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艦首次訪美紀實:抵達夏威夷時 舷號已被海浪打掉一半

海軍 訓練艦 武器 驅逐艦 太平洋 利刃軍事 2018-12-01

在美國海軍艦艇首度順利訪華結束後的1986年,中國海軍卻又碰上了尷尬的大麻煩:按照外交慣例,中國應組織一次對等的艦艇回訪以示尊重,但彼時的中國海軍極度缺乏大型遠洋艦艇:海軍作戰序列中僅有的大型作戰艦艇,也就是三千噸級的051型驅逐艦根本無力獨自抵達夏威夷,簡陋的裝備和外觀也完全拿不出手。

中國軍艦首次訪美紀實:抵達夏威夷時 舷號已被海浪打掉一半

圖為1986年訪華的美國海軍"奧爾登多夫"號驅逐艦。該艦和鄭和艦也曾有交集。

不過,在美國海軍艦艇訪華的同時,中國海軍的首款遠洋訓練艦,即679型航海訓練艦也剛好下水。標準排水量4500噸,滿載排水量超6000噸的679型訓練艦在當時不僅被"安排"了中國海軍對等訪美的重要任務,更是承載了中國人近百年未竟的遠洋夢:這一點從中國海軍後來給她的艦名"鄭和",以及獨特的,意義深遠的兩位數舷號"81"(和建軍節同義,兩位數舷號也是為航母等大型艦艇預留區間)就可看出端倪。

中國軍艦首次訪美紀實:抵達夏威夷時 舷號已被海浪打掉一半

圖為後來到訪悉尼的鄭和號訓練艦。

因此,在服役後僅一年有餘,鄭和艦就獨自踏上了前往夏威夷的萬里征程。對中國海軍而言,這是從未有過的創紀錄航行,集多種"首次"於一身:首次出訪美國並停靠軍港、首次單艦遠洋航海、海軍艦艇首次跨過180度線進入西半球……如此種種,在外交和軍事方面都可以算是意義匪淺。

但可惜天公不作美。從鄭和號訓練艦航出大隅海峽,自東海進入太平洋開始,一個剛生成的颱風胚胎就擋在鄭和號訓練艦的航行路線上,儘管鄭和號訓練艦最終決定調整航線規避,風暴外圍仍然不免對該艦的航行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中國軍艦首次訪美紀實:抵達夏威夷時 舷號已被海浪打掉一半

圖為在太平洋風浪裡被拋起露出船頭,被戲稱為"導彈艇"的052D型驅逐艦。

其中,在鄭和號訓練艦駛出第二島鏈之前,該艦還和鄱陽湖號綜合補給艦(當時稱為X615船)在太平洋上進行了補給作業。期間由於風浪起伏過大,用於橫向補給的輸油管破裂,鄭和號訓練艦和鄱陽湖號綜合補給艦隻好改作縱向補給,致使整個補給過程接近12小時,弄得全艦官兵精疲力竭。

這還沒完。巨浪不僅能扯斷輸油管,更能把甲板上的錨燈、纜杆等裝具"一拳"打爛,官兵們為搶修設備往往要冒生命危險,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搶修和損失為中國海軍後續的艦艇建造、海員培訓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經驗。

中國軍艦首次訪美紀實:抵達夏威夷時 舷號已被海浪打掉一半

圖為抵達夏威夷,即將靠泊的鄭和號訓練艦,可見其舷號已被海浪打掉一半。

至於那個膾炙人口的"鄭和號靠港不用美國拖船"故事,則根本只是中美兩國海軍理念差異的具體體現,對於操艦指戰員而言,這相比起鄭和號訓練艦一路上吃的苦那根本不算什麼。

中國軍艦首次訪美紀實:抵達夏威夷時 舷號已被海浪打掉一半

圖為風浪中航行的"奧爾登多夫"號驅逐艦。

不過,真正驚險的事情發生在沒有風暴的返程:在鄭和號踏上歸途的同時,美國海軍曾訪華的"奧爾登多夫"號驅逐艦也自夏威夷前往日本,並憑藉著較快的航速很快追上了前者。

在遭遇時,美國海軍擺出了友好的架勢,即等速航行,並令艦員在甲板上列隊行禮。但在鄭和號訓練艦回禮的過程中,操舵官兵的舵輪隨視線微微偏向美艦,這使得鄭和號和美艦的距離越來越近,最近時甚至不到10米。

見此情況,奧爾登多夫號加速脫離原有航線,這才避免了一次尷尬的,"友好的"撞船事故。現在看來這未免有些難堪,但毋庸置疑的是,沒有這些勇敢闖蕩得出的經驗教訓,中國海軍將永遠無法擁抱深藍,縱橫大洋。(利刃/TO)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