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民警老顧用腳板攢出信任

顧準 法律 刑法 通信 平安利通 2017-05-06

——金積派出所社區民警顧明二三事

在很多群眾眼中,老顧是這樣一個人:他靠譜,工作有方法,說話有威信。鄉村隊開會第一時間會通知老顧到場,有了矛盾糾紛大家第一時間都找老顧,因為在群眾心中,老顧依法說理大家都信,老顧提出的解決方案大家都認。老顧更是書記、鄉長眼中的“金積通”,司法所長眼中的“好搭檔”,民警眼中的“良師”,派出所長口裡的“寶”。“鄉幹部的手機上不一定有派出所所長的電話,但一定都有老顧的電話。”老顧何許人也?他就是吳忠市利通區公安分局金積派出所社區民警顧明。

“有問題、有難事,找老顧準沒錯!”

“不就是一條田埂嗎,都是街坊鄰居,何必大打出手,大家各讓一步,事情不就解決了?”近日,當記者見到顧明時,他正在馬蓮渠鄉漢白堡村調解一起因田埂引發的糾紛,被七八個人圍在中間。

“有問題、有難事,找老顧準沒錯!”在吳忠市利通區馬蓮渠社區群眾眼中,今年54歲的顧明是大家公認的牢靠人,軍人出身的老顧帶著他硬朗堅韌的作風,走遍了社區的每個角落。

8個村、24座清真寺、6座廟、8所學校、2家幼兒園、6家企業、5家草編廠,8928戶2.93萬人,80%以上的回族人口,這就是顧明所管轄的馬蓮渠社區的基本情況。9年來,他以腳板開道,只要有時間就同鄉、村、隊幹部、黨員群眾一起深入村隊熟悉情況,轄區85%以上的農戶家中他都走訪過,轄區基本情況他都烙在腦子裡。

以前,岔渠橋村矛盾糾紛突出,村班子調整頻繁,治安情況不容樂觀。老顧主動參與到班子建設中,從化解每一起矛盾糾紛做起,從抓好轄區治安防範做起,漸漸地成為和諧村隊幹部關係的“潤滑劑”。

善谷小鎮是馬蓮渠鄉第一個居民小區,偷盜情況時有發生,住戶對此頗有意見。老顧獲悉情況後,多方協調做好小區人防、物防、技防建設,小區治安好了;鑑於徵地拆遷補償糾紛突出,老顧想方設法化解,矛盾化解了,同群眾的心也拴在了一起。該村黨支部書記馬學軍說:“老顧這人,實在,熱情,愛操心、有耐心,有了他,我這個村書記當得舒心多了。”

社區民警老顧用腳板攢出信任

柴橋村根據老顧的倡議組建了13人巡邏隊,開展巡邏防範。以前,該村偷盜、防火、矛盾糾紛情況比較突出,通過通報案情、開展巡邏、宣傳防範、調解糾紛,現在轄區治安平穩多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群眾都知道社區來了一個貼心的社區民警,老顧也成了馬蓮渠社區的“百事通”,群眾有個大事小情都要找老顧幫忙,只要他出面事情就好辦了。馬蓮渠鄉聘請老顧為鄉長助理,還兼任馬蓮渠村黨支部副書記。而老顧負責的馬蓮渠社區已經連續6年未發生刑事案件,未發生大的治安案件,基本實現了“發案少,秩序好,群眾滿意”的目標,贏得了轄區群眾的一致讚揚和擁戴。

馬蓮渠鄉鄉長陳勇說,現在鄉幹部的手機上不一定有派出所所長的電話,但一定都有老顧的電話。

老顧用一顆質樸的心贏得了群眾的信任,用他自己的話說,“關係是磨出來的,信任是攢出來的”。正是憑著這份恆心和定力,老顧成了社區群眾家的常客,社區也成了老顧的另一個“家”。

“如果多幾個像老顧這樣的民警,我們基層的工作就好乾多了。”

金積鎮地處吳忠市金積工業園區核心區,是吳忠市轉型發展的主戰場,也是全市工業第一大鎮,更是全市人口第一大鎮,社會治安較為複雜,同時金積鎮有“三多”:新開工項目多、拆遷安置多、矛盾糾紛多。

面對錯綜複雜的局面,金積鎮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該怎麼辦?這可把金積鎮黨委書記葉自立愁壞了。

在處理幾起涉及群眾的較大矛盾糾紛中,葉自立發現,金積派出所有個老民警,說話接地氣,處理事情有分寸,在群眾中威望高。別人處理不了的事情,只要他出馬,幾句話就說到群眾心坎上,事情幾乎都能順利解決。

在難事纏事處理上,葉自立對老顧信任有加,每次都要他來處理。漸漸地,“金積通”成了老顧的代名詞。

2016年9月,吳忠市第一敬老院準備搬遷擴建,但有4戶群眾一直未達成拆遷安置協議,致使項目一度受阻,葉自立首先想到的人便是老顧。接到通知後,老顧第一時間邀請當事人、拆遷辦、鄉司法所、土地所等部門到派出所協商。從10時到15時僅用了5個小時,雙方就對拆遷安置方案達成一致;17時許,4戶群眾房屋順利拆遷完畢,項目如期推進。

葉自立深有感觸地說:“如果多幾個像老顧這樣的民警,我們基層的工作就好乾多了。”

“有了老顧這樣的社區民警,我這個司法所長也好乾多了。”

社區民警老顧用腳板攢出信任

作為一名社區民警,顧明接觸最多的是鄰里矛盾、家庭糾紛,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恰恰是最能檢驗社區民警工作的“試金石”。

馬蓮渠鄉司法所所長丁樹國說:“老顧這人說話有威望、辦事有經驗,只要他出馬調解矛盾糾紛,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9年的社區工作,顧明先後參與調解了1.6萬多起矛盾糾紛,很少有矛盾糾紛出村。

2016年7月,鐵塔公司準備在柴橋村建一座通信基站,遭到附近部分村民阻攔,致使工程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正常施工。最後,老顧和丁樹國出馬,經過協商妥善解決了糾紛。

柴橋村黨支部副書記楊自學說:“村上有個大事小情,我們第一時間都會找老顧來解決,群眾都信服他。”

當年8月,兩戶人家因為一個田埂打架,一方還為此住院治療。得知情況後,老顧和丁樹國再次聯手協調,終於說服當事方賠付了2萬多元醫藥費,成功化解了雙方積怨,平息了糾紛。

丁樹國說:“有了老顧這樣的社區民警,我這個司法所長也好乾多了。”

“他真是一個好警察,他就是我們老百姓心中的110。”

社區民警最怕的是敲不開群眾家的門、見不到人、說不上話。初到社區,顧明對群眾的牴觸情緒深有體會,於是他暗下決心,從進門、認人、知情開始,讓自己沉在社區、融入社區。

在日常工作中,他除了在派出所值班備勤,其他時間都沉到社區“混臉熟”,每次都要對重點部位、重點單位訪一遍。

剛開始的時候,群眾對穿警服的老顧總是顧慮重重,認為警察經常往家裡跑,肯定沒啥好事。但老顧義無反顧,進清真寺、進學校、進商戶、進企業、進農戶,一趟又一趟,一次又一次,最終用實際行動拉近了同群眾的距離,溝通了感情。

為了能和群眾說上話,無論颳風下雨還是烈日暴晒,老顧都要深入田間地頭,講法律、說安全、話防範。為了方便群眾聯繫,他製作了警民聯繫卡,向群眾承諾便民服務事項。幾個月下來,他對社區住戶、場所、重點人員等基本情況已瞭然於心。

時間久了,群眾對老顧的態度也變了,看到他下社區,都會主動湊上去聊幾句;遇到什麼難事、煩心事,都會給他打電話,他能辦的都儘可能幫助解決,辦不了的就熱心幫忙聯繫、協調。

他就是老百姓心中的110,手機24小時開機,只要轄區群眾有事打電話,不管寒冬臘月,也不管黑天白夜,他都是隨叫隨到。

社區民警老顧用腳板攢出信任

一次,凌晨1點多,老顧的電話響了,原來是社區兩口子打架,點名讓老顧去調解。老伴埋怨老顧管閒事,可他二話沒說,連夜趕到群眾家中,直到早晨6點矛盾化解了,才安心地上班去了。

在社區,顧明的熟人很多很多,他會親切地跟孩子們講安全知識,會熱情地同上歲數的人講自我防範知識,會主動到企業講消防安全知識……

“不要著急,我馬上到。”

顧明曾在西藏當過兵,1998年轉業成為一名人民警察。因為當過兵的緣故,他對公安工作有一種特殊的情懷。

2016年9月13日,轄區漢白堡村一廢棄魚塘發生一起男孩溺水死亡事故,當事人家屬情緒激動,50多人準備抬屍上訪,事情鬧得不可開交。此時,老顧由於腦梗正在銀川住院治療,接到所領導的電話後,他二話沒說,坐上同事的車就從醫院回到了派出所。問清情況後,老顧立即召集相關人員,說話有理有據,勸說他們走司法程序。經過3個小時的調解,當事人的情緒平和了,主動到鄉司法所諮詢,事情最終通過司法程序解決。後來,當事人還提著禮品來感謝老顧。

從2015年年底開始,老顧的腦梗一直沒有康復,但他一邊吃藥,一邊堅持工作。因為患病,再加上年齡大了,很多人都勸老顧休息一下,分局領導為此準備調整他到信訪窗口工作,但被他拒絕了,堅持在社區崗位工作。

袁偉是一名從警6年的民警,從新警開始,老顧就手把手指導他開展社區工作。袁偉說:“在工作中,我非常羨慕顧師傅,他走到社區哪兒都是熟人,說話管用,群眾都樂意聽他的。”

馬惠玲也是老顧的一名徒弟,她對師傅的工作深有感觸。“在工作中,我們要學習師傅同群眾打交道的方式、調解矛盾糾紛的技巧,爭取成為他那樣受群眾歡迎的社區民警。”

說起老顧,金積派出所所長石志剛顯得有些激動,他說:“老顧可是個寶,有老顧在,我這個所長很省心。老顧會操心,有責任心,為年輕民警樹立了榜樣,傳遞了警營正能量,使我們整個團隊都更有向心力。”

社區民警老顧用腳板攢出信任

今年1月23日,一位愁容滿面的七旬老人找到金積派出所,點名要找顧明調解他家的矛盾糾紛,老顧急忙接待了老人,半個小時後老人笑容滿面地回家了。一旁的民警張楠不解地問:“老顧,您幹社區有什麼成功祕訣?”

顧明笑著說:“只要你把社區當成自己的家,群眾就會把你當家人。”

正說著,老顧的手機又響了,他說:“不要著急,我馬上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