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男孩運用易經思維換個說辭方式,媽媽終於明白了原來是小區

國學 易經 占卜 大潤發 經典指導生活 2017-06-06

6歲男孩運用易經思維換個說辭方式,媽媽終於明白了,原來是小區。

晚飯後,城禹提出要去大潤發超市看書,

這次城禹自己制定看書時間,這樣19點30分出發,20點30分到家。

到家後,城禹馬上拿出書包寫作業。

今晚作業不多,城禹10分鐘內容寫完了。

寫完後。城禹躺在沙發上玩,突然想起還有一個作業,畫小區的景色。

一開始我沒聽清楚,聽成小書。

城禹反覆說了3句,小區。看我還是沒聽出來什麼。

於是換了方式解說:“媽媽,咱們這裡不是道莊小區嗎?就是小區,老師說讓畫小區的景色。”

這次我徹底聽清楚了,是小區。

沒辦法,聽力不好,遇到城禹不經常冒出的詞,第一次聽真的很費勁。

只是沒想到的是,城禹居然能換個方式,再去說,說到直到我聽清楚,聽明白為止。

這耐心,這精神,我真不如城禹。

大人哪有這耐心對孩子這樣說話,一個詞反覆說N遍,看這樣說,孩子還是不明白。換個方式繼續說,直到孩子聽明白為止。

這點真心要向城禹學習。

我聽明白後,我跟城禹說,“城禹,你也知道媽媽聽力不好,以後遇到媽媽沒聽明白的,就這樣說好了。這個說辭方式效果好。”

(城禹2歲聽育心經典音頻,如今6歲,易經思維已經開始慢慢顯現。比如換個說辭,就能讓媽媽聽明白什麼是小區。這個過程就是運用了《易經》的定向思維,變化思維,守貞思維,八卦思維,城禹本人不知道有《易經》十大思維,但是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在用了。)

忙完手裡的活,開始和城禹一起畫畫。。

因為城禹不知道什麼是景色,畫畫也無從下手,所以這時候城禹最需要媽媽的幫助。

這樣,我一張A4紙,城禹一張。

畫畫前,什麼是景色,簡單來說就是小區裡看到了什麼,什麼就是景色。比如樹,汽車,房子,人等等,都是。

這樣,我邊說邊畫我看到的,樹樁,汽車,樓房。

城禹接著也跟著畫,畫的是上學路上看到的景色,小路,樓房的單元門,汽車等。

這樣從一開始哭鬧不會畫景色的城禹,經過引導,到開心完成作品。

感到為人父母責任,沉甸甸的。

城禹第一次畫小區景色,不會畫,因為意識中不明白什麼是景色,自然也不知道怎麼畫。

所以還需要我解說下,加上示範,才能完成這作業。

每次遇到第一次不會做的事情,城禹就哭。

所以我通常的做法是問明白原因,運用八大原則做好身教和示範,引導孩子走好成長路上的每一個第一次。

真的很幸運賴老師提出的關於經典教育中的三大綱領與八大原則。

其中八大原則之一就是不離生活,不離家庭。

今晚引導城禹第一次畫小區景色的過程,我就運用了不離生活不離家庭這兩大原則。

事半功倍。