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古琴 漢服 國學 文化 樂器 歷史 服裝 音樂 子曰夢仙遊 2019-07-28
"

在國學傳統文化不斷回潮復興的當代中國,古琴作為“琴棋書畫”之首,向來被視為是高貴雅緻的藝術代表,備受人們的推崇。

古琴,又可以叫它為瑤琴、玉琴、或者是七絃琴,是我國曆史上最傳統的撥絃樂器,迄今已有三千年的故事,在八音中可以分類為絲。古琴的音域十分寬廣,音色也比較深沉,身著漢服,彈上一曲,餘音繞樑。

"

在國學傳統文化不斷回潮復興的當代中國,古琴作為“琴棋書畫”之首,向來被視為是高貴雅緻的藝術代表,備受人們的推崇。

古琴,又可以叫它為瑤琴、玉琴、或者是七絃琴,是我國曆史上最傳統的撥絃樂器,迄今已有三千年的故事,在八音中可以分類為絲。古琴的音域十分寬廣,音色也比較深沉,身著漢服,彈上一曲,餘音繞樑。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古琴在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選為世界文化遺產,06年成為中國非遺名錄中的一員。

而對於古琴的外圍文化,小編認為,大家也應當關注以及給予重視。古琴的外圍文化有衣冠琴禮等部分。其中,衣冠,是古琴禮儀以及琴德的外在表現,是對古琴的一種尊重。

"

在國學傳統文化不斷回潮復興的當代中國,古琴作為“琴棋書畫”之首,向來被視為是高貴雅緻的藝術代表,備受人們的推崇。

古琴,又可以叫它為瑤琴、玉琴、或者是七絃琴,是我國曆史上最傳統的撥絃樂器,迄今已有三千年的故事,在八音中可以分類為絲。古琴的音域十分寬廣,音色也比較深沉,身著漢服,彈上一曲,餘音繞樑。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古琴在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選為世界文化遺產,06年成為中國非遺名錄中的一員。

而對於古琴的外圍文化,小編認為,大家也應當關注以及給予重視。古琴的外圍文化有衣冠琴禮等部分。其中,衣冠,是古琴禮儀以及琴德的外在表現,是對古琴的一種尊重。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而漢服,就是我們華夏的衣冠,是我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代表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來的服飾文明,與古琴一起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助力。

在我國電視晚會節目以及一些大型的文藝演出上,每每到國學主題的表演,都會經常看到表演人員穿著瀟灑寬大的漢服,佩戴著冠,坐在臺上優雅的撫琴。

"

在國學傳統文化不斷回潮復興的當代中國,古琴作為“琴棋書畫”之首,向來被視為是高貴雅緻的藝術代表,備受人們的推崇。

古琴,又可以叫它為瑤琴、玉琴、或者是七絃琴,是我國曆史上最傳統的撥絃樂器,迄今已有三千年的故事,在八音中可以分類為絲。古琴的音域十分寬廣,音色也比較深沉,身著漢服,彈上一曲,餘音繞樑。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古琴在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選為世界文化遺產,06年成為中國非遺名錄中的一員。

而對於古琴的外圍文化,小編認為,大家也應當關注以及給予重視。古琴的外圍文化有衣冠琴禮等部分。其中,衣冠,是古琴禮儀以及琴德的外在表現,是對古琴的一種尊重。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而漢服,就是我們華夏的衣冠,是我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代表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來的服飾文明,與古琴一起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助力。

在我國電視晚會節目以及一些大型的文藝演出上,每每到國學主題的表演,都會經常看到表演人員穿著瀟灑寬大的漢服,佩戴著冠,坐在臺上優雅的撫琴。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而在一些漢服主題的攝影作品裡面,我們也經常看到古琴作為重要的道具出現在照片裡。古色古香,並十分亮眼。

倫斯勒理工學院的一位中國女孩兒,先是在中秋晚會上,穿著一套宋代漢服,演奏了一首古琴曲《酒狂》;後是在她的大學音樂理論課上用ppt講解了古琴這種樂器,成功的對外輸出了我國的傳統文化。

"

在國學傳統文化不斷回潮復興的當代中國,古琴作為“琴棋書畫”之首,向來被視為是高貴雅緻的藝術代表,備受人們的推崇。

古琴,又可以叫它為瑤琴、玉琴、或者是七絃琴,是我國曆史上最傳統的撥絃樂器,迄今已有三千年的故事,在八音中可以分類為絲。古琴的音域十分寬廣,音色也比較深沉,身著漢服,彈上一曲,餘音繞樑。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古琴在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選為世界文化遺產,06年成為中國非遺名錄中的一員。

而對於古琴的外圍文化,小編認為,大家也應當關注以及給予重視。古琴的外圍文化有衣冠琴禮等部分。其中,衣冠,是古琴禮儀以及琴德的外在表現,是對古琴的一種尊重。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而漢服,就是我們華夏的衣冠,是我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代表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來的服飾文明,與古琴一起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助力。

在我國電視晚會節目以及一些大型的文藝演出上,每每到國學主題的表演,都會經常看到表演人員穿著瀟灑寬大的漢服,佩戴著冠,坐在臺上優雅的撫琴。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而在一些漢服主題的攝影作品裡面,我們也經常看到古琴作為重要的道具出現在照片裡。古色古香,並十分亮眼。

倫斯勒理工學院的一位中國女孩兒,先是在中秋晚會上,穿著一套宋代漢服,演奏了一首古琴曲《酒狂》;後是在她的大學音樂理論課上用ppt講解了古琴這種樂器,成功的對外輸出了我國的傳統文化。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這個女孩兒叫劉嘉怡,來自於廣東省佛山市,今年22歲。劉嘉怡在學習古琴這種傳統樂器之前,西洋樂器鋼琴已經考過了八級。

但是在她眼中,除了古琴之外的很多樂器都比較呆板,而且固化。而古琴,隨著彈奏的人不同,卻可以演繹出不一樣的風格和特色,比起其他的樂器有更多的可能和創造性。

"

在國學傳統文化不斷回潮復興的當代中國,古琴作為“琴棋書畫”之首,向來被視為是高貴雅緻的藝術代表,備受人們的推崇。

古琴,又可以叫它為瑤琴、玉琴、或者是七絃琴,是我國曆史上最傳統的撥絃樂器,迄今已有三千年的故事,在八音中可以分類為絲。古琴的音域十分寬廣,音色也比較深沉,身著漢服,彈上一曲,餘音繞樑。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古琴在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選為世界文化遺產,06年成為中國非遺名錄中的一員。

而對於古琴的外圍文化,小編認為,大家也應當關注以及給予重視。古琴的外圍文化有衣冠琴禮等部分。其中,衣冠,是古琴禮儀以及琴德的外在表現,是對古琴的一種尊重。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而漢服,就是我們華夏的衣冠,是我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代表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來的服飾文明,與古琴一起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助力。

在我國電視晚會節目以及一些大型的文藝演出上,每每到國學主題的表演,都會經常看到表演人員穿著瀟灑寬大的漢服,佩戴著冠,坐在臺上優雅的撫琴。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而在一些漢服主題的攝影作品裡面,我們也經常看到古琴作為重要的道具出現在照片裡。古色古香,並十分亮眼。

倫斯勒理工學院的一位中國女孩兒,先是在中秋晚會上,穿著一套宋代漢服,演奏了一首古琴曲《酒狂》;後是在她的大學音樂理論課上用ppt講解了古琴這種樂器,成功的對外輸出了我國的傳統文化。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這個女孩兒叫劉嘉怡,來自於廣東省佛山市,今年22歲。劉嘉怡在學習古琴這種傳統樂器之前,西洋樂器鋼琴已經考過了八級。

但是在她眼中,除了古琴之外的很多樂器都比較呆板,而且固化。而古琴,隨著彈奏的人不同,卻可以演繹出不一樣的風格和特色,比起其他的樂器有更多的可能和創造性。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例如《酒狂》這首曲子,龔一彈老師彈奏的感覺彷彿喝酒入醉後那種微醺時刻,起興而奏的;而成功亮老師的版本,給人的感覺就是酩酊大醉後,隨意抒發自己的情緒而彈奏的。”

因此,嘉怡覺得自己更喜歡古琴這種樂器。

"

在國學傳統文化不斷回潮復興的當代中國,古琴作為“琴棋書畫”之首,向來被視為是高貴雅緻的藝術代表,備受人們的推崇。

古琴,又可以叫它為瑤琴、玉琴、或者是七絃琴,是我國曆史上最傳統的撥絃樂器,迄今已有三千年的故事,在八音中可以分類為絲。古琴的音域十分寬廣,音色也比較深沉,身著漢服,彈上一曲,餘音繞樑。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古琴在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選為世界文化遺產,06年成為中國非遺名錄中的一員。

而對於古琴的外圍文化,小編認為,大家也應當關注以及給予重視。古琴的外圍文化有衣冠琴禮等部分。其中,衣冠,是古琴禮儀以及琴德的外在表現,是對古琴的一種尊重。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而漢服,就是我們華夏的衣冠,是我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代表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來的服飾文明,與古琴一起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助力。

在我國電視晚會節目以及一些大型的文藝演出上,每每到國學主題的表演,都會經常看到表演人員穿著瀟灑寬大的漢服,佩戴著冠,坐在臺上優雅的撫琴。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而在一些漢服主題的攝影作品裡面,我們也經常看到古琴作為重要的道具出現在照片裡。古色古香,並十分亮眼。

倫斯勒理工學院的一位中國女孩兒,先是在中秋晚會上,穿著一套宋代漢服,演奏了一首古琴曲《酒狂》;後是在她的大學音樂理論課上用ppt講解了古琴這種樂器,成功的對外輸出了我國的傳統文化。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這個女孩兒叫劉嘉怡,來自於廣東省佛山市,今年22歲。劉嘉怡在學習古琴這種傳統樂器之前,西洋樂器鋼琴已經考過了八級。

但是在她眼中,除了古琴之外的很多樂器都比較呆板,而且固化。而古琴,隨著彈奏的人不同,卻可以演繹出不一樣的風格和特色,比起其他的樂器有更多的可能和創造性。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例如《酒狂》這首曲子,龔一彈老師彈奏的感覺彷彿喝酒入醉後那種微醺時刻,起興而奏的;而成功亮老師的版本,給人的感覺就是酩酊大醉後,隨意抒發自己的情緒而彈奏的。”

因此,嘉怡覺得自己更喜歡古琴這種樂器。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有人認為,穿漢服彈古琴這種對於傳統文化的模仿和借鑑未免有些東施效顰,難以復原當年那種文化的風骨。認為我們應當學習國學的本質,而不是學習這些表面的做派。日子在進步,復原傳統的穿衣方式和禮儀,沒有進步意義也於國學傳播無益。

對於這些觀點,小編認為,國學是傳統,但並不過時。

"

在國學傳統文化不斷回潮復興的當代中國,古琴作為“琴棋書畫”之首,向來被視為是高貴雅緻的藝術代表,備受人們的推崇。

古琴,又可以叫它為瑤琴、玉琴、或者是七絃琴,是我國曆史上最傳統的撥絃樂器,迄今已有三千年的故事,在八音中可以分類為絲。古琴的音域十分寬廣,音色也比較深沉,身著漢服,彈上一曲,餘音繞樑。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古琴在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選為世界文化遺產,06年成為中國非遺名錄中的一員。

而對於古琴的外圍文化,小編認為,大家也應當關注以及給予重視。古琴的外圍文化有衣冠琴禮等部分。其中,衣冠,是古琴禮儀以及琴德的外在表現,是對古琴的一種尊重。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而漢服,就是我們華夏的衣冠,是我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代表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來的服飾文明,與古琴一起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助力。

在我國電視晚會節目以及一些大型的文藝演出上,每每到國學主題的表演,都會經常看到表演人員穿著瀟灑寬大的漢服,佩戴著冠,坐在臺上優雅的撫琴。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而在一些漢服主題的攝影作品裡面,我們也經常看到古琴作為重要的道具出現在照片裡。古色古香,並十分亮眼。

倫斯勒理工學院的一位中國女孩兒,先是在中秋晚會上,穿著一套宋代漢服,演奏了一首古琴曲《酒狂》;後是在她的大學音樂理論課上用ppt講解了古琴這種樂器,成功的對外輸出了我國的傳統文化。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這個女孩兒叫劉嘉怡,來自於廣東省佛山市,今年22歲。劉嘉怡在學習古琴這種傳統樂器之前,西洋樂器鋼琴已經考過了八級。

但是在她眼中,除了古琴之外的很多樂器都比較呆板,而且固化。而古琴,隨著彈奏的人不同,卻可以演繹出不一樣的風格和特色,比起其他的樂器有更多的可能和創造性。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例如《酒狂》這首曲子,龔一彈老師彈奏的感覺彷彿喝酒入醉後那種微醺時刻,起興而奏的;而成功亮老師的版本,給人的感覺就是酩酊大醉後,隨意抒發自己的情緒而彈奏的。”

因此,嘉怡覺得自己更喜歡古琴這種樂器。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有人認為,穿漢服彈古琴這種對於傳統文化的模仿和借鑑未免有些東施效顰,難以復原當年那種文化的風骨。認為我們應當學習國學的本質,而不是學習這些表面的做派。日子在進步,復原傳統的穿衣方式和禮儀,沒有進步意義也於國學傳播無益。

對於這些觀點,小編認為,國學是傳統,但並不過時。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無論是漢服、古琴,還是西洋樂器,都不是現在發明出來的新興品物,都有一定的歷史。古琴是用來演奏的,凡是稱為樂器的,都可用來奏樂,是屬於現代音樂的生力兵,是創作的素材。

而漢服,是服裝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主要特色是美,且實用。如今漢服的現代化改良以及推廣流行,也讓我們看到人們對於漢服的喜愛和認同。這是屬於我們過去文化的一部分,也將會是我們未來文化的一部分。

"

在國學傳統文化不斷回潮復興的當代中國,古琴作為“琴棋書畫”之首,向來被視為是高貴雅緻的藝術代表,備受人們的推崇。

古琴,又可以叫它為瑤琴、玉琴、或者是七絃琴,是我國曆史上最傳統的撥絃樂器,迄今已有三千年的故事,在八音中可以分類為絲。古琴的音域十分寬廣,音色也比較深沉,身著漢服,彈上一曲,餘音繞樑。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古琴在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選為世界文化遺產,06年成為中國非遺名錄中的一員。

而對於古琴的外圍文化,小編認為,大家也應當關注以及給予重視。古琴的外圍文化有衣冠琴禮等部分。其中,衣冠,是古琴禮儀以及琴德的外在表現,是對古琴的一種尊重。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而漢服,就是我們華夏的衣冠,是我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代表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來的服飾文明,與古琴一起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助力。

在我國電視晚會節目以及一些大型的文藝演出上,每每到國學主題的表演,都會經常看到表演人員穿著瀟灑寬大的漢服,佩戴著冠,坐在臺上優雅的撫琴。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而在一些漢服主題的攝影作品裡面,我們也經常看到古琴作為重要的道具出現在照片裡。古色古香,並十分亮眼。

倫斯勒理工學院的一位中國女孩兒,先是在中秋晚會上,穿著一套宋代漢服,演奏了一首古琴曲《酒狂》;後是在她的大學音樂理論課上用ppt講解了古琴這種樂器,成功的對外輸出了我國的傳統文化。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這個女孩兒叫劉嘉怡,來自於廣東省佛山市,今年22歲。劉嘉怡在學習古琴這種傳統樂器之前,西洋樂器鋼琴已經考過了八級。

但是在她眼中,除了古琴之外的很多樂器都比較呆板,而且固化。而古琴,隨著彈奏的人不同,卻可以演繹出不一樣的風格和特色,比起其他的樂器有更多的可能和創造性。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例如《酒狂》這首曲子,龔一彈老師彈奏的感覺彷彿喝酒入醉後那種微醺時刻,起興而奏的;而成功亮老師的版本,給人的感覺就是酩酊大醉後,隨意抒發自己的情緒而彈奏的。”

因此,嘉怡覺得自己更喜歡古琴這種樂器。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有人認為,穿漢服彈古琴這種對於傳統文化的模仿和借鑑未免有些東施效顰,難以復原當年那種文化的風骨。認為我們應當學習國學的本質,而不是學習這些表面的做派。日子在進步,復原傳統的穿衣方式和禮儀,沒有進步意義也於國學傳播無益。

對於這些觀點,小編認為,國學是傳統,但並不過時。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無論是漢服、古琴,還是西洋樂器,都不是現在發明出來的新興品物,都有一定的歷史。古琴是用來演奏的,凡是稱為樂器的,都可用來奏樂,是屬於現代音樂的生力兵,是創作的素材。

而漢服,是服裝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主要特色是美,且實用。如今漢服的現代化改良以及推廣流行,也讓我們看到人們對於漢服的喜愛和認同。這是屬於我們過去文化的一部分,也將會是我們未來文化的一部分。

穿漢服彈古琴這些表面功夫,對國學的傳播真的有進步意義嗎?


穿漢服,彈古琴,看起來好像是我們在模仿古人表面上的行為和動態,然而,我們在這種模仿中,不斷地學習,其實我們學的也是風骨。

瞭解並傳播一種文化,不能只看表面,但是必須先看表面,再不流於表面。這樣,我們的國學傳播才有進步意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