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電影,黑龍江人難忘的純真年代'

"
"
露天電影,黑龍江人難忘的純真年代

7月17日,哈爾濱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紅色電影海報展在哈爾濱工運歷史展覽館開幕。共展出170餘幅經典紅色電影海報,《青春萬歲》《苦菜花》《霓虹燈下的哨兵》《厲害了我的國》……新老電影跨度半個多世紀,熟悉的名字,熟悉的畫面,讓人心生感動。

不少老市民領著孫輩慕名而來,指著牆上斑駁的海報告訴孩子:“當年這些電影,我們都是在露天看的……”

露天電影,作為特殊年代的特殊產物,早已退出歷史舞臺,可是每每提到它,老一輩的中國人都會感到親切又興奮,因為它是純樸年代的幸福回憶……

老放映員:在農村,每一次放映都是“辦喜事兒”

89歲的張耀輝是本報的老朋友了,做為改革開放後國內第三家電影雜誌《電影百花》的創辦者,他的電影情緣也起源於露天電影。

1950年,文化部招收電影放映員進行培訓,張耀輝在南京與1800多名學生一起接受培訓,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批電影放映員。

“當時齊齊哈爾隸屬松江省,話劇團買回來一臺發電機,我們去市場買日本軍隊留下的酒瓶用來裝汽油,放映隊就算成立了。放映隊最初是5個人,後來是3個。我是隊長,兩個隊員一個看發電機,一個看放映機。”此後五年,張耀輝的足跡走遍了全省65個縣。

讓老爺子印象深刻的露天電影放映一共有這麼幾次。一次是1951年,放映隊去慰問少數民族。在杜爾伯特,幾千名牧民騎著馬、套著車趕來,那時泰康縣(現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裡都沒有電,我們自帶發電機,當時放的電影叫《內蒙人民的勝利》,聽著像紀錄片,其實是故事片,《敖包相會》就是這部影片的主題歌。”

第二次是省政府慰問老根據地訪問團,放映隊來到北安的德都縣和訥河的龍河鎮。“那年發大水,我們都是坐船,團長是嫩江軍區總司令王鈞,那時候沒有汽車,老百姓就趕著馬車來迎接我們!”

第三次是1951年3月18日,槍斃土匪頭子郝友,這在當時也是一件轟動的大事。省裡組織放映露天電影,那次張耀輝選擇的影片是蘇聯電影《幸福的生活》。“每次去電影公司選片,都是根據要慰問的對象、配合當時的時事。《春風吹到諾敏河》剛出來的時候,我就把放映第一站選在綏化六合村,因為影片主人公的原型、全國勞模高鳳志就在那裡當村長。1954年,寶山鄉成立了全國第一個拖拉機站,那裡距離縣城30裡地,我們慰問時就放電影《拖拉機手》。慰問抗美援朝傷員,我們就放《鋼鐵戰士》《留下他打老蔣》,傷員都很受觸動,一邊看一邊流淚。”

當時全省共有放映員48人,如今只剩下5人。“我們還有電話聯繫,最大的94歲。”張耀輝回憶,當年放一場露天電影30塊錢。“很多地方都打欠條,還不上就黃了。”

張耀輝說,作為電影放映員,他當時每月工資68元,屬二等三級,行政級別20級,算得上“高薪”了。“不過吃不好、睡不好,也沒少遭罪。去珍寶島慰問,我們穿著軍大衣,天寒地凍中一呆就是幾小時。放電影時我們都是一動不動盯著放映機,機器中間斷油,或者片子放映過程中突然斷了,這都不行。”放映隊一般會在當地村民家中吃住。“我們叫‘攤飯’,給人家留下糧票、錢。我們一天的補助是五毛七,花不了。”

露天電影放映地點一般選擇在當地學校廣場,兩邊支起杆子,拉下幕布,大約21:10開始放映。“老百姓特別歡迎我們,在農村,放露天電影相當於辦喜事兒,周邊屯子的人都會趕來,感覺又驚奇又新鮮!因為每個地方一年也不見得能輪上一次。那時候放映機還沒有國產的,都是進口捷克、德國、蘇聯的產品。”張耀輝說,露天電影的氛圍,是任何現代高檔音響設備都不能替代的。“放《上甘嶺》時,觀眾都會跟著電影一起唱《一條大河》,歌聲響徹夜空,特別壯觀。”

"
露天電影,黑龍江人難忘的純真年代

7月17日,哈爾濱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紅色電影海報展在哈爾濱工運歷史展覽館開幕。共展出170餘幅經典紅色電影海報,《青春萬歲》《苦菜花》《霓虹燈下的哨兵》《厲害了我的國》……新老電影跨度半個多世紀,熟悉的名字,熟悉的畫面,讓人心生感動。

不少老市民領著孫輩慕名而來,指著牆上斑駁的海報告訴孩子:“當年這些電影,我們都是在露天看的……”

露天電影,作為特殊年代的特殊產物,早已退出歷史舞臺,可是每每提到它,老一輩的中國人都會感到親切又興奮,因為它是純樸年代的幸福回憶……

老放映員:在農村,每一次放映都是“辦喜事兒”

89歲的張耀輝是本報的老朋友了,做為改革開放後國內第三家電影雜誌《電影百花》的創辦者,他的電影情緣也起源於露天電影。

1950年,文化部招收電影放映員進行培訓,張耀輝在南京與1800多名學生一起接受培訓,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批電影放映員。

“當時齊齊哈爾隸屬松江省,話劇團買回來一臺發電機,我們去市場買日本軍隊留下的酒瓶用來裝汽油,放映隊就算成立了。放映隊最初是5個人,後來是3個。我是隊長,兩個隊員一個看發電機,一個看放映機。”此後五年,張耀輝的足跡走遍了全省65個縣。

讓老爺子印象深刻的露天電影放映一共有這麼幾次。一次是1951年,放映隊去慰問少數民族。在杜爾伯特,幾千名牧民騎著馬、套著車趕來,那時泰康縣(現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裡都沒有電,我們自帶發電機,當時放的電影叫《內蒙人民的勝利》,聽著像紀錄片,其實是故事片,《敖包相會》就是這部影片的主題歌。”

第二次是省政府慰問老根據地訪問團,放映隊來到北安的德都縣和訥河的龍河鎮。“那年發大水,我們都是坐船,團長是嫩江軍區總司令王鈞,那時候沒有汽車,老百姓就趕著馬車來迎接我們!”

第三次是1951年3月18日,槍斃土匪頭子郝友,這在當時也是一件轟動的大事。省裡組織放映露天電影,那次張耀輝選擇的影片是蘇聯電影《幸福的生活》。“每次去電影公司選片,都是根據要慰問的對象、配合當時的時事。《春風吹到諾敏河》剛出來的時候,我就把放映第一站選在綏化六合村,因為影片主人公的原型、全國勞模高鳳志就在那裡當村長。1954年,寶山鄉成立了全國第一個拖拉機站,那裡距離縣城30裡地,我們慰問時就放電影《拖拉機手》。慰問抗美援朝傷員,我們就放《鋼鐵戰士》《留下他打老蔣》,傷員都很受觸動,一邊看一邊流淚。”

當時全省共有放映員48人,如今只剩下5人。“我們還有電話聯繫,最大的94歲。”張耀輝回憶,當年放一場露天電影30塊錢。“很多地方都打欠條,還不上就黃了。”

張耀輝說,作為電影放映員,他當時每月工資68元,屬二等三級,行政級別20級,算得上“高薪”了。“不過吃不好、睡不好,也沒少遭罪。去珍寶島慰問,我們穿著軍大衣,天寒地凍中一呆就是幾小時。放電影時我們都是一動不動盯著放映機,機器中間斷油,或者片子放映過程中突然斷了,這都不行。”放映隊一般會在當地村民家中吃住。“我們叫‘攤飯’,給人家留下糧票、錢。我們一天的補助是五毛七,花不了。”

露天電影放映地點一般選擇在當地學校廣場,兩邊支起杆子,拉下幕布,大約21:10開始放映。“老百姓特別歡迎我們,在農村,放露天電影相當於辦喜事兒,周邊屯子的人都會趕來,感覺又驚奇又新鮮!因為每個地方一年也不見得能輪上一次。那時候放映機還沒有國產的,都是進口捷克、德國、蘇聯的產品。”張耀輝說,露天電影的氛圍,是任何現代高檔音響設備都不能替代的。“放《上甘嶺》時,觀眾都會跟著電影一起唱《一條大河》,歌聲響徹夜空,特別壯觀。”

露天電影,黑龍江人難忘的純真年代

部隊“老宣傳”:露天電影,因質樸而難忘

“當時的露天電影佈局,主要在城鄉結合部,比如太平、顧鄉等地方,對當時的青年男女來說,露天電影也是約會的好去處。”部隊“老宣傳”徐世銘回憶,哈爾濱的露天電影分為兩個時期,一是新中國剛成立的階段,“那時哈爾濱市政府門前的廣場是個很重要的‘放映點’。我們就是在那裡觀看了蘇聯拍攝的《中國人民的勝利》,是蘇聯人配的中文,口音很生硬。還有《世界和平代表大會》,都是紀錄影片,那時候故事片很少。”徐世銘說,“那時放映機一般有兩種,一種是35毫米的提包機,雙機放映,有三腳架,大屏幕,算比較高檔的。還有一種16毫米的放映機,效果沒有35毫米的好,片源也少,優點是方便攜帶,適合農村放映。當時有廣播車,淡褐色,前面有大喇叭,車庫在現在的安發街和安國街交口,有活動時就開出去,配合電影放映,後來開這輛車的司機調到了長虹電影院。另一個重要的放映點在沙曼屯(現和興路哈師大一帶),售票觀看。”

徐世銘說,當時露天電影放映有幾樣“標配”。“一般放映前會有派出所、街道主任‘訓話’,介紹當年的時事背景,比如抗美援朝,就號召群眾支援前線。電影之前會播放幻燈片和新聞簡報。幻燈片的題材都有教育意義,主題是土改、婚姻法、鎮壓反革命、三反五反、除四害等,幻燈片的顏色都是人工後上的,幻燈片製片廠在兆麟街和是頭道街交口處,後來合併到哈爾濱電影製片廠。”

參軍以後,徐世銘在宣傳科工作,親歷了露天電影對軍營的特殊意義。“團一級的部隊有放映組,師一級的部隊有放映隊,片子統一由總政治部發到各軍區。播放的影片多是軍教片,比如《奇襲武陵橋》《列寧在十月》《不夜城》等。久而久之,電影臺詞成了日常對白,彼此安慰、互相鼓勵都會用片中的經典臺詞。”對於戰士來說,露天電影是軍旅生活的一道春風,每當日落西山紅霞飛,操場幕布掛好,就是戰士最盼望的節日。“放映組的伙食好,所到之處,能炒倆雞蛋。”

70年代之後,隨著各縣都有了自己的電影院,露天電影漸漸從少到無。最近幾年,露天電影有了“迴流”的趨勢。“有一次我在道外古玩城,聽見有老電影的聲音,循聲找過去,看見一個人在用35毫米提包機放老電影《解放石家莊》。原來這位店主曾是一名放映員,喜歡收藏放映機,電影是他一生的情結。他說他收藏了20部老電影,願意免費給大家放。”

露天電影之所以讓人懷念,歸根結底是人們對過去歲月的緬懷。那是個簡單、自然的年代——習習晚風,情境交融,天地為鑑,星月為證…… 本報記者 王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