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國學找明師,讓“鶴步量子禪”研修班的悲劇不再重演

國學 惠能 大學 弘忍 量子五維 2017-04-29

(本文根據賈旭東博士關於“鶴步量子禪”事件的座談整理)

最近深圳發生一件事,一位40多歲的中年婦女參加了一個叫什麼“鶴步量子禪”的研修班後跳樓自殺。這是一個悲劇,老百姓帶著良好的願望,想要身體健康,最後卻產生了這樣一個非常悲劇的後果,我看到覺得非常痛心。為什麼呢?因為這類事情已經多次發生過,按理說悲劇不應該再重演。中國80年代有過一場席捲全國的“氣功熱”,那時候已經發生過很多類似的悲劇,很多人練功練到身心出現嚴重問題,就是所謂的“走火入魔”,有的氣功組織甚至最後發展為邪教。

學國學找明師,讓“鶴步量子禪”研修班的悲劇不再重演

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國學熱”在中華大地湧動,社會各界掀起了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潮,各地都有以傳統文化名義開辦的各種培訓班,這種現象和當年的“氣功熱”非常類似。但在熱浪滾滾中也泥沙俱下、良莠難辨,很多不具備教學資質、能力的機構和個人,甚至一些邪師、邪法、邪教都打著復興國學的旗號在進行傳播。

在我們的現代教育體系裡面,老師一定是有資質要求的。像我是大學老師,我要能夠走上講臺教學生,起碼要有教師資格證,這是國家發的,拿到這個證意味著你接受過一些做老師基本的培訓,具備基本的知識儲備。在現在中國的很多大學裡面,你要成為一個老師,能夠拿到教職,可能有一個前置條件就是要獲得博士學位,這都是對老師資質的一個基本要求,甚至有些中小學老師都開始要求有博士或者碩士學位。這其實就是為了證明,你這個老師是經過了一個系統的學習過程,有了教別人的資格和能力,這樣才可以去教學生。

所以,大家作為學生,你要去找一個老師學習傳統文化的時候,你必須先問這個問題,就是這個老師夠不夠格?你一定要跟“明師”去學,“明師”是明白的老師,堪為人師,是有資格有能力指導我們進入正確的傳統文化學修之門的老師,你可以跟他去學傳統文化,不會出偏差,不會走錯路,這樣的老師叫做明師。

但傳統文化發展到今天,經過了漫長的歷史過程,既有正知正見、正門正派、正法正教,也有邪知邪見、邪門外道、旁門左道。加上近代中國社會經過長期的“六化”和“去中國化”(詳見此文:我們為什麼對傳統文化充滿誤解?(上)(下)),造成合格的傳統文化師資奇缺,明師就更是難尋,而“庸師”、“邪師”卻大行其道。“庸師”就是能力不夠,不具備教授傳統文化資格的老師,自己都眼目未開,怎麼能給別人指路?隨庸師學習會讓你誤入歧途,白白浪費寶貴的時間、精力和金錢。而“邪師”就更可怕,禪宗有一句話講: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錯路。意思就是說,我一千年不開悟都可以,但是不能夠走錯路,萬一走錯了路就完全喪失了開悟的機會。你如果被邪師引到邪路上,走到錯誤的道路上,那真的可能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問題,用佛家的話來講會毀了你的法身慧命。用我們現實的事例來看,輕的會損害你的身心健康乃至人生走向,使你的身體、生活、工作、家庭出現各種狀況,嚴重的就會發生這一次這樣的悲劇。

那怎樣才能找到明師呢?明師具備的一些基本特徵是什麼?你要怎樣判斷一個教授傳統文化的老師是不是明師,跟他學會不會有風險?我是“氣功熱”的親歷者,而且就是從當時練氣功開始走上了學修傳統文化的道路,將近30年,很多事情都是有親身體會的,而且我自己也曾經被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東西所迷惑過,也走過很多彎路,出過一些偏差。看到這樣的現象、聽到這樣的悲劇,我覺得有責任告訴大家一些基本的知識,分享一些我的經驗教訓和思考,希望能夠儘量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悲劇。

學國學找明師,讓“鶴步量子禪”研修班的悲劇不再重演

一、明師是什麼樣的?

我們先來講講,一位傳統文化的明師應該是個什麼樣的人,也就是他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特徵和條件,這是從正面來講的。我總結,一個明師應該具有以下三個特點:第一,明師有清晰的傳承;第二,明師一定是老實人;第三,明師一定是明白人。話好像很簡單,到底怎麼理解呢?下面我們分別來講。

1.明師有清晰的傳承

真正的傳統文化都是講究傳承的,不管是儒家、道家還是佛家都要有傳承。要跟某一個老師來學,你首先要問的問題是:這個老師他是怎麼學成的,他要教你,他有沒有教學的資質?這個資質的關鍵就是傳承!

1)傳統文化的傳承途徑

傳統文化的傳承有三條途徑,第一條途徑是“家傳”,也就是家族的傳承,是通過家族裡面世世代代傳下來的。他的老師就是家族裡面的長輩,給他傳授了家族世代傳承的一套學問或功夫,比如武術、戲曲、雜技的很多絕學都是家族傳承,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如果是家學傳承,那麼老師肯定要能夠說清楚,我是哪一個家族、我的老師是誰、家學傳承的脈絡是怎樣的。第二條途徑是“師傳”,就是通過非家族內的老師來學習。任何人的學習都是要有老師教的,他的老師也是有老師的,傳統文化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如果老師的學習是通過師傳,那就要說清楚,我的師承的脈絡是怎麼樣的,我是跟哪個老師學的,我的老師的老師又是誰,要能夠把這個說得清楚。第三條途徑,在傳統文化裡面叫做“自悟”,也就是現在講的自學成才。

2)“自悟”必須經過印證

大家要注意的是,在“家傳”、“師傳”和“自悟”這三條傳統文化傳承途徑裡,“家傳”和“師傳”是最重要而且必居其一的。一個老師既有家傳又有師傳當然最好,如果不能兼備,那麼必須至少有一個。就是說,如果我沒有家傳,那就應該有師傳,我投師學藝跟著哪個師父、哪個老師教過我,或者跟很多個老師學也行。如果說師傳、家傳都沒有,只有自悟行不行?我自學成才,沒有人教我,我就是靠自己讀書體會、總結體悟,我覺得我已經把傳統文化搞明白了,可以教人了,可不可以?理論上似乎也說得通,但你沒有老師指導,怎麼敢保證你不是盲修瞎練呢?你怎麼敢說你悟的、理解的就是對的呢?所以現實中必須加上一個條件,就是要有印證!也就是說,必須有一個大家公認、有相當高的國學修為的明師,來認可你所自悟的東西是對的,是沒有走偏的,這樣你才具備當老師的資格。

我舉一個例子,在禪宗的歷史上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永嘉玄覺大師,大家公認是修為很高的。在他同時代的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是公認的禪宗第六代祖師,用現在的話講,就是當時禪宗的掌門人。當時永嘉大師已經開悟了,但是他也要跑去參一參六祖。什麼意思呢?實際上就是請六祖給他一個認可,給他一個印證。我是自悟的,我悟的對不對?你是公認的開悟的人,用我們現在話來講是學術權威,請你來鑑定一下我學到的這個東西對不對,是不是正法,有沒有走偏。永嘉大師見到六祖,幾句話一說,六祖就認可,你悟的沒錯。永嘉大師馬上就準備離開,我來就是為了讓你看看我悟的對不對啊,既然沒錯就行了,馬上就要走。六祖大師就留他,說你既然大老遠來了,住一晚上再回去也不妨嘛,永嘉大師就在六祖這裡住了一晚才走,這在禪宗歷史上傳下一個美名,叫“一宿覺”。但實際上不是說他住了這一晚上才開悟,而是他本身就已經自悟,只是來求六祖大師給他一個印證。再看六祖大師成長學習的經歷。他在沒有去找五祖弘忍大師之前也已經有悟,但為什麼還要去找五祖呢,也是要有一個老師,請五祖給他印證。

學國學找明師,讓“鶴步量子禪”研修班的悲劇不再重演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知行合一的,不僅僅是讀幾本書那麼簡單,儒釋道都是有實修功夫的,這些功夫必須是要有傳承的,你千萬別以為讀了幾本書就懂了傳統文化,這都是現代人對傳統文化好大的誤解,這個事情我以後再細說。那麼作為一個傳統文化的老師,要麼你有家學,要麼你有師承,這兩個條件必居其一,必須符合一個。我們尊重傳承、講究傳承不是在計較誰正宗誰不正宗,而是說,有傳承就意味著這個老師傳授的理論和方法經過了前人的重複檢驗,能夠在大概率上保證安全性,這是傳統文化科學性的體現。

我們現在崇尚科學,那什麼東西是科學的?你做一個科學實驗,發表一篇學術論文,別人要重複檢驗,用同樣的實驗條件做同樣的實驗,如果得出來的結果和你的一樣,那就證明你這個實驗或者提出的理論具備一定的科學性。如果不能通過重複檢驗,那你的科學性就要打一個問號,別人就要質疑你,這就是科學精神。

所以我們傳統文化是非常具有這種科學精神的,你說你自悟、無師自通,那你所體悟到的東西、你所認識到的東西是不是和前人一樣?需要有一個過來人給你檢驗和鑑定,這就叫做印證,必須有公認的明師來給你認可和鑑定,非常非常重要。否則你說我自己悟了,就非常危險,你怎麼知道你悟的是對還是錯?你怎麼知道你沒有走到邪路上去?沒有經過印證你怎麼敢出來教別人?如果自己走錯了路還教別人,就叫“一盲導眾盲,相牽入火坑”,那就非常可怕,這樣的老師,害了別人更害了自己!

3)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所以,為什麼我們首先要強調老師的師承,就是為了保證學生學到安全可靠的方法,只有千百年來經前人檢驗過的方法才是可靠的,你才敢去學,如果哪個老師說教你個什麼養生妙法,是他自創的,那就有危險性,因為意味著還沒有經過實踐和時間的檢驗。所以我經常講一個觀點,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沒有資格談傳統文化的創新,能把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繼承好就不錯了。如果說要有創新,那隻能在教學的方法和形式上,這是可以創新也是應該創新的,畢竟時代不同,不能完全照搬以前的教學方法了。所以我教“禪道太極”和“自在禪修”的時候都反覆強調這一點,我只是在教學方法上做了改進和創新,讓現代人更容易學會,但我教的每一個方法都是我從我的老師那裡學的,我不敢也不能搞什麼所謂的創新,這是對我的老師們負責,更是對我的學生負責。 (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