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領導”四處向群眾“借”幾百塊應急 六七十歲的老人要小心,借的錢有去無回'

"

來源:浙江法制報

一句話,他能讓拆遷房的估價高一點;一句話,他能讓水務公司來更新設備;一句話,他能讓你有份不錯的工作……這麼神通廣大,“他”到底是誰?昨天,嘉興警方揭開了此人的真面目。

我是水務集團工作人員

今年3月的一天下午,家住海寧市海洲街道的王大伯在家裡準備燒飯,這時,一名戴著頭盔的50多歲男子走進他家。“我是水務集團的員工,我發現你們小區的地基比較低,自來水設備比較陳舊了,這段時間我會來幫忙修繕的。”

王大伯有些納悶:自己沒有向水務集團反映過問題啊。但是見人家是主動上門來服務的,王大伯也就沒多想,讓他進門檢測了起來。男子拿著一個機器在王大伯家裡來回“檢測”。忙了一會後,男子稱機器上的鑽頭壞了,要去買新的,但是身上沒帶錢,問王大伯借錢應急。王大伯爽快地將身上的400元現金借給了他。之後,王大伯一心盼著“工作人員”買鑽頭回來,把自來水設備徹底修好,可是“工作人員”卻再也沒出現。

我是信訪辦主任

4月的一天上午,家住海寧市馬橋街道先鋒村的許大伯在田裡幹活時,鄰居跑來對他說:有個信訪辦主任來調研,要向農戶瞭解一下情況。一聽是“領導”來了,許大伯趕緊跑去看。

只見“領導”大約50來歲,模樣斯文,他自稱信訪辦的“陳主任”,此次是上級領導派他來進行拆遷的調研,說著還給許大伯遞了一支香菸。許大伯抽著煙,說起這次村子拆遷,村民們都希望估價時能高一點。“這個你們別急,我會帶人再來評估過的,大家的心情我理解,到時會幫你們評高一點。”聽了“陳主任”的話,許大伯等人覺得事情有了譜兒。

聊了一會後,“陳主任”起身接了通電話,回來後,他苦笑道:“自己辦公室的電腦壞了,一會兒要去買配件。”臨走時,“陳主任”掏了下口袋,只有100多元,就對許大伯說:“哎呀,我今天出門急沒帶夠錢,您能否先借我500元買電腦配件?我下午還要來找你們簽字,到時就還你。”說著還給許大伯留了個電話。

許大伯趕緊掏出500元錢借給“陳主任”。之後,許大伯一心盼著“陳主任”帶人來量他家的房子。可是,“陳主任”卻再也沒出現。

我是拆遷辦主任

類似的事件接連上演,這回又是一個新名頭。4月上旬的一天,馬橋街道的居大伯在自家的新建住房工地上幹活,這時,一名自稱是“拆遷區塊主任”的男子過來和居大伯攀談,還說認識居大伯的姑父。

這位“主任”說:“我這裡需要招聘6名保安看管這片新建房工地,工資有4000多,我看你就正合適。”說著便讓居大伯拿出老年人優待卡拍照登記。“從現在起,你就是這片區域的保安了!”“主任”當場拍板。居大伯聽對方說話頭頭是道,很是信任,“看著很穩重,派頭十足。”

兩人聊了一會後,“主任”說要去買點東西,想讓居大伯借2000元,過會兒就還他。居大伯對這名“主任”的身份深信不疑,當即拿出了2000元借給對方。

結局可想而知。居大伯一心盼著“主任”帶他去街道里辦入職手續,可“主任”卻再也沒出現。王大伯、許大伯、居大伯紛紛向警方報案。

真實面目——騙子

海寧市公安局馬橋派出所民警接到群眾報警後,經過串並,發現類似的案情在海寧已發生了十起左右。經過縝密偵查,日前,民警在海寧市海昌街道某小區內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抓獲。

經查,李某,海寧本地人,今年57歲,無正當職業。“沒有工作嘛,就沒錢,只好想點辦法弄點錢來用用。”李某交代,今年以來,其多次流竄在海寧多地,冒充各種身份,總計騙得6000餘元。“我選擇的目標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特別是郊區待拆遷農民房、在建小區或是老舊小區的老人,因為他們警惕性差,跟外界接觸少,容易相信我。”李某說。

目前,李某因為涉嫌詐騙罪已被刑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