(4)搭建屬地化經營框架,形成屬地化經營框架,降低管理半徑、業務開發成本,提高客戶屬地化開發力度,並通過差異化的考核激勵設計,形成分公司與總部業務部門兩者之間的差異定位、協作互補,共助租賃業務規模快速發展。

(5)以互聯網思維進一步介入消費金融領域,做大網絡零售租賃規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