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歡宋詞,

喜歡柳永“曉風殘月”的柔美,

喜歡李清照“人比黃花瘦”的傷懷。

總有一句宋詞,動人心懷,

想不想親筆填一闕宋詞。

《向上吧詩詞》冠軍楊強老師,教你學填詞。

點擊下方圖片,看免費課程吧!

1977年8月,美國發射的“航行者”號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張可以循環播放的特製唱片,裡面錄製了多種語言和代表性音樂。其中一首,是中國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

這首曾由春秋時代著名琴師伯牙演奏,並留下“高山流水”典故的古琴曲,如今又將攜著探尋地球以外生命的使命,到茫茫宇宙中尋求新的“知音”。

泠泠七絃,或空靈清越,或鬆沉曠遠,或細膩幽眇,一彈一撥間,千年歲月汩汩而過。那來自太古的聲音,絲絲縷縷,卻早已沁進人們的心間。

"

喜歡宋詞,

喜歡柳永“曉風殘月”的柔美,

喜歡李清照“人比黃花瘦”的傷懷。

總有一句宋詞,動人心懷,

想不想親筆填一闕宋詞。

《向上吧詩詞》冠軍楊強老師,教你學填詞。

點擊下方圖片,看免費課程吧!

1977年8月,美國發射的“航行者”號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張可以循環播放的特製唱片,裡面錄製了多種語言和代表性音樂。其中一首,是中國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

這首曾由春秋時代著名琴師伯牙演奏,並留下“高山流水”典故的古琴曲,如今又將攜著探尋地球以外生命的使命,到茫茫宇宙中尋求新的“知音”。

泠泠七絃,或空靈清越,或鬆沉曠遠,或細膩幽眇,一彈一撥間,千年歲月汩汩而過。那來自太古的聲音,絲絲縷縷,卻早已沁進人們的心間。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1、琴之德,譬如君子

古琴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彈撥樂器,向被視為“天地正音”,又稱瑤琴、絲桐、七絃琴。

古琴歷史悠久,有關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尚書》等文獻。《尚書》中有:“舜彈五絃之琴,歌南國之詩,而天下治。”可見古琴最初為五絃,到周代時已有七絃。

東漢應劭《風俗通》:“七絃者,法七星也,大弦為君,小弦為臣,文王、武王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三國時期,古琴七絃、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穩定,流傳延續至今。

"

喜歡宋詞,

喜歡柳永“曉風殘月”的柔美,

喜歡李清照“人比黃花瘦”的傷懷。

總有一句宋詞,動人心懷,

想不想親筆填一闕宋詞。

《向上吧詩詞》冠軍楊強老師,教你學填詞。

點擊下方圖片,看免費課程吧!

1977年8月,美國發射的“航行者”號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張可以循環播放的特製唱片,裡面錄製了多種語言和代表性音樂。其中一首,是中國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

這首曾由春秋時代著名琴師伯牙演奏,並留下“高山流水”典故的古琴曲,如今又將攜著探尋地球以外生命的使命,到茫茫宇宙中尋求新的“知音”。

泠泠七絃,或空靈清越,或鬆沉曠遠,或細膩幽眇,一彈一撥間,千年歲月汩汩而過。那來自太古的聲音,絲絲縷縷,卻早已沁進人們的心間。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1、琴之德,譬如君子

古琴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彈撥樂器,向被視為“天地正音”,又稱瑤琴、絲桐、七絃琴。

古琴歷史悠久,有關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尚書》等文獻。《尚書》中有:“舜彈五絃之琴,歌南國之詩,而天下治。”可見古琴最初為五絃,到周代時已有七絃。

東漢應劭《風俗通》:“七絃者,法七星也,大弦為君,小弦為臣,文王、武王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三國時期,古琴七絃、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穩定,流傳延續至今。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漢撫琴俑

古人八大雅事“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琴居首位。古琴音色中正平和,意趣高遠,既符合儒家中庸之道,也契合文人淡遠清幽的審美。在歷代“聖人、名人”們的推崇下,古琴從樂器的層面,上升到“道”的層面,作為王道教化和修身養性之用。

如唐代薛易簡在《琴訣》中所說:“琴之為樂,可以觀風教、可以攝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悅情思,可以靜神慮,可以壯膽勇,可以絕塵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中國自古以來便有“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書”和“君子無故不撤琴瑟”之說,古琴,遂成為君子德行的象徵。

"

喜歡宋詞,

喜歡柳永“曉風殘月”的柔美,

喜歡李清照“人比黃花瘦”的傷懷。

總有一句宋詞,動人心懷,

想不想親筆填一闕宋詞。

《向上吧詩詞》冠軍楊強老師,教你學填詞。

點擊下方圖片,看免費課程吧!

1977年8月,美國發射的“航行者”號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張可以循環播放的特製唱片,裡面錄製了多種語言和代表性音樂。其中一首,是中國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

這首曾由春秋時代著名琴師伯牙演奏,並留下“高山流水”典故的古琴曲,如今又將攜著探尋地球以外生命的使命,到茫茫宇宙中尋求新的“知音”。

泠泠七絃,或空靈清越,或鬆沉曠遠,或細膩幽眇,一彈一撥間,千年歲月汩汩而過。那來自太古的聲音,絲絲縷縷,卻早已沁進人們的心間。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1、琴之德,譬如君子

古琴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彈撥樂器,向被視為“天地正音”,又稱瑤琴、絲桐、七絃琴。

古琴歷史悠久,有關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尚書》等文獻。《尚書》中有:“舜彈五絃之琴,歌南國之詩,而天下治。”可見古琴最初為五絃,到周代時已有七絃。

東漢應劭《風俗通》:“七絃者,法七星也,大弦為君,小弦為臣,文王、武王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三國時期,古琴七絃、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穩定,流傳延續至今。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漢撫琴俑

古人八大雅事“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琴居首位。古琴音色中正平和,意趣高遠,既符合儒家中庸之道,也契合文人淡遠清幽的審美。在歷代“聖人、名人”們的推崇下,古琴從樂器的層面,上升到“道”的層面,作為王道教化和修身養性之用。

如唐代薛易簡在《琴訣》中所說:“琴之為樂,可以觀風教、可以攝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悅情思,可以靜神慮,可以壯膽勇,可以絕塵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中國自古以來便有“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書”和“君子無故不撤琴瑟”之說,古琴,遂成為君子德行的象徵。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太音大全集》有言:“人若有德,高山仰止;琴若有德,景行行止。琴乃君子之器,象徵正德之氣。”

“琴本制起法象”,古人常借物,見天地萬象。琴的形制裡,既有古人對天地規律的體察,也有哲學、人生態度的呈現。

古琴面板呈圓弧型,象徵著天圓;底板平直,象徵著地方;寬六寸,象徵六合(天地東南西北);厚二寸,富天地陰陽之氣。

琴長(從嶽山至龍齦)約三尺六寸五分,象徵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有十三徽,象徵著一年有十二個月再加一個閏月。七絃,前五絃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後兩弦託寓文武。古琴下有兩個出音孔,稱為龍池、鳳沼,象徵太陽和月亮。

"

喜歡宋詞,

喜歡柳永“曉風殘月”的柔美,

喜歡李清照“人比黃花瘦”的傷懷。

總有一句宋詞,動人心懷,

想不想親筆填一闕宋詞。

《向上吧詩詞》冠軍楊強老師,教你學填詞。

點擊下方圖片,看免費課程吧!

1977年8月,美國發射的“航行者”號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張可以循環播放的特製唱片,裡面錄製了多種語言和代表性音樂。其中一首,是中國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

這首曾由春秋時代著名琴師伯牙演奏,並留下“高山流水”典故的古琴曲,如今又將攜著探尋地球以外生命的使命,到茫茫宇宙中尋求新的“知音”。

泠泠七絃,或空靈清越,或鬆沉曠遠,或細膩幽眇,一彈一撥間,千年歲月汩汩而過。那來自太古的聲音,絲絲縷縷,卻早已沁進人們的心間。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1、琴之德,譬如君子

古琴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彈撥樂器,向被視為“天地正音”,又稱瑤琴、絲桐、七絃琴。

古琴歷史悠久,有關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尚書》等文獻。《尚書》中有:“舜彈五絃之琴,歌南國之詩,而天下治。”可見古琴最初為五絃,到周代時已有七絃。

東漢應劭《風俗通》:“七絃者,法七星也,大弦為君,小弦為臣,文王、武王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三國時期,古琴七絃、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穩定,流傳延續至今。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漢撫琴俑

古人八大雅事“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琴居首位。古琴音色中正平和,意趣高遠,既符合儒家中庸之道,也契合文人淡遠清幽的審美。在歷代“聖人、名人”們的推崇下,古琴從樂器的層面,上升到“道”的層面,作為王道教化和修身養性之用。

如唐代薛易簡在《琴訣》中所說:“琴之為樂,可以觀風教、可以攝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悅情思,可以靜神慮,可以壯膽勇,可以絕塵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中國自古以來便有“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書”和“君子無故不撤琴瑟”之說,古琴,遂成為君子德行的象徵。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太音大全集》有言:“人若有德,高山仰止;琴若有德,景行行止。琴乃君子之器,象徵正德之氣。”

“琴本制起法象”,古人常借物,見天地萬象。琴的形制裡,既有古人對天地規律的體察,也有哲學、人生態度的呈現。

古琴面板呈圓弧型,象徵著天圓;底板平直,象徵著地方;寬六寸,象徵六合(天地東南西北);厚二寸,富天地陰陽之氣。

琴長(從嶽山至龍齦)約三尺六寸五分,象徵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有十三徽,象徵著一年有十二個月再加一個閏月。七絃,前五絃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後兩弦託寓文武。古琴下有兩個出音孔,稱為龍池、鳳沼,象徵太陽和月亮。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古琴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嶽山”,是古琴最高的地方。古琴底板上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叫做“鳳沼”。“上山下澤,有龍有鳳”,象徵天地萬象,代表中國文化裡的有容乃大。

古琴中有山(嶽山)有水(琴絃),正是體現了古代士大夫文人們的一種審美意趣:見山立志,遇水生情,仁者喜山,智者喜水。

水源於山,“嶽山”上的琴絃就像條條河流流淌不息。經過一年的時間(十三個徽)到達司水之神——龍的口中(龍齦),經過“龍齦”後纏繞在“雁足”上,匯聚於“足池”之中,流向“龍池”、“鳳沼”,完成一個循環,迴環往復,生生不息。

"

喜歡宋詞,

喜歡柳永“曉風殘月”的柔美,

喜歡李清照“人比黃花瘦”的傷懷。

總有一句宋詞,動人心懷,

想不想親筆填一闕宋詞。

《向上吧詩詞》冠軍楊強老師,教你學填詞。

點擊下方圖片,看免費課程吧!

1977年8月,美國發射的“航行者”號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張可以循環播放的特製唱片,裡面錄製了多種語言和代表性音樂。其中一首,是中國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

這首曾由春秋時代著名琴師伯牙演奏,並留下“高山流水”典故的古琴曲,如今又將攜著探尋地球以外生命的使命,到茫茫宇宙中尋求新的“知音”。

泠泠七絃,或空靈清越,或鬆沉曠遠,或細膩幽眇,一彈一撥間,千年歲月汩汩而過。那來自太古的聲音,絲絲縷縷,卻早已沁進人們的心間。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1、琴之德,譬如君子

古琴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彈撥樂器,向被視為“天地正音”,又稱瑤琴、絲桐、七絃琴。

古琴歷史悠久,有關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尚書》等文獻。《尚書》中有:“舜彈五絃之琴,歌南國之詩,而天下治。”可見古琴最初為五絃,到周代時已有七絃。

東漢應劭《風俗通》:“七絃者,法七星也,大弦為君,小弦為臣,文王、武王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三國時期,古琴七絃、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穩定,流傳延續至今。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漢撫琴俑

古人八大雅事“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琴居首位。古琴音色中正平和,意趣高遠,既符合儒家中庸之道,也契合文人淡遠清幽的審美。在歷代“聖人、名人”們的推崇下,古琴從樂器的層面,上升到“道”的層面,作為王道教化和修身養性之用。

如唐代薛易簡在《琴訣》中所說:“琴之為樂,可以觀風教、可以攝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悅情思,可以靜神慮,可以壯膽勇,可以絕塵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中國自古以來便有“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書”和“君子無故不撤琴瑟”之說,古琴,遂成為君子德行的象徵。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太音大全集》有言:“人若有德,高山仰止;琴若有德,景行行止。琴乃君子之器,象徵正德之氣。”

“琴本制起法象”,古人常借物,見天地萬象。琴的形制裡,既有古人對天地規律的體察,也有哲學、人生態度的呈現。

古琴面板呈圓弧型,象徵著天圓;底板平直,象徵著地方;寬六寸,象徵六合(天地東南西北);厚二寸,富天地陰陽之氣。

琴長(從嶽山至龍齦)約三尺六寸五分,象徵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有十三徽,象徵著一年有十二個月再加一個閏月。七絃,前五絃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後兩弦託寓文武。古琴下有兩個出音孔,稱為龍池、鳳沼,象徵太陽和月亮。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古琴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嶽山”,是古琴最高的地方。古琴底板上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叫做“鳳沼”。“上山下澤,有龍有鳳”,象徵天地萬象,代表中國文化裡的有容乃大。

古琴中有山(嶽山)有水(琴絃),正是體現了古代士大夫文人們的一種審美意趣:見山立志,遇水生情,仁者喜山,智者喜水。

水源於山,“嶽山”上的琴絃就像條條河流流淌不息。經過一年的時間(十三個徽)到達司水之神——龍的口中(龍齦),經過“龍齦”後纏繞在“雁足”上,匯聚於“足池”之中,流向“龍池”、“鳳沼”,完成一個循環,迴環往復,生生不息。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無獨有偶,古琴構件名稱之中大多隱含著一個“水”字。如“承露”、“龍池”、“鳳沼”、“軫池”、“足池”、“聲池”、“韻沼”等,這些詞均和水有關。

《老子》中有“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u),故幾於道”,意思是說,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樣,澤被(pi)萬物而不爭名利。

古琴之形制裡,寄予的便是先賢對琴人的一種期許,希望他們能如水般,謙虛平和,以君子的品格砥礪德行。

2、琴之用,可見知音

古琴,有三種不同音色:泛音縹緲空靈,仿若天籟,故稱“天聲”;散音深遠渾厚,有如鐘磬,故稱“地聲”;按音細膩柔潤,極似人之吟唱,故稱“人聲”,天、地、人三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樂亡而天人絕,琴亡而性情乖”,古琴被認為是溝通天人之間的樂器,與天地相合,亦與人相應。

"

喜歡宋詞,

喜歡柳永“曉風殘月”的柔美,

喜歡李清照“人比黃花瘦”的傷懷。

總有一句宋詞,動人心懷,

想不想親筆填一闕宋詞。

《向上吧詩詞》冠軍楊強老師,教你學填詞。

點擊下方圖片,看免費課程吧!

1977年8月,美國發射的“航行者”號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張可以循環播放的特製唱片,裡面錄製了多種語言和代表性音樂。其中一首,是中國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

這首曾由春秋時代著名琴師伯牙演奏,並留下“高山流水”典故的古琴曲,如今又將攜著探尋地球以外生命的使命,到茫茫宇宙中尋求新的“知音”。

泠泠七絃,或空靈清越,或鬆沉曠遠,或細膩幽眇,一彈一撥間,千年歲月汩汩而過。那來自太古的聲音,絲絲縷縷,卻早已沁進人們的心間。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1、琴之德,譬如君子

古琴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彈撥樂器,向被視為“天地正音”,又稱瑤琴、絲桐、七絃琴。

古琴歷史悠久,有關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尚書》等文獻。《尚書》中有:“舜彈五絃之琴,歌南國之詩,而天下治。”可見古琴最初為五絃,到周代時已有七絃。

東漢應劭《風俗通》:“七絃者,法七星也,大弦為君,小弦為臣,文王、武王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三國時期,古琴七絃、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穩定,流傳延續至今。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漢撫琴俑

古人八大雅事“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琴居首位。古琴音色中正平和,意趣高遠,既符合儒家中庸之道,也契合文人淡遠清幽的審美。在歷代“聖人、名人”們的推崇下,古琴從樂器的層面,上升到“道”的層面,作為王道教化和修身養性之用。

如唐代薛易簡在《琴訣》中所說:“琴之為樂,可以觀風教、可以攝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悅情思,可以靜神慮,可以壯膽勇,可以絕塵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中國自古以來便有“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書”和“君子無故不撤琴瑟”之說,古琴,遂成為君子德行的象徵。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太音大全集》有言:“人若有德,高山仰止;琴若有德,景行行止。琴乃君子之器,象徵正德之氣。”

“琴本制起法象”,古人常借物,見天地萬象。琴的形制裡,既有古人對天地規律的體察,也有哲學、人生態度的呈現。

古琴面板呈圓弧型,象徵著天圓;底板平直,象徵著地方;寬六寸,象徵六合(天地東南西北);厚二寸,富天地陰陽之氣。

琴長(從嶽山至龍齦)約三尺六寸五分,象徵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有十三徽,象徵著一年有十二個月再加一個閏月。七絃,前五絃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後兩弦託寓文武。古琴下有兩個出音孔,稱為龍池、鳳沼,象徵太陽和月亮。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古琴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嶽山”,是古琴最高的地方。古琴底板上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叫做“鳳沼”。“上山下澤,有龍有鳳”,象徵天地萬象,代表中國文化裡的有容乃大。

古琴中有山(嶽山)有水(琴絃),正是體現了古代士大夫文人們的一種審美意趣:見山立志,遇水生情,仁者喜山,智者喜水。

水源於山,“嶽山”上的琴絃就像條條河流流淌不息。經過一年的時間(十三個徽)到達司水之神——龍的口中(龍齦),經過“龍齦”後纏繞在“雁足”上,匯聚於“足池”之中,流向“龍池”、“鳳沼”,完成一個循環,迴環往復,生生不息。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無獨有偶,古琴構件名稱之中大多隱含著一個“水”字。如“承露”、“龍池”、“鳳沼”、“軫池”、“足池”、“聲池”、“韻沼”等,這些詞均和水有關。

《老子》中有“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u),故幾於道”,意思是說,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樣,澤被(pi)萬物而不爭名利。

古琴之形制裡,寄予的便是先賢對琴人的一種期許,希望他們能如水般,謙虛平和,以君子的品格砥礪德行。

2、琴之用,可見知音

古琴,有三種不同音色:泛音縹緲空靈,仿若天籟,故稱“天聲”;散音深遠渾厚,有如鐘磬,故稱“地聲”;按音細膩柔潤,極似人之吟唱,故稱“人聲”,天、地、人三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樂亡而天人絕,琴亡而性情乖”,古琴被認為是溝通天人之間的樂器,與天地相合,亦與人相應。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人之心境,或喜或悲,或憂或怒,琴音亦或短或長,或緩或急。絃音陣陣,可見出彈琴人的性情,亦可經由琴聲覓得知音。

古琴有兩種記譜法,一種是文字譜,今世僅存的文字譜為南朝梁丘明所傳的《碣石調幽蘭》,只詳細說明彈奏法,卻不直接記音高和節奏;一種名“減字譜”,相傳為唐代曹柔根據文字譜簡化、縮寫而成,同樣只記指法動作和絃序、徽位而不記音高和節奏。

其用意就在於,為琴師留下表達性情、審美與趣味的餘地。

"

喜歡宋詞,

喜歡柳永“曉風殘月”的柔美,

喜歡李清照“人比黃花瘦”的傷懷。

總有一句宋詞,動人心懷,

想不想親筆填一闕宋詞。

《向上吧詩詞》冠軍楊強老師,教你學填詞。

點擊下方圖片,看免費課程吧!

1977年8月,美國發射的“航行者”號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張可以循環播放的特製唱片,裡面錄製了多種語言和代表性音樂。其中一首,是中國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

這首曾由春秋時代著名琴師伯牙演奏,並留下“高山流水”典故的古琴曲,如今又將攜著探尋地球以外生命的使命,到茫茫宇宙中尋求新的“知音”。

泠泠七絃,或空靈清越,或鬆沉曠遠,或細膩幽眇,一彈一撥間,千年歲月汩汩而過。那來自太古的聲音,絲絲縷縷,卻早已沁進人們的心間。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1、琴之德,譬如君子

古琴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彈撥樂器,向被視為“天地正音”,又稱瑤琴、絲桐、七絃琴。

古琴歷史悠久,有關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尚書》等文獻。《尚書》中有:“舜彈五絃之琴,歌南國之詩,而天下治。”可見古琴最初為五絃,到周代時已有七絃。

東漢應劭《風俗通》:“七絃者,法七星也,大弦為君,小弦為臣,文王、武王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三國時期,古琴七絃、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穩定,流傳延續至今。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漢撫琴俑

古人八大雅事“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琴居首位。古琴音色中正平和,意趣高遠,既符合儒家中庸之道,也契合文人淡遠清幽的審美。在歷代“聖人、名人”們的推崇下,古琴從樂器的層面,上升到“道”的層面,作為王道教化和修身養性之用。

如唐代薛易簡在《琴訣》中所說:“琴之為樂,可以觀風教、可以攝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悅情思,可以靜神慮,可以壯膽勇,可以絕塵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中國自古以來便有“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書”和“君子無故不撤琴瑟”之說,古琴,遂成為君子德行的象徵。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太音大全集》有言:“人若有德,高山仰止;琴若有德,景行行止。琴乃君子之器,象徵正德之氣。”

“琴本制起法象”,古人常借物,見天地萬象。琴的形制裡,既有古人對天地規律的體察,也有哲學、人生態度的呈現。

古琴面板呈圓弧型,象徵著天圓;底板平直,象徵著地方;寬六寸,象徵六合(天地東南西北);厚二寸,富天地陰陽之氣。

琴長(從嶽山至龍齦)約三尺六寸五分,象徵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有十三徽,象徵著一年有十二個月再加一個閏月。七絃,前五絃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後兩弦託寓文武。古琴下有兩個出音孔,稱為龍池、鳳沼,象徵太陽和月亮。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古琴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嶽山”,是古琴最高的地方。古琴底板上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叫做“鳳沼”。“上山下澤,有龍有鳳”,象徵天地萬象,代表中國文化裡的有容乃大。

古琴中有山(嶽山)有水(琴絃),正是體現了古代士大夫文人們的一種審美意趣:見山立志,遇水生情,仁者喜山,智者喜水。

水源於山,“嶽山”上的琴絃就像條條河流流淌不息。經過一年的時間(十三個徽)到達司水之神——龍的口中(龍齦),經過“龍齦”後纏繞在“雁足”上,匯聚於“足池”之中,流向“龍池”、“鳳沼”,完成一個循環,迴環往復,生生不息。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無獨有偶,古琴構件名稱之中大多隱含著一個“水”字。如“承露”、“龍池”、“鳳沼”、“軫池”、“足池”、“聲池”、“韻沼”等,這些詞均和水有關。

《老子》中有“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u),故幾於道”,意思是說,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樣,澤被(pi)萬物而不爭名利。

古琴之形制裡,寄予的便是先賢對琴人的一種期許,希望他們能如水般,謙虛平和,以君子的品格砥礪德行。

2、琴之用,可見知音

古琴,有三種不同音色:泛音縹緲空靈,仿若天籟,故稱“天聲”;散音深遠渾厚,有如鐘磬,故稱“地聲”;按音細膩柔潤,極似人之吟唱,故稱“人聲”,天、地、人三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樂亡而天人絕,琴亡而性情乖”,古琴被認為是溝通天人之間的樂器,與天地相合,亦與人相應。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人之心境,或喜或悲,或憂或怒,琴音亦或短或長,或緩或急。絃音陣陣,可見出彈琴人的性情,亦可經由琴聲覓得知音。

古琴有兩種記譜法,一種是文字譜,今世僅存的文字譜為南朝梁丘明所傳的《碣石調幽蘭》,只詳細說明彈奏法,卻不直接記音高和節奏;一種名“減字譜”,相傳為唐代曹柔根據文字譜簡化、縮寫而成,同樣只記指法動作和絃序、徽位而不記音高和節奏。

其用意就在於,為琴師留下表達性情、審美與趣味的餘地。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琴師們在彈奏中,不斷摸索出與自己性情契合的節奏。管平湖先生形容這一過程,是大珠小珠落玉盤,而他要做的,是讓每一顆珠子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這也是為什麼,歷朝歷代琴師,彈奏同一本譜子,琴聲所給人的感覺卻各有不同。一彈一撥間,琴師們將情感全然寄託其中,聽者們則隨著琴音,沉醉其間,或喜或悲。

正如臺灣著名琴家林友仁所說:“他們只看到古琴是一種道器,但它首先是音樂。沒有情感的音樂是音響,不是音樂。”

古琴的魅力,不在束之高閣、眾人仰視,不在抬高身價、取悅旁人,而在抒發己心、體悟性靈,在迴歸大眾,“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在月明之夜,三五知己,琴聲悠遠。

"

喜歡宋詞,

喜歡柳永“曉風殘月”的柔美,

喜歡李清照“人比黃花瘦”的傷懷。

總有一句宋詞,動人心懷,

想不想親筆填一闕宋詞。

《向上吧詩詞》冠軍楊強老師,教你學填詞。

點擊下方圖片,看免費課程吧!

1977年8月,美國發射的“航行者”號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張可以循環播放的特製唱片,裡面錄製了多種語言和代表性音樂。其中一首,是中國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

這首曾由春秋時代著名琴師伯牙演奏,並留下“高山流水”典故的古琴曲,如今又將攜著探尋地球以外生命的使命,到茫茫宇宙中尋求新的“知音”。

泠泠七絃,或空靈清越,或鬆沉曠遠,或細膩幽眇,一彈一撥間,千年歲月汩汩而過。那來自太古的聲音,絲絲縷縷,卻早已沁進人們的心間。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1、琴之德,譬如君子

古琴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彈撥樂器,向被視為“天地正音”,又稱瑤琴、絲桐、七絃琴。

古琴歷史悠久,有關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尚書》等文獻。《尚書》中有:“舜彈五絃之琴,歌南國之詩,而天下治。”可見古琴最初為五絃,到周代時已有七絃。

東漢應劭《風俗通》:“七絃者,法七星也,大弦為君,小弦為臣,文王、武王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三國時期,古琴七絃、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穩定,流傳延續至今。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漢撫琴俑

古人八大雅事“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琴居首位。古琴音色中正平和,意趣高遠,既符合儒家中庸之道,也契合文人淡遠清幽的審美。在歷代“聖人、名人”們的推崇下,古琴從樂器的層面,上升到“道”的層面,作為王道教化和修身養性之用。

如唐代薛易簡在《琴訣》中所說:“琴之為樂,可以觀風教、可以攝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悅情思,可以靜神慮,可以壯膽勇,可以絕塵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中國自古以來便有“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書”和“君子無故不撤琴瑟”之說,古琴,遂成為君子德行的象徵。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太音大全集》有言:“人若有德,高山仰止;琴若有德,景行行止。琴乃君子之器,象徵正德之氣。”

“琴本制起法象”,古人常借物,見天地萬象。琴的形制裡,既有古人對天地規律的體察,也有哲學、人生態度的呈現。

古琴面板呈圓弧型,象徵著天圓;底板平直,象徵著地方;寬六寸,象徵六合(天地東南西北);厚二寸,富天地陰陽之氣。

琴長(從嶽山至龍齦)約三尺六寸五分,象徵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有十三徽,象徵著一年有十二個月再加一個閏月。七絃,前五絃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後兩弦託寓文武。古琴下有兩個出音孔,稱為龍池、鳳沼,象徵太陽和月亮。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古琴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嶽山”,是古琴最高的地方。古琴底板上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叫做“鳳沼”。“上山下澤,有龍有鳳”,象徵天地萬象,代表中國文化裡的有容乃大。

古琴中有山(嶽山)有水(琴絃),正是體現了古代士大夫文人們的一種審美意趣:見山立志,遇水生情,仁者喜山,智者喜水。

水源於山,“嶽山”上的琴絃就像條條河流流淌不息。經過一年的時間(十三個徽)到達司水之神——龍的口中(龍齦),經過“龍齦”後纏繞在“雁足”上,匯聚於“足池”之中,流向“龍池”、“鳳沼”,完成一個循環,迴環往復,生生不息。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無獨有偶,古琴構件名稱之中大多隱含著一個“水”字。如“承露”、“龍池”、“鳳沼”、“軫池”、“足池”、“聲池”、“韻沼”等,這些詞均和水有關。

《老子》中有“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u),故幾於道”,意思是說,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樣,澤被(pi)萬物而不爭名利。

古琴之形制裡,寄予的便是先賢對琴人的一種期許,希望他們能如水般,謙虛平和,以君子的品格砥礪德行。

2、琴之用,可見知音

古琴,有三種不同音色:泛音縹緲空靈,仿若天籟,故稱“天聲”;散音深遠渾厚,有如鐘磬,故稱“地聲”;按音細膩柔潤,極似人之吟唱,故稱“人聲”,天、地、人三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樂亡而天人絕,琴亡而性情乖”,古琴被認為是溝通天人之間的樂器,與天地相合,亦與人相應。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人之心境,或喜或悲,或憂或怒,琴音亦或短或長,或緩或急。絃音陣陣,可見出彈琴人的性情,亦可經由琴聲覓得知音。

古琴有兩種記譜法,一種是文字譜,今世僅存的文字譜為南朝梁丘明所傳的《碣石調幽蘭》,只詳細說明彈奏法,卻不直接記音高和節奏;一種名“減字譜”,相傳為唐代曹柔根據文字譜簡化、縮寫而成,同樣只記指法動作和絃序、徽位而不記音高和節奏。

其用意就在於,為琴師留下表達性情、審美與趣味的餘地。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琴師們在彈奏中,不斷摸索出與自己性情契合的節奏。管平湖先生形容這一過程,是大珠小珠落玉盤,而他要做的,是讓每一顆珠子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這也是為什麼,歷朝歷代琴師,彈奏同一本譜子,琴聲所給人的感覺卻各有不同。一彈一撥間,琴師們將情感全然寄託其中,聽者們則隨著琴音,沉醉其間,或喜或悲。

正如臺灣著名琴家林友仁所說:“他們只看到古琴是一種道器,但它首先是音樂。沒有情感的音樂是音響,不是音樂。”

古琴的魅力,不在束之高閣、眾人仰視,不在抬高身價、取悅旁人,而在抒發己心、體悟性靈,在迴歸大眾,“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在月明之夜,三五知己,琴聲悠遠。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停琴聽阮圖》局部

“高山流水”的典故最早出自《列子·湯問》。傳說春秋時期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鍾子期死後,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後來“高山流水”便成了知音、知己的代稱。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鳳求凰”的故事,同樣藉著琴聲慢慢展開。漢景帝中元六年,司馬相如

做客蜀地富豪卓家。司馬相如琴藝精湛,堂上眾人酒酣耳熱之際,便要他彈奏一曲助興。

遂有了那曲流傳千古的《鳳求凰》,“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琴聲悱惻,隔簾聽曲的卓文君頓為之傾倒。

後來卓文君不顧父親反對,毅然和司馬相如私奔。琴聲未絕,而那於琴音中有知己之感的兩人,卻已暗中書寫好了餘生。

"

喜歡宋詞,

喜歡柳永“曉風殘月”的柔美,

喜歡李清照“人比黃花瘦”的傷懷。

總有一句宋詞,動人心懷,

想不想親筆填一闕宋詞。

《向上吧詩詞》冠軍楊強老師,教你學填詞。

點擊下方圖片,看免費課程吧!

1977年8月,美國發射的“航行者”號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張可以循環播放的特製唱片,裡面錄製了多種語言和代表性音樂。其中一首,是中國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

這首曾由春秋時代著名琴師伯牙演奏,並留下“高山流水”典故的古琴曲,如今又將攜著探尋地球以外生命的使命,到茫茫宇宙中尋求新的“知音”。

泠泠七絃,或空靈清越,或鬆沉曠遠,或細膩幽眇,一彈一撥間,千年歲月汩汩而過。那來自太古的聲音,絲絲縷縷,卻早已沁進人們的心間。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1、琴之德,譬如君子

古琴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彈撥樂器,向被視為“天地正音”,又稱瑤琴、絲桐、七絃琴。

古琴歷史悠久,有關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尚書》等文獻。《尚書》中有:“舜彈五絃之琴,歌南國之詩,而天下治。”可見古琴最初為五絃,到周代時已有七絃。

東漢應劭《風俗通》:“七絃者,法七星也,大弦為君,小弦為臣,文王、武王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三國時期,古琴七絃、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穩定,流傳延續至今。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漢撫琴俑

古人八大雅事“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琴居首位。古琴音色中正平和,意趣高遠,既符合儒家中庸之道,也契合文人淡遠清幽的審美。在歷代“聖人、名人”們的推崇下,古琴從樂器的層面,上升到“道”的層面,作為王道教化和修身養性之用。

如唐代薛易簡在《琴訣》中所說:“琴之為樂,可以觀風教、可以攝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悅情思,可以靜神慮,可以壯膽勇,可以絕塵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中國自古以來便有“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書”和“君子無故不撤琴瑟”之說,古琴,遂成為君子德行的象徵。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太音大全集》有言:“人若有德,高山仰止;琴若有德,景行行止。琴乃君子之器,象徵正德之氣。”

“琴本制起法象”,古人常借物,見天地萬象。琴的形制裡,既有古人對天地規律的體察,也有哲學、人生態度的呈現。

古琴面板呈圓弧型,象徵著天圓;底板平直,象徵著地方;寬六寸,象徵六合(天地東南西北);厚二寸,富天地陰陽之氣。

琴長(從嶽山至龍齦)約三尺六寸五分,象徵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有十三徽,象徵著一年有十二個月再加一個閏月。七絃,前五絃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後兩弦託寓文武。古琴下有兩個出音孔,稱為龍池、鳳沼,象徵太陽和月亮。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古琴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嶽山”,是古琴最高的地方。古琴底板上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叫做“鳳沼”。“上山下澤,有龍有鳳”,象徵天地萬象,代表中國文化裡的有容乃大。

古琴中有山(嶽山)有水(琴絃),正是體現了古代士大夫文人們的一種審美意趣:見山立志,遇水生情,仁者喜山,智者喜水。

水源於山,“嶽山”上的琴絃就像條條河流流淌不息。經過一年的時間(十三個徽)到達司水之神——龍的口中(龍齦),經過“龍齦”後纏繞在“雁足”上,匯聚於“足池”之中,流向“龍池”、“鳳沼”,完成一個循環,迴環往復,生生不息。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無獨有偶,古琴構件名稱之中大多隱含著一個“水”字。如“承露”、“龍池”、“鳳沼”、“軫池”、“足池”、“聲池”、“韻沼”等,這些詞均和水有關。

《老子》中有“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u),故幾於道”,意思是說,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樣,澤被(pi)萬物而不爭名利。

古琴之形制裡,寄予的便是先賢對琴人的一種期許,希望他們能如水般,謙虛平和,以君子的品格砥礪德行。

2、琴之用,可見知音

古琴,有三種不同音色:泛音縹緲空靈,仿若天籟,故稱“天聲”;散音深遠渾厚,有如鐘磬,故稱“地聲”;按音細膩柔潤,極似人之吟唱,故稱“人聲”,天、地、人三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樂亡而天人絕,琴亡而性情乖”,古琴被認為是溝通天人之間的樂器,與天地相合,亦與人相應。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人之心境,或喜或悲,或憂或怒,琴音亦或短或長,或緩或急。絃音陣陣,可見出彈琴人的性情,亦可經由琴聲覓得知音。

古琴有兩種記譜法,一種是文字譜,今世僅存的文字譜為南朝梁丘明所傳的《碣石調幽蘭》,只詳細說明彈奏法,卻不直接記音高和節奏;一種名“減字譜”,相傳為唐代曹柔根據文字譜簡化、縮寫而成,同樣只記指法動作和絃序、徽位而不記音高和節奏。

其用意就在於,為琴師留下表達性情、審美與趣味的餘地。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琴師們在彈奏中,不斷摸索出與自己性情契合的節奏。管平湖先生形容這一過程,是大珠小珠落玉盤,而他要做的,是讓每一顆珠子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這也是為什麼,歷朝歷代琴師,彈奏同一本譜子,琴聲所給人的感覺卻各有不同。一彈一撥間,琴師們將情感全然寄託其中,聽者們則隨著琴音,沉醉其間,或喜或悲。

正如臺灣著名琴家林友仁所說:“他們只看到古琴是一種道器,但它首先是音樂。沒有情感的音樂是音響,不是音樂。”

古琴的魅力,不在束之高閣、眾人仰視,不在抬高身價、取悅旁人,而在抒發己心、體悟性靈,在迴歸大眾,“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在月明之夜,三五知己,琴聲悠遠。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停琴聽阮圖》局部

“高山流水”的典故最早出自《列子·湯問》。傳說春秋時期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鍾子期死後,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後來“高山流水”便成了知音、知己的代稱。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鳳求凰”的故事,同樣藉著琴聲慢慢展開。漢景帝中元六年,司馬相如

做客蜀地富豪卓家。司馬相如琴藝精湛,堂上眾人酒酣耳熱之際,便要他彈奏一曲助興。

遂有了那曲流傳千古的《鳳求凰》,“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琴聲悱惻,隔簾聽曲的卓文君頓為之傾倒。

後來卓文君不顧父親反對,毅然和司馬相如私奔。琴聲未絕,而那於琴音中有知己之感的兩人,卻已暗中書寫好了餘生。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白居易愛好古琴,琴藝很高,且能自彈自唱。他在《船夜援琴》中寫道:

鳥棲魚不動,月照夜江深。
身外都無事,舟中只有琴。
七絃為益友,兩耳是知音。
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

在古人眼中,琴堪比益友、知音。

3、琴之要,在靜己心

道家對古琴的美學思想影響深遠。《老子》崇尚自然為美,排斥人為之樂,推崇“淡兮其無味”的音樂風格,倡導自然、無為、體現道之精神的“大音希聲”。《莊子》同樣倡導“法天貴真”,對束縛人性、違反自然的儒家禮樂思想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老莊的思想滲透在其後古琴美學思想的各個方面,並被阮籍、嵇康、陶淵明、白居易等人吸收、發展,“希聲”之境成為眾多琴人追求的目標。

徐上瀛在《溪山琴況》中從演奏美學角度對“希聲”有詳盡的描寫,“所謂希者,至靜之極,通乎杳渺,出有入無,而遊神於羲皇之上者也”。

"

喜歡宋詞,

喜歡柳永“曉風殘月”的柔美,

喜歡李清照“人比黃花瘦”的傷懷。

總有一句宋詞,動人心懷,

想不想親筆填一闕宋詞。

《向上吧詩詞》冠軍楊強老師,教你學填詞。

點擊下方圖片,看免費課程吧!

1977年8月,美國發射的“航行者”號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張可以循環播放的特製唱片,裡面錄製了多種語言和代表性音樂。其中一首,是中國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

這首曾由春秋時代著名琴師伯牙演奏,並留下“高山流水”典故的古琴曲,如今又將攜著探尋地球以外生命的使命,到茫茫宇宙中尋求新的“知音”。

泠泠七絃,或空靈清越,或鬆沉曠遠,或細膩幽眇,一彈一撥間,千年歲月汩汩而過。那來自太古的聲音,絲絲縷縷,卻早已沁進人們的心間。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1、琴之德,譬如君子

古琴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彈撥樂器,向被視為“天地正音”,又稱瑤琴、絲桐、七絃琴。

古琴歷史悠久,有關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尚書》等文獻。《尚書》中有:“舜彈五絃之琴,歌南國之詩,而天下治。”可見古琴最初為五絃,到周代時已有七絃。

東漢應劭《風俗通》:“七絃者,法七星也,大弦為君,小弦為臣,文王、武王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三國時期,古琴七絃、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穩定,流傳延續至今。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漢撫琴俑

古人八大雅事“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琴居首位。古琴音色中正平和,意趣高遠,既符合儒家中庸之道,也契合文人淡遠清幽的審美。在歷代“聖人、名人”們的推崇下,古琴從樂器的層面,上升到“道”的層面,作為王道教化和修身養性之用。

如唐代薛易簡在《琴訣》中所說:“琴之為樂,可以觀風教、可以攝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悅情思,可以靜神慮,可以壯膽勇,可以絕塵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中國自古以來便有“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書”和“君子無故不撤琴瑟”之說,古琴,遂成為君子德行的象徵。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太音大全集》有言:“人若有德,高山仰止;琴若有德,景行行止。琴乃君子之器,象徵正德之氣。”

“琴本制起法象”,古人常借物,見天地萬象。琴的形制裡,既有古人對天地規律的體察,也有哲學、人生態度的呈現。

古琴面板呈圓弧型,象徵著天圓;底板平直,象徵著地方;寬六寸,象徵六合(天地東南西北);厚二寸,富天地陰陽之氣。

琴長(從嶽山至龍齦)約三尺六寸五分,象徵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有十三徽,象徵著一年有十二個月再加一個閏月。七絃,前五絃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後兩弦託寓文武。古琴下有兩個出音孔,稱為龍池、鳳沼,象徵太陽和月亮。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古琴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嶽山”,是古琴最高的地方。古琴底板上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叫做“鳳沼”。“上山下澤,有龍有鳳”,象徵天地萬象,代表中國文化裡的有容乃大。

古琴中有山(嶽山)有水(琴絃),正是體現了古代士大夫文人們的一種審美意趣:見山立志,遇水生情,仁者喜山,智者喜水。

水源於山,“嶽山”上的琴絃就像條條河流流淌不息。經過一年的時間(十三個徽)到達司水之神——龍的口中(龍齦),經過“龍齦”後纏繞在“雁足”上,匯聚於“足池”之中,流向“龍池”、“鳳沼”,完成一個循環,迴環往復,生生不息。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無獨有偶,古琴構件名稱之中大多隱含著一個“水”字。如“承露”、“龍池”、“鳳沼”、“軫池”、“足池”、“聲池”、“韻沼”等,這些詞均和水有關。

《老子》中有“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u),故幾於道”,意思是說,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樣,澤被(pi)萬物而不爭名利。

古琴之形制裡,寄予的便是先賢對琴人的一種期許,希望他們能如水般,謙虛平和,以君子的品格砥礪德行。

2、琴之用,可見知音

古琴,有三種不同音色:泛音縹緲空靈,仿若天籟,故稱“天聲”;散音深遠渾厚,有如鐘磬,故稱“地聲”;按音細膩柔潤,極似人之吟唱,故稱“人聲”,天、地、人三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樂亡而天人絕,琴亡而性情乖”,古琴被認為是溝通天人之間的樂器,與天地相合,亦與人相應。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人之心境,或喜或悲,或憂或怒,琴音亦或短或長,或緩或急。絃音陣陣,可見出彈琴人的性情,亦可經由琴聲覓得知音。

古琴有兩種記譜法,一種是文字譜,今世僅存的文字譜為南朝梁丘明所傳的《碣石調幽蘭》,只詳細說明彈奏法,卻不直接記音高和節奏;一種名“減字譜”,相傳為唐代曹柔根據文字譜簡化、縮寫而成,同樣只記指法動作和絃序、徽位而不記音高和節奏。

其用意就在於,為琴師留下表達性情、審美與趣味的餘地。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琴師們在彈奏中,不斷摸索出與自己性情契合的節奏。管平湖先生形容這一過程,是大珠小珠落玉盤,而他要做的,是讓每一顆珠子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這也是為什麼,歷朝歷代琴師,彈奏同一本譜子,琴聲所給人的感覺卻各有不同。一彈一撥間,琴師們將情感全然寄託其中,聽者們則隨著琴音,沉醉其間,或喜或悲。

正如臺灣著名琴家林友仁所說:“他們只看到古琴是一種道器,但它首先是音樂。沒有情感的音樂是音響,不是音樂。”

古琴的魅力,不在束之高閣、眾人仰視,不在抬高身價、取悅旁人,而在抒發己心、體悟性靈,在迴歸大眾,“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在月明之夜,三五知己,琴聲悠遠。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停琴聽阮圖》局部

“高山流水”的典故最早出自《列子·湯問》。傳說春秋時期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鍾子期死後,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後來“高山流水”便成了知音、知己的代稱。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鳳求凰”的故事,同樣藉著琴聲慢慢展開。漢景帝中元六年,司馬相如

做客蜀地富豪卓家。司馬相如琴藝精湛,堂上眾人酒酣耳熱之際,便要他彈奏一曲助興。

遂有了那曲流傳千古的《鳳求凰》,“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琴聲悱惻,隔簾聽曲的卓文君頓為之傾倒。

後來卓文君不顧父親反對,毅然和司馬相如私奔。琴聲未絕,而那於琴音中有知己之感的兩人,卻已暗中書寫好了餘生。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白居易愛好古琴,琴藝很高,且能自彈自唱。他在《船夜援琴》中寫道:

鳥棲魚不動,月照夜江深。
身外都無事,舟中只有琴。
七絃為益友,兩耳是知音。
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

在古人眼中,琴堪比益友、知音。

3、琴之要,在靜己心

道家對古琴的美學思想影響深遠。《老子》崇尚自然為美,排斥人為之樂,推崇“淡兮其無味”的音樂風格,倡導自然、無為、體現道之精神的“大音希聲”。《莊子》同樣倡導“法天貴真”,對束縛人性、違反自然的儒家禮樂思想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老莊的思想滲透在其後古琴美學思想的各個方面,並被阮籍、嵇康、陶淵明、白居易等人吸收、發展,“希聲”之境成為眾多琴人追求的目標。

徐上瀛在《溪山琴況》中從演奏美學角度對“希聲”有詳盡的描寫,“所謂希者,至靜之極,通乎杳渺,出有入無,而遊神於羲皇之上者也”。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可見,要達至“希聲”境界,最重要的一點便是“靜”,所謂“入耳淡無味,愜心潛有情”、“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

“靜由中出,聲自心生,苟心有雜擾,手指物撓,以之撫琴,安能得靜?惟涵養之士,淡泊寧靜,心無塵翳,指有餘閒,與論希聲之理,悠然可得矣。”

古琴在琴曲意境上,大部分內容都是寫山水與人的和諧統一。山靜秋鳴,月高林表,松風遠拂,石澗流寒,古琴的意境似一幅潑墨山水畫,清淡寥遠;又如王維的山水田園詩,空明靜寂。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裡館》
"

喜歡宋詞,

喜歡柳永“曉風殘月”的柔美,

喜歡李清照“人比黃花瘦”的傷懷。

總有一句宋詞,動人心懷,

想不想親筆填一闕宋詞。

《向上吧詩詞》冠軍楊強老師,教你學填詞。

點擊下方圖片,看免費課程吧!

1977年8月,美國發射的“航行者”號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張可以循環播放的特製唱片,裡面錄製了多種語言和代表性音樂。其中一首,是中國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

這首曾由春秋時代著名琴師伯牙演奏,並留下“高山流水”典故的古琴曲,如今又將攜著探尋地球以外生命的使命,到茫茫宇宙中尋求新的“知音”。

泠泠七絃,或空靈清越,或鬆沉曠遠,或細膩幽眇,一彈一撥間,千年歲月汩汩而過。那來自太古的聲音,絲絲縷縷,卻早已沁進人們的心間。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1、琴之德,譬如君子

古琴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彈撥樂器,向被視為“天地正音”,又稱瑤琴、絲桐、七絃琴。

古琴歷史悠久,有關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尚書》等文獻。《尚書》中有:“舜彈五絃之琴,歌南國之詩,而天下治。”可見古琴最初為五絃,到周代時已有七絃。

東漢應劭《風俗通》:“七絃者,法七星也,大弦為君,小弦為臣,文王、武王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三國時期,古琴七絃、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穩定,流傳延續至今。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漢撫琴俑

古人八大雅事“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琴居首位。古琴音色中正平和,意趣高遠,既符合儒家中庸之道,也契合文人淡遠清幽的審美。在歷代“聖人、名人”們的推崇下,古琴從樂器的層面,上升到“道”的層面,作為王道教化和修身養性之用。

如唐代薛易簡在《琴訣》中所說:“琴之為樂,可以觀風教、可以攝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悅情思,可以靜神慮,可以壯膽勇,可以絕塵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中國自古以來便有“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書”和“君子無故不撤琴瑟”之說,古琴,遂成為君子德行的象徵。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太音大全集》有言:“人若有德,高山仰止;琴若有德,景行行止。琴乃君子之器,象徵正德之氣。”

“琴本制起法象”,古人常借物,見天地萬象。琴的形制裡,既有古人對天地規律的體察,也有哲學、人生態度的呈現。

古琴面板呈圓弧型,象徵著天圓;底板平直,象徵著地方;寬六寸,象徵六合(天地東南西北);厚二寸,富天地陰陽之氣。

琴長(從嶽山至龍齦)約三尺六寸五分,象徵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有十三徽,象徵著一年有十二個月再加一個閏月。七絃,前五絃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後兩弦託寓文武。古琴下有兩個出音孔,稱為龍池、鳳沼,象徵太陽和月亮。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古琴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嶽山”,是古琴最高的地方。古琴底板上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叫做“鳳沼”。“上山下澤,有龍有鳳”,象徵天地萬象,代表中國文化裡的有容乃大。

古琴中有山(嶽山)有水(琴絃),正是體現了古代士大夫文人們的一種審美意趣:見山立志,遇水生情,仁者喜山,智者喜水。

水源於山,“嶽山”上的琴絃就像條條河流流淌不息。經過一年的時間(十三個徽)到達司水之神——龍的口中(龍齦),經過“龍齦”後纏繞在“雁足”上,匯聚於“足池”之中,流向“龍池”、“鳳沼”,完成一個循環,迴環往復,生生不息。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無獨有偶,古琴構件名稱之中大多隱含著一個“水”字。如“承露”、“龍池”、“鳳沼”、“軫池”、“足池”、“聲池”、“韻沼”等,這些詞均和水有關。

《老子》中有“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u),故幾於道”,意思是說,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樣,澤被(pi)萬物而不爭名利。

古琴之形制裡,寄予的便是先賢對琴人的一種期許,希望他們能如水般,謙虛平和,以君子的品格砥礪德行。

2、琴之用,可見知音

古琴,有三種不同音色:泛音縹緲空靈,仿若天籟,故稱“天聲”;散音深遠渾厚,有如鐘磬,故稱“地聲”;按音細膩柔潤,極似人之吟唱,故稱“人聲”,天、地、人三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樂亡而天人絕,琴亡而性情乖”,古琴被認為是溝通天人之間的樂器,與天地相合,亦與人相應。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人之心境,或喜或悲,或憂或怒,琴音亦或短或長,或緩或急。絃音陣陣,可見出彈琴人的性情,亦可經由琴聲覓得知音。

古琴有兩種記譜法,一種是文字譜,今世僅存的文字譜為南朝梁丘明所傳的《碣石調幽蘭》,只詳細說明彈奏法,卻不直接記音高和節奏;一種名“減字譜”,相傳為唐代曹柔根據文字譜簡化、縮寫而成,同樣只記指法動作和絃序、徽位而不記音高和節奏。

其用意就在於,為琴師留下表達性情、審美與趣味的餘地。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琴師們在彈奏中,不斷摸索出與自己性情契合的節奏。管平湖先生形容這一過程,是大珠小珠落玉盤,而他要做的,是讓每一顆珠子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這也是為什麼,歷朝歷代琴師,彈奏同一本譜子,琴聲所給人的感覺卻各有不同。一彈一撥間,琴師們將情感全然寄託其中,聽者們則隨著琴音,沉醉其間,或喜或悲。

正如臺灣著名琴家林友仁所說:“他們只看到古琴是一種道器,但它首先是音樂。沒有情感的音樂是音響,不是音樂。”

古琴的魅力,不在束之高閣、眾人仰視,不在抬高身價、取悅旁人,而在抒發己心、體悟性靈,在迴歸大眾,“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在月明之夜,三五知己,琴聲悠遠。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停琴聽阮圖》局部

“高山流水”的典故最早出自《列子·湯問》。傳說春秋時期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鍾子期死後,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後來“高山流水”便成了知音、知己的代稱。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鳳求凰”的故事,同樣藉著琴聲慢慢展開。漢景帝中元六年,司馬相如

做客蜀地富豪卓家。司馬相如琴藝精湛,堂上眾人酒酣耳熱之際,便要他彈奏一曲助興。

遂有了那曲流傳千古的《鳳求凰》,“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琴聲悱惻,隔簾聽曲的卓文君頓為之傾倒。

後來卓文君不顧父親反對,毅然和司馬相如私奔。琴聲未絕,而那於琴音中有知己之感的兩人,卻已暗中書寫好了餘生。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白居易愛好古琴,琴藝很高,且能自彈自唱。他在《船夜援琴》中寫道:

鳥棲魚不動,月照夜江深。
身外都無事,舟中只有琴。
七絃為益友,兩耳是知音。
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

在古人眼中,琴堪比益友、知音。

3、琴之要,在靜己心

道家對古琴的美學思想影響深遠。《老子》崇尚自然為美,排斥人為之樂,推崇“淡兮其無味”的音樂風格,倡導自然、無為、體現道之精神的“大音希聲”。《莊子》同樣倡導“法天貴真”,對束縛人性、違反自然的儒家禮樂思想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老莊的思想滲透在其後古琴美學思想的各個方面,並被阮籍、嵇康、陶淵明、白居易等人吸收、發展,“希聲”之境成為眾多琴人追求的目標。

徐上瀛在《溪山琴況》中從演奏美學角度對“希聲”有詳盡的描寫,“所謂希者,至靜之極,通乎杳渺,出有入無,而遊神於羲皇之上者也”。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可見,要達至“希聲”境界,最重要的一點便是“靜”,所謂“入耳淡無味,愜心潛有情”、“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

“靜由中出,聲自心生,苟心有雜擾,手指物撓,以之撫琴,安能得靜?惟涵養之士,淡泊寧靜,心無塵翳,指有餘閒,與論希聲之理,悠然可得矣。”

古琴在琴曲意境上,大部分內容都是寫山水與人的和諧統一。山靜秋鳴,月高林表,松風遠拂,石澗流寒,古琴的意境似一幅潑墨山水畫,清淡寥遠;又如王維的山水田園詩,空明靜寂。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裡館》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彈琴,亦是養性。心性浮躁之人,不會喜歡古琴;唯有懷有淡泊的心境,才能體味到古琴的真趣。

雲山之上,一名老者安坐於蒲團,身前是一把古琴。一抹一挑,一勾一撥,琴音淡淡,瀰漫天地。

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來:“看山水之秀美,山水即是琴;觀宇宙之博大,宇宙即是琴。天琴,在七絃五音之外,更超脫世俗於法外。在眼中,也在心中。琴者,心也,是為天琴。(著名斫琴師、古琴藝術家王鵬)”

"

喜歡宋詞,

喜歡柳永“曉風殘月”的柔美,

喜歡李清照“人比黃花瘦”的傷懷。

總有一句宋詞,動人心懷,

想不想親筆填一闕宋詞。

《向上吧詩詞》冠軍楊強老師,教你學填詞。

點擊下方圖片,看免費課程吧!

1977年8月,美國發射的“航行者”號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張可以循環播放的特製唱片,裡面錄製了多種語言和代表性音樂。其中一首,是中國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演奏的古琴曲——《流水》。

這首曾由春秋時代著名琴師伯牙演奏,並留下“高山流水”典故的古琴曲,如今又將攜著探尋地球以外生命的使命,到茫茫宇宙中尋求新的“知音”。

泠泠七絃,或空靈清越,或鬆沉曠遠,或細膩幽眇,一彈一撥間,千年歲月汩汩而過。那來自太古的聲音,絲絲縷縷,卻早已沁進人們的心間。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1、琴之德,譬如君子

古琴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彈撥樂器,向被視為“天地正音”,又稱瑤琴、絲桐、七絃琴。

古琴歷史悠久,有關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尚書》等文獻。《尚書》中有:“舜彈五絃之琴,歌南國之詩,而天下治。”可見古琴最初為五絃,到周代時已有七絃。

東漢應劭《風俗通》:“七絃者,法七星也,大弦為君,小弦為臣,文王、武王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三國時期,古琴七絃、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穩定,流傳延續至今。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漢撫琴俑

古人八大雅事“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琴居首位。古琴音色中正平和,意趣高遠,既符合儒家中庸之道,也契合文人淡遠清幽的審美。在歷代“聖人、名人”們的推崇下,古琴從樂器的層面,上升到“道”的層面,作為王道教化和修身養性之用。

如唐代薛易簡在《琴訣》中所說:“琴之為樂,可以觀風教、可以攝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悅情思,可以靜神慮,可以壯膽勇,可以絕塵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中國自古以來便有“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書”和“君子無故不撤琴瑟”之說,古琴,遂成為君子德行的象徵。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太音大全集》有言:“人若有德,高山仰止;琴若有德,景行行止。琴乃君子之器,象徵正德之氣。”

“琴本制起法象”,古人常借物,見天地萬象。琴的形制裡,既有古人對天地規律的體察,也有哲學、人生態度的呈現。

古琴面板呈圓弧型,象徵著天圓;底板平直,象徵著地方;寬六寸,象徵六合(天地東南西北);厚二寸,富天地陰陽之氣。

琴長(從嶽山至龍齦)約三尺六寸五分,象徵一年有三百六十五日。有十三徽,象徵著一年有十二個月再加一個閏月。七絃,前五絃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後兩弦託寓文武。古琴下有兩個出音孔,稱為龍池、鳳沼,象徵太陽和月亮。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古琴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嶽山”,是古琴最高的地方。古琴底板上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叫做“鳳沼”。“上山下澤,有龍有鳳”,象徵天地萬象,代表中國文化裡的有容乃大。

古琴中有山(嶽山)有水(琴絃),正是體現了古代士大夫文人們的一種審美意趣:見山立志,遇水生情,仁者喜山,智者喜水。

水源於山,“嶽山”上的琴絃就像條條河流流淌不息。經過一年的時間(十三個徽)到達司水之神——龍的口中(龍齦),經過“龍齦”後纏繞在“雁足”上,匯聚於“足池”之中,流向“龍池”、“鳳沼”,完成一個循環,迴環往復,生生不息。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無獨有偶,古琴構件名稱之中大多隱含著一個“水”字。如“承露”、“龍池”、“鳳沼”、“軫池”、“足池”、“聲池”、“韻沼”等,這些詞均和水有關。

《老子》中有“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u),故幾於道”,意思是說,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樣,澤被(pi)萬物而不爭名利。

古琴之形制裡,寄予的便是先賢對琴人的一種期許,希望他們能如水般,謙虛平和,以君子的品格砥礪德行。

2、琴之用,可見知音

古琴,有三種不同音色:泛音縹緲空靈,仿若天籟,故稱“天聲”;散音深遠渾厚,有如鐘磬,故稱“地聲”;按音細膩柔潤,極似人之吟唱,故稱“人聲”,天、地、人三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樂亡而天人絕,琴亡而性情乖”,古琴被認為是溝通天人之間的樂器,與天地相合,亦與人相應。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人之心境,或喜或悲,或憂或怒,琴音亦或短或長,或緩或急。絃音陣陣,可見出彈琴人的性情,亦可經由琴聲覓得知音。

古琴有兩種記譜法,一種是文字譜,今世僅存的文字譜為南朝梁丘明所傳的《碣石調幽蘭》,只詳細說明彈奏法,卻不直接記音高和節奏;一種名“減字譜”,相傳為唐代曹柔根據文字譜簡化、縮寫而成,同樣只記指法動作和絃序、徽位而不記音高和節奏。

其用意就在於,為琴師留下表達性情、審美與趣味的餘地。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琴師們在彈奏中,不斷摸索出與自己性情契合的節奏。管平湖先生形容這一過程,是大珠小珠落玉盤,而他要做的,是讓每一顆珠子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這也是為什麼,歷朝歷代琴師,彈奏同一本譜子,琴聲所給人的感覺卻各有不同。一彈一撥間,琴師們將情感全然寄託其中,聽者們則隨著琴音,沉醉其間,或喜或悲。

正如臺灣著名琴家林友仁所說:“他們只看到古琴是一種道器,但它首先是音樂。沒有情感的音樂是音響,不是音樂。”

古琴的魅力,不在束之高閣、眾人仰視,不在抬高身價、取悅旁人,而在抒發己心、體悟性靈,在迴歸大眾,“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在月明之夜,三五知己,琴聲悠遠。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停琴聽阮圖》局部

“高山流水”的典故最早出自《列子·湯問》。傳說春秋時期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鍾子期死後,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後來“高山流水”便成了知音、知己的代稱。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鳳求凰”的故事,同樣藉著琴聲慢慢展開。漢景帝中元六年,司馬相如

做客蜀地富豪卓家。司馬相如琴藝精湛,堂上眾人酒酣耳熱之際,便要他彈奏一曲助興。

遂有了那曲流傳千古的《鳳求凰》,“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琴聲悱惻,隔簾聽曲的卓文君頓為之傾倒。

後來卓文君不顧父親反對,毅然和司馬相如私奔。琴聲未絕,而那於琴音中有知己之感的兩人,卻已暗中書寫好了餘生。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白居易愛好古琴,琴藝很高,且能自彈自唱。他在《船夜援琴》中寫道:

鳥棲魚不動,月照夜江深。
身外都無事,舟中只有琴。
七絃為益友,兩耳是知音。
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

在古人眼中,琴堪比益友、知音。

3、琴之要,在靜己心

道家對古琴的美學思想影響深遠。《老子》崇尚自然為美,排斥人為之樂,推崇“淡兮其無味”的音樂風格,倡導自然、無為、體現道之精神的“大音希聲”。《莊子》同樣倡導“法天貴真”,對束縛人性、違反自然的儒家禮樂思想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老莊的思想滲透在其後古琴美學思想的各個方面,並被阮籍、嵇康、陶淵明、白居易等人吸收、發展,“希聲”之境成為眾多琴人追求的目標。

徐上瀛在《溪山琴況》中從演奏美學角度對“希聲”有詳盡的描寫,“所謂希者,至靜之極,通乎杳渺,出有入無,而遊神於羲皇之上者也”。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可見,要達至“希聲”境界,最重要的一點便是“靜”,所謂“入耳淡無味,愜心潛有情”、“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

“靜由中出,聲自心生,苟心有雜擾,手指物撓,以之撫琴,安能得靜?惟涵養之士,淡泊寧靜,心無塵翳,指有餘閒,與論希聲之理,悠然可得矣。”

古琴在琴曲意境上,大部分內容都是寫山水與人的和諧統一。山靜秋鳴,月高林表,松風遠拂,石澗流寒,古琴的意境似一幅潑墨山水畫,清淡寥遠;又如王維的山水田園詩,空明靜寂。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裡館》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彈琴,亦是養性。心性浮躁之人,不會喜歡古琴;唯有懷有淡泊的心境,才能體味到古琴的真趣。

雲山之上,一名老者安坐於蒲團,身前是一把古琴。一抹一挑,一勾一撥,琴音淡淡,瀰漫天地。

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來:“看山水之秀美,山水即是琴;觀宇宙之博大,宇宙即是琴。天琴,在七絃五音之外,更超脫世俗於法外。在眼中,也在心中。琴者,心也,是為天琴。(著名斫琴師、古琴藝術家王鵬)”

古琴:泠泠七絃,訴盡人世滄桑

“人生的負荷已經這麼深,作為無歌無舞的漢族人,至少還有一點聲音。千百年了,絲絲縷縷也沒有死滅。是我們的根,這聲音來自太古,淡無味,卻有情。”

古琴,是先人們留給後世的珍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